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始末
日本在70年代-80年代时 经济急剧腾飞和目前的中国很相似 日本也是利用国家财富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带来工作也带来了财富 但是到了80年代日本的基本设施建设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但是日本政府依然大举国债 来疯狂的建设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房地产也开始兴起 日本人对土地的疯狂甚至超过了中国大量炒作使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出现 假繁荣经济也开始产生 但是给日本带来致命性的还是美国强迫日本签订的“广岛协议”迫使日本对外出口出现锐减 失业率居高不下 日本政府为了解决就业又大举国债继续建设基础设施 但是这使得日本政府财政及其恶化 也使得日本经济开始下滑进而崩溃 到90年代时已经基本崩溃 加上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是让日本经济复苏吃力 这次的金融危机机会要了日本的命了 呵呵 (一个一个字的打好累啊)
『贰』 根据许小年教授所讲,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人采取了哪个人的办法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
金刚柱般的大楼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
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另外,当时还有下列背景:
1. 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银行烦恼于向优良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案件,于是开始倾向于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
2. 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形成了股票市场的上升通道。
加速上扬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其中,受到所谓“土地不会贬值”的土地神话的影响,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当时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甚至达到了可以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而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此外,地价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帐面财产增加,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叁』 日本为什么会有泡沫经济,最后怎么破裂的
一、日本泡沫经济产生原因:
1、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就是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
会上5国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下调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当时日美贸易不均衡已成为日美之间的一大政治问题,美国再三要求日本“扩大内需”。地价上涨、税收增加、财务支出扩大,结果造成日本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2、还有一个原因是1984年,日元—美元委员会推动的金融自由化。
当时日本仿照欧美,实行银行和证券的融合,放宽对银行业务的限制。证券业虽放宽限制改革进展缓慢,但是在某些政策层面上容易操作的部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尤其是存款利率自由化后,银行之间竞相上调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利息。
这导致了日本银行筹资成本过高,大量资金涌向高利息、可融资的不动产和建筑方面。最后造成企业投资过剩,加速泡沫经济的发展。
二、泡沫的破裂:
泡沫经济破灭的诱因一般认为是1989年5月日本银行调高法定利率和1990年3月大藏省对房地产融资实行的总量规制。
1990年1月股价就开始暴跌。当时谁都知道泡沫迟早会破灭,但资产价格开始暴跌后的一段时间内,大藏省和日本银行都还在推行挤破泡沫政策,致使情况雪上加霜。直到1991年7月才开始下调法定利率,而总量规则直到1991年年末才被撤销。
(3)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后汇率扩展阅读:
日本经济泡沫对我们的启示:
一、汇率大幅升值,未必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从而未必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和经济萧条。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应对外部需求的冲击,不能过多地依赖于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尚存空间的情况下,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总需求管理的较优选择。
二、进一步而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应当明确,互相独立。
财政政策主要负责调节需求和经济结构,而货币政策则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能受到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或者承担过多、过宽的政策目标。
宏观调控如果过于依赖货币政策,将蕴含着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除此之外,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总供给方面的效率改革也将有利于缓解总需求方面的政策压力。
三、关于稳定金融市场在央行政策目标中的定位。
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央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的前提。而且,在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当中,也只有央行掌握着稳定金融市场的信息以及政策工具。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当及时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肆』 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房价 汇率 物价等如何变化走势
破灭之后是怎么个状态呢?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哪方面的影响?比如物价,房价,就像刚倒出来的啤酒,泡沫的形状大小是区分啤酒好坏的标志。泡沫经济是脆弱的
『伍』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
即便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也一直是世界第二,直到中国崛起被中国所取代。
实际上,当下局势而言,当时的日本经济的泡沫也不能简单说泡沫,那几年日本也实际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所谓日本失去的十年,更多的还是因为日本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造成的。
『陆』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货币贬值情况
具体的要到图书馆或者专业数据库。 我只能告诉你这些,日本房产泡沫破灭开始并没使日元贬值,而是急速升值,之后日美两国签订了《反广场协议》,才在日本政府的干预下是日元贬值。
『柒』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汇率大概是多少
记得最牛时候达到了1比10~1RMB换10JPY~
那时候在日本随便赚点钱就能换大把大把的人民币,是个很奇葩的时代~且一去不复返了
『捌』 日本泡沫破灭后社会是什么样子(具体些,对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1,房地产萧条:比如 当初 价值 100万的 房子,从银行 抵押到 60万 贷款,
之后 房地产 下滑,导致 其房产 贬值到 30万,银行 收不回来 60万的贷款。
导致 部分底子薄的银行破产。
2,社会福利缩水:经济好的时候 逐渐增加 福利项目 和 额度,之后 逐渐无法兑现。
3,失业问题:产品没有销路 导致 企业减员,追求低成本主义 造成 海外转移企业,
由此造成其国内大部分员工失业,当存款 被坐吃山空的时候,出现了 饿死现象。
4,公务员队伍减员:经济好的时候,工作内容过于详细分工,导致队伍逐渐庞大造成。
主要是以上可见现象,继续下滑的话,如果其技术输出优势 再 出现问题的话,
结果会:
1,增加自杀数量;2,货币瞬间贬值;3,观望和期待人群 加入到 农业;
4,服务业大量消失;5,公交车逐渐取代 部分私家车,等等的。
『玖』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金融危机以前的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和现在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是多少最好是有出处。
1985年9月21日,美元兑日元1:240.10(22日签订广场协议),9月底,1:216.5;1985年12月31日,1:200.25;1988年1月底,1:120.18;1995年,1:79.70(历史低点)。今天美圆兑换日圆1:78.031为历史新低(许多金融软件与网站都有历史数据可以查询。)
可见本币贬值并非伴随着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有经济危机造成的,所以不能只说金融危机而不谈经济危机。)有许多更深层的原因,与资本主义的制度有密切关系,这种制度缺陷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
至于经济危机中,由于资本投资风险的增加,确实可能导致资本外逃,引发,危机国的货币被抛售而换取美圆等流通更广的货币,所以危机国货币会贬值。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拾』 20年前,日本金融危机,日元贬值了多少
20年前也就是1990年左右,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1989年是泡沫经济的极盛时期。先声明一下,既然你问的是失去的十年这段时间,这次经济大萧条的产生原因以及萧条的发展和之后的经济复苏我就不啰嗦了。
概况:进入90年代后,日本经济问题开始显露。股票、房地产市值下滑不止,几年后均跌下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以上,国民资产大幅缩水。
所谓的贬值与增值,汇率的变化:日元汇率10年内狂跌(最大达到146日元兑1美元)+ 暴涨(最大达到79.75日元兑1美元)各种飘忽不定。
股市:日经(是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井公布的反映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平均措数。该指数的前身为1950年9月开始编制的“东证修正平均股价”。)指数跌到了1万点以下,失业率增加到5.3%,每年都有上万家企业倒闭。1997年,在金融风暴冲击下,一些老牌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相继倒闭。这种情况愈发加剧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担心,钱包越攥越紧,企业更不敢投资。
房价:例如,到了1997年,住宅用地价格比最高价时下降了52%,商业用地下降了74%。金融机构放出的贷款有去无回,呆账、坏账成为天文数字。
总结:举国上下的这种心理致使日本个人消费、设备和住宅投资水平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