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跨境收益互换汇率

跨境收益互换汇率

发布时间:2021-07-16 14:26:57

A. 利率互换与外汇互换的异同有哪些

利率互换指交易双方同意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名义本金额,相互支付两个不同... 1、客户与银行签订《代客外汇理财业务总协议》; 2、客户向银行提出需求,银行...
外汇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相互交换不同币种但期限相同、金额相等的货币及利息的业务外汇互换交易主要包括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这些互换内容也是外汇交易有别于掉期交易的标志,因为后者是套期保值性质的外汇买卖交易,双面性的掉期交易中并为包括利率互换。
1.货币互换交易

货币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向对方提供一定金额某种国家货币的本金,并在互换交易期限内相互逐期支付利息,在期满日再将原货币交换给对方的一种交易方式。

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胶、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领域从事物流、实业投资、贸易等经营项目的公司,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货币互换与远期交易的结合

货币互换与远期交易的结合形式,是指外汇现货和外7[远期同时发生的互换交易。这里需要理解的一个问题是:外汇的现货买入和远期售出,实际相同于本币的现货售出和远期买入。借入一定时期一定金额的外汇,那么在期满日就需要发生一次本币和外汇的互换交易。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借入1年期1000万英镑,在1年后该公司需要用美元兑换1000万英镑及1年期的利息金额,偿还给对方。在1年的借款期内,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可能会发生变化,该美国公司可以采用外汇远期交易方式来规避其外汇风险,不过远期交易的金额需等于借入金额加利息金额的总和。因此,货币互换与远期交易的结合形式,一般的情况是某家公司或有关机构借入(或购买)一定期限一定金额的外国货币,并同时做该外国货币相同金额的一笔远期交易,以规避期满日时本币短期位置的外汇风险。
以近期互换市场的发展看,互换交易的运行有这样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

1.互换市场参加者的构成由直接用户(End-user)向金融中介(Intermediaries)转移。互换市场主要由两部分参加者构成。一部分是直接用户,另一部分是金融中介。两者运用互换市场的目的不同。直接用户运用互换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获得低成本的筹资;
获得高收益的资产;
对利率、汇率风险进行保值;
进行短期资产负债管理;
进行投机。
直接用户包括银行、公司、金融和保险机构、国际组织代理机构和政府部门等。金融中介或银行间运用互换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手续费收入,或从交易机会中获利。它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一些银行和证券公司。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来说,互换交易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脱离资产负债表的收入来源。从互换市场实际构成中可以看到,直接用户参与交易的金额要大于金融中介参加交易的金额。1988年底,利率互换总的未偿名义本金额10.102亿美元中,直接用户互换金额是6.689亿美元,国际互换商协会成员银行间的互换金额是3.413亿美元。进入90年代,随着公司收购兼并浪潮的减退,运用互换市场的杠杆性交易以及与兼并有关的互换交易不断减少,直接用户对互换的需求增长幅度减少。相比之下,金融中介对互换的运用增加较多。1990年底时,在总的利率互换未偿名义本金额中,直接用户和金融中介所占比重分别为61%和39%。到1991年上半年,银行间新安排互换额已达3.354亿美元,占新安排的总利率互换名义本金额的44%。

2.互换交易者对伙伴风险(Counterparty-risk)方面的考虑更加敏感。互换市场有双重特征。一方面,互换市场具有批发市场特征。交易双方遵循预先确定的规则,由屏幕进行交易,大约有1/3的利率互换和1/4的通货互换都进行着较为标准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互换交易由场外交易方式进行,具有零售市场或随意性特征,每笔交易需要分别安排。这虽然对交易双方来说更具有灵活性,但往往因这种个别安排或直接用户的套头动机使互换市场有较大的不透明性,加之各国当局对这种场外交易的法律规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潜在的风险很高。1991年1月,英国上议院通过一项法令,规定政府当局,包括地方当局官员参与互换交易以及与之有关的交易是非法的。这项法令使许多参与互换交易的银行蒙受损失。

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银行业陷入普通的危机,银行破产案以及信用等级下降情况甚多,这给互换交易参加者带来潜在的伙伴风险。市场对伙伴风险增大的反应是,新安排的利率互换期限普退缩短,较长期的互换要有那些具有更高信用级别的机构来安排。为减低互换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和支付风险,国际互换商协会也在“利率和通货互换协议”修订本中,对会员在交易存在期内的信用风险加以控制。标准协议运用一系列条款,如陈述、约定事项、违约事项和终止事项、非法事件、信誉改变事件和银行资本改变等,规定交易双方有关信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减少交易对手支付方面的风险,标准协议在“总协议”中规定轧差支付的支付方式,即交易双方在交易支付日将所有同种货币的互换交易收入与支出相互轧抵,由支付金额较大的一方支付轧抵后的差额。“利率和通货互换协议”是互换交易中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文件,运用这一协议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上述风险管理条款能减低互换交易中财务及信用风险。但从市场总体看,由于场外交易工具本身都缺乏统一的协议会计制度和财务公开系统,即使交易者们更为关注对手的财务状况,谨慎行事,也难以有效地避免交易过程中由伙伴风险带来的损失。

3.在利率和通货互换的货币构成中,美元标值的和有美元一方参加的互换占总互换额的比重明显降低。1988年底,以美元计值的利率互换额为7282亿美元,占同年总利率互换末偿本金额的72%,其他通货计值的利率互换仅占总利率互换的28%。1989年,美元计值的利率互换额占总利率互换的66%,而包括日元、英镑和马克等在内的其他通货标值的利率互换额已占总利率互换额的34%。到1990年底,美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只占总利率互换的55%,其他货币计值的利率互换额比重已达45%。这其中,以瑞士法郎、英镑和加拿大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增长最快。

1991年底,美元标值和其他非美元通货标值的利率互换额占总未偿利率互换频的比重已分别达49%和51%,美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已发生了逆转,这其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标值的利率互换增加员为明显。在通货互换的货币构成中也反映了同样的特点。有美元一方参加的通货互换虽然仍是通货互换的主要业务,但在非美元通货间安排的互换额增长较快。互换市场中美元作用的降低与市场结构变化有关。近年来,互换业务的直接用户逐步由美国市场向欧洲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以及亚洲的非金融公司转移。新的直接用户多以非美元互换作交易。同时,非美元货币的较高利率水平以及币值较强的易变性,也促进了非美元互换业务的扩大。

B. 什么是货币互换比较收益的原理,举例说明

同意相互定期支付一系列不同货币的本金与利息。它与利率互换的概念较相似,货币互换不同的是互换双方所支付的币种不同,有本金的交换。

同样也可将利率互换比喻成特殊的货币互换,只是互换双方的货币是相同的。由于本金相同可互相抵消,货币互换所以利率互换就没有本金交换了。

假设,甲企业在市场上筹集到5年期固定利率、每年付息一次的10万德国马克贷款。乙企业在市场筹集到5年期浮动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等值于10万德国马克的美元贷款。

货币互换由于甲企业的营运收入是美元,乙企业的营运收入是德国马克,双方为了避免汇率风险,货币互换由银行作为中间人,达成互换债务协议。

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借到的浮动利率贷款条件,到期时向乙企业支付美元本息,乙企业根据甲企业借到的固定利率贷款条件,到期时甲企业支付德国马克本息。



(2)跨境收益互换汇率扩展阅读:

在期初本金交换时,通常使用即期汇率,而在期末交换本金时,则使用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两种货币的利差,用升水或贴水表示,与即期汇率相加减,得出远期汇率。

流行的另一种货币互换报价方式是:本金互换采用即期汇率,而不采用远期汇率。货币互换的利息交换则参考交叉货币利率互换报价。

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交换本金,货币互换可以看成是不同币种债券的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外汇市场交易。

C. 为什么各国的货币之间会存在汇率呢汇率由什么决定详细点。

1、货币是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衡量单位。

2、在任何贸易行为中,基本准则是等价交换。

3、在银本位和金本位时代,任何货币都是和银或者金之间有相当固定的比值关系的,这是一个国家发行货币的基本原则。

4、现今国际贸易中各国的币值比原则上仍然是按照金作为中间值做等价交换的,但汇市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不会完全一致。

5、很多西方国家的币值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在几百年的殖民历史的过程中,通过战争和不平的贸易掠夺了发展中国家巨大的财富,从而在货币的定值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3)跨境收益互换汇率扩展阅读:

汇率种类:

(1)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划分,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①固定汇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并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

②浮动汇率。是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其涨落基本自由,一国货币市场原则上没有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但必要时可进行干预。

(2)按制订汇率的方法划分,有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①基本汇率。各国在制定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种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制订出对它的汇率,这个汇率就是基本汇率。

一般美元是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多的货币,各国都把美元当作制定汇率的主要货币,常把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

②套算汇率。是指各国按照对美元的基本汇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货币之间价值比率的汇率。

D. 关于利率互换风险/收益的概念

你基本上是明白的,只是有个基本的小概念搞混了。我就说一句话,其余的你自己去体会。

X是固定利率支付方,浮动汇率接收方。这里所谓固定利率,是一开始就讲好了的,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11%,不管发生什么事情,X只是按照11%的固定利率支付,他获得浮动的收益。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的时候,X的收益增加,如果市场利率高于11%,X就是净获利;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降到11%以下,X就得不偿失,他还是支付11%的固定,但是得不到11%的补偿,所以就是亏损。所以那个表格中,当市场利率下降,注意,这里的利率都是市场利率,即浮动汇率,不是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始终不变,当市场利率下降,受损的一定是固定汇率支出方,因为他收到的浮动汇率下跌了。

其他的你自己体会,应该是很清楚的。

E. 货币互换上的问题

按当时的汇率1英镑=1.5000美元,A和B 借的款都是一样的,但是要知道汇率是不断变动的,在5年的时间里,汇率有可能从1英镑=1.5000美元,变成到1英镑=1.6000美元,这样一算A手里的英镑相对美元来说就是值钱了,B手里的美元就算是贬值了;或者有可能变成1英镑=1.4000美元,A手里的英镑贬值了,B的美元升值了。所以,他们都是以不同的投资方式 为自己手里的钱来保值的,当然当时他们谁也不会预估到未来的情况。不知道楼主明白了没有。

F. 我公司是进口货物,但不出口!进出汇率不同,进口汇率比付款时的汇率高,汇兑损益怎么处理呢 谢谢!

汇兑损益是很多贸易公司都有的问题,但当遇到这种问题时也只能自认倒楣啦!!

G. 如何理解现在国际上的“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货币互换优点
①可降低筹资成本
②满足双方意愿
③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这个互换的缺点与利率互换一样,也存在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如果是这样,另一方必然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这里须注意的是,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可以分别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同时进行。但操作原理与上述单个互换一样。
互换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大形式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这里介绍3种。
(1)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
(2)背对背贷款(back-to-back loan)。
(3)中长期期汇预约(medium and long-term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使用货币互换涉及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现存的现金流量。互换交易的宗旨是转换风险,因此首要的是准确界定已存在的风险。
第二步是匹配现有头寸。只有明了现有头寸地位,才可能进行第二步来匹配现有头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即保值创造与现有头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风险,这就是互换交易中所发生的。现有头寸被另一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头寸相抵消。因而通过配对或保值消除了现有风险。
互换交易的第三步是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过互换交易转换风险,在互换的前两步中先抵消后创造就可以达到目的。与现有头寸配对并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是互换交易本身,识别现有头寸不属于互换交易,而是保值过程的一部分。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货币互换报价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换时,通常使用即期汇率,而在期末交换本金时,则使用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两种货币的利差,用升水或贴水表示,与即期汇率相加减,得出远期汇率。目前流行的另一种货币互换报价方式是:本金互换采用即期汇率,而不采用远期汇率。货币互换的利息交换则参考交叉货币利率互换报价。
货币互换功能
(1)套利。通过货币互换得到直接投资不能得到的所需级别、收益率的资产,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资的成本较低的资金。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主要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币种进行搭配。
(3)对货币暴露保值。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许多经济活动开始向全世界扩展。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开始以多种货币计价,货币互换可用来使与这些货币相关的汇率风险最小化,对现存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保值,锁定收益或成本。
(4)规避外币管制。现有许多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使从这些国家汇回或向这些国家公司内部贷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互比互换可解决此问题。
货币互换的定价
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交换本金,货币互换可以看成是不同币种债券的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外汇市场交易。
货币互换实例
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 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
世界银行将它的 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与世界银行环的优惠利率的美元。

H. 外汇互换交易的发展趋势

以近期互换市场的发展看,互换交易的运行有这样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
1.互换市场参加者的构成由直接用户(End-user)向金融中介(Intermediaries)转移。互换市场主要由两部分参加者构成。一部分是直接用户,另一部分是金融中介。两者运用互换市场的目的不同。直接用户运用互换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获得低成本的筹资;
●获得高收益的资产;
●对利率、汇率风险进行保值;
●进行短期资产负债管理;
●进行投机。
直接用户包括银行、公司、金融和保险机构、国际组织代理机构和政府部门等。金融中介或银行间运用互换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手续费收入,或从交易机会中获利。它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一些银行和证券公司。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来说,互换交易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脱离资产负债表的收入来源。从互换市场实际构成中可以看到,直接用户参与交易的金额要大于金融中介参加交易的金额。1988年底,利率互换总的未偿名义本金额10.102亿美元中,直接用户互换金额是6.689亿美元,国际互换商协会成员银行间的互换金额是3.413亿美元。进入90年代,随着公司收购兼并浪潮的减退,运用互换市场的杠杆性交易以及与兼并有关的互换交易不断减少,直接用户对互换的需求增长幅度减少。相比之下,金融中介对互换的运用增加较多。1990年底时,在总的利率互换未偿名义本金额中,直接用户和金融中介所占比重分别为61%和39%。到1991年上半年,银行间新安排互换额已达3.354亿美元,占新安排的总利率互换名义本金额的44%。
2.互换交易者对伙伴风险(Counterparty-risk)方面的考虑更加敏感。互换市场有双重特征。一方面,互换市场具有批发市场特征。交易双方遵循预先确定的规则,由屏幕进行交易,大约有1/3的利率互换和1/4的通货互换都进行着较为标准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互换交易由场外交易方式进行,具有零售市场或随意性特征,每笔交易需要分别安排。这虽然对交易双方来说更具有灵活性,但往往因这种个别安排或直接用户的套头动机使互换市场有较大的不透明性,加之各国当局对这种场外交易的法律规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潜在的风险很高。1991年1月,英国上议院通过一项法令,规定政府当局,包括地方当局官员参与互换交易以及与之有关的交易是非法的。这项法令使许多参与互换交易的银行蒙受损失。
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银行业陷入普通的危机,银行破产案以及信用等级下降情况甚多,这给互换交易参加者带来潜在的伙伴风险。市场对伙伴风险增大的反应是,新安排的利率互换期限普退缩短,较长期的互换要有那些具有更高信用级别的机构来安排。为减低互换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和支付风险,国际互换商协会也在“利率和通货互换协议”修订本中,对会员在交易存在期内的信用风险加以控制。标准协议运用一系列条款,如陈述、约定事项、违约事项和终止事项、非法事件、信誉改变事件和银行资本改变等,规定交易双方有关信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减少交易对手支付方面的风险,标准协议在“总协议”中规定轧差支付的支付方式,即交易双方在交易支付日将所有同种货币的互换交易收入与支出相互轧抵,由支付金额较大的一方支付轧抵后的差额。“利率和通货互换协议”是互换交易中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文件,运用这一协议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上述风险管理条款能减低互换交易中财务及信用风险。但从市场总体看,由于场外交易工具本身都缺乏统一的协议会计制度和财务公开系统,即使交易者们更为关注对手的财务状况,谨慎行事,也难以有效地避免交易过程中由伙伴风险带来的损失。
3.在利率和通货互换的货币构成中,美元标值的和有美元一方参加的互换占总互换额的比重明显降低。1988年底,以美元计值的利率互换额为7282亿美元,占同年总利率互换末偿本金额的72%,其他通货计值的利率互换仅占总利率互换的28%。1989年,美元计值的利率互换额占总利率互换的66%,而包括日元、英镑和马克等在内的其他通货标值的利率互换额已占总利率互换额的34%。到1990年底,美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只占总利率互换的55%,其他货币计值的利率互换额比重已达45%。这其中,以瑞士法郎、英镑和加拿大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增长最快。
1991年底,美元标值和其他非美元通货标值的利率互换额占总未偿利率互换频的比重已分别达49%和51%,美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已发生了逆转,这其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标值的利率互换增加员为明显。在通货互换的货币构成中也反映了同样的特点。有美元一方参加的通货互换虽然仍是通货互换的主要业务,但在非美元通货间安排的互换额增长较快。互换市场中美元作用的降低与市场结构变化有关。近年来,互换业务的直接用户逐步由美国市场向欧洲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以及亚洲的非金融公司转移。新的直接用户多以非美元互换作交易。同时,非美元货币的较高利率水平以及币值较强的易变性,也促进了非美元互换业务的扩大。

I. 悬赏!外汇套利问题,主要是掉期率那部分!

一年期英镑汇水20/10(汇水表达前大后小,表明英镑贴水),远期汇率为£1=$(1,7300-0.0020)/(1.7320 -0.0010)=1.7280/1.7310.
套利交易是指将利率低的货币兑换成利率高的货币进行投资,获取利差。本案中,英镑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投资者即期将美元兑换成英镑(200万/1.7320),再进行英镑投资一年,同时卖出英镑投资的远期本利[200万/1.7320*(1+13%)],汇率为远期汇率1.7280,收回美元,再减去美元投资的机会成本(如果用美元直接投资产生的本息和),即为收益:
200万/1.7320*(1+13%)*1.7280-200万*(1+11%)=3.47806万

说明:汇水是指即期与远期的差价,以点数表达,一点即为小数点后第四位变动一个数字为一点,20点即为实际汇率变动0.0020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即期利率高的货币远期一般贬值(本案就是这种情况),在套取利差的同时,由于利率高的货币远期贬值会产生损失,损失率即为掉期率,如果损失率大于利差,则套利活动不仅赚不到钱,还会产生损失,因此在套利活动开始之前先要进行掉期率与利差的比较,掉期率大于利差套利活动会损失,低于利差,套利活动才会有收益。
掉期率=差价*远期月数*100%/(即期汇率*12)=(1.7320-1.7280)*12*100%/(1.7320*12)=0.231%,小于利差2%
差价应该是套利活动即期美元兑换成英镑(1.7320)和远期英镑兑换成美元汇率(1.7280)之间的差价,你们老师给的差价不够准确。

阅读全文

与跨境收益互换汇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金交易所的英文缩写 浏览:844
济源钢铁是上市公司 浏览:965
捷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207
三国志10交易所哪里有 浏览:713
支付宝上的理财产品可靠 浏览:166
vsto外汇 浏览:673
大数据融资模式 浏览:146
银行卡被理财 浏览:368
住房公积金好贷款吗 浏览:823
每月还贷款 浏览:970
黄金查看软件 浏览:209
贷款还不起的后果 浏览:3
贷款买房利息比本金高 浏览:607
吉翔股份股票行情 浏览:230
武汉运输股票 浏览:196
联合证券手机交易 浏览:634
企业拖期货款 浏览:689
航班管家王江融资 浏览:485
资基金理财产品 浏览:33
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不保息 浏览: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