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叫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一词在英语中为Leveraged Buyouts,一般缩写为LBOS,这种收购战略曾于80年代风行美国。
杠杆收购是指收购者用自己很少的本钱为基础,然后从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筹集、借贷大量、足够的资金进行收购活动,收购后公司的收入(包括拍卖资产的营业利益)刚好支付因收购而产生的高比例负债,这样能达到以很少的资金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这种方式也有人称之为高度负债的收购方式,这样的收购者往往在做出精确的计算以后,使得收购后公司的收支处于杠杆的平衡点,他们头脑灵活,对市场熟悉,人际关系处理恰当,最善于运用别人的钱,被称为“收购艺术家”。
总的来看,杠杆收购可以分为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集资。
第二步:购入、拆卖。
第三步:重组、上市。
以上三步概括了杠杆收购的基本程序,又被称为“杠杆收购三部曲”。
㈡ 什么是回购模式
股票回购的定义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股票回购的动机
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下述五个方面:
1、防止国内外其他公司的兼并与收购。
以美国为例,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1984年以来,由于敌意并购盛行,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大举进军股市,回购本公司股票,以维持控制权。比较典型的有:1985年菲利普石油公司动用81亿美元回购8100万股本公司股票;1989年和1994年,埃克森石油公司分别动用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再如日本,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了防止本国企业被外国资本吞并,企业界进行了著名的“稳定股东工作”——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前者是指企业对职工购买、持有本企业股票给予某种优惠或经济援助,奖励职工持股的制度;后者是指企业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优惠认购本企业股票权利的制度。其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确保企业的优秀人才。而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回购本公司股票,则是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和管理人员认股制度,维持企业控制权的前提条件。正因为此,所以,进入80年代,在欧美国家修改《公司法》的同时,日本亦相应修改了《公司法》,并相应放宽了企业回购本公司股票的限制。
2、振兴股市。
1987年10月19日的纽约股票市场出现股价暴跌,股市处于动荡之中。从此,美国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的主要动机是稳定和提高本公司股票价格,防止因股价暴跌而出现的经营危机。据统计,当时在两周之内就有650家公司发布大量回购本公司股票计划,其目的就是抑制股价暴跌,刺激股价回升。
3、维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即给股东以比较高的回报)和公司股票价格,以减少经营压力。
例如,经历了五六十年代快速增长时期的IBM公司,70年代中期出现大量的现金盈余,1976年末现金盈余为61亿美元,1977年末为54亿美元。由于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IBM公司在增加现金红利(1978年的红利支付率为54%,而五六十年代红利支付率仅为1%至2%)的同时,于 1977年和1978年共斥资14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据统计,1985——1989年期间,IBM公司用于回购本公司股票的资金达到56.6亿美元,共回购4700万股股票,平均红利支付率为56%。另据了解,美国联合电信器材公司1975——1986年期间,一直采用股票回购现金红利政策,使公司股票价格从每股4美元上涨到每股35.5美元。无独有偶,步入80年代中期,日本的许多企业亦步入成熟期,按照企业发展理论,一旦企业步入成熟期以后,不再片面追求增加设备投资,扩大企业规模,而日益重视剩余资金的高效率运作。然而,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剩余资金,成为当时日本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恰在此时,美国的HBO&CO.公司利用剩余资金回购了26%的发行在外的股票。受此影响,许多日本上市公司也开始利用剩余资金回购本公司股票。
4、重新资本(行情,资讯,评论)化。
即大规模借债用于回购股票或支付特殊红利,从而迅速和显著提高长期负债比例和财务杠杆,优化资本结构。重新资本化往往出现在竞争地位相当强、经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但长期负债比例过低的公司。由于这类公司具有可观的未充分使用的债务融资能力储备,按照资产预期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入的风险与资本结构匹配的融资决策准则,提高财务杠杆,可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公司总体资本成本,增加公司价值,从而为股东创造价值。同时,也有助于防止敌意并购袭击。因为在有效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具有大量未使用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公司,往往容易受到敌意并购者的青睐和袭击。
5、其他考虑。
根据德国《股票法》第71条的规定,准许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回购资本金10%以内的本公司股票。所谓特定情况是指:1)避免重大损失时;2)向从业人员提供时;3)基于减资决议注销股票时;4)股票继承时。1981年英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回购本公司股票的动机主要有:1)将剩余资金返回股东;2)增加股票的价值;3)抑制股价下跌;4)实现资本构成的目标;5)防止企业被吞并;6)灵活运用剩余资金或作为企业证券发行战略的重要手段。就法国而言,在如下几种特定情况下允许企业回购本公司股票:1)以市场调整为目的;2)向从业人员提供;3)继承;4)根据法院判决;5)实行减资。在日本,在下述几种情况下,企业亦可以回购本公司股票:1)为使时价发行的股票顺利地被投资者所吸收;2)在接受以物抵债等情况下,为行使公司权利而必需时;3)在单位未满股票请求权和反对股东的股票购买请求权行使时。
㈢ 如何通过正回购进行杠杆操作
通过正回购杠杆买入可转债,可以在负成本的情况下(可转债年化收益大于回购利率),免费获得期权,下面介绍具体步骤:
1、在券商开通正回购资格。
2、买入可转债
3、质押可转债(每个可转债有质押代码,填卖出),获得标准券(按中登的折算比例来),此时你的可转债就质押入库,同时交易软件出现折算出来的标准券。
4、用标准券做正回购(正回购就是借出标准券,拿到资金),例如204001,1天正回购,数量填你折算出来的标准券*0.9(交易所规定,为控制风险,只能使用90%的标准券),选择买入,价格填你想要的利率。
成交后就会有相应的资金就到你的账户中。举例100万中行转债,质押后,大约能融资60万元。
融资后的钱,可以再买可转债,例如再买中行转债,就再可获得60万可转债,此时你就有160万中行转债,相当于1.6的杠杆。
新买的60万可转债,还能够在质押入库,然后再做正回购,第二次大约能融资40万元,再买中行的可转债,此时你就有200万中行转债。
新买的40万可转债,还能够在质押,然后再融资20万元,如此反复,最终杠杆可以达到2.3左右。
5、正回购续作,第二天,回购到期,你的标准券解冻,同时账户显示负金额,例如融资100万,账户会显示-100万元,此时你必须续作,否则会出现欠资,那不仅要罚款,正回购资格也会被取消。
续作很简单,拿你解冻的标准券质押,续作正回购,融入的钱冲平上一笔正回购金额外加利息,账户金额显示为正,即可。然后每天续作,周而复始。
6、出库,某一天,可转债大涨,例如中行转债涨到120元,你不想做了,可以将抵押入库的中行转债出库,此时买入中行转质(中行转债的质押代码),你的中行转债就出库了,此时可以卖出全部或者部分中行转债,并冲抵正回购借款。回购买入可转债的收益 = 转债总数*(转债卖出价格 - 转债买入价格)*杠杆比例 - (正回购利率/360)*总资金*(1-杠杆比例)*投资时间假如:2013年1月1日,投入96。5万元,买入中行转债1万张,价格96.5元,同时做正回购,提升杠杆比例到2。
2014年1月1日,中行转债价格涨到106.5,正回购利率为3%,则盈利= 10000*(106.5-96.5)*2 - 3%*96.5万 ,大约等于17万。
盈利17%,如果不做杠杆,则盈利10%当然,如果2014年中行转债的价格还是96.5元,则做正回购1年还亏3%,但因为中行转债纯债收益有4%,所以最差情况,持有中行转债,做2倍杠杆,也能盈利 4%*2 - 3% = 5%中行转债杠杆收益估算由于分红下调转股价,未来中行转债每年下调转股价,预计2016年下调到2.22元。
还是假设中行转债做2.5倍正回购,回购利息是3% ,假设正股对应的PE=4(目前PE=5,相当于估值下调25%),则中行转债到2016年的价格为124元,相比目前价格上涨21%,年化收益7%,2.5倍杠杆后年化收益率是13% 假设正股对应的PE=5(目前PE=5,保持不变),则中行转债到2016年的价格为155元,相比目前价格上涨52%,年化收益17%,2.5倍杠杆后年化收益率是38% 假设正股对应的PE=6(目前PE=5,估值上调20%),则中行转债到2016年的价格为186元,相比目前价格上涨83%,年化收益28%,2.5倍杠杆后年化收益率是65.5%
标红的价格,由于可转债债券底的存在,不会出现,2013年的债券底大约是98元,2014年是101元。
标蓝的价格,由于可转债赎回的存在,也可能不出现,但是年化收益影响不大,例如安PE=5估值,在2015年达到132元,如果赎回,则收益率是2年30%,年化收益15%,2.5倍杠杆后年化收益率是33%,比持有到2016年的年化收益预计稍低。
㈣ 回购是什么意思
回购(Buy-back),又称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做法是产品回购的基本形式。有时双方也可通过协议,由机器或设备的出口方购买进口一方提供的其他产品。回购方式做法比较简单,而且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使用较为广泛。
一、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二、债券回购是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由债券的“卖方”(正回购方)向“买方”(逆回购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从交易发起人的角度出发,凡是抵押出债券,借入资金的交易就称为进行债券正回购;凡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进行逆回购。
三、央行回购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与逆回购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吞吐货币的行为,是一种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式。
㈤ 炒股里的杠杆是什么平仓又是什么
1、杠杆,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杠杆率,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
2、平仓是源于商品期货交易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期货买卖的一方为对销以前买进或卖出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成交行为。平仓是在股票交易中,多头将所买进的股票卖出,或空头买回所卖出股票行为的统称。
(5)杠杆回购是什么扩展阅读:
平仓的方法:
1、止损平仓:有一定的盈利时提止损保护成本,然后随着行情的发展根据技术图形提止损,直至止损被打掉。此法适用于单边行情。
2、次顶平仓:当观察到价格无力再创新高,有回落迹象时即平仓。此平仓方法是止损平仓法的改良升级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应有的利润。
3、支阻平仓:当价格到达或即将到达下一个支阻位就平仓,不必等待冲击结果。此法适用于震荡行情或者捞回调抢反弹。碰到单边,支阻大多是无效的,必和大把的利润失之交臂。
4、目标平仓:把每一次下单都当成是一个高胜算的赌局,下单同时设好止损和止盈,止盈目标起码是止损的三倍,同时按照固定损失金额调整开仓头寸。当持有一定的盈利时即提止损保护成本。
假设盈亏比3:1(这是最起码的),做单成功率只要达到25%即可达到盈亏平衡点。假设成功率7:3,那么系统的整体风报比则为(7*3):(3*1)也就是7:1。此法同样最适用于震荡行情。
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三种形式。
1、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2、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3、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㈥ 回购 是什么意思啊
回购,又称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向另一方出口机器设备或技术的同时,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由该项机器设备或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这种做法是产品回购的基本形式。有时双方也可通过协议,由机器或设备的出口方购买进口一方提供的其他产品。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该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但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债券回购是指债券交易的双方在进行债券交易的同时,以契约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本金和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利息),由债券的“卖方”(正回购方)向“买方”(逆回购方)再次购回该笔债券的交易行为。
㈦ 回购股票与财务杠杆
你好,股票回购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减少,相对负债不变,这样负债占资产的比重是变大的,如果从公式EBIT/(EBIT-I)的角度考虑,利息是不变的,但是因为资产减少了,相对产生销售的利润就会减少了,因为经营需要资金,资产减少会导致利润相应减少,所以这里财务杠杆会变大。
㈧ 股票的回购是什么 意思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