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N,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某
(1)动力臂:1.5m;阻力臂:0.9m (2)F=300N (3)120J (4)60W |
『贰』 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
(2) 500*0.9=1.5*(y) y=300N
(3) 将身体撑起一次做的功等于 将身体重心 提高0.2M 克服重力做的功
500N*0.2M=100J
(4)(100J*30)/60s =50W
『叁』 初中物理计算题:做俯卧撑时属于省力杠杆,算出动力(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循环小数333.33...,如何取值
不用考虑那么多。碰到循环小数题中没有特殊要求数值怎么取舍,就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肆』 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质量为50kg,p点为重心,则此时他
【考点】 重力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率的计算. 【分析】 ( 1 )知道同学的质量,利用 G=mg 求其重力; ( 2 )知道动力臂、阻力臂和阻力大小,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 3 )根据 W=Fs 求出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然后求出一分钟内做的功,利用 P= 求出功率 【解答】 ( 1 )同学的重力: G=mg=50kg × 10N/kg=500N ; ( 2 )如图, O 为支点, 则动力臂 L 1 =OA=OB + BA=0.9m + 0.6m=1.5m , 阻力臂 L 2 =OB=0.9m , 根据杠杠平衡条件可得: F × L 1 =G × L 2 , 所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F=G × =500N × =300N ; ( 2 )将身体撑起一次所做的功: W=Fs=300N × 0.4m=120J ; 1min 内完成 20 次俯卧撑, 则 1min 内做功: W 总 =20W=20 × 120J=2400J , 该同学做功的功率: P= = =40W . 答:( 1 )同学的体重为 500N ; ( 2 )将身体匀速撑起,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 300N ; ( 3 )该同学在 1min 内的平均功率为 40W .
『伍』 如图所示,人做俯卧撑时相当于一个杠杆,请画出人所受重力、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示意图,并分别画出它们的
(1)重力G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撑力F的作用点在手与地面的接触点,支点是点O.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过支点作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L2和支持力作用线的垂线段L1,即为它们的力臂.如图所示:
『陆』 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N,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4m.在某
解: (1)动力臂L 1 =0.9m+0.6m=1.5m, 由杠杆平衡知识可知:F 1 L 1 =F 2 L 2 即F 1 ×1.5m=500N×0.9m,F 1 =300N; ∵ 双手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双手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 (2)他1min做功:W 总 =nW=nFs=20×300N×0.4m=2400J; P= ![]() |
『柒』 有一道物理题.大概是一个人 做俯卧撑.他的腰是中力点 ...怎么算他手对地的压力 大概说句可以.
假设体重是m。算一下手到腰的距离a和脚到腰的距离b,手的压力=m*b/(a+b)
『捌』 谁做过一道物理题,是一个人在做俯卧撑,那个题的思路是用的等臂杠杆
『玖』 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所示,一同学重500N,P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0.
1动力臂1.5M,阻力臂0.9M.
2双手对地面压力X1.5 =(身体质量X9.8)X0.9, 所以 双手对地面压力 =(身体质量X9.8)X0.9/1.5
3撑起一次做的功W1 =(身体质量X9.8)X (B到P的距离)
4功率比较复杂,我们暂且认为只在撑起时做功,那么做的功为W1X30
功率为W1X30/1min
单位就自已去查吧。
另外,
按理论来讲,撑起时做功,放下时也做功,放下时做的是负功,正负抵消,功为0,那么功率也为0,哈哈。但是显然出题者不是这个意思。
『拾』 如果把做俯卧撑的人,看成是杠杆,那这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答案:省力杠杆
解析:因为支点在脚上,动力在手上,阻力是人重心位置,即身体中部,阻力离支点近,动力离支点远,动力臂大,故是省力杠杆。
不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