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人民币换美元汇率是多少
以2019上半年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6850元,最低为6.8994元。
2019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有贬有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6850元,最低为6.8994元,118个交易日中53个交易日升值、64个交易日贬值、1个交易日持平,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70%(469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61%(414点)。
2019上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
同时,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服务业和消费对GDP的贡献超过60%;增长质量在增强,高科技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投资增速较高;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微观主体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工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76.4%,达到历史较高水平;稳外贸初见成效,贸易结构在优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王春英则表示,境外机构对投资境内人民币资产表现了相当大的兴趣。2014年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和股票价值为2000多亿美元,2019年6月底达到了5500多亿美元。“我们对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很有信心的。”王春英说。
2. 今年11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预测
考虑到9月份的出口数据及未来出口预期中的疲弱表现,美元/人民币的进一步下跌的可能相当有限
中国央行也不太可能让美元/人民币上涨,因央行还要提振信心并维护金融稳定,特别是在部分新兴经济体因美国削减购债预期而遭受冲击的情况下。
3. 预测美元汇率未来走势(跌涨)
4月份以来由于美国的经济数据受到气候因素影响走软,美元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贬值和调整,但是在5月中下旬重新回到之前的上升通道中,未来在年内加息预期的指引下,美元或将持续性走高
4. 求专业 大神指点,2019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也是众说纷纭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到底如何走。
很多专家都认为从长期看美元已经到顶,但是短期内却难说,我个人认为2019年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人民币的情况下,客观上有汇率下调的因素,所以专家预计应该有破7的机会
但是整体而言,2019年美元对人民币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在10%幅度的汇率下调是可能的。
因此,整体走势是人民币兑美元围绕7左右浮动,人民币有向下贬值的需求
5. 美元汇率2019年预计走势
不大可能会有剧烈变动,毕竟很多国家可是买了相当多的美国国债的,如果美元剧烈升降,不少国家会经济崩溃的。
希望美元大跌的是美国佬,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美国出口成本,;希望美元大升的是西欧,这样他们就可以从中获利。
而持有最多美国国债的中日俄都不希望美元剧烈变动,升降都不是好事。
6. 2019年上半年的美元汇换人民币汇率
2019年美国经济面临增长放缓,面对高位的美国股市和房地产成屋销售下行,美联储原来一直有加息三次以上的计划改为今年只加息一次的声音,所以2019年上半年美元面临下调,人民币有升值预期,如果你是服装出口贸易企业,出口也同样会带来压力,美元收汇后以及时结汇为好,以免带来汇兑损溢。
7. 请专家预测一下未来六个月的美元的汇率走势情况
截止2008年末,世界各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中有约65%为美元,基本与去年第三季度末持平。第二大储备货币为欧元,平均占比为27%。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大环境下的实际情况是,没有多少国家愿意美元贬值、本币升值,进而使得自己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美国本身希望发行更多的债券,也应该不希望美元过于贬值,动摇全球对美元储备及购买美国国债的信心。近期美元的贬值,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投机力量的驱动。并非央行的储备结构调整。既然是逆基本面的投机运行,其必然有度,我们不应过分看空美元。
8. 人民币汇率一周跌去今年全部涨幅 是什么惹的祸
人民币汇率一周跌去今年全部涨幅,究竟是什么原因惹的祸?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6月21日在在岸和离岸市场双双跌破6.50关口,仅仅时隔不到一周,6月27日,人民币汇率又双双盘中跌破6.60关口。在经历了2017年全年升值,今年一季度再度升值3.7%后,4月中下旬,尤其是最近一周人民币汇率的连跌不止,再度引发了各方对人民币贬值或将持续的担忧。
不过,不同于2015年和2016年那场由资金外流引发的人民币贬值,今年以来,包括外汇储备和结售汇在内的反映跨境资金流动的数据并未重演此前的大波动行情。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美元指数二季度强势反弹、最近一周市场情绪的干扰以及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是本轮人民币贬值的催化剂。
原因一:美元指数二季度强势升值
美元重返强势被视为本轮人民币贬值的最主要原因。
从年初的92.25附近到6月26日收盘的94.67,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累计上涨了2.5%,而在美联储6月加息后,美元指数更是多次冲上95关口,而在今年2月16日,美元指数曾下探至88.2491,相比近期高点(6月21日95.5372),升值幅度则达到了8.2%。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发表的鹰派讲话是支撑美元指数攀升的主要原因。6月20日,鲍威尔称随着经济复苏,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理由很强烈。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但是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升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在二季度依旧保持升值,这也说明人民币对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的走高。
“美元指数走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在减税的刺激下持续回升,而欧元区和日本去年的强势复苏在今年则开始转弱。在经济表现分化的基础上,美国通胀预期持续升温,而欧洲经济还受到政治风险的扰动,导致美、欧的货币政策倾向也出现差异。美欧、美日的10年期国债的利差,较今年初分别扩大了60BP和50BP,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也推升美元走高。”姜超指出。
“(美元指数)短期看不到破百的可能,但上行的空间还是有的,所有人民币短期承压可能还会延续。”一位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表示。
原因二:外汇供小于求及情绪波动
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也被视为本轮贬值的一个诱因。
招商证券则认为,最近一周的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原因只占四分之一,而外汇供小于求,汇率走弱,供求因素可以解释人民币汇率贬值的75%。外汇供求的边际变化,既受国内股票价格剧烈波动和外汇市场各种传言引发的恐慌情绪的干扰,也受资本市场资金外流引发的购汇需求的影响。
“这几天基本是境外带动境内在跌,市场的购汇情绪比之前明显增多,虽然不能和2015年、2016年时的相比,市场也形成人民币将大幅贬值的预期,但人民币还是有可能承压的。”上述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同时称,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快速下跌,那有结汇意愿的市场主体可能会选择继续观望,等更好的价格,不过如果跌势放缓,市场结汇盘有望大量释放,下跌幅度也将受限。
华创证券也认为,当前的悲观预期更多停留在情绪面:“我们倾向于认为近期悲观情绪集中宣泄后,人民币将重回跟随美元被动波动的常态。”
原因三:中美货币政策悄然变调
美联储在6月14日启动了年内的第2次加息后,中国央行在6月15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并未如市场预期般选择上调公开市场利率,而是选择了按兵不动。
随后,央行再度祭出定向降准,且释放的资金量大幅超过了今年的前两次,市场倾向于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向中性偏宽松回归。
国泰君安认为,近几个交易日的日内交易贬值幅度较大,与6月20日国务院会议公布定向降准的时点重合,显示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加剧了汇率贬值的节奏。
姜超则认为,相比之下,美国通胀有望稳步回升,预计美联储年内还有两次加息,中美货币政策短期出现分化。在他看来,中美利差收窄也是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之一,“今年以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中美利差逐步收窄至60多BP,利差收窄对人民币汇率也会产生向下的压力。”
不过,国泰君安认为,相比此前的贬值,央行在汇率操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上都有了变化,不再背负所谓“市场化”的包袱,而是在必要时刻使用类似逆周期因子之类手段,增强对于中间价的掌控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对于人民币汇率过度悲观,年内突破前高、甚至破7的概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