A. 八年级物理杠杆实验题
实验步骤 1、用刻度尺找出木棒的重心(均匀木棒的重心在它的中心),用铅笔做出记号; 2、用细绳系住钩码套在木棒的一端,另用细绳系住木棒的某处(悬点),使木棒悬起来,调节钩码或悬点的位置,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悬点便为杠杆的支点; 3、钩码与木棒的重心分居在支点的两侧,用刻度尺分别量出支点到木棒重心的距离L1及支点到钩码处的距离L2; 计算式推导:设木棒的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MgL1=mgL2 木棒的质量M=mL2/L1
采纳哦
B. 八年级物理杠杆
从支点向力来的作用线做垂线自,这根垂线就是力臂,但是这个力臂不一定是最长的,力臂长短决定于力的方向如何,如果力的方向和杠杆是垂直的,这个时候做力臂是最长的,如果力的方向和杠杆不是垂直的,锐角或者钝尖都会让力臂变短
C. 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原理,麻烦大家了
21、因为火车是匀速运动的,所以火车受平衡力的作用,牵引力F=阻力f=9000N
2)因为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的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
180km/h=50m/s
1分钟通过的距离S=vt=50m/s×60s=3000m
W=FS=9000N×3000m=27000000J
P=W/t=27000000J/60s=450000W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请在客户端右上角点评价的【满意】☆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D. 八年级下册物理问题:杠杆原理相关
第一题我感觉题目好像不完整,“全尺长的”后面应该有个几分之几吧?
第二题确实选D。有公式:F1*L1=F2*L2 其中,F表示杠杆的支点以左(或右)部分的施力,而L则是杠杆的支点以左(或右)部分的长度。
根据公式,并运用排除的方法:由选项可知,A、B选项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可以直接来看C、D。那么,乙图中可看出,左边是小和尚,而右边是老和尚。而为了减轻老和尚的负担,那么若水桶向老和尚移动,则支点向他方向移动,L就变小,为了维持平衡,那么就需要老和尚的施力,也就是F要变大,所以,老和尚这时会显得更吃力。
所以,不正确的选项应该是D。
E. 初二物理题(杠杆)
这不是08年北京中考压轴题么?
网上有答案。
P1×S=300N,P2×S=200N,第一种情况下对A受力分析可得:FA1=1200N-300N=900N,此力即为对D的向下的拉力。对D进行受力分析,并设动滑轮重为G,作用在E端的力为X,则有:2X=G+900,由杠杆平衡条件又得:X×EO=T1×OH,即X:T1=OH:EO=5:2,对小成受力分析有:T1+F1=600。第二种情况下对A受力分析可得:FA2=1200N-200N=1000N,此力即为对D的向下的拉力。对D进行受力分析,则有:2Y=G+1000,由杠杆平衡条件又得:Y:T2=5:2,对小成受力分析有:T2+F2=600。由题目条件F1:F2=20:19。由上述条件可计算如下:X/T1=Y/T2=5:2,由等比定理得(Y-X):(T2-T1)=5:2,由F1=600-T1,
F2=600-T2,且F1:F2=20:19,可得20T2-19T1=600。再由2X=G+900,2Y=G+1000,可得Y-X=50,代入
(Y-X)/(T2-T1)=5:2,得T2-T1=20,再结合20T2-19T1=600,得T1=200N,T2=220N,F1=400N,F2=380N,
X=500N,Y=550N,G=100N至此答案全部解出。FA2=1000N,T2=220N,G=100N。
F. 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
5s中球沿板向右的距离为0.1*5=0.5m,绳子断了,说明绳子受到力为20N,将支起的那一端看为支点,那么球重的力臂为0.5m,绳子的力臂为1.5m*sin30°=0.75m
所以球的重量为20*0.75/0.5=30N
G. 初二物理题目(杠杆)
设:L=L1+L2=1.5,N1=200,N2=250
N1*L1=N2*L2
200*(L-L2)=250*L2
解得:L2=2/3米
H. 初中物理简单杠杆题目(要解析)
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即A点
(阻力)
手向上支撑的力F看作动力,其作用点在手掌处设为B点
(动力)
支点只能是在脚尖处,设为O点
由杠杆原理:
G
x
OA
=
F
x
OB
F=
G
x
OA
÷OB
=
600x1.5÷0.9
=10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