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杠杆是怎么回事需要什么条件还有在什么情况下能使用
通过一定比例保证金借入资金进行操作,获利后只需归还借入资金的利息(虽然较高),而剩余的获利则全部为借入者获得。例如:
投资者自有资金10万,保证金比例50%,借入10万资金,1个月利息5%。投资者使用20万资金购买股票A,单价20元,共1万股。1个月后该股票上涨10%,月末总资金22万元,归还本金10万和5000元利息,剩余11万5千元,较全部为自有资金操作相比,获利为15%。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股票A出现下跌,则亏损速度比全部自有资金更快,若自有资金低于一定额度,例如30%,资金借出方通常会要求投资者立即补上。若出现突发快速下跌导致账户余额少于0元,则称为“爆仓”,这时投资者不仅自有10万元全部消失,还有偿还负数债务和利息的义务。
上述过程称为杠杆即“Leverage”、融资,放大收益和亏损的幅度。如果是高风险承受能力和高投机目的,可以一试,如现货黄金,现货原油。
此外,通过金融衍生品制造的杠杆会更大,最典型的有期货合约(Forward/Future)。
除期货以外还有期权(Option),掉期(Swap),以及更多复合结构衍生品等等,这些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可交易产品在中国市场还很少见。
② 国家说的金融去杠杆对个人理财有什么影响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一方面可以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个人理财而言可能在某些理财渠道中的收益会有所减少。
③ 为什么会有金融杠杆现象的存在
个人意见,杠杆的“不安定”,产生于商业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人的贪婪。从本质上来说,杠杆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即利用非自有资金,“撬动”仅凭自有资金无法完成的投资。这里的“利用非自有资金”,包括债权融资(如借贷)和股权融资。而至于具体怎么(通过债权、股权或其组合)获取这些非自有资金,则是金融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如会计师、律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杠杆可以说是金融的核心功能之一了;没有杠杆,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很多事物(最直接的是各类建设工程)就不会存在了。众所周知,商业是有风险的。由此导致:一方面,随着经济(包括金融业)的发展,在一个项目里的资金方,所能提供的资金常常也是通过其他方式融到的。这就导致出现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时,风险影响的范围可能逐步扩大。举个例子,信托向投资者募集资金,投给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资金链锻炼无法还款,信托的投资者也就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有时是因为经济发展需要,有时因为人的贪婪,杠杆率时常会被不断扩大(杠杆率指的是融到的钱与投资的比例,比如100w的项目,自有资金20w,融资80w,杠杆率就是80%)。过高的杠杆率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向其他资金方蔓延。结合以上因素,杠杆的产生基于经济和商业本身的需求。但随着其适用范围的扩大,甚至在被滥用的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危害。
④ 金融去杠杆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通俗的讲就是借钱炒股的现在要还钱了,比如股票配资,银行委外资金,说白了就是央行内放水下属银行是容让你投资实业发展经济的,但是目前大环境不好,搞实业不赚钱,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那这大量闲置资金不能有效利用怎么办?那就投入股市,房地产来炒股炒房了,但是这些不产生劳动价值,反而使股市动荡,房价暴涨,影响经济稳定,现在去杠杆就是要收回这些资金,那就只能卖房卖股还回去了,所以就出现了股市,房市,债市,全部下跌的情形!
⑤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房产行业吗
你是艺术生但是不知道你的专业是什么?地产行业前几年还可以,艺术生比较适合做品牌推广、设计类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感性点。金融行业由于涉及的细分行业比较多,不知道你的兴趣所在,比如银行,基础的就是要能拉到存款,工作相对理性点。金融行业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地产,但是压力也是要大很多的,综合自己可以获取的岗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
⑥ 金融杠杆理论是什么
金融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中的收益预期和可能遭遇的风险。
另外,还必须注意,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的时候,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6)金融杠杆会产生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即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三种形式。
1、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2、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3、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经融杠杆
网络-杠杆
⑦ 金融里面的杠杆是什么意思呢
金融里的杠杆是:
金融扩表过程中短久期负债撬动长久期资产,即实现加杠杆。值得强调的是,杠杆泛指金融机构的扩表行为。狭义杠杆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拆借资金,维系资金端和资产端的期限错配,与广义杠杆并不矛盾。
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的同时金融机构完成扩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扩张,为信用扩张机制重要环节;而在信用扩张进程中货币也完成投放。换言之,金融机构扩表内生于货币投放和信用扩张。
金融扩表过程中短久期负债撬动长久期资产,即实现加杠杆。金融机构扩表意味着短久期的负债和长久期的资产同时扩张。
由于金融机构间存在差异,结构性扩表让加杠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考虑金融机构存在结构性差异,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入融出虽不影响整体金融部门杠杆,但期限错配等特征会进一步对流动性和金融风险带来深刻影响。
金融去杠杆方向在于两点:
一是通过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整体上稳定短端负债利率;
二是以结构性手段适度控制金融机构的规模扩张过程。
既然金融加杠杆核心逻辑是“借短拆长”,而引降长端资产回报率或将以资产价格过快下挫或影响实体扩张为代价;在不触发流动性风险前提下,温和抬升短端负债利率是相对更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法。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货币政策的中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