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滑轮杠杆解题技巧
1 记公式 杠杆:F1*L1=F2*L2
滑轮: F=1/N*G V绳=N*V物 S绳=N*S物 (N代表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 要学会画受力分析
3 一般他不会出单独的杠杆 滑轮的题会结合浮力一起出
2. 滑轮的工作原理
定滑轮原理: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滑轮的半径,由于半径相等,所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动滑轮原理:
动滑轮省1/2力多费1倍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而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初二杠杆滑轮原理扩展阅读
定、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使用时,可以增加与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以使阻力可以分担到更多股的绳子上,从而实现更力的目的,但为省力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动力需要移动更远的距离,即费距离。
因为功的原理表明:使用机械时,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必费力,不存在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3. 初中物理滑轮组的原理
杠杆原理
因为滑轮组向当于一个省力杠杆,所以就能将物体拉上去
2这是看动滑轮上的绳子数,即是说看动滑轮上有多少股绳子来承受物体的重力,直接办法是看动滑轮上有几股绳子是向上的
4. 初中物理滑轮的原理讲解
基本原理是这样的,一根绳子上张力处处相等,数一下一个滑轮上绕了几根绳子,滑轮是受力平衡的,如果滑轮一端两根绳,另一端一根绳,那么这就是动滑轮省一半力的原因。其他的滑轮组不论多复杂,都可以用这个原理解释
5. 滑轮的杠杆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在定滑轮的轴心,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定滑轮的半径, 动滑轮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杠杆,阻力作用点在动滑轮的轴心,动力作用点在绳子自由端与动滑轮相切的点,支点在绳子另一端和动滑轮相切的点,如果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则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省一半力
6. 为什么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滑轮的半径,由于半径相等,所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而且在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细绳的受力方向无论向何处,吊起重物所用的力都相等,因为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相等且等于滑轮的半径。
动滑轮省1/2力多费1倍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而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
(6)初二杠杆滑轮原理扩展阅读
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于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绕绳的原则是:当定滑轮和动滑轮数量相等时,绳子的自由端可以从动滑轮出来,也可以从定滑轮出来,而且从定滑轮出来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
从动滑轮出来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数量差不会超过1。他们数量不相等时,绳子的自由端从多的那一边出来,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少的那一边。
动滑轮一定时,当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时,滑轮组要比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时省力(因为有更多段绳子承担物重)。
使用滑轮组时,重物有几条绳索承受,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7.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
设绳子顶点为C,当杆水平时,绳子与杆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AC,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绳子CB与AB成45度角,杆受两个力平衡,T1*L*(√2/2)=G*L*1/2,当杆与水平成45度角时,ABC为等腰三角形,且角A=60度,绳子与杆夹角为60度,T2*L*(√3/2)=G*L*(1/2)*(√3/2) 得T1=(1/√2)G,T2=(1/2)G ∴比值为(√2/1)
8. (八下物理)关于杠杆和滑轮的!!
意思是:杠杆的重心与支点重合,或重心与支点竖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就没有影响了。
2、
重物400N,手的拉力也应该400N,绳子断不断,取决于绳子本身能承受多大的力。同一条绳子拉力的确是处处相等的。
不明追问。
9. 求初二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