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因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的浪潮,到底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其实楼下说的没错,不过没把具体的实情说出来,可能会引起大家的误会以为他是卖国贼.
怎么说呢,我看到网上大部分人都在抵制日货,还号称只要中国抵制日货一个月日本经济就会怎么怎么样,抵制一年日本经济崩溃什么的.. 这些人,我们称之为无脑愤青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现在中国人抵制日货,那么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中国大批企业倒闭.这点应该不难理解,如果抵制日货对中国毫无影响,那中国政府就应该禁止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为什么政府没禁止?? 很简单,就是因为中日经济是互通的
另外如果我们真的抵制了日货, 那我们国家的市场就很快会被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给占领.
我们不可能抵制日货.笑话!喊了那么多年抵制日货,什么时候见成功过? 不过这也是让人欣慰的一点,至少中国并不全是无脑愤青,还是有理性爱国主义者的
至于解决方法,就是暂时的接受日货,然后再大力发展本国产业,等我们中国雄起的那一刻!再去抵制日货,现在抵制日货无异于陷国家于不义。
举个浅显的例子, 中国奶粉,日本奶粉。你选哪个? 呵! 你不怕孩子吃成智障就去吃中国奶粉吧!
最后让我鄙视下那些无脑愤青,来一句..我去他们妈的! 不说脏话不真男人!
Ⅱ 钓鱼岛事件中日关系的改变对中国外交有何影响
中国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任何国家或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
Ⅲ 韩国和日本打经济战对中国汇率有影响吗
打经济战对双边贸易的关税税率有直接重大影响,对汇率有间间影响,汇率随国家经济政策变化而波动。韩国与日本打经济战对中国的汇率影响较小,甚至说没有什么影响。
Ⅳ 关于中日货币汇率变化对中日经济的影响
就是影响进口和出口··········比方说rmb升值 一般而言,本币的升值主要带来这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1、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本币的升值相当于要赚取同样的利润的话,在国外的销售价格就要提升,无疑会造成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抑制出口,造成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倒闭;2、对一般民众的影响 本币的升值短期内会有利于出国消费,原因很简单,同样的本币能够兑换更多的外币了,相当于你的财富增加了;3、热钱流入 如果本币出现长期升值的趋势,那么无疑也会导致热钱的流入,因为在当下用外币兑换成本币,待本币升值后再兑换成外币,毫无疑问是赚了;4、有利于国外商品进口 原因跟前面分析的是一样的,本币的升值会导致国外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降,竞争能力提升,从而打击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
Ⅳ 钓鱼岛事件有没有可能发现成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
可能性很小。
1.战争不是解决争端的最好方式。美国伊战8年,阿战10年我没有见到他获得了什么。
2.日方受《和平宪法》法律限制,不能单方面发动战争。更何况他是美国的保护国。
3.我国政府不会失去理智。现在是经济建设关键时期,政府不会穷兵黩武,妄议出兵。
4.钓鱼岛真正爆发海战,中日两国得不偿失。中日双方不仅国际地位会受影响,人民币汇率;股市都会狂跌。更何况根据美日二战后签订的条约,战争真正爆发,美国一定会参与,台湾也会观望。
现在最可能的是我国派更多的渔政船护航宣誓主权,另一方面外交部可能会争取双边谈判。
如果外交部够狠的话,会威胁大量减持日本国债也说不定。不过真到了这个地步,相信日方应该会知趣。
楼上的仁兄我很佩服于你的勇气,但当战争真正爆发,我希望看到第一批冲上钓鱼岛海滩踩中地雷阵亡的烈士中有你的身影。
96年台海危机,我没有看见炮火,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惊慌失措携妻带幼的厦门百姓!我同样希望当战争爆发时我不会在逃难的人群中看到你的身影。
上兵伐交,其次伐谋,兵者不得已而用之。如果楼上仁兄嗜好血腥,我更建议你去玩战地2在虚拟中保卫祖国,而请不要现实中鼓吹沙文主义。一俩番战争的言论是换不回战争的鲜血的!
Ⅵ 钓鱼岛事情日元汇率怎么样
首先,日元是国际避险货币。
钓鱼岛事情对日元的影响目前是很小,
反而,日元加大印钞两而导致日元下跌,但是跌的很少,
钓鱼岛事情的经济影响到了,明年2,3月份开始显现出来,
今后日元汇率的走势是缓慢的下跌,因为日本已经失去了一流国家的资格。
Ⅶ 钓鱼岛事件对日本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有点长 希望你看下去~
9月11日,日本政府上演了一出“购岛”闹剧,将中日两国争端急速提升。中国宣布了钓鱼岛领海基线,并派出海监船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开展维权行动、宣誓主权。在钓鱼岛事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日两国的经济交锋也将随之展开。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两国的经贸往来频繁,经济依存度不言而喻。一旦经贸对峙对双方都有影响,但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更明显。
1、将重创以出口为主导的日本经济
一是日本出口将面临沉重打击。
日本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国又是日本第一大出口市场。2011年,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1946亿美元,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高达23.6%,日本对中国贸易顺差463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0.8%。同时,日本经过对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市场出口然后再出口到中国大陆的份额亦很大,即迂回出口估计约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0%。两项相加日本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高达30%以上。如果中国发动经济制裁,日本经济将难堪其重。
二是日本汽车、机电、旅游等行业将失去一部分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一向是日本企业盈利的重要来源,日本的主要支柱产业,如汽车、电子、机械、家电等主要靠在中国赚钱。以汽车行业为例,2010年,丰田、本田、日产三大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分别达到了10%、18%和25%,且近年来中国市场增速位居全球主要市场之首。钓鱼岛事态如继续升级,中国消费者必然掀起抵制日货浪潮,日本汽车和电器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将显著下滑,并将对日本经济构成明显打击。
制造业如此,服务业也概莫能外,以旅游业为例,据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2012年1月份中国的访日人数占全体访日外国游客的43.7%,中国赴日游客平均每人消费16万日元(约合14000元人民币),是其他国家游客的两倍,已位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据媒体报道,由于担心局势紧张,近期中国赴日游客出现退订情况,最终可能影响到日本旅游业的收入和就业。
三是日本部分战略资源的供应将会受到影响。
首先,中日交恶可能导致日本稀土供应紧张。日本制造业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稀土号称“工业味精”,是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原材料。2011年以前,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达到90%以上。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其中,日本高端制造业的稀有金属多从中国进口,但目前日本仍有50%左右的稀土原料依赖中国进口。
其次,日本原油供应通道可能受到地区局势紧张的影响。中东地区的大量石油经此航道运往日本,日本原油的90%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再经由南中国海航线进口的。如果发生冲突,将造成日本原油供应的紧张,导致日本国内油价飞涨。
2、中日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小
一是对出口的影响。2012年1-8月份,中国出口仅增长7.1%,较去年同期大幅放缓17.4个百分点,日本目前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2011年,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为7.7%,如果贸易战爆发,对日本出口停滞,加上欧盟、美国出口市场不景气的因素,要实现“稳出口”的目标十分困难。
二是对电子、汽车等行业生产的影响。中日经济互补性强,在汽车、电子等重要产业,中日上下游分工明确。2012年上半年,在日本的对华出口中,机电产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贱金属及其制品(主要包括优质钢材和有色金属)、运输设备(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和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和塑料)四大类产品占到了73.5%,这些产品多数位于产业链上游,为电子、汽车等行业提供关键、核心元器件和零部件,一旦出现供应短缺,短期内将会对这些行业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对外商投资的影响。2011年,日本对中国内地投资63.48亿美元,是美国的2倍、德国的6倍,也是除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外的最大外资来源地。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攀升、日资在华企业盈利下降的背景下,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反而大幅增长了76.3%,说明日本仍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加大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改造步伐,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钓鱼岛事件将会打击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信心,届时投资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
3、中国经济应对冲突的回旋余地大于日本
中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而日本则是典型的外需型国家。中国可以通过刺激国内需求和出口多元化填补中日贸易的缺口,而日本失去的是支撑其增长的最大出口市场。
目前日本经济不但面临外需萎缩的威胁,而且国内经济的空间也受到了高债务率的制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就陷入经济衰退-税收下降-刺激无力的恶性循环,一面是公共债务的不断攀升,一面是宏观经济的长期低迷。据日本财务省预测,2012年底,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负债长期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达195%,高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意大利(128%),一旦中日爆发贸易战,国债持有人信心下降,可能将大规模抛售国债,造成主权债务危机。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钓鱼岛的归属已是一个原则问题,而原则问题是不可能用经济利益来交换的。因此,中国一方面需要冷静化解中日矛盾和争端,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我们认为,与暮气沉沉的日本经济相比,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青春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内需潜力巨大,国债余额约占GDP的40%,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在外需低迷之时,如果中国能够采取长短期结合、标本兼治的办法,短期内提振投资信心、刺激居民消费,长期内解决好收入分配、产业升级、市场化改革等关键问题,中国经济就不会因中日危机而影响正常的经济增长
... 在出来冒个泡~ 看懂了吧? 没看懂追问把 .嘻嘻~
Ⅷ 中日开战会影响日元汇率吗
会的,两国开战,要牵扯到许多方面的,政治经济等等,影响甚至会辐射到全球,
Ⅸ 钓鱼岛撞船事件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有哪些
中日两国一直的口头禅是二战时期 日本在中国的罪行
由于中国的历史比较复杂 建国后中国反日教材比较浓厚 所以一般民众对日本没有什么好感 反而日本的民众客观点讲对中国人有歉意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中国经济复苏和未来也离不开日本的投资和回收 所以国际关系是那样 没有永久的也没有暂时的 随利益而不断改变
中日钓鱼岛之争 日本开头 中国跟着吵 其实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仔细的问题
第一,钓鱼岛是台湾的领土,而台湾是“中华民国”台湾并没有收复回来
第二,台湾既然是民国政权,而台湾和日本向来关系不错,台湾是日本最大的旅游团体,钓鱼岛事件不是今天才发生,说明台湾政府一直默默无闻。
第三,很摆明的事情,大陆政府故意和日本闹大,以前对台湾是采取封闭,现在不仅主动提出交流,而且还故意把钓鱼岛事件闹大。
表面闹钓鱼岛 志在台湾 1,钓鱼岛是中国人民的领土。得两岸民心
2,大陆越强硬加上两岸的交流加大,自然可以转变回归率
3,台湾年年选举想入联 入联10多年一直没成功,继续僵持下去 对大陆没有任何优势 不利于邓小平的发展战略方针
所以根本不必去担心中日关系 都建国60多年了 考虑长远 日本 和韩国就是美国的战略部署 随着日本 韩国的经济膨胀和军事技术的提升 反而使他们想摆脱美国的缚束。从而确立自己的全球地位和内部政权的巩固
台湾总统马英九不断的去接见日本政府 3个目的
第一个,不希望把钓鱼岛事件闹大,亚洲的军事平衡将会打破
第二个,钓鱼岛是台湾领土,确立他在台湾的权利象征。
第三个,钓鱼岛引发军事演习再到战争的话,台湾不可能得到美国的帮助,台湾政府面临巨大考验
日本政府 3个目的
第一个,借钓鱼岛事件转换国内的选举利益,民主选举国通用手段
第二个,钓鱼岛闹大拖美国下水,有利于北岛之争。
第三个,钓鱼岛是一场赌局,拿下了,就可以提前做台湾的最好打算布局,如果台湾收回去了,也可以压制中国的远洋扩张
双方都抱着自己的政治战略立场在互殴 但是经济利益和宏观战争是不会让日本和中国发生战争。一但战争,必定输赢,军事平衡就会打破。这是很多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就像中印战争,中国打赢了 却丢了藏南。愤青炒作必定只有那不到10%,民主投票也轮不到他们得到最终审判。
我还巴不得中日战略建交。至少亚洲控制权就会轻松落到中国身上
Ⅹ 钓鱼岛事件对汇率有没有影响
这个事儿有没有是没关系的吧,现在不正是qe3呢吗,跟qe3比起来钓鱼岛的争议对汇率的影响是无比次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