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汇率是怎样影响通货膨胀的为什么我的推论是无论汇率上升或者下跌均能引起通货膨胀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有重要影响。汇率变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影响国内物价水平。首先,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口最终消费品的本币价格直接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其次,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本币价格,并且通过消费者价格指数对工资设定的影响,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名义工资水平,在这两种情形下汇率变动都会影响本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通货膨胀。再次,汇率变动改变了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本国和外国经济主体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通过总需求渠道间接影响本国的通货膨胀。由于汇率变动全面地影响国内价格,所以汇率是一国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那些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国家。在探讨应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策略时,汇率的作用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
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与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率和传递速度密切相关。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并且存在一定的时滞,即汇率变动只是部分反映在进口价格上。这意味着汇率对国内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等其他价格的传递同样是不完全的而且存在时滞。汇率传递效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汇率作为反通货膨胀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因此实证上得出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递程度的具体估计值对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在已有的文献中,McCarthy(2000)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汇率对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Billmeier等(2004)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克罗地亚的汇率传递效应进行了研究。Choudhri和Hakura(2006)运用71个国家的样本数据采用分布滞后模型对汇率传递程度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国内,卜永祥(2001)采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零售物价和生产者价格的传递效应。陈六傅、刘厚俊(2007)采用递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施建淮、傅雄广、许伟(2008)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消费者价格及其分类指数的传递程度和速度。
国内研究大都采用了月度数据,而月度数据由于噪声较大可能导致回归结果有较大误差。在计量方法上,这些研究多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或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如果存在多个协整关系,会给汇率传递效应的解释带来不确定性。在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时,脉冲响应函数依赖于模型中变量先后次序的设定,这对汇率传递效应的研究结论的稳健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不断出现民工荒,制造业劳动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国内因素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不断增强。在上面提到的文献中,都没有考虑劳动成本因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采用最新的季度数据,并且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递分成两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估计人民币汇率变动传递到我国进口价格上的程度;其次,分析进口价格的变动有多大程度传递到了我国消费者价格上;最后,结合两部分的研究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程度的估计。
计量方法和结果
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外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代表国内需求条件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加入外国企业生产成本和国内需求条件因素是为了估计在控制了这些因素影响后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率。此外,回归模型中还加入了滞后期的汇率和外国生产成本以反映进口价格对汇率变动和外国生产成本变动的逐步调整。在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分析后,回归模型采用对数差分变量的最小二乘法估计。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传递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传递是不完全的,并且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有一定时滞。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当期影响比较小,短期汇率传递率为0.05,而且统计上不显著,这可能反映了J曲线效应。中期(1年)我国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则有较大的反应,汇率传递率达到0.35,即人民币升值10%,我国进口价格水平下降3.5个百分点。
在第二部分研究中笔者采用两种方法估计进口价格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一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二是联立方程模型。这两个模型有助于分清外部因素(进口价格)和内部因素(劳动成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将Galí和 Gertler(1999)的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推广到开放经济情形,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中包含了进口价格,它反映了我国较大比重的进口品(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在汇率变动后的变化,从而通过对进口价格的作用可以影响本国通货膨胀。
联立方程模型由三个方程组成。第一个方程将国内通货膨胀识别为国内因素(单位劳动成本 )和外部因素(进口价格 )的函数。第二个方程描述了单位劳动成本的演进,单位劳动成本的变动由通货膨胀预期和需求压力决定,后者用产出缺口代理。第三个方程将通货膨胀预期识别为后顾性成分和前瞻性成分的加权平均,后顾性成分刻画了通货膨胀惯性。在本研究中,前瞻性成分用基于市场的未来通货膨胀预测值代理。笔者使用91天 (3个月) 国债回购利率作为市场名义利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值。
最终估计结果为:我国进口价格对通货膨胀的传递率为0.36,这表明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比较大的影响,这与中国经济开放度很高的事实是相一致的。同时,单位劳动成本的系数为0.10,表明内部因素在我国的通货膨胀动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滞后一期的通货膨胀系数较高,达0.87,这反映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
将两部分估计结果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计算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递率。短期(当季度)传递率为0.02,中期为0.13,即人民币升值10%,一年左右我国通货膨胀率下降1.3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传递率是在控制了单位劳动成本和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由于汇率变动也会通过进口价格间接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影响单位劳动成本,所以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综合传递率会比0.13高一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所使用的汇率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而不是对美元的双边汇率,我们得出的汇率传递率数值是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递率。这是政策执行时需要注意的。政策当局通常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操作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调控。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也表明内部因素(单位劳动成本)在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这是推动我国通货膨胀的一个长期因素。过去一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已上涨30%左右,除非劳动生产率也同步快速增长,否则过快的工资上涨将推高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政策含义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有适度的传递,表明汇率工具在控制我国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应受到重视。由于汇率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直接而迅速,所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我国通货膨胀上升是有效的政策选择。比较而言,加息等货币手段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比较模糊,抑制通货膨胀的结果难以预测,并且发挥作用需要比较长的时滞。
在当前形势下,建议更加倚重汇率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理由如下:
首先,虽然加息可以表明央行的立场,从而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但是小幅度的加息很难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借贷意愿产生影响。因为我国资金成本相对于投资回报率而言较低。对企业和地方政府而言,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能否借到钱。由于美欧债务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即使央行有意大幅加息,目前也是不能实施的,这会刺激全球流动性涌入国内,导致国内流动性膨胀。
其次,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根源在于国际收支双顺差,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双顺差,而加息只会加重热钱流入并且对贸易顺差无直接影响;同时,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央行减少外汇干预,这又意味着外汇储备增幅下降,即外汇占款增速下降。
再次,近年我国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增加进口缓解国内食品供给的不足,可以有效地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食品和能源的进口价格。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对控制食品通货膨胀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加息虽然会提高居民储蓄,减少当前消费需求,但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影响是有限的。
最后,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不确定,但对实体经济产生紧缩影响是确定的。由于翘尾因素,下半年消费者价格同比增速将会趋缓,届时加息对实体经济的紧缩影响将会不受欢迎。而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对实体经济不一定产生紧缩影响。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经济不景气,外需本身不强,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人民币升值能够促进内需,从而有助于我国在新的环境下实现经济的增长。
② 什么是价格穿越效应(pass-through)
LZ说的应该就是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吧,具体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将同比例地提高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将同比例地降低以国外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
③ 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对浙江省物价的影响有什么现实意义
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不大,对奢侈品的进出口有一定作用
④ 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影响研究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写:
1、国内外学者对“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影响”的研究现状
可以通过找一找现有论文、期刊等获取资料
2、写一些你的选题的意义
3、论文的研究内容
4、参考文献
⑤ 浅谈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研究可谓历史悠久,传统的理论主要有以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马歇尔的“弹性理论”,亚历山大的“吸收分析法”。随着各个国家之间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即是其中之一。 在传统理论中,贬值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下降,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上升,即认为汇率的传递是完全的,其传递系数为 1。这是假设各国厂商都不改变产品的价格时得出的结论。事实上,企业会对产品价格做出调整,所以汇率的波动不会完全传递为价格波动,即大多数情况下,其传递系数小于 1。例如,摩非特研究美国 1967—1987 年的状况,得出进口价格传递系数为 35%—55%之间,而出口价格传递系数为 10%—20%之间。可见,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要小 www.homelunwen.com 于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因此,通过货币贬值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由于进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和出口价格的传递系数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促进出口的作用将不及抑制进口的作用那么明显。这种情况,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开始了对汇率不完全传递问题的研究,并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来解释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这就是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总的来说,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完全竞争、产业组织 ;二、沉淀成本 ;三、市场份额。
麻烦采纳,谢谢!
⑥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有什么影响
1,汇率上升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农业方面): 进口商品竞争力上升(美国的棉花for example), 对本国农业的打击。 经济泡沫,如楼价上升(日本做例子)2,根据费雪国际平价的公式来研究汇率变动导致的利率变动,而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如东南亚经济危机,泰国央行失去通过利率来控制宏观经济的作用
⑦ 物价与外汇汇率的关系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7)汇率传递效应比价格扩展阅读:
外汇汇率的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如果为逆差,反之。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⑧ 关于CPI 和汇率的关系
GDP 汇率 CPI 三者的关系:
cpi是消费价格指数,反应了物价的变动。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反应了经济的增长。
一般而言GDP增长的国家CPI也会同期增长
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 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 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 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 力.反过来说,如果一国的GDP出现负增长,显示该 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消费能力减低.这时,该国中 央银行将可能减息以刺激经济再度增长,利率下降加 上经济表现不振,该国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因此,一般来说,高经济增长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 的上涨,而低经济增长率则会造成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⑨ 关于传递机制(利率、外汇流向、汇率。。。)的问题
A本币利率上升 本币贬值
错误
B正确
本币利率下降 外汇流出 外汇对本币汇率上升 本币贬值
本币投资收益下降 外汇市场抛本币换外币 本币自然贬值 外币自然升值(供求关系)
C 本币利率上升,外汇流出
错误
D本币利率下降 本币升值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