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理中杠杆的计算公式怎么理解,怎么的得到的,什么原理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来杆、省力杠自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
❷ 物理:关于杠杆原理的小制作
蜡烛跷跷板!这个很好玩,也很简单。
详细情况,你可以网络视频!
❸ 杠杆原理作图方法
阻力臂 ,先找到支点,(可以绕着转动的地方),然后找到阻碍你的地方.比如:扫地 扫把与内地的接触点就是阻碍容你扫地的地方阻力F2,支点就是你那个一直握住扫把不动的点。把支点与阻力F2连起来就是阻力臂。
.动力臂也是先找到支点 ,然后找到动力F1(你用力的地方) 比如: 扫地 支点和上面一样的. 动力F1就是你另一个手到这个不动的手的距离。把支点与动力F1连起来就是动力臂、
❹ 物理杠杆原理图怎么画,求
这更感人的话你就根据书上的杠杆原理然后根据想象就可以画出
❺ 化学里的杠杆原理怎么来的该怎么用
在二组分系统相图的应用中用杠杆原理计算两相的组成。
已知两组分A与B混合后的A的摩尔分数xA,以及混合后两相中A与B总物质的量分别为n1与n2.。T--x图中的梭形区两相平衡,在T轴上画一条水平线(即给定一个温度),水平线与梭形区相交于两点(设为D点与E点),可以就此读出组分A在两相中的摩尔分数(即X1与x2),也由xA画一条竖直线与DE相交于一点C。
就组分A来说,有以下的公式成立:n1(xA-x1)=n2(x2-xA)或者n1×CD=n2×DE
就是把图中的DE比作一个以C点为支点的杠杆,一相的物质的量乘以CD等于另一相的物质的量乘以CE,这个关系就是杠杆原理
我没有写推理的过程,推理的原理就是混合前后各组分自己的物质的量不变,有兴趣可以看看物理化学相平衡那一章。
❻ 物化杠杆规则
杠杆规则是由物料衡算得出的系统中各部分物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杠杆规则来解决化学中百分比浓度、溶解度和相平衡的有关计算,比较直观,列式又简单,很容易掌握。
设系统中某组分的分子分数为x,如将系统分为分子分数各为x1、x2的两部分,则它们的摩尔数n1与n2间,必定遵守下列关系:n1/n2=(x2-x)/(x-x1),此关系犹如以x为支点,以x2-x与x-x1为臂长的杠杆的计算公式,故名。如用重量分数,则得重量比。
(6)物化杠杆原理怎么做扩展阅读
利用规则-属性
相图中计算处于平衡状态的两相相对数目的规则。设XA和XB表示平衡相中某组分的组分(如摩尔分数),xT表示该组分在体系中的总组分。根据杠杆定律,a和B相的na和NB(摩尔)之比为
Na:NB=(xB-Xt):(XT-XA)。
❼ 化学里的杠杆原理怎么来的
化学里的杠杆原理怎么来的
在二组分系统相图的应用中用杠杆原理计算两相的组成.
已知两组分A与B混合后的A的摩尔分数xA,以及混合后两相中A与B总物质的量分别为n1与n2..T--x图中的梭形区两相平衡,在T轴上画一条水平线(即给定一个温度),水平线与梭形区相交于两点(设为D点与E点),可以就此读出组分A在两相中的摩尔分数(即X1与x2),也由xA画一条竖直线与DE相交于一点C.
就组分A来说,有以下的公式成立:n1(xA-x1)=n2(x2-xA)或者n1×CD=n2×DE
就是把图中的DE比作一个以C点为支点的杠杆,一相的物质的量乘以CD等于另一相的物质的量乘以CE,这个关系就是杠杆原理
❽ 物理中的关于杠杆原理的画图题怎么做
你想画什么,力还是力臂,只要找到支点,记住力臂与力的作用线垂直就行了,有的找力臂需要延长或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连出作用线有大括号标上符号,动力臂L1(小写)阻力臂L2,动力F1,阻力自然就是F2了。
❾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的杠杆原理。
杠杆又分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及应用等。在这里,针对有关杠杆的考点,进行归类分析如下:
题型一: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力臂
题型二: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题型三: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及应用题
❿ 化学里的杠杆原理怎么来的该怎么用 请把两个问题分开讲解,
在二组分系统相图的应用中用杠杆原理计算两相的组成.
已知两组分A与B混合后的版A的摩权尔分数xA,以及混合后两相中A与B总物质的量分别为n1与n2..T--x图中的梭形区两相平衡,在T轴上画一条水平线(即给定一个温度),水平线与梭形区相交于两点(设为D点与E点),可以就此读出组分A在两相中的摩尔分数(即X1与x2),也由xA画一条竖直线与DE相交于一点C.
就组分A来说,有以下的公式成立:n1(xA-x1)=n2(x2-xA)或者n1×CD=n2×DE
就是把图中的DE比作一个以C点为支点的杠杆,一相的物质的量乘以CD等于另一相的物质的量乘以CE,这个关系就是杠杆原理
我没有写推理的过程,推理的原理就是混合前后各组分自己的物质的量不变,有兴趣可以看看物理化学相平衡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