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两岸协定汇率

两岸协定汇率

发布时间:2021-08-09 04:50:50

1. 远期汇率跟协定汇率一样时如何判断看涨看跌

实际远期汇率低于远期理论汇率,表明看贬基础货币。
举个例子:
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为6.25,目前1年期远期汇率为6.32,理论一年期远期汇率为6.40.
表明:
1、隐含的美元利率高于市场名义美元利率,或者隐含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
2、远期美元/人民币汇率低于理论远期汇率,表明市场远期看跌美元、看涨人民币。
合理的操作是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

2. 是什么原因造成各国货币汇率不一样

这涉及两个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在这种制度下,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严重削弱,之后虽改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稳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终于瓦解,随后,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剧烈的通货膨胀。战后,欧洲各国经济实力大大削弱,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黄金储备迅速增长,约占当时资本主义各国黄金储备的3/4。西欧各国为弥补巨额贸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现了“美元荒”。国际收支大量逆差和黄金外汇储备不足,导致多数国家加强了外汇管制,对美国的对外扩张形成严重障碍,美国力图使西欧各国货币恢复自由兑换,并为此寻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1) 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 实行固定汇率制。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这个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黄金本位制,也是一个变相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种种缺陷也渐渐地暴露出来。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1971年8月15日美国公开放弃金本位,同年12月美国又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发两次危机,同年3月12日美国政府再次将美元贬值。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又一次陷于混乱,导致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
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其 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的实行,对于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的结构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多样化的汇率安排适应了多样化的、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需要,为各国维持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性与独立性;灵活多样的调节机制,使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
但是牙买加体系也存在缺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一是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下,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可以享受到“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储备货币安排下国际上缺乏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标准,很容易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二是以浮动汇率制为主体,汇率经常出现大起大落,变化不定,加大了外汇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际贸易活动,极易导致国际金融投机的猖獗,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负面影响更为突出;第三,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各种调节渠道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国际货币制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3.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4. 两岸痛汇的问题

相关资料: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26日起开通汇往台湾地区邮政部门的电子汇款业务。至此,两岸邮政电子汇款业务真正完全实现了双向开通。此前根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规定,邮储银行于2008年12月15日开通了兑付台湾地区邮政部门汇入款的电子汇款业务。

26日9时50分左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厦门分行受理了台胞沈先生寄给在台湾生活的妻子的汇款,这笔汇款是两岸邮政全面双向通汇以来,首笔大陆地区汇往台湾邮政的汇款业务。

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办理通汇的手续简单,汇款人仅需要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并填写汇款申请书即可办理。汇款时限为1-2个工作日。

据了解,经邮储银行向台湾地区邮政部门汇出汇款的币种为美元,汇款资费按邮储银行银邮汇款资费标准收取,其中,汇款手续费按汇款本金的0.8‰折合人民币计收,每笔最低20元,最高200元。客户持美元现钞发汇,日累计(或单笔)最高限额为1万美元(含);外币储蓄账户发汇,日累计(或单笔)最高限额为5万美元(含)。

台湾地区邮政部门向邮储银行汇入汇款的币种为美元。收款人在邮储银行开立外币储蓄账户的汇入汇款,日累计(或单笔)无最高限额限制;其他方式的汇入汇款,日累计(或单笔)最高金额均为1万美元。邮储银行兑付汇款不收取任何费用。

此外,台湾邮政兑付汇款时,对每笔汇入款收取200元新台币(按现阶段汇率约折合6美元)。为推动两岸邮政电子汇款业务发展,从业务开通日到2009年8月31日期间免收此项收费。

目前,邮储银行是台湾地区邮政部门接收大陆汇款的唯一合作机构,共有2000多个网点可以办理汇往台湾的电子汇款业务,有2万多个网点可以接收台湾汇入的电子汇款。

其他相关:

http://club.99bill.com/viewthread.php?tid=94498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5. 大陆汇款到台湾的问题请教

建议不要用"带"的,超危险,你要冒险我也没办法!!!
你找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应该员工汇钱有优惠,要找汇率好的时候

我有从台湾会过来,就是这样,要汇回台湾不知道一不一样

6. 从大陆往台湾汇款要途径国外么

1.两岸邮政汇款。是福建邮政与台湾邮政的点对点汇款,其特点是由两岸邮政合作,网点覆盖面广,方便简单。

2.西联汇款。西联汇款是现金类汇款,目前,西联汇款在台湾与国泰世华银行、台新银行、彰化银行、京城银行及世翔人力仲介等合作。在台湾有逾200个服务供应据点,其最大的优势是快捷,收款人只需短短几分钟,就可如数收到货款。

3.“一汇通”银邮国际汇款。这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合作开办的全程电子化国际银行间汇款业务,可汇达台湾任何一家银行的公司及个人账户,时限为2~3个工作日,且汇款资费较其他商业银行有明显优势。

7. 请问新台币和人民币的兑换率是多少啊

新台币4.181元买人民币1元,用人民币1元兑换新台币4.022元,但实际汇价仍须参考当天的新台币、美元、人民币交叉汇率,手续费也包括在里面。

8. 请问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汇率是以什么来制定及如何去衡量

呵呵,你说的以黄金为等价物来确定汇率,以前存在过,叫金本位制,这种货币制度,黄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金币形式在国际间可自由输入输出,但它流通和保存起来不是很方便.后来被淘汰了.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其货币应当与黄金或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兑换.这个协定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现在不能只看经济的发展去衡量货币值不值钱,虽然现在美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存在巨额逆差,也并没有改变美元汇率的走势.谁让它政策强呢?
汇率是如何制定的?美元和日元之间巨大的落差真的只是他们国家内部自己设定好的吗?这2个问题我帮你找了些资料,你可以参考下,看过后再想答案.
http://www.fxtvu.cn/iclass/learne/kecheng/9015/m154.htm
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1035/2014451.html
http://..com/question/11859472.html

9. 为什么各国货币之间会有汇率汇率究竟是怎么来的我问的可不是为什么会有汇率的差别。

简单地说,汇率就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这个比率的由来,有复杂的经济背景和历史沿革。二战之前,各国实行的是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以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通称铸币平价)为基准。市场实际汇率则以外汇供求变动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二战中,德国、意大利和日本3国的经济陷于崩溃,英国和法国的经济也遭到严重破坏,惟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60%,其黄金储备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在这种形势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运而生。
1943年7月,在英国、美国的组织下,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协定规定: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根据当时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各国的货币则按其含金量与美元定出比价。为使这个体系顺利运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还规定:各国货币含金量不得随便变更;成员国的货币汇率只能在上下1%的限度内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预,这就是所谓的固定汇率制。
此后,西欧、日本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美国的经济地位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美元与黄金脱钩,不少西方国家的货币不再钉住美元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希望能帮助泥

10. 新台币在大陆中行换还是落地后在台湾换,汇率高些

当然是中行高.
由於各种原因,在台湾的人民币有9成是流到中行在台分行.
而两岸使用人民币的需求远远高於台币,所以哪边的汇率高低,可想而知.

阅读全文

与两岸协定汇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浏览:177
期货公司员工可以兼职吗 浏览:721
深圳市万宏泰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109
东方电热股票吧 浏览:29
外汇作为记账本位币 浏览:369
短线贵金属是什么意思 浏览:328
石油期货能放多久 浏览:713
全国燃气价格 浏览:135
中原证券考试 浏览:17
企业短期融资福建 浏览:629
93汽油批发价格走势 浏览:550
基金持仓比率什么意思 浏览:140
牡丹灵通卡被锁影响网上交易么 浏览:689
绵股票 浏览:477
万达轻资产的融资渠道 浏览:673
60天的理财产品咋计算 浏览:266
域链众筹价格 浏览:970
证券市场线 浏览:607
持仓有可用没有是什么意思 浏览:484
外汇金融产品套餐主要服务产品有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