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简述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机制

简述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30 20:48:06

① 论述货币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过程

我有一篇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资料,你可以做参考看看,毕竟三大货币政策法宝,央行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用得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引言
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后股改时代市场制度环境的改善逐步体现效果,证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进一步加大。此外,经济运行中也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防止股价飞涨,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平衡,中央银行在2007年曾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证券市场是现代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因此,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我国2007年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过热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讨论中央银行2007年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大盘综合指数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股市各板块代表性个股的影响。
本文针对2007年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分析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与以往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不同在于:一是研究内容方面,以往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于证券市场的观察指标仅仅选择了综合指数、股价等,而没有对各个版块的各股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通过对股票市场大盘的综合指数、各板块个股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研究2007年中央银行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二是研究方法方面,国内研究基本只是对观测指标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说明,并未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将采用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综合指数,各板块的代表性个股主要指标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关于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
有关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最初集中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Richard T.Froyen and Kenneth J. Kopecky(1983)研究了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指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影响货币的预期价值和货币总量,从而对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产生影响。James D.Hamilton(1998)讨论了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并研究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产生的影响,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利率,从而影响金融市场。近几年来,国内对存款准备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针对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主要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秦岭(2003)通过研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整个金融运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以及筹资成本的影响,提出法定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动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同时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自2003年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于是很多学者都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用进行研究。许劲草(2004)通过对2003年到2004年央行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研究,指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对冲一部分外汇占款,调控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热倾向,显示出央行重视货币政策的“信号”作用,并强调市场化调控,此外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正向激励机制的尝试机会。2007年,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加频繁,吴莹(2007)针对2007年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指出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目前较为偏好的流动资金管理工具调整已成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举措。李阳(2007)指出,央行试图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以解决目前国内宏观经济过热的整体趋势,但其效应并不是十分理想,必须实行多种货币政策的组合,配合其他部门的各种宏观政策,尤其应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大社会保障部门的投入才能更好地控制资
金的流动性。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对于单独研究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论文并不多。童学军(1997)就对存款准备金是否会影响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之后,2003年起,由于经济出现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提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于是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陈志行(2004)指出,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股市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股市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利率,影响到股票价格指数,影响到股票市场结构。贺强(2006)分析了自2003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指出从短期看由于连续推出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决策者需要有一个观察效果的阶段,因此,近期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在货币政策相对稳定的这一阶段,利空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有所缓解;从长期看,由于采取了连续收紧的货币政策,不断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实时调控,在政策积累的作用下,各项经济指标很大程度上会朝着可控的范围转化。一旦出现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状态,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将会大为降低,我国的证券市场也将会获得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好机遇。
针对中央银行2007年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国外有关专家进行了评论。David Barboza
(2007)指出中央银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显示其回收市场过剩流动性的决心之坚决,中国央行的目标是控制商业银行向新开工上马的建设项目提供新的贷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同时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有调控中国内地股市的意图。但是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造成冻结的流动性资金相对于数万亿元汹涌的流动性过剩,仍是杯水车薪,根据当前形势,单纯依赖紧缩银根的政策,已功效趋弱,要达到有效调控经济、抑制泡沫的目的,必须从以下方面实行组合策略,一是要引导投资走向成熟,二是要加强股市立法监管,三是要积极培养价值投资理念,四是要科学规划调节资本流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1.存款准备金率与股市大盘综合指数。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通过影响股票市场资金供给,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指数。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增加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导致股票价格指数趋于上涨。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减少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导致股票价格指数趋于下跌(陈志行,2004)。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与大盘综合指数变化率负相关。
2.存款准备金率与各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直接影响的是市场资金供给,而资本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较大,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劳动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依赖性较小, 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小。因此,存款准金率上调对重工业(汽车、钢铁等)、化工、医药、房地产、电信、信息产业、航空、金融类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对轻工业(家电制造、纺织业、服装、鞋帽、玩具、食品加工等)、电力、建筑、商业、贸易、餐饮、旅店、修理、家政、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类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小。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促进了货币供应量增加,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和投资,使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较以前会有较大改善,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产生积极影响,这有利于巩固证券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同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消极影响(李阳,2007)。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与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变化率负相关。
(二)样本选取
本文对于证券市场影响的研究选取大盘综合指数和各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自存款准备金率开始上调的第一个交易日的变化率进行研究,大盘综合指数选取上证指数,工业板块、商业板块、地产板块、公共事业类板块代表性个股分别选取邯郸钢铁、伊利股份、天鸿宝业、工商银行。数据主要来源于新浪财经网和新华财经网。
四、实证分析
(一)准备金率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影响
首先,分别对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同时期的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变动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判定不同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影响,大盘指数变动率与均值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分析结果得到F=0·65877<Fcrit=4·413873,所以不能认为不同时期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大盘综合指数影响是显著的。同样,从P-value=0·427595>α=0·05,可得出同样的结论。然后,对2007年存款准备金率十次上调幅度与上证指数自上调后第一个交易日的变化率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8440577,上调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的变化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是高度相关的,且是负线性相关。判定系数RSquare=0·7124334,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SignificanceF=0·00213383<α=0·05,表明上证指数变化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一致。
(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各板块代表性个股的影响
1·工业板块—邯郸钢铁。
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到以下结果,相关系数R=0·010157,判定系数RSquare=0·000103,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977783>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工业板块的邯郸钢铁影响并不显著。
2·商业板块—伊利股份。
对于商业板块的研究选取伊利股份,通过回归分析来检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板块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20921729,判定系数RSquare=0·043771874,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561849299>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商业板块的伊利股份影响并不显著。
3·地产板块—天鸿宝业。
对于地产板块的研究选取天鸿宝业,通过回归分析来检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地产板块的影响,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17362668,判定系数RSquare=0·030146224,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631435812>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地产板块的天鸿宝业影响并不显著。
4·公共事业类板块—工商银行。
对于公共事业类板块的研究选取工商银行,通过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系数R=0·089931667,判定系数RSquare=0·008087705,回归直线对各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差。P-value=0·804857831>α=0·05,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公共事业类板块的工商银行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一元回归分析发现2007年央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邯郸钢铁、伊利股份、天鸿宝业和工商银行自上调日起第一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影响并不显著,有些股票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依然呈现上涨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提高存款准备金到对宏观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情况,央行采取措施以后,不可能马上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慢慢影响各个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对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其次,社会经济单位和个人可能会根据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未来经济形势以及货币政策的继续调整进行预测,并对这种形势的变化做出反应,这可能会使货币政策归于无效。再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吸纳的资金尽管通过货币乘数的效应可以达到上千亿以上,但对于2007年上半年股市处于牛市的起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股市的结构进行调整,而不会在根本上产生影响,同时,我国银行信贷市场与股票市场是分开的,银行资金很难直接进入股票市场进行流通。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示出来,各股纷纷呈现下跌趋势。第7、8、9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各板块代表性个股影响较大,各股票股价纷纷下跌,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各板块的影响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第四,目前我国证券公司收入、盈亏主要来自于二级市场,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类上市公司很不利。由此可见,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各板块代表性个股股价负相关,只是相关程度有所不同,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还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假设二成立。
五、结论与建议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总体影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调整能力有限,并且受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影响,在2007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证券市场各板块代表性个股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2007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各板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逐渐在证券市场体现出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不同行业影响存在差异,对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影响较大,其中对于金融类上市公司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小。为了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使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摆脱目前这种过热局面,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行多种货币政策组合
存款准备金政策目前在其他国家使用并不多,单纯的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宏观经济中的问题与矛盾,必须辅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使银根紧缩,抑制过度的投资需求。央行可以适时适当卖出有价证券,购买者无论是商业银行或社会其他部门或个人,经过票据交换与结算,都能导致银行体系放款规模减小,货币供给量减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证券价格会有所下降,导致市场利率提高,信贷成本上升,从而有效抑制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过热、消费过热的局面。
(二)密切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
单纯的货币政策还是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配合其他的政策,与政府其他部门如财政部门进行充分的合作和协调,才能达到最大效果。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必须配合紧缩的财政政策,相关部门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总的货币量。在税收方面,加强征管力度,提高实征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企业的投资欲望。
(三)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
提高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产业工人工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的利润转化为分红,将继续投资冲动减弱,对缓解目前投资过热、资金流动性过高的局面有一定作用。同时,单纯抑制投资的行为,可能会使经济过度紧缩,也会在另一个层面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

② 2012年到现在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说到货币政策,美国等国家,包括中国都实施的是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的汇率政策是尽可能的不让货币升值,虽然在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比较有难度,当货币升值会到牵连的首先是贸易将会下滑。当汇率升高,反而会让现金流流出,购买外国的商品

如果本国的利息升高,会提高人们的储蓄欲望,如果利息下跌,储蓄只能亏损(被通货膨胀覆盖或成为负数),人们会有投资的冲动,要么股票,要么房产

③ 汇率制度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越大。这里汇率用单位外币的本币标值来表示。
一般而言,以外币为基准,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增加收益,因而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价格将上涨;相反,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损,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将下跌。同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的流失将使得本国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价格下跌。
另外,汇率上升时,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需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具体企业以及政策行为进行分析。

④ GDP通胀汇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3.6.2、在2007年到2010年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可谓是持续高升,并购案件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从数据可以看出,
2007年中国海外并购热潮达到最高点,并购总额达186.69亿美元。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购事件的发生数量。中国市场共发生了66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43起已披露价格的并购事件并购总额达129.5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186.69亿美元的高位,下降了30.6%。
2009年,同样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对中国并购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61起并购交易,披露并购价格的209起交易并购总额达到281.9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32起,占交易总数的12.3%;披露的交易总金额高达133.22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47.3%。
而到2010年开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仍然会持续上升,普华永道预计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将出现40%的涨幅。能源及资源行业的并购将继续主导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大型民营企业谋求获取技术专利和进入国外市场,其他行业的并购交易预计也将迅猛增长。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到了2007年出现了一次海外并购高潮,但是因为20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全球各国经济都出现滑坡,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比比皆是,所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所下降,但是2009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对于中国来说,因为中国国土面积巨大,人口众多,从而中国的内需也就很庞大,金融海啸来了以后,中国部分企业出口都转为内销,所以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经济虽然有影响但影响较小。而世界各个国家,为了帮助国家回复经济,都想引进外资,来稳定本国的国家经济,所以各个国家通通打开国门,降低壁垒,这样就让大批的中国企业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就是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可以在2009年之后又开始新一轮并购狂潮,也恰恰是这样的国际环境,这样的并购狂潮,给中国一个有一个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让中国更多的本土企业去收购国际中大型的知名企业,就像世人瞩目的—吉利收购沃尔沃。

第四章、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动因
第一节4.1、福特为什么要卖掉沃尔沃
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萨博。已有82年历史的沃尔沃,是欧洲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在汽车安全和节能环保方面,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
1999年,全盛时的福特汽车公司花了64.5亿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瑞典的豪华乘用车品牌沃尔沃。目前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全部净资产,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2009年10月底,福特汽车总裁穆拉利在出席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新工厂奠基仪式时表示,之所以为什么要卖掉沃尔沃,不是因为沃尔沃品牌不好,相反,沃尔沃是一个很棒的品牌。但之所以要出售沃尔沃,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福特汽车出现巨额亏损,已经负担不起沃尔沃那高额的生产费用,同时福特为了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迅速的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福特今后将重点发展福特品牌的开发及运营工作。这就是这样的原因福特要卖掉沃尔沃的全部股权,使得福特汽车降低成本、减少债务、改善财务状况,重新实现盈利。
第二节4.2、吉利的发展和并购的动因
4.2.1、海外收购正逢其时,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一直以来,我们的官方用车一直被奔驰奥迪所控制,政府开支相当巨大,中国一直都想有国产高端车来代替,但很可替,这么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却一直在低端发展,车企成了扶不起阿斗上不了台面,用这些车,让中国的官员们很掉价。政府这些年一直都想收购一个国际中高端的品牌车企,但很可惜,没有哪个国际车企肯出售手中的好公司,因为他们还能经营下去。所以中国的汽车业想收购外企一直没有什么结果,直到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许多外国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是中国企业出手的好时候。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到梦寐以求的汽车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个捷径,可以迅速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实力。所以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同时,也让著名的福特汽车巨额亏损,以至于福特公司为了减少亏损,就要变卖与自己不相关的品牌,来专注发展自己福特品牌的开发与运营。
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迫害,就要降低壁垒引进外资。而福特公司为了要弥补巨额的亏损,在金融危机后慢慢的回到自己巅峰,就要卖掉自己不相关的产业。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给了中国企业低端汽车工业进入国际市场,获得高端技术的机会,于是吉利李书福抓住了机会,在政府的支持和吉利本身的努力下,最终修成正果,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
4.2.2、企业成就的驱动:吉利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一匹黑马,近年来发展神速,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支生力军。但是和收购的企业沃尔沃相比,吉利不论企业规模、研发水平,以及销售额等,都与沃尔沃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吉利2008年的时候就开始启动了并购沃尔沃项目,对于吉利来说,吉利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让企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都可以独占鳌头,就要去收购世界顶端的汽车企业,来更新自己的技术和提升自己的世界知名度。所以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以后,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在巩固稳定现有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降低成本、拓宽产品线。
为什么吉利在2008年就开始有收购沃尔沃的意向呢?吉利在中国算是一匹黑马,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吉利虽然发展很快,在中国本土汽车业中也是独占鳌头,但是吉利汽车一直都在低端汽车业发展,所以很想摆脱低端车制造商的吉利汽车,开始向国际顶端的汽车制造商下手,当然随着这几年吉利的发展,吉利已经成长为有能力消化和吸收国际化企业技术的能力。所以并购了沃尔沃汽车以后,吉利可以更好的吸收国际汽车制造商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这样就可以让吉利更好的向世界顶端的汽车制造业进军。
4.2.3、技术的更新: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发展很多年,却是一直都是在低端发展,政府投入很多资金来发展高端汽车业,但成效很低,就拿吉利汽车来看。吉利汽车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中,自从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吉利汽车发展神速,也是中国汽车制造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其实吉利汽车的成长,也是不断的在发展,不断的自主创新,但是长久以来,吉利汽车还是在低端汽车业发展,所以吉利汽车迫切的想改变现状,让自己从低端的汽车业中脱离,进入高端的汽车制造行列。所以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同时,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沃尔沃世界级顶端的核心技术。
吉利已经成功的收够了沃尔沃100%的股份,这也就代表吉利已经成功的收购了沃尔沃能成为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的核心技术。因为沃尔沃在技术方面,一直都有许多独家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利。而这些技术和专利都是中国汽车业所梦寐以求的,所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当吉利有了这些核心的技术,吉利就可以摆脱低端制造商的帽子,这样吉利就会利用这些有用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产品,从而更好的去面向国际市场。
4.2.4、品牌的提升:说到吉利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除了想要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之外,更看重的是沃尔沃的品牌价值。中国自主的汽车业,在海外一直都以是靠“模仿秀,山寨版”的坏形象起家,所以通过对具有深厚技术积淀的国际著名品牌的收购,明媒正娶地获得一个好出身,这样就可以提升自己本国的品牌效益。
吉利收购沃尔沃,虽然沃尔沃现在处于亏损的阶段,但是国际一流品牌、业界领先的安全技术、丰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积累,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沃尔沃的诱惑力仍然大到让任何一家具有战略雄心的企业都无法抗拒。这次的收购是吉利脱胎换骨,进行全球化扩张的大好机会。也可以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是自主品牌加速全球化扩张的重要途径。
4.2.5、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在中国的汽车市场,虽然吉利自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一直都发展很快,也发展很好,而企业也一直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但吉利无论怎么创新,还是一直在低端汽车制造商的行列,所以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无论中国本土的吉利怎么发展,也总是被德国的奔驰,奥迪,大众所压制,所以吉利想要更好的发展,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要有先进的技术,来摆脱自己低端制造商的帽子,所以为了更新自己的技术,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吉利开始收购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后,很多人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是蛇吞象,吉利无法保证吉利本身的正常运营的同时,让沃尔沃扭亏转赢,甚至会降低沃尔沃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市场竞争力。但是沃尔沃已经说明始终会把豪华品质放在第一位,无论在那里都会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高品质汽车。而且不但不会降低吉利的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增加吉利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甚至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为吉利在中国虽然一直低端发展,但在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业中,却一直是佼佼者,这回收购沃尔沃,也把沃尔沃长久以来许多的核心技术归到吉利旗下,这样吉利不但本身的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沃尔沃和吉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细分市场的品牌,吉利得到沃尔沃的核心技术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本身的产品,而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也有利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更好,更便利的发展,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中国政府,都会给予沃尔沃更多的支持,所以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以后,吉利不但不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反而会大大的增加吉利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⑤ 试分析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过程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汇率的影响越大。这里汇用单位外币的本币币值来表示。
1、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国产品竞争力强,出口型企业将受益,因而企业的股票价格将上涨;相反,依赖于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受损,股票价格将下跌。

2、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将导致资本流出本国,资本的流失将使得本国证券市场需求减少,从而市场价格下跌。

3、 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进而带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汇率上升,为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可能动用外汇储备,抛售外汇,从而将减少本币的供应量,使得证券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直到汇率水平回落恢复均衡,反面效应可能使证券价格回升。

汇率上升时,政府可能利用债市与汇市联动操作达到既控制汇率升势又减少货币供应量,即抛售外汇,同时回购国债,则将使得国债市场价格上扬。
从上述理论看出,本币升值时对证券市场形成利好,本币贬值时对证券市场是利空。结合人民币汇率的当前的状况,汇率因素对证券市场应该是负面的。

⑥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应答时间:2021-01-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阅读全文

与简述汇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机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存款金融服务方案 浏览:993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向 浏览:753
工行个人信用贷款短信 浏览:129
昆明外汇招聘信息 浏览:482
支付宝帐户可以付外汇 浏览:33
欧元英镑汇率2014年 浏览:757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事业部 浏览:148
外汇中转行都在哪国 浏览:54
贵金属二级考试 浏览:431
融资租赁费增值税 浏览:360
中国银行外汇实时查询 浏览:140
币系交易所app 浏览:510
黑龙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261
非融资融券标的可以抵押融资吗 浏览:820
远东控股集团薪酬 浏览:961
简述影响个人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 浏览:545
境外股票回国 浏览:814
股票做空做 浏览:666
不能投资于信托计划 浏览:648
人民币汇率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浏览: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