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际汇率等于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
实际汇率是用两国价格水平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即eP*/P(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即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P*为以外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水平,P为以本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水平)。实际汇率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名义汇率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直接公布、使用的表示两国货币之间比价关系的汇率。名义汇率是又称“市场汇率”。“实际汇率”的对称。一种货币能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数量的名义汇率,通常是先设定一个特殊的货币加美元、特别提款权作为标准,然后确定与此种货币的汇率。汇率依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变动而变动。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国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㈡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有什么区别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
1、名义汇率的实质:指未经物价指数调整计算的汇率。
2、实际汇率的实质:指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不同的调整方法对应不同的实际汇率含义。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名义汇率的作用:名义汇率的变化对商品实质相对价格的影响非常短暂,因为不管汇率怎样变,企业总是可以通过调整工资及价格来达到市场均衡。
2、实际汇率的作用:反映了以同种货币表示的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从而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两者的计算不同:
1、名义汇率的计算:名义汇率=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
2、实际汇率的作计算: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㈢ 什么是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相对价格的一个主要变量,它反映了国内商品与国外相应商
品之间交换的比率.因此,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一国的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一般来说是通过国际贸易来体现的.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和
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很
多实证研究都表明实际汇率是出口和进口函数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
实际汇率的使用
今天翻阅资料时, 发现了实际汇率的几种计算方法, 列示如下:
1,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2,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
3, 实际汇率(内向)=(E×Pt)/Pn 其中:Pt为贸易品的外币价格 Pn为非贸易品的本币价格
4, 实际汇率(外向)=(E×P*)/P 其中: P*为外国物价水平 P为本国物价水平
㈣ 真实汇率的计算
真实汇率要考虑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CPI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一个体现。比如一美金等于7。26块RMB。但是一RMB能买一牙膏。0。2美金才能买一牙膏。那么RMB的实际价值就比汇率高。
㈤ 实际汇率怎样理解
实际汇率是指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不同的调整方法对应不同的实际汇率含义。指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汇率计算是汇率乘以外国的物价指数,再除以本国的物价指数。将政府实行的贸易政策对有关主体的影响考虑进去之后的汇率,如政府对出口进行补贴。
则对本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其事实上面对的汇率(即实际汇率)为:S+以本币表示的补贴额/以外币表示的出口额,S的含义同上。
(5)真实汇率实际汇率扩展阅读:
计算公式
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是国际金融研究和决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是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的。
名义汇率是指公布的汇率。用公式表示: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实际汇率在研究汇率调整、倾销调查与反倾销措施、考察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时,常常被用到。
实际汇率的另一种概念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
第二种概念的实际汇率旨在解答通货膨胀对名义汇率的影响,同时,它在货币实际购买力的研究中也常被用到。
分类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是相对于名义汇率而言的,根据不同的需要,实际汇率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第一种定义是外部实际汇率;
第二种定义是内部实际汇率;
第三种定义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加上或减去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
第四种定义的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第五种实际汇率的定义包含了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对比。
从实际汇率有关的上述定义可以看到,
第一,实际汇率的概念十分重要,但它的种类很多,代表了不同的理论和政策含义,且至少涉及两个变量,政策上的可解释性较复杂;
第二,所有实际汇率的定义所指明的政策含义最终都可以用名义汇率来表达。
㈥ 真实汇率
名义汇率不等于实际汇率,是因为各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不一样,用CPI来反映。
举例子:实际汇率=2,通胀率相同的情况下,同样一件商品在中国是2块人民币,在美国就是1美元。根据一价定律,名义汇率就应该是一美元换2块人民币。但是如果美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同样一件商品原来只要1美元,现在要2美元了。那么名义汇率就变成了1,实际汇率还是2。名义和实际的区别,总是一个通货膨胀率。
PS:真实汇率公式没有反映物品价格,一件物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价格,这叫做一价定律,真实汇率就是反映购买力的,一块钱人民币和一块钱美元的购买力。
㈦ 人民币的真实汇率究竟是多少
一个国家的一定单位的货币应折合多少外国货币,这一比率是如何确定的?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汇率确定的基础是不同的。在本金位制下,汇率是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对比确定的;在纸币流通的制度下,汇率则是由同一时期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来确定的。
在本金位制下,各国都规定了自己货币的含金量,将一国货币的含金量与另一国货币的含金量对比,就可以得出两国的铸币平价。例如,1929年英国规定1英镑含纯金113格令,美国规定1美元含纯金23.22格令,根据它们的含金量计算,英国的美国的铸币平价是113÷23.22=4.8665。也就是说,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含金量的4.8665倍,即两国货币汇率为1英镑=4.8665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由于受供求影响,实际汇率会有时高于铸币平价,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各国普遍实现了不兑换的纸币流通制度。各国货币不再公布含金量,或虽公布含金量,但已是名存实亡,下面就依其货币在同一时期的实际购买力对比来确定交换的比例。目前一般认为可以通过两国的进出口商品的物价水平的对比,来确定两国货币的汇率。由于各国物价经常变动,这时的汇率也往往是不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