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千分尺零位误差属于什么误差
网络知识:千分尺零位误差是指被测量的量为零值时千分尺偏离零位示值所造成的误差。当千分尺示值误差一定时,零位误差越大,则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就越大。千分尺的零位误差是干分尺示值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见,只有正确调整千分尺零位,才能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三丰千分尺调整零位的方法:
上一篇我们分析了三丰千分尺零位误差产生的原因,这里我们就讲讲三丰千分尺调整零位的方法。
三丰千分尺在使用之前,必须校对其零位,对于测量范围为0---5 mm的千分尺,校对零位时应使两测量面相接触,对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千分尺在校对时,应在两测量面之间放上。
一、使用测力装置,转动测微螺杆,使其两个测量面接触。
二、锁紧测微螺杆。
三、用千分尺的专用扳手,插入固定套管的小孔内,扳转固定套筒,使固定套管纵刻线与微分筒上零线对准。
四、若偏离零线较大时,需用小起子将固定套管上的紧固螺丝松开,并使测微螺杆与微分筒松动,转动微分筒,则能进行初步的调整,然后再按(三)的步骤进行微调。
五、调整零位时,必须使微分筒的棱边与固定套管上的“0”刻线重合,同时要使微分筒上的“ 0 ” 线 对准固定套上的纵刻线。
② 外径千分尺示值误差如何修理
一。外观的修理
首先用航空汽油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清洗,清洗时要将测力装置向上,避免污物随汽油流入测微螺杆。清洗干净后观察其外观情况,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刻线清晰、均匀。如果非工作面有锈蚀,可用金相砂纸去除。如果带磁可用量具退磁器退磁。固定套管与微分筒的刻线模糊可用黑漆进行修复。
二。各部分相互作用的修理
1、转动微分筒,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若转动不平稳或有卡住现象,可先拆下微分筒,转动测微螺杆,若仍有此现象,说明测微螺杆有异物、毛刺或锈蚀,需要拆下来用干净的汽油对其进行清洗,晾干后加少量机油润滑即可。若转动不平稳或有卡住现象是由于微分筒碰到固定套管引起,即微分简顶端的接头内圆锥轴心与微分简的中心线不一致,需反复敲击接头逐步校正即可,但比较费时。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是:观察微分筒与固定套管碰擦时微分筒的数字位置,拆下微分筒,在接头内圆锥上相应该数字位置处垫上一小条薄纸片后重新装上即可。
2、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一般的外径千分尺锁紧装置有伞形紧固螺钉式与带扳手式。伞形紧固螺钉锁紧的只要长度合适、不滑牙,其锁紧作用都有效。带扳手式的需要修理,通常是把扳手拆下来,旋紧锁紧螺钉至锁紧有效时再把扳手安装在90。位置上即可。
三。测微螺杆轴向串动和
径向摆动的修理外径千分尺经过长期使用后,必然会使测微螺杆与螺纹轴套的螺纹产生磨损, 引轴向串动。减小轴向串动的方法是旋进调节螺母至适当位置。同时,弓形架的导向光孔与微分丝杆磨损后形成径向间隙,造成孔轴配合松动,导致径向摆动增大。要减小径向间隙,一般可采用对导向光孔镶套或缩孔的方法。
四。测力的修理
外径千分尺的测力应在6~ 1ON范围内。修理测力装置时,一般是把测力弹簧及棘轮拆下来,先用汽油清洗棘轮,晾干后用机油润滑。测力过大可压缩或剪短测力弹簧,测力过小可适当拉长弹簧。
五。两工作面表面粗糙度,平面度 平行度的修理外径千分尺经长期使用后其两工作面必然会产
生划痕或磨损,从而导致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平行度不合格。修复的方法是用尺寸依次相差0.1 25mm 的四块平行度、平面度均符合要求的研磨器轮流研磨,研磨时根据磨损情况选择合适粒度的
研磨剂,磨损较多时可先用粒度较大的(如w16)粗磨,当平面度、平行度均达到要求后再用粒度较
小的进行抛光研磨。以上是正常使用磨损导致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平行度超差时的修复方法。当
碰撞或跌落造成弓形架变形而引起平行度超差时(判断的方法是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很好,但用四个平行平晶检平行度时四次的平行度都大大超差),再用上述方法修复平行度就很费时费
力了。我们知道,平行度合格的外径千分尺其两工作面均与测杆轴线垂直,当弓形架变形后测杆工作
面仍与测杆轴线垂直,但固定测砧的工作面则与测杆轴线不垂直了。因此,快速修复的途径有两种,
第一种是用敲击法(上下变形)或台钳(左右变形)校正变形的弓形架;第二种是调整固定测砧的位置,使其工作面与测杆轴线垂直。方法是先把固定测砧打出来,然后用圆锉把与其配合的孔略锉大些,使固定测砧能在孔内上下左右进行径向偏摆调整,用任一平行平晶进行平行度检定,用手在径向调整固定测砧位置,通过平行平晶观察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待调整至平行度合格后用胶水固定测砧即可。用本方法一般都能使平行度修复至2 微米以内。如果由于用胶水固定时位置发生轻微变化导致平行度略微超差,则可将研磨器与测微螺杆工作面接触的一面涂上润滑油,只在与固定测砧面接触的一面涂研磨剂进行研磨就可以很快修复。
六。示值误差超差的修理
外径千分尺在检定示值误差前要先把测量下限调整正确,此时微分简上的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
线对准,微分简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测量下限毫米刻线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不大于0.05mm ,离线不大于0.1mm。如果压、离线超出上述要求,为了防止读错数,就要对固定套管在轴向位置上进行调整。压线时把固定套管往左移,必要时可在砂轮机上根据压线的大小把固定套管的左端面磨掉一部分;离线时把固定套管往右移。经过上述调整后就可以对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进行检定了。检定时用A+5.12,A+10.24,A+1 5.36,A+21.5,A+25 mm尺寸的4等(0级外径千分尺)或5等(1级外径千分尺)量块进行检定, A为外径千分尺的测量下限。如果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超差,一般在测微螺杆上涂上氧化铬用“正拉负推”的方法进行研磨。即当检定结果为正超差时,在该部位转动研磨时施加轴向的拉力;当检定结果为负超差时,在该部位转动研磨时施加轴向的推力。通过轴向的拉、推力,来加快磨削磨损牙面的对称牙面。
③ 外径千分尺误差10多丝怎么调校
10丝偏零线过大, 就需要用小起子将固定套管上的紧固螺钉松开, 并使测微螺杆与微分筒松动, 再转动微分筒, 就能进行初步调整, 然后再用千分尺的专用小扳手, 插入固定套管的小孔内, 扳转到固定套筒, 使固定套管纵刻线与微分筒上的零线对齐即可。此外还应注意, 调整零位时必须使微分筒的棱边与固定套管上的“O”线重合, 同时要使微分筒上的“O”线对准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用测量块规校验。
④ 杠杆千分尺 使用和说明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杠杆千分尺
(一)杠杆千分尺的结构和用途
1.测量范围一般为0-25、25-50、50-75、75-100mm。其主要由外径千分尺的微分头部分及杠杆测微机构组成。
2.杠杆千分尺用途一般与外径千分尺相同,但是测量精度较高,如应用量块作比较测量,还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杠杆千分尺与三针结合使用时,可测量2-3级螺纹塞规的中径尺寸。
(二)杠杆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直接测量是将工件正确置于杠杆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调节微分筒使表盘上指针有适当示值,并应拨动拨叉几次,示值必须稳定,此时,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读数加上表盘上的读数即为工件实际尺寸。
2.比较测量可用量块作标准调整杠杆千分尺,使测微杠杆指针位于零位,紧固微分筒,在指示表上读数,可避免微分头示值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3.成批测量应按被测工件的公称尺寸,调整杠杆千分尺示值(为提高测量精度亦可用量块进行调整)。然后,根据公差要求,转动公差带指标调节螺钉,调节公差带。测量时,只观察指针是否在公差带范围内即可确定工件是否合格。该测量方法工效高并且精度亦高。
4.测量曲面间或刃面间距离,应摆动杠杆千分尺或被测工件,在指针的返折处(即转折点)读数。
⑤ 如何使用杠杆千分尺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
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
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
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
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
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⑥ 杠杆千分尺怎么对零位,具体步骤。
通常所称的对零位,对于测量范围0~25毫米的千分尺,校对零位时应使两测量面接角;对于测量范围大于25毫米时,应在两测量面间安放尺寸为其测量下限的对量棒后进行测量。调整零位,必须使微分筒上的棱边与固定套管上的“0”线垂合,同时要使微分筒上零线对准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
⑦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直径时容易出现那些误差,如何避免和减少
首先测量面和工件表面擦试干静,用样块校准尺精度,测量时力度要适中多点测量取平均值,主意已上几点,就可以避免减少误差。
千分尺的重使用会引起测微螺杆的组装误差。因此,在使用测量段高端测量精密工件时,会产生测量误差,所以,在用两把千分尺测量同一件工件直径时,经常会出现读数不同的现象。数控车床如使用量程为25—50mm的千分尺测量弘。
一轴的直径时,虽然零位线对合准确,但数值在48mm的位置上是否准确呢?这要由测微螺杆的配合精度决定,配合精度越差,误差越大;离零线越远的位置,误差也越大。所以,在测量前应对被测量的48mm这一点的位置进行误差检验。
(7)杠杆千分尺误差调整扩展阅读:
1、游标读数外径千分尺 用于普通的外径测量。
2、小头外径千分尺 适用于测量钟表精密零件。
3、尖头外径千分尺 它的结构特点是两测量面为45°椎体形的尖头。它适用于测量小沟槽,如钻头、直立铣刀、偶数槽丝锥的沟槽直径及钟表齿轮齿根圆直径尺寸等。
4、壁厚千分尺 特点是有球形测量面和平侧量面及特殊形状的尺架,适用于测量管材壁厚的外径千分尺。
⑧ 如何使用杠杆千分尺,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杠杆千分尺
(一)杠杆千分尺的结构和用途
1.测量范围一般为0-25、25-50、50-75、75-100mm。其主要由外径千分尺的微分头部分及杠杆测微机构组成。
2.杠杆千分尺用途一般与外径千分尺相同,但是测量精度较高,如应用量块作比较测量,还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杠杆千分尺与三针结合使用时,可测量2-3级螺纹塞规的中径尺寸。
(二)杠杆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直接测量是将工件正确置于杠杆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调节微分筒使表盘上指针有适当示值,并应拨动拨叉几次,示值必须稳定,此时,由千分尺微分筒的读数加上表盘上的读数即为工件实际尺寸。
2.比较测量可用量块作标准调整杠杆千分尺,使测微杠杆指针位于零位,紧固微分筒,在指示表上读数,可避免微分头示值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3.成批测量应按被测工件的公称尺寸,调整杠杆千分尺示值(为提高测量精度亦可用量块进行调整)。然后,根据公差要求,转动公差带指标调节螺钉,调节公差带。测量时,只观察指针是否在公差带范围内即可确定工件是否合格。该测量方法工效高并且精度亦高。
4.测量曲面间或刃面间距离,应摆动杠杆千分尺或被测工件,在指针的返折处(即转折点)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