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十多年人民币兑美圆汇率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 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 2.3
1950 2.75
1951 2.238
1952 2.617
1953 2.617
1954 2.617
1955 2.4618
1956 2.4618
1957 2.4618
1958 2.4618
1959 2.4618
1960 2.4618
1961 2.4618
1962 2.4618
1963 2.4618
1964 2.4618
1965 2.4618
1966 2.4618
1967 2.4618
1968 2.4618
1969 2.4618
1970 2.4618
1971 2.2673
1972 2.2401
1973 2.0202
1974 1.8397
1975 1.9663
1976 1.8803
1977 1.7300
1978 1.5771
1979 1.4962
1980 1.5303
1981 1.7051
1982 1.8926
1983 1.9757
1984 2.3270
1985 2.9367
1986 3.4528
1987 3.7221
1988 3.7221
1989 3.7659
1990 4.7838
1991 5.3227
1992 5.5149
1993 5.7619
1994 8.6187
1995 8.3507
1996 8.3142
1997 8.2898
1998 8.2791
1999 8.2796
2000 8.2784
2001 8.2770
2002 8.2770
2003 8.2774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稳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贬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稳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个过程。今后的总趋势必然是长期的升值。为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为了世界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我认为,人民币应当经历长期缓慢升值的过程,以便给中国国内企业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人为压制人民币,使之不升值,或者任由人民币自由升值、过分升值,都是不可取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当真正浮动起来,应当受到有效管理。“浮动”,“管理”,应当兼顾,不可偏废。(赵海生)
『贰』 20世纪70年代的美元危机是什么
1、七十年代开始,美国由于巨额财政赤字和信用的扩张,加速通货膨胀的飞跃发展,滞胀成为困扰美国经济、政治的最严重的问题。 2、1972年底,美国的短期外债达810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够抵偿其1/8,使美国的国际收支信用下跌到最底点,触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买进德国马克、日元和瑞士法郎的风潮。 3、1973年2月12日,美国继1971年12月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7.89%后,再次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0%。但这仍无助于缓解“美元危机”。1973年3月,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的风潮再度发生,伦敦黄金市场1盎司金价一度由官价42.22美元涨至96美元,西欧和日本的外汇市场被迫关闭17天之久。接着,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度或单独浮动汇率制度。美国也宣告停止世界各国以美元兑换黄金。至此,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彻底崩溃。
『叁』 七十年代100美元换多少人民币
1979年06月13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1美元=8.5689人民币元,100美元=856.89人民币元。
『肆』 七八十年代一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人民币汇改历史回顾
汇率制度作为一国主要的经济制度,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化与改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汇率制度(1949至1952年)。这时期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可看成是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主要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出口商品比价、进口商品比价和华侨的日用品生活费比价三者的加权平均数来调整。因此,这时期汇率变动呈现剧烈波动的特点。例如,1949年1月18日,1美元兑80元人民币(这里的人民币均是指旧人民币)。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汇率制度(1953至1980年)。这时期的我国汇率制度又分为两个阶段:(1)1953年至1972年。这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动呈现出基本稳定的特征,汇率保持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此阶段,人民币汇率不再充当调节对外经济交往的工具,外贸盈亏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与平衡。(2)1973年至1980年。这一阶段,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
第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94年)。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1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2)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3)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8.7。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
第四,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取消外了双重汇率制度,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4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营,各外汇指定银行依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在规定的上下幅度内决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这时期人民币汇率有以下几个特点:(1)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直接制定,而是由外汇指定银行自行确定和调整;(2)由外汇指定银行制定出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并以此形成了统一的汇率;(3)亚洲货币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处于超稳定状况,并单一钉住美元
『伍』 1980年-1990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1980年1美元兑换1.4900 元人民币
1981年1美元兑换1.7768 元人民币
1982年1美元兑换1.9249 元人民币
1983年1美元兑换1.9573 元人民币
1984年1美元兑换2.2043 元人民币
1985年1美元兑换2.9366 元人民币
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 元人民币
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1988年1美元兑换3.7221 元人民币
1989年1美元兑换3.7651 元人民币
1990年1美元兑换4.7832 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因计算方法不同上表数据可能与其他来源的数据略有差异。
拓展资料: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稳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贬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稳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个过程。
『陆』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演变
1、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2、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
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
3、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6、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柒』 70~80年代人民币与美元汇率
5-6人民币换1美元
『捌』 70年代100人民币兑换美元是多少
非农数据和沥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非农数据的公布将会对沥青价格形成决定性影响。
非农就业数据高,说明美国经济繁荣,利好美元从而利空沥青的;
非农就业数降低,说明美国经济萧条,利空美元从而利好沥青的;
根据非农数据预期值及前值数据判断,从而我们就可以断定沥青的一个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