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现在是浮动汇率么
不是的,中国汇率制度不同于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浮动汇率制度,就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 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等。
B.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由中国单方面决定的吗
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有时候,汇率问题涉及一个国家主权问题。
补充回答:
美国之所有提出这样的要求,主要是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经济严重衰退且至今未见起色,美国政府就把矛头直指中国。
----如果人民币对外升值,与过去相比,人民币可以换得更多的外币;即相同数量的外币换得人民币数量比过去少。以美元为例,4年前,100美元可以换800多人民币,现在只能换660多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外国的商品相对以前便宜了,可以促进中国的进口。也就是,促进中国人买更多的外国产品。于此同时,美国则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给中国,达到刺激美国国内经济的目的。目前世界其他大多国家的经济跟美国一样疲软,所以美国不找他们,单找中国。
“KINGSAFE”网友提到的日元疯狂贬值,是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对日元汇率实施过度宽松的政策,而让国际热钱有可趁之机。
“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法律规定的。
C. 什么是单一的人民币汇率体制
汇率并轨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时期(1994~2005年7月)。1994年国家外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第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第三,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央行通过参与该市场交易管理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外公布的汇率即为该市场所形成的汇率。1996年12月我国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而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除了在1994年1月到1995年8月期间小幅度升值外,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增长,中国政府进一步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1999年,IMF对中国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这是人民币汇率制度中期第一个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D.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汇率制度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的汇率制度不同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而是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都是中央银行接受你任何的买卖货币的请求,无论数额大小。而中国是不允许你自由兑换外币的。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E. 中国汇率标价
直接标价法。
汇率可以理解为价格,汇率上升则价格上升.
在汇率的表示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单位外币折合成多少本币来表示,为直接标价法,如中国100美元=637.35人民币,这种方法下汇率上升的含义是单位外币折合成本币数增加了,即本币贬值了.另一种为单位本币折合多少外币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下,汇率上升是指本币升值了.
国际上极大多数国家用直接标价法,因此没有特别说明,直接标价为默认标价,汇率上升为本币贬值.
请注意:本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打击任何违规违法内容,若
折算两种货币的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货币作为标准,这称为汇率的标价方法。在外汇市场上,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 0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
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汇率越高,就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说明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汇率越高,就表示单位本币所能换得的外国货币越多,说明本国货币的币值越高。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港币的汇率以单位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人民币。
F. 我国实行单一汇率是在哪一年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正式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G. 我想问一下,关于汇率的问题。 比如中国制定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中国单方面制定的吗谢谢
人民币汇率其实是人民币的外币价值,贸易需要用这个东西,投资也需要,这是两个大方面;应该说汇率其实根本上来说是由这些需求和供给决定和给出。你说的中国是中国政府,政府其实只能在一定阶段调控,而不能操纵和胡来,自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来单方面制定。
H. 中国现在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中国截止到2018年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的汇率制度不同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而是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都是中央银行接受你任何的买卖货币的请求,无论数额大小。而中国是不允许你自由兑换外币的。
(8)中国是单一汇率扩展阅读:
汇率制度的内容:
1.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
2.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取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国外汇管制中有关汇率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定。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等。
汇率制度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视角:汇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如何选择汇率制度。前者是实证问题,后者属于规范分析。
汇率制度分类是研究汇率制度优劣性和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而对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关系的考察,首先在于对汇率制度如何分类。由于不同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汇率制度的选择成为宏观经济领域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参考链接:网络--中国汇率制度
I. 中国现在采取的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
中国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当考虑介于两者之间的、较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7月实行参考篮子货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所谓“单一的”是指把改革前的官定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合而为一。
1985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官定汇率和外汇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1994年的改革将两种汇率并轨,形成了单一汇率。所谓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
(9)中国是单一汇率扩展阅读:
优缺点:
它具有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它有助于遏制大规模的外汇投机风潮;它使各国政府摆脱了固定汇率制对经济政策自主权的约束;它有更强的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生命力;它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浮动汇率制的缺陷: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带来外汇风险,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它们的顺利发展。它削弱了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助长了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倾向,各国政府无需通过抑制通货膨胀来履行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
J. 中国现行汇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