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索罗斯是如何狙击外国货币而引起东南亚金融风暴的
我这么回答你吧!首先你要理解索罗斯是什么人啊?你千万不要把他当作是我们中国这些操作的人啊,他可比我们这些中国的庄家要厉害多了,我们中国庄家的水平我都不好意思说了,太低,还会把自己给套进去,而索罗斯呢?他狙击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时候都是有些准备和基本的硬性条件的,比如他一天之内的动用资金的能力庞大是惊人的,还有和美国政府以及华尔街之间的关系等等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的操作手法,实在太复杂,我不是推荐你看《金融炼金术》嘛?这就是他的书,他的哲学也很复杂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他读各种知识,甚至各个国家的政策信息,都牢牢掌握,还在美国养了一大批的媒体,对他是有价值的,这些媒体就是散播者,而他1997年5月到7月狙击泰铢那次,他获利了20亿美元,他是怎么做的呢?就是他狙击泰铢时,那天正好就是泰国把固定汇率改成了浮动汇率,简单得说就因为这点,很关键的,所以他就在那天大量卖空泰铢,这样自然泰铢就贬值了啊!然后欧美各地的大量炒家把资金挤如外汇市场,做卖空,就因为这点当时在九七年的四小虎和四小龙就差不多全死了!在给你介绍一种,就是狙击香港时,是用的另外一种方法,那次实际他狙击的并不是香港的港币,因为港币是不可被狙击的,港币对美元用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而港币的发行呢?也是根据美元来的,简单的说就是存入多少美元,才发行多少港币,可以说港币就是美元的代用券,他是美元本位制度,所以很难狙击,但是他狙击了你知道为什么嘛?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才是高手啊!他一样用卖空的方法,狙击港币,而他一狙击,香港政府就吓坏了,于是就不准拆借港币,就提高了银行之间的拆借利率,提的特别高,高达百分之268,为了就是不让索罗斯拿到港币去还他卖空的港币,这样他就亏损了,知道吧!所以香港政府当时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你要知道哦,利率一提高是什么结果啊,就是股市立刻开始大跌,这是必然哦,而索罗斯这次就是在股市中赚大钱的为了弥补他在卖空的损失,他实际上是事先已经卖空了香港的恒生指数期货,一卖空之后才狙击港币的,然后利率一提高,股市大跌,他从中得利了,而他在狙击港币时的那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他在恒生指数期货上大赚一笔,这就是他的完整操作,可以说太经典了,研究后发现他真是高手,没话说!所以说他这次狙击的目标实际上是恒生指数,不是港币,那是假的!他一狙击之后,房价也大跌就这样造成萧条,导致危机的!这就是他,太牛B了,他还有好多这种历史,你可以回去看下,比如原来以他为首狙击英格兰银行,牛吧!差不多就这么多,当然还有些东西,比如他狙击完之后怎么让你产生通货膨胀,这就很复杂的,要用的政治力量的!所以我就先介绍到这啊!
② 98年索罗斯是怎么冲击香港汇率的
香港汇率是无法冲击的 因为当时的香港用的是和美元挂钩的币制
就是香港每发行8块钱就要往国库里存1美元
所以只要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储备,索罗斯原则上是无法阻击港币的,但是老索是什么人
老索从远方期货大量的抛出港币 一方面悄悄的在股市上赌恒生指数跌!
现在香港政府就处在两难的境地,如果稳定港币汇率,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和贷款利率,哪股市就会暴跌
索罗斯就会获利,索罗斯的真正目的就是恒生指数!恒生指数一度从11000电下跌到6000多点
但老索还是低估啦港府,没错,它的后台正是我们拥有13亿人民的伟大祖国作为后盾
中央经过研究立马调动外汇储备,连夜向香港注资,力挽狂澜!
按说索罗斯应该是要亏的脱裤子啦,可是毕竟也是打败过英格兰银行的超级大鳄
经过分析,索罗斯立马追加资金赌股指上升,挽回啦些损失!
据CCTV说索罗斯是亏啦,我们是大获全胜,但我看未必是事实!
③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提到一句话关于利率和汇率的,求解释
这和今天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当时1985年美国政府针对的是日本和德国,通过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和其他货币对美元升值。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美国的利益和霸主地位。从经济学理论美国利率是应该随着日元和德国马克一起升高的。但是从政治需要上来说,不仅不能提高美元利率,反而要下调利率,火上加一把油。以加快日元等对美元的升值速度。
今天美国人依然抱怨人民币升值过慢,再三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④ 金融大鳄索罗斯的一些传奇故事!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944年,随着纳粹德国占领布达佩斯,索罗斯随全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尔后又去了伦敦。他曾经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直到1949年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1969年开始,索罗斯与他的著名合伙人吉姆·罗杰斯在纽约开设了“双鹰基金”,初始资本为25万美元;十年之后,这家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在过去42年中,量子基金的平均每年回报率约为20%,被列为给投资者带来最高净回报的10个对冲基金之首。
1992年,他成功押注英国将被迫让英镑贬值并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狂赚10亿美元,并得名“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这一年其基金增长了67.5%。
1994年,他又对墨西哥比索发起攻击,使墨西哥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告罄,不得不放弃与美元的挂钩,实行自由浮动,造成墨西哥比索和国内股市的崩溃,而量子基金在此次危机中收入不菲。
1997年3月,索罗斯基金开始放空泰铢,随后在国际游资的推动下泰铢狂跌不止,索罗斯管理的基金从中获取了暴利。之后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4)索罗斯汇率文章扩展阅读:
索罗斯的金融名言
(1)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
(2)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3)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
(4)永远不要孤注一掷。
(5)生命总是迸发于混乱的边缘,所以,在混乱的状况中生存是我最擅长的。
(6)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需要负责任。
(7)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8)炒股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⑤ 亚洲金融危机与汇率和利率的关系 索罗斯是如何运用的
90年代初期,当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当亚洲处于泡沫经济的狂热和兴奋之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经济体制的漏洞,但是索罗斯却已经察觉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同时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银行本身也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场上的这一最薄弱的环节才决定扫荡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市场。1997年,索罗斯首先寻找疲软的货币且是实行汇率自由浮动的国家,经济的疲软造成本国货币贬值的压力加大,也就是说存在贬值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用美元购进泰铢,及借进短期的泰铢,然后大量的抛售泰铢,换进美元,引起散户恐慌.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斯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株,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兑26.70泰铢。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如动用120亿美元外汇买人泰铢,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交易成本骤增,一下子损失了3亿美元。但是,只要索罗斯对他原有的理论抱有信心,坚持他的观点正确,他不仅不会平掉原来的头寸,甚至还会增加头寸。3亿美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他认为泰国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抵挡不了他的冲击。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泰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铢已跌至1美元兑32.63泰铢的历史最低水平。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⑥ 1992年狙击英镑,索罗斯获得巨额利润的原理是什么即怎样利用汇率获利
大规模的抛售英镑引发恐怖情绪,导致英镑贬值从中获利。
英国经济日益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夏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4。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1992年9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英国政府计划从国际银行组织借入资金用来阻止英镑继续贬值,但这犹如杯水车薪。仅索罗斯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较量中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购入60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又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卖出德国股票。如果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世界许多投机者的参与使这较量的双方力量悬殊,注定了英国政府的失败。
索罗斯是这场“赌局”最大的赌徒。下完赌注,索罗斯开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意大利里拉即将贬值的谣言,里拉的抛盘大量涌出。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虽然仍在欧洲汇率体系限定的浮动范围内,但情况看起来却很悲观。这使索罗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成员国最终将不会允许欧洲汇率体系来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些国家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一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做黑色星期三。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曾被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⑦ 索罗斯如何动摇汇率下的英镑
在索罗斯大量买进英镑后,他用手头的英镑以当时的汇率去买进美元,抛出英镑,英镑在国际社会上的供给就会增加,导致英镑供大于需,所以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就会降低,因为英镑这时候不值钱了呀。但是这样英格兰银行不至于没办法,他们可以用手头的外汇储备大量买进英镑,减少英镑流通量。所以索罗斯一人其实不不足以打垮当时的英格兰银行的。但是他的行为却作为了一个导火线一样的存在,当时国际社会因为索罗斯的预期英镑的贬值,从而也跟着大量抛英镑,,英格兰银行这样不就没希望了,他再强也不能抵抗全世界的疯狂抛出英镑啊,只能眼睁睁看这索罗斯从英国赚走十亿美元。
这是我所知道的,希望能帮到你,吼吼
⑧ 索罗斯是如何在1992年狙击英镑的过程中获利的呢请讲得详细点,谢谢~~
1990年索罗斯观察到英国采取了加入新的西欧货币体系——即汇兑机制——的决定性的一步。他认为英国此举是一个失误。英国的经济本来不强大,加入汇兑机制,将使英国几乎同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力量——统一的新德国——联系在一起。
这种联系,有利有弊,而英国将完全依赖德国。作为这个区域中的经济最强国,德国将有权决定何种经济措施对其他西欧国家有利。索罗斯认为,此举最终将证明对英国来说是致命的。
因为英国可能想要在其货币政策上向前迈进一步,而它又没有这种能力。于是,将不得不使其政策同占主导地位的德国的货币政策相联系。
正如索罗斯所预言的那样,1992年西欧遭受了金融危机。包括大英帝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系出现滑坡。英国企图降低其利率。
然而,德国人因为其国内原因不愿意降低利率:他们深深惧怕通货膨胀会再次出现在德国。20年代的恐惧,他们至今记忆犹新,正是那场通货膨胀导致德国的经济走向崩溃。
如果德国不降低其利率,其他欧洲国家也不会降低。这样做会使它们陷入削弱其货币的危险境地之中。而且货币一旦削弱。只会使袖手旁观的国家渔翁得利。
所以,英国正陷入窘境。
它的经济情况很槽糕,英镑面临日益升值的压力。英国力图改善其经济情况,但这样做的话,它就必须让英镑贬值,使其出口更有利。
依据汇兑机制的条款,英国被迫保持1英镑兑换2.95德国马克的比率。
1992年夏季过后,英国政府坚持要在这次风暴中求得生存——将不贬值英镑,不脱离汇兑机制。反正,他们会混过去的。
乔治•索罗斯认为这实属一派胡言。
他更了解情况。他知道英国经济已处于何种可怕的境地。他们不可能继续保持汇兑机制。他们不得不弃船而逃。
9月中旬,危机开始了。
谣言四起,说意大利人要让里拉贬值。于是纽约的经纪人蜂拥着抛售手中的里拉。9月13日,星期六,意大利里拉贬值,但只是下降了7%,仍在汇兑机制条款所规定的限度内。
认为欧洲中央银行将承诺使其货币保持在汇兑机制限度的投资者,因为此举赌注大赚了一笔。认为汇兑机制联盟的国家会超出条款限度而不下赌注的,看起来似乎很糟糕。
但如果意大利人如其所言使里拉贬值,可能还会有第二次浪潮……可能这次该要开始抛售先令了。
一时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投资者和公司纷纷对西欧诸国政府决意让汇兑机制决定兑换率,大失所望。现在,他们急于想使那些被削弱的各种货币脱手,包括先令在内。随着9月15日的过去,乔治•索罗斯关于英国会使英镑脱离汇兑机制的信心在日渐增加。
斯但莱•德鲁肯米勒认为时机已成熟,应该下赌注对付先令。他将想法说给索罗斯听。索罗斯开了绿灯,甚至让他赌下一笔比预想要大得多的赌注。
于是,斯但莱•德鲁肯米勒遵照索罗斯的嘱咐,抛售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先令。
索罗斯看来非常自信,动身去了第五大道他的寓所。那晚他睡得很香甜。
次日清晨7时,索罗斯住所的电话响了起来。那是斯但莱•德鲁肯米勒打来的,告诉他一切顺利。当索罗斯人睡之时,他已获得9.58亿美元的利润。在这场汇兑机制危机中,索罗斯获利的总值接近则亿美元。
英国人称9月15日一他们被迫将英镑从汇兑机制抽出的那天——为“黑色的星期三”。
而索罗斯则称它做“白色的星期三”。
正是这个赌注,认为英国将会使英镑贬值而赌入100亿美元这一举动,使得索罗斯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