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重疾险买了划算不
重疾险买了划算不划算取决于自身的条件,建议买重疾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 买重疾险要注意哪些
一、重疾险适合哪些人?
重疾险是一种保障重大疾病的险种,主要作用就是在我们不幸罹患合同约定的重疾后,可以获赔一定的金额,作为疾病治疗、后续康复和生活开销的费用补偿。
重疾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挺重要的,因为我们谁都不敢保证重大疾病一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重疾险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买的,具体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那么重疾险哪些人应该买呢?下面就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1、家庭经济支柱
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支出全靠他,经济压力非常大,一旦得重病,不但撑不起整个家,还会成为家里的主要负担。
有了重疾险,哪怕是家庭支柱得了重病,有保险公司的高额赔偿金,后续的治疗费、康复费和家庭生活费都得到了解决。
所以重疾险对于这类人来说是都要配备的,况且购买重疾险也是家庭责任感的体现,即使自己有事也不会拖累整个家庭。
2、刚出来工作的青年男女
现代社会的工作节奏很快,年轻人的压力也很大,熬夜加班是经常的事,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重疾也越来越年轻化。
所以,年轻人购买重疾险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重疾离自己还很远,其实早点购买重疾险能更早的保障自己的健康,且保费也较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3、年纪还尚小的儿童
儿童由于自身抵抗力弱和外界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得重疾的风险还是挺大的,给儿童买重疾险,对他们的健康是强有力的防护。
对少儿重疾险还不是很了解的家长,可以去看写的一篇专门介绍少儿重疾险的文章:《少儿重疾险排名,最全的产品分析来咯!》
重疾险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保障及转移风险的作用,但重疾险又是险种中保费较高的。那我们要怎么买重疾险才能不踩雷?
专业保障方案定制,为您节省60%保险保费
二、买重疾险要注意哪些问题
重疾险不是随随便便就去买的,在购买之前我们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再去从众多重疾险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在选购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障范围
25种重大疾病:
(25种重大疾病)
奶爸这里想说的一点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要求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这25种重大疾病,并且疾病定义和理赔标准都必须一样,不准修改。
而这25种重大疾病,占了所有重疾理赔的95%以上。所以我们买保险的时候不用担心重疾保障不全的情况。
挑选重疾险产品时重疾种类数量并不是关注的重点,重点需要关注的是重疾赔付比例。
2、保障期限
重疾险按保障期限长短不同,可以分为一年期重疾险、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三种。
一年期重疾险保障的时间为1年,虽保费便宜,但稳定性不佳,极有可能遇到产品下线、保费上涨或者无法续保的问题。
定期重疾险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保障期限,一般都是保20/30年或保至60/70岁。定期重疾险保费便宜,保额较高,总体性价比不错。
终身重疾险保障期限为终身,价格比较贵,相比于定期重疾险来说杠杆率稍低,所以综合性价比没有定期重疾险高。
3、保额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
重疾险的保额一定要够高,因为治疗重疾的花费是巨大的,除了疾病的治疗费用外,还应将康复期间的护工费、营养费,后续5年内无法正常工作的收入损失费用等都算入保额内。
重疾险保额一般50万起步,至于要不要选择更高的,就看自身的具体情况了。
4、缴费期限
重疾险的缴费期限一般分为5年、10年、20年、30年。时间越短利息越少,但每年应交的保费也会上涨。
一般不推荐5年或10年缴纳完,因为时间短,对一般家庭来说经济负担过大。
建议分20年或30年缴纳,交的时间变长,每年交的保费相对要少些,减轻经济负担。
3. 为什么重疾险保费高
有数据显示,人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是72.18%。当家庭成员不幸患上重大疾病之后,医疗支出及收入减少,使得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和后续治疗。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在被保险人确诊重大疾病之后,保险公司对其给予固定补偿,可以地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1、重疾险可以补充百万医疗的不足
百万医疗的一大特点就是高杠杆,即可以用低保费获取高额保障,花小钱治大病。
但是其确实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免赔额,二是赔付方式。有不足当然也有相应产品来进行弥补。1万免赔额,可以用住院医疗险来补充。
而赔付方式的不足体现在其报销型的赔付方式上,即对需被保险人个人支付的、必需且合理的住院医疗费用在保险金限额内报销。没有直付和垫付服务的百万医疗险一般需要被保险人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后续再走流程理赔。
这里就存在三个问题:
(1)一旦罹患恶性肿瘤等大病,初期二三十万准跑不了,每天各项治疗费用至少1万起步。短时间内筹措这笔费用对于不少家庭都是不小的压力。
(2)其次是理赔流程,有医保的话,要先走医保报销流程,之后再把报销单据提交给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确实比较麻烦,耗时较长。
(3)最后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谓大病就是治疗康复时间长、不易治愈且花费巨大。假如万幸治好了,后期康复、复查是一笔费用,这期间无法正常工作,收入损失也颇大。而以上提及的这些费用并不在百万医疗的保障范围内。
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如果不幸患病走了,谁也不想给家人留下如山的债务和长期难以填补的收入窟窿。
这时候重疾险就派上用场了。重疾险确诊即赔,可以免去四处筹措医疗费的狼狈,也可以用于后期治疗康复和弥补收入损失。
2、消费型重疾险实现高杠杆
与消费型重疾险相对应的就是返还型重疾险。
返还型重疾险,含疾病保障和身故责任保障两个部分,患重疾可以获得一笔赔偿,如果未患重疾身故,可以获得一笔身故返还保险金。因此具有终身寿险的性质,相当于是“一定赔付”的产品。
消费型重疾险只有疾病保障(重疾+轻症),不带有储蓄或者返还的功能。只有在出险时才能够获得赔偿,如果未出险,则不能获得赔偿也没有保费的返还。
这样看起来似乎返还型重疾险更值得选择,横竖不会亏?
但是,保障内容的增加必然带来费率的上涨。
有人会表示,这点钱不算什么,而且最后会返还呀,就当做把钱存银行了。
50万保额,买返还型重疾险30年合计缴纳242820元,身故可返还50万,看起来是赚了257180元。
我们来算一笔账,身故保额只有在身故时返还,所以应该从投保起到身故计算两者的收益差。假如30岁投保了重疾险,90岁时身故,保障期间一共60年。且不说通胀的问题,60年后的50万是否还如现在的50万一般值钱。再说你把每年省下来保费用于投资,投资有方的话,60年后本息收益也不一定低于保额。
始终还是有人担心保费打水漂的问题。严格来说,消费型重疾险身故保费并非有去无回,有的消费型重疾险身故会退回现金价值。
以百年康惠保为例,虽然没有身故保障,但是在条款中规定“若被保险人因本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以外的原因身故,百年人寿退还本合同当时的现金价值,本合同效力终止。”也就是说百年康惠保在被保险人身故的情况下会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百年康惠保的现金价值很高,还是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保费返还。
举个例子,30岁的王先生购买了10万保额,保障终身,20年交的百年康惠保,那么他需要交的总保费为30600元,在他56-97岁这一阶段现金价值都超过保费。在76岁时现金价值达到最高值,为42810元。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其实并不提倡把保险当成一种投资获利的工具,建议不要过分关注保费是否能返还。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消费型重疾险实现了返还型重疾险难以实现的高杠杆——通过较低的保费获取高额重疾保障。
当然,如果您想要一个确定的保费返还,资金充足,年缴多几千保费也不成压力的话,也可以选择返还型重疾险,复星联合康乐一生就是是不错的选择,费率低于同类产品。
3、终身重疾险可以获取终身保障
重疾险按保障期限可分为定期和终身,终身重疾险可以获取终身保障。
在费率上,定期重疾险比终身重疾险便宜四成左右。保障期限的选择需要考虑得更多,而不仅仅是看保费的高低。
据统计,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34岁,比2010年的74.83岁提高1.51岁。其中,男性为73.64岁、女性为79.43岁。
随着中国人平均寿命提高,保障到70、80周岁的重疾险其实有点尴尬。
举个例子,假如购买了保障至70周岁的定期重疾险,正好71周岁出险。意味着什么?
(1)从被保险人过完70周岁生日那天起,其实他的健康保障已经在裸奔了;保障期间已结束,不可能获得任何赔付;
(2)70周岁基本已经买不到合适的重疾险产品,就算有,面临核保严格(加费或拒保)、可选保额有限(一般10万就算高保额了)、保费倒挂等。
难道到了70岁后再患重疾就要放弃治疗?为人子女,谁也不忍心看到晚年的父母在病榻中挣扎,就算不砸锅卖铁倾囊救治,总要努力用尽各种方式减轻父母的痛苦。
趁着还能走,最后去一次旅行,再看看世界;如果已经走不动了,至少住个好点的病房,用点进口药尽量减轻痛苦。以上,重疾险赔付的保险金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资金有限的话,建议可以购买较低保额,以后资金充裕后再提高保额。
你无法预知自己是否会患重疾,以及在什么时候罹患重疾,因此保障期间的选择,建议一步到位,一次投保获取终身保障。而且,重疾险费率随着年龄上升而上升,所以其实还是要尽早配置到位更划算。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重疾险买多少合适
5. 重疾险一般要交多少年比较合适
每个人对保险的需求不同,主要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决定,奶爸建议重疾险一般交30年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