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汇率是怎么确定的,由谁确定的
汇率不是谁确定的,是实在存在的一个东西。
两个岛,互相分隔,永不见面。A岛发行货币,1块钱买1个鸡蛋。B岛也发行货币,1块钱买2个鸡蛋。有一天,科技突然发达了,可以通船了,然后他们互相知道了对方的存在,然后就去贸易啊(换东西嘛,总有土特产的)。
但发现各自有各自的货币,不通用啊,怎么办?然后发现两个岛上都产鸡蛋,就以鸡蛋为标准。发现这个汇率确定为2:1最合适,谁也不吃亏。
至于汇率为什么会变呢,因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情况啊。你想嘛,如果A岛的人想歪招,拼命印不值钱的钞票,然后去买B岛辛辛苦苦生产的鸡蛋,B岛不就吃大亏了?所以啊,汇率是浮动的。如果A岛乱印钞票,这个汇率可能就会变成10:1,或者100:1,或者更高。这样,才可以保证公平啊。
(1)各国的汇率是如何确定的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如果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但美元却保持长期的强势,这是很特殊的情况,也是许多专业人士正在研讨的课题。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8]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经济影响
(一)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上升(直接标价法),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
(二)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1、对无形贸易收支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外币购买力提高,本国商品和劳务低廉。本币购买力降低,国外商品和劳务变贵,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他劳务收支状况改善。
2、对单方转移收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如果国内价格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对该国单方转移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3、对资本流出入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
4、对官方储备的影响:
①本国货币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②储备货币汇率下跌,使保持储备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遭受损失储备国家因货币贬值减少债务负担,从中获利。
Ⅱ 世界各国之间货币的汇率是怎么定的
最早一个国家的货币(纸币)的相对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来决定的,我们称为金本位体制
二战以后,美元和黄金强制挂钩,其它货币也和美元挂钩(实际上都是和黄金挂钩了),这形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
19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体制,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价格上变动的。后来大家认为这样也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货币的汇率,当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从理论上来阐述货币应有的汇率,市场汇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代替(贸易、利率差、央行票据量综合评判)所代替。
当然这上面所说的更多的是理论方面。谢谢采纳。
Ⅲ 最开始各国汇率是怎么产生的
答:
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纸币)的相对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来决定的,我们称为金本位体制。
二战以后,美元和黄金强制挂钩,其它货币也和美元挂钩(实际上都是和黄金挂钩了),这形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
19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体制,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价格上变动的。后来大家认为这样也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货币的汇率,当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从理论上来阐述货币应有的汇率,市场汇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代替(贸易、利率差、央行票据量综合评判)所代替。
Ⅳ 各国之间的汇率是根据什么定的
最早一个国家的货币(纸币)的相对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来决定的,我们称为金本位体制
二战以后,美元和黄金强制挂钩,其它货币也和美元挂钩(实际上都是和黄金挂钩了),这形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
19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体制,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价格上变动的。后来大家认为这样也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货币的汇率,当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从理论上来阐述货币应有的汇率,市场汇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代替(贸易、利率差、央行票据量综合评判)所代替。
这上面说的都是从理论上对汇率的定价。
在1970年代中期,金融市场交易理论被迅速建立起来,这包括了对效率市场理论(市场包容一切理论)的重新定义和实践验证,期权定价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实践验证,也包括了现代银行和全球金融的管理理论,这个时候市场汇率的决定,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
1、货币发行当局对货币的强制汇率定价以及在这个定价上许可的波动范围,如人民币、新台币、港币、马来西亚林吉特、阿根廷比索等等,虽然这些货币不可流通,但是在贸易条件下他们还是要有兑换的;至于完全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像日元、欧元、英镑等等,虽然他们的发行当局没有强制制定汇率以及汇率的波动区间,但是他们都会有个底线,该货币的汇率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超出了底线,货币发行当局或最亲密的贸易伙伴政府就会出面干预,最明显的就是日元,当日元在接近100的时候日本政府就会出面干预,而当日元超过130的时候,亚洲其它国家就会不高兴,会去和日本政府谈判,甚至于自己悄悄地大量买入日元
2、在市场上,大的机构、银行是根据自己所持有的外汇资产和负责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汇率报价的,这是因为金融机构要保障其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至于盈利性,只有在保障了安全性和流动性之后才考虑盈利,而小机构、银行则是根据自己在规避风险的时候向大银行平盘时的价格决定自己的汇率报价的。
Ⅳ 各国汇率是怎么算的。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两种。
一、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也就是题主上面说的:1美元等于6人民币。
二、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就是题主说的:一人民币等于6美元
题主说“国家宣布一人民币等于1000美元”是指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吗?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前提是国家具有美元和人民币两种货币的储备。既然是一人民币等于1000美元,那么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且高于美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国内流通的美元远远多于人民币,供给大于需求,则会贬值。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主币是人民币,法定货币也是人民币。此外汇率还会受到:1.两国国内经济状况的影响,通胀还是紧缩。2.投资者预期。3.政治 这些因素的影响。
此外,人民币的升值也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出口发展。
Ⅵ 世界各国间的汇率是怎么确定的
最早一个国家的货币纸币的相对价值是由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量来决定的,我们称为金本位体制二战以后,美元和黄金强制挂钩,其它货币也和美元挂钩实际上都是和黄金挂钩了,这形成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以美元为主体的全球货币体系。
19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取代了固定汇率体制,一开始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是根据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价格上变动的。后来大家认为这样也不符合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采用购买力平价来确定货币的汇率,当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只能从理论上来阐述货币应有的汇率,市场汇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到了1980年代中期以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新古典贸易理论所代替贸易、利率差、央行票据量综合评判所代替。
Ⅶ 各国汇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们平时从报纸上读到的都是名义汇率-E.
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跟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之比.比如美元对德国马克是1.43DM/$或0.70$/DM.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美元可以换算成多少个马克.我们平时到银行去兑换就是按照名义汇率折算. 在本节及以后的章节中,我们通常以一单位外国货币换多少本国货币的形式来表示名义汇率.比如 8.26Yuan/$等. 这样的话,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着一单位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本国货币,那么我们说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名义汇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这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汇率跟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名义汇率里我们看不到什么关系,所以对于宏观经济学学生而言,名义汇率并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 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时候进出口商关心的不仅仅是我的钱能换成国外多少钱,更在于我的钱能从你那儿买多少东西.如果我1块钱可以兑换成你100个外币,但是你国内的东西价格比我国内贵200倍,那我还是不能从你那儿进口东西.所以国内国外的价格在这里必须考虑进去. 怎么考虑? 假如我现在手里有1块钱人民币,国内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如果我兑换成美元, 那么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国外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EP* 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换句话说, 中国 1/P单位的货物可以换得 1/EP*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那也就是说, 1个单位的美国货物可以换成 EP*/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这个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实际汇率 RER.
另一个角度看实际汇率: 同样一件货物,中国卖P/单位,美国卖P*/单位,换算成人民币就是EP*/单位.那么实际汇率其实就是同一件货物外国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价格与本国价格之比.这样进出口商就容易比较了:比如,汽车进口商需要决定是否进口汽车.他先看本国汽车市场价格P,然后看美国汽车市场价格P*,并将之换成EP*人民币,与本国价格P对比,如果高于本国价格,那么就不进口.如果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1单位外国货物换的本国货物多了,那么自然本国汇率贬值;反之RER下降本国汇率升值. 这个跟名义汇率一样. 用我们的第二个角度考虑,如果实际汇率上升,那么同一样东西外国卖得价格更高了,进口商利润空间减小,从而进口数量减少, 所以对本国进口商来说实际汇率贬值有害,而反之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们讨论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都是谈的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理由开篇已经说过; 2. 虽然实际汇率贬值使进口数量Q(m)减少,但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进口总额V(m)=Q(m)EP*=Q(m)*RER*P.现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难以判断进口总额的变化方向.事实上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本国货币贬值期间,出口总额固然上升,但与之同时进口总额也有所上升.这就是因为Q(m)并没有减少太多,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口依赖度很高.
以上的实际汇率是两国之间的汇率,我们称之为"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但是我们知道,客观世界中一个国家在跟许许多多国家进行贸易,那就有许许多多个双边实际汇率.这对我们的经济分析是十分麻烦的.能不能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边实际汇率 Muit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 呢? 我们说可以. 比方说建立一个中国跟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多边实际汇率. 中国跟美国之间有一个双边实际汇率可以根据RER(US)=EP*/P计算得到,同样中国跟英国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RER(ENG)也可以计算出来,跟印度RER(IND),跟韩国RER(KOR),跟伊拉克RER(IRA)等等都可以计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占中国向世界总出口的a%,出口到英国的占总出口b%,出口到印度的占c%,韩国的d%,伊拉克的e%.那么中国对世界的双边实际汇率(其实就是中国的多边实际汇率MRER,衡量的是一个单位世界货物可以换成多少单位的中国同样的货物)就是加权平均:
MRER=RER(US)a%+RER(ENG)b%+RER(IND)c%+RER(KORE)d%+RER(IRA)e%
这样算出的是出口方面的多边实际汇率,进口同样可以算出.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取进口多边实际汇率和出口多边实际汇率的平均作为最终一个国家的多边实际汇率.
总结: 实际汇率上升,说明国外货物贵了,本国汇率贬值,对出口有利,对进口有损;实际汇率下降,说明本国货物相对贵了,本国汇率升值,对进口有利,对出口有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将名义汇率E跟宏观经济参数之一利率联系起来的模型.这是名义汇率跟宏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一个桥梁,没有它,我们将无法具体分析名义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假设你现在有1美元,你可以有两个选择如何投资这个1美元.第一,你可以购买美国债券,这样你一年可以获得(1+i(t))美元;第二,你可以先换成1/E(t)马克,然后购买德国债券,这样一年后可以获得(1+i*(t))/E(t)马克,然后换成美金,你期望得到Ee(t+1)(1+i*(t))/E(t)的美元.其中Ee(t+1)是对时间段(t+1)汇率的预期.根据无投机市场条件,你在美国的投资回报应该等于你在德国的投资回报.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公式:
1+i(t)=Ee(t+1)(1+i*(t))/E(t),由数学估算我们可以近似得到:
i(t)=i*(t)+(Ee-E)/E
这就是著名的UIP条件等式(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虽然简单,却十分重要.比如,它可以解释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人们对一个国家预期货币将会贬值,那么Ee上升,要保持这个等式,要么本国利率i(t)提高,要么现在的汇率E也要上升,也就是贬值.这正是我们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所看到的.该等式另一个意思是,如果两国汇率采用的是盯牢制,比如人民币盯住美元维持汇率在一稳定范围,那么E不变,同时如果人们相信中国能够盯牢美元,那么人们的汇率预期Ee也变化不大,这样的话,我们从等式中可以判断,两国的利率走向应该大致一样.这在实际生活中是被验证了的.
Ⅷ 我想问:人民币包括各国汇率是如何确定的
各国汇率的变动其实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
是由购买力和该国黄金与外汇储备的多少决定的
并由国际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综合因素确定
在此基础上各国的央行和政府起主导作用
人民币汇率可在网上找央行的"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问答"
Ⅸ 各国的人民币汇率是如何计算得来的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2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846元,1欧元对人民币10.649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7309元,1港元对人民币0.92118元, 1英镑对人民币14.1820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2008年2月5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每天给出一个价格
Ⅹ 各国的汇率是怎么定的
汇率是以另一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汇率下跌可以反映货币的一种贬值
我现在在读金融,通俗解释一下吧:
《假如》一模一样的两个物品,一个生产在中国,价格6块,另一个生产在美国,价格1美元,所以说,一美元等于6元,汇率就是6:1=6
汇率的高低是由
1、利率(决定性作用);2、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基本因素);3、通货膨胀;4、经济增长速度; 主要影响的。
1、利率:我国利率提高,将导致我国货币升值,反之,我国货币贬值;
2、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货币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按上面的《假如》,比如一共支出了5块钱,一共收入1美元,则净收入是1美元减去5块钱等于1块钱),便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发生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上升,反之,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时候,是不是感觉钱没有以前值钱了?按上面的《假如》来说,就是现在的6块钱其实比不上原来的6块,即是说比不上1美元,所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我国货币汇率下跌
4、经济增长速度:根据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的观点,GDP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反之贬值;
所以关于现在的人民币贬值。。。楼主应该明白了。。。
希望能够帮到你~要是我没说明白,欢迎楼主追问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