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它在所有企业都一样吗
利润杠杆效应是一种衡量采购工作绩效最直接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 Cost down,在很多企业里,特别是在面试时,基本上都会提到降成这个问题。
好的采购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获得潜在的市场资源。质量过关的产品(条件是产品定位没有问题),具有价格优势,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而采购正是目前很多企业日益重视的利润源。
举例说明这个问题:
某公司(生产企业)(单位:万元)
销售额 1000
采购额(假设采购额占销售额的50%) 500
利润(假设税前利润为5%) 50
如果该企业通过更好地管理采购职能,将其采购成本降低了10%,那么这会使得公司的税前利润增加50万元。为了增加这50万元的税前利润,如果单靠增加销售额来实现,那至少要1000万元的销售额,也就是说销售量得提高一倍。
在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谈何容易,大家都在提高效率,压缩其它的成本,而采购成本(特别是原材料成本)正是人们正在争夺的利润源。
采购的任务是任重道远,一个好的采购工程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
这种问题你网络就好了,没必要问,这转自搜狐博客
2. 利润杠杆效益和资产回收率
利润杠杆作用是指当采购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时,企业的利润率将会上升更高的比例。这是因为采购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一般在50% 以上,而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税前利润率。例如,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假设其税前利润率为4%,采购成本为销售收入的50%,那么采购成本减少 1%,就将带来50万元的成本节约,也就是利润上升到了250万元,利润率提高了20%。可见,利润杠杆效应十分显著。
资产收益率(ROA)作用是指采购成本的节减对于企业提高资产收益率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资产收益率指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和企业总资产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该公式可以转换为: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
公式右边第一个括号里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利润率,第二个括号里面的内容叫做资产周转率(投资周转率),这样,资产收益率就可以表示为企业的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的形式。当采购成本下降一定比例时,通过利润杠杆效应可以使利润率提高更大的比例。另一方面,采购费用减少,则库存同样数量物资占用的资金就少,即资产降低,这就提高了投资周转率,两者的乘积就是一个更大的比例,大的收益率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
3. 什么是财务杠杆效应!请举例!谢谢,
财务杠杆效应编辑本段财务杠杆效应的含义: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编辑本段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杠杆
(一)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财务杠杆的实际运用编辑本段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150 150 15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⑥=④-⑤ 150 112.65 90.24
所得税 ⑦=⑥×25% 37.5 28.1625 22.5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112.5 84.4875 67.6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11.25% 16.90% 33.84%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1.33 1.66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6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 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60 60 6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⑥=④-⑤ 60 22.65 0.24
所得税 ⑦=⑥×25% 15 5.6625 0.0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45 16.9875 0.1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4.5% 3.40 % 0.09%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2.65 250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发现,在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权益资本的的净利润率就越高,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但是在表二中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60的时候,情况则相反。企业的负债率越高,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越低,财务杠杆同样也越高。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51个百分点[(33.84%-11.25%)÷(150-6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51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使得企业的收益不尽如人意,而且越是使用财务杠杆,损失就越大。在表二中,息税前利润为60,负债比例为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250,也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60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就将以250倍的速度下降,可见其中所暴露的财务风险。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的话,企业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掉这部分的财务风险,即使经营状况好页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4. 采购利润杠杆计算公式
第一题:某公司销来售收入源是5000万元,,税前利润率4%,采购成本为销售收入的50%。
采购成本减少1%,带来成本节约是多少?利润率提高了多少。?
这道题的成本节约是25万,还是50万。?书上是50万,利润变成250万了,率就提高20%。
第二题:某公司销售收入是1000万,税前利润率5%,采购成本为销售收入的60%,假设采购成本减少1%,则利润杠杆效应使利润率增加了多少?
我的答案是12%。
5. 为什么采购活动会带来利润杠杆效应
利润杠杆效应是一种衡量采购工作绩效最直接的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Costdown,在很多企业里,特别是在面试时,基本上都会提到降成这个问题。好的采购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获得潜在的市场资源。质量过关的产品(条件是产品定位没有问题),具有价格优势,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而采购正是目前很多企业日益重视的利润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某公司(生产企业)(单位:万元)销售额1000采购额(假设采购额占销售额的50%)500利润(假设税前利润为5%)50如果该企业通过更好地管理采购职能,将其采购成本降低了10%,那么这会使得公司的税前利润增加50万元。为了增加这50万元的税前利润,如果单靠增加销售额来实现,那至少要1000万元的销售额,也就是说销售量得提高一倍。在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谈何容易,大家都在提高效率,压缩其它的成本,而采购成本(特别是原材料成本)正是人们正在争夺的利润源。采购的任务是任重道远,一个好的采购工程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这种问题你网络就好了,没必要问,这转自搜狐博客
6. 为什么说物流具有利润的杠杆效应
解释一: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二: 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三: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
解释四: stream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加入或排出的固体物料也可称为物流。
解释五: 物流的7R: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可以概括为”7R”:将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的适当产品(right proct),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和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以适当的条件(right condition)适当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交付给客户。具体来讲,通过加强物流系统管理可以实现”7S”。 (1) 服务(service)目标 (2) 快捷(speed)目标 (3) 节约(space saving)目标 (4) 规模优化(scale optimization)目标 (5) 库存(stock control)目标 (6) 安全性(safe)目标 (7) 总成本(sum cost minimum)目标
解释六: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活动。
解释七: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个环节的过程,通过计划、实施和控制货物高效率的流动和储存,提供相关信息从起点出发的信息服务的消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
解释八: 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4年已更名为“供应链管理协会”)2000年所下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客户需要,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源头与消费点之间的高效(高效率、高效益)正向及反向流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以上这些都是让你明白什么是物流.如果你看得
差不多了,你应该明白.物流是对货物服务的.既
使是没有物流,销售产品也需要运输.运输就要有
运输费,那会使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而自从有了
物流,我们可以以最低的运输去创造出属于物流
自己的利润.所以.成本将会大大减少.因为物流
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大,那么.物流的成本就是具有
杠杆效应的因素,杠杆,明白吧.就是哪头降低哪
头就升高.这就是杠杆效应,
7. 什么是采购利润杠杆效应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企业50%的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其税前利润为10%,那么它每收入10万元,它将获得1万元的利润,并且这10万元收入中将有5万元用于采购,我们假设采购部经过努力降低了2%的采购成本,那么在利润中将增加1000元,如果换成通过增加销售来获取这1000元利润的话,那么要增加10%的销售额才能实现,即卖多1万元才行。但是不要简单的将2%和10%进行比较,因为要降低2%的采购成本看似不难,但在实际作业中可能就要为这2%费尽心机,有时经过了努力但仍有可能达不到目标。
8.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3、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