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杠杆原理公式
杠杆原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一根结实的棍子(最好不会弯又非常轻),就能当作一根杠杆了。上图中,方形代表重物、圆形代表支持点、箭头代表用力点,这样,你看出来了吧?(图1)中,在杠杆右边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来了;在(图2)中,在杠杆右边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来;在(图3)中,支点在左边、重物在右边,力点在中间,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来。
你注意到了吗?在(图1)中,支点在杠杆中间,物理学里,把这类杠杆叫做第一种杠杆;(图2)是重点在中间,叫做第二种杠杆;(图3)是力点在中间,叫做第三种杠杆。
第一种杠杆例如:剪刀、钉鎚、拔钉器……这种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这要看力点和支点的距离(图1):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就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种杠杆例如: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杆的力点一定比重点距离支点远,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第三种杠杆例如:镊子、烤肉夹子、筷子……
这种杠杆的力点一定比重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费力的。
如果我们分别用花剪(刀刃比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较长)来剪纸板,花剪较省力但是费时;而洋裁剪则费力但是省时。
㈡ 求杠杆的计算公式
你好!回答你的问题如下: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
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㈢ 为什么一方加杠杆,另一方才能卸杠杆
你算错了1000万的百分之十是100万,也就是翻一倍而已。所以赚了的一方就是亏了的一方,还没考虑交易手续费
㈣ 杠杆公式
一根长为4米的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那么这根棒重为多少?
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说明了他的重心在距粗端1米处.
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F1*L1=F2*L2得:
G*1m=20N*2m
解得:G=40N
所以,这根棒重为40N。
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械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计算公式:经营械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或者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可是如果知道的多一些,就可以不是一点点的而是一块块的体会呀
我再唠叨“一块”作为对“杠杆”讨论的回应:
以右手正手击球为例,在击球的过程里实际上有三个旋转圆心在起作用:第一个是以脖子为圆心,肩为直径的圆;第二个是以肩关节为圆心,从肩关节到手腕为半径的圆;第三个是以手腕为圆心,手腕到拍面上的击球点为半径的圆。
第一个圆的技术特征。击球前左肩对准来球,击球后右肩对准出球,击球过程里肩部旋转180度以上。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为腿部肌肉群和腰腹肌肉群。特别指出,有些人认为肩部旋转应该以腿为圆心,显然忽略了头部在击球过程里的稳定作用:在整个击球过程里头部应该稳定的对准来球和出球的方向。
第二个圆的技术特征。因为肘关节在击球的过程里应该始终保持弯曲的状态,所以旋转半径应该以肩关节到手腕的直线距离为准。其技术特征是,击球前拍柄底部的商标对着来球的方向,击球后拍柄底部的商标对着出球的方向。中间过程可以视为黑箱不予考虑。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主要是胸肌和上臂肌肉群。
第三个圆的技术特征。在前两年的《网球天地》里有一篇文章说,手腕的击球动作,犹如汽车的风档雨刷的动作,我以为这个表述非常形象和准确。文章在第几期我已经记不住了,急切中也无法立刻找到这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请自己找找。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主要是手指和小臂的肌肉群。
显然,三个圆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一般的讲,三个圆的平面夹角越大,球的旋转也越强烈而球速也越慢,反之,三个圆的平面夹角越小,球的平击的成分就越高,球速也越快。
探讨击球过程里三个圆的意义。第一,完善击球的技术动作。要充分认识转肩的重要性,因为第一个圆是其他两个圆的旋转基础。我们常见初学者击球前后都是以身体的正面对着网球,完全没有转建动作。第二,驱动任何一个圆旋转的肌肉群的力量的提高,都有助于球速的提高,这为体能训练的方式提供了一种依据。
杠杆原理加速用的应该是第三个杠杆。
由于杠杆原理很容易引起误解,
所以我想换个角度,说通俗点。
我们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要提高击球的功率。功率大,球的旋转和速度就大。
如何提高功率?
P=FV(P:功率,F:力,V: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击球时拍弦对球作用力和拍头的速度就可以提高功率。
如何增大作用力?
我说个简单的实验。你用手掌去推一下你面前的一堵墙。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自己能使出最大的力?是大臂(手肘)贴近身体时还是大臂(手肘)远离身体时?
我想,如果你是正常人的话,都会觉得大臂贴近身体更能使上力的。
所以,击球时大臂(手肘)贴近身体的话作用力将更大。
如何提高速度?
提高速度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加速度。你的拍子在击球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时的拍头速度自然越大。
那又如何增大加速度呢?
F=ma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力与加速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在你加速球拍的时候,你对拍子(在加速方向)的作用力越大,拍头加速度就会越大,击球瞬间的拍头速度也会越大。
看看,我们又回到作用力的问题上了。如何增大作用力,请看上面。
所以,加速球拍时大臂(手肘)贴近身体的话速度将更大。
所以,且不说难以控制,对普通人来说,张开大臂的挥拍方法根本就不能更好的加速。
盲目学习费德勒的正手只会更糟。(特别是根据图片学习的话)
㈤ 杠杆原理及公式
将杠杆原理看作以支点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动力点或专阻力点的移动距离属是由以支点为中心的圆的半径决定的。半径越长,这个点移动的距离就越长,因为这个点就得沿半径更长的圆移动了。
距离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力的增减。这是因为单纯的杠杆原理是通过以下公式成立的:作用于动力点的力×动力点移动的距离=作用于阻力点的力×阻力点移动的距离。(力×力作用的距离)在物理学中叫做“功”,即人做的功和物体被做的功是相等的(能量守恒定律)。
(5)加杠杆卸杠杆简易公式扩展阅读
在杠杆原理中,我们把杠杆固定的旋转点称为“支点”。要想举起重物,就要把支点置于尽量靠近物体的地方。
假设人施加力的点(动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达到支点与使物体移动的点(阻力点)之间距离的5倍。那么,要想撬起地球仪,只需要用地球仪1/5重量的力按压木板即可。
剪刀、起子、镊子、筷子、钳子、杆秤......这些工具都用到了“杠杆原理”。利用杠杆原理,我们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体,也可以把短距离移动放大为长距离移动。正因如此,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㈥ 求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公式
、财务杠杆的含义
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投资者收益带来更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作财务杠杆。
2、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及其说明的问题。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示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dfl=ebit/[ebit-i-b/(1-t)]
财务杠杆系数可说明的问题如下:
(1)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前税前盈余增长引起的每股盈余的增长幅度。
(2)在资本总额、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盈余(投资者收益)也越大。
3、控制财务杠杆的途径。
负债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负债,使财务杠杆利益抵消风险增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的财务杠杆,一般可以表现为三种关系:
即负债与资产的对比关系(即资产负债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或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关系。
在企业过高的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
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 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或 =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 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 甲企业:DOL=(50-30)×10000÷100000=2(倍) 乙企业:DOL=(50-20)×10000÷100000=3(倍) 甲企业收益增长是其产品销量增长的2倍,也就是说,销量若增长10%,其收益将增长20%(10%×2);同理,乙企业的收益增长为其产品销量的3倍(即收益增长30%)。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 由经营杠杆率的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推导得: 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 从该公式计算的结果可知,企业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并且经营杠杆率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比重愈大,经营杠杆愈高;反之,经营杠杆率则愈低。所以,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对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仅能提供等额的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将经营杠杆率公式作如下调整: 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可见,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销量上升,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降低;反之,销量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生产能力扩大销售,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㈦ 财务成本管理的加杠杆卸杠杆的目的是什么
以另一家公司作为参照,卸参照公司的杠杆,加本公司的杠杆,就可以得出本公司的财务成本。
希望帮助到你。
㈧ 杠杆原理及公式
杠杆原理为了平衡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的大小必须相等。
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₁·L₁=F₂·L₂。式中,F₁表示动力,L₁表示动力臂,F₂表示阻力,L₂表示阻力臂。
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应该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节省距离,应该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所以杠杆可以节省精力和距离。然而,如果想省力,必须移动更多的距离;如果想移动更少的距离,必须花费更多的努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8)加杠杆卸杠杆简易公式扩展阅读:
杠杆原理的分类:
1、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2、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
㈨ 杠杆计算公式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
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9)加杠杆卸杠杆简易公式扩展阅读: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