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的财务杠杆一般较高
周期长,投入太大。
⑵ 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什么意思
如果杠杆率进一步提高必然带来高风险,
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导致经济负增长
⑶ 央媒发文预警!2021年,楼市最大的风险是……
作者 | 凯风
楼市上行,烂尾仍旧层出不穷。
01
据新华社报道,预付数百万元交房遥遥无期,多地楼盘烂尾频发。
去年以来,福晟、泰禾、华夏幸福、协信等多家标杆房企均出现债务危机,它们在全国多地开发的楼盘出现烂尾或面临烂尾风险。
此外,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也陷入横盘。随着棚改收官,棚改货币化补贴模式全面熄火,三四线城市面临基本面层面的调整,碧桂园2020年业绩全面下滑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参阅《“宇宙第一房企”业绩全面下滑!三四线怎么了》)
所以,深度布局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如果本身又面临“三道红线”的重压,资金链很容易出现问题。
03
靠什么解决烂尾现象?
取消预售制,是釜底抽薪之策。没有预售,所见即所得,就难有烂尾之说。
但是,预售制关乎房地产高周转,涉及从地方政府到开发商的一系列利益链条,直到现在只有海南新增用地采取现售地,其他城市都是遥遥无期。
既然预售制短期难以消失,那么提高预售门槛、做好预售资金监管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城市的预售门槛仍在持续松绑。一般而言,高层住宅施工进度达2/3才准预售,多层住宅(7层以下)封顶方能对外预售。
而个别城市高层预售门槛放宽到1/2进度,甚至只要地面建设一层就能对外预售,这无疑会加剧烂尾风险。
至于预售资金监管,虽然各地都要求设立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但预售资金被挪用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这背后的问题可想而知。
04
回到现实,我们该如何避开烂尾楼?
其一,谨慎选择开发商。这两年楼市调控不断,房企融资不断收紧,加上国内外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小房企、高杠杆房企爆雷的概率增加。
中小房企的抗风险压力较差,尤其是只有一两个项目的小房企;而高杠杆房企,无论百强还是十强,只要政策持续收紧,资金链同样容易出问题。
其二, 一定要到现场看房,要看开发商是否“5证齐全”。所谓5证,指的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5证齐全的楼盘不一定绝对安全,但没有5证的楼盘很容易出问题。同时,可参考开发商在建的其他项目,是否存在债务纠纷,销售情况是否良好等等。
其三,不必迷信新房。预售之下,新房往往都是期房,所见不能所得,一旦存在质量问题,后续将会面临无限扯皮。同时,新房价格往往都存在溢价,这些溢价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利好,而这些所谓的利好在未来却不一定都能兑现。
其四,一旦遭遇烂尾,不要轻易断供。房子可以烂尾,但银行不会因为烂尾而豁免房贷。房子烂尾,房贷该还还是要还,否则容易被列入征信。
当然,业主可以通过合法维权方式,通过政府与银行协商延期还款。更进一步,可发起集体诉讼进行维权,或通过舆论呼吁,或者自筹资金促进烂尾楼复工。
所以,未来买房,除了关心地段、环境之外,更要关注开发商,不要在刀尖上舞蹈。
⑷ 什么是财务杠杆房地产开发中所谓的“高财务杠杆”是什么意思
房地产开发中所谓的“高财务杠杆”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高。财务风险大。
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系数(DFL)= 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1] 1、财务风险主要由财务杠杆产生。
“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这一定义强调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不确定性”的。而财务风险是指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企业因负债筹资而产生的由股东承担的额外风险。如果借入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平均负债利息率,则可从杠杆中获益。反之,则会遭受损失。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杠杆带来的财务风险。
从理论上讲,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可以反映财务风险的大小。这里需要指出,负债中包含有息负债和无息负债,财务杠杆只能反映有息负债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而没有反映无息负债,如应付账款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无息负债是正常经营过程中因商业信用产生的,而有息负债是由于融资需要借入的,一般金额比较大,所以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如果存在有息负债,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放大了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对每股盈余的作用。由定义公式可知,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当息税前利润率上升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大的比例上升,若息税前利润率下降,则权益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此时,财务风险较大。相反,财务杠杆系数较小,财务风险也较小。财务风险的实质是将借入资金上的经营风险转移给了权益资本。
2、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自有资金的筹集数量有限,当企业处于扩张时期,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负债筹资速度快,弹性大,适当的借入资金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由企业负债而产生的利息,在税前支付。若经营利润相同,负债经营与无债经营的企业相比,缴纳的所得税较少,即节税效应。所以,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相比较低,负债筹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但是,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借入资金必然承担一部分经营风险,即债务资本的经营风险转嫁给权益资本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也必定存在;其次,闲置资金的存在也促进的借贷行为的发生。资金只有投入生产过程才能实现增值。若把一笔资金作为储藏手段保存起来,若不存在通货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会产生增值的。所以,企业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收取利息,由银行贷出投入生产。因此,财务杠杆以及财务风险也将伴随着债务资本而存在。
⑸ 高杠杆是否意味着高风险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杠杆是1:50还是1:400,欧美这个品种,操作1手,每个点的价值都是10美元,跟杠杆无关。
⑹ 房地产杠杆的概念是什么
杠杆,具有放大的作用,用在房地产市场是一样的意思。
假设现在你有30万,一般情况下专你只能买30万的东西属,但是买房子的时候,你可以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下100万的房子。相当于你用30万买到了100万的东西,这就是杠杆效应,提供杠杆的是银行。虽然70万要还,但在你买下的时候,你用30万的代价获得了100万的房子。
加杠杆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和投资机会。假如这个房子上涨了30%,卖出就是130万,还掉70万,剩60万,赚了30万,收益率30/30*100%=100%。假如没有银行提供杠杆,第一,你没100万买这个房子,就无从谈及获利。第二,如果你有100万,全款买入,同样的假设下收益率30/100*100%=30%,差很多。
⑺ 房地产杠杆影响是什么,国家如何宏观调控这一影响
通过三种渠道降低杠杆:
一是加税,通过增加政府收入提高偿债能力,以削减负债规模、降低杠杆率。然而,在经济上升阶段可行,而在经济下行阶段,则很难操作。
二是通胀,通过增加杠杆率的分母GDP 数值以降低杠杆率,实际操作举措可能是货币政策的宽松。
三是贬值,政府释放汇率贬值压力,既能通过汇率走贬保障出口、维稳实体;然而,国家信誉怎么办,人民币国际化怎么办,一带一路怎么办?
⑻ 为什么说杠杆越高风险越大理解不了
同样的保证金100倍可以买10手,而200倍的话就可以买20手,那20手的风险肯定比10手的风险足足大了一倍!不管放大倍数是多少,如果同是做10手的话,那倍数高的反而比倍数低的不容易暴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