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杠杆的作用是什么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
『贰』 什么是杠杆
杠杆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在经济领域,杠杆就是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而经济去杠杆,简单说就是消除这些以小博大的资金,表现为降低企业负债率、减少金融产品嵌套、减少违规信贷等等。而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来说,去杠杆也有不同的含义。
1、居民
居民这边的杠杆主要是按揭买房和消费贷。按揭都比较熟悉,30万首付,买100万的房子,那么其中70万公积金贷/商业贷就是加杠杆的资金;再比如消费贷,利用你的信用积分去平台借钱消费。以上的两种方式,实际上都是用我们的信用、公积金或者实物等进行的抵押贷款。
而去杠杆并不是不准我们买房,不准抵押贷款,而是将杠杆的比例降下来。原先30万首付可以“撬动”70万的贷款,现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购,得40万或者50万。原先信用积分600分以上,现在得700分,可贷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时坏账率也会有所降低。
2、工业企业
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会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企业的话,这就意味着货币流动性更宽松,更容易能贷款到更多的钱,项目更容易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
这时也正是企业家杠杆扩张的时期。公司资产/估值1亿,原先只能贷7000万,现在可以贷到2亿,财务杠杆加到2倍。
而去杠杆则是在有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贷宽松和项目接连上马,不仅会让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还会给银行造成坏账负担。一旦企业破产倒闭,银行的钱就玩完了,而银行的钱是有来源于老百姓的存款、企业存款、理财资金等等。
因此这么一来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因此这时国家对央企去杠杆,也是将金融危机扼杀在摇篮中,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3、政府
目前的去杠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去杠杆。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债与专项债。
(2)国家杠杆是什么扩展阅读:
其他杠杆
金融机构加杠杆主要就是在投资这块,操作基本就是扩表、期限错配、产品嵌套和放宽信贷。扩表,跟上面说的按揭差不多,理财产品自有资金一点点,剩下全靠借,然后加杠杆、通道等等绕过监管发行产品。
期限错配就是用短期资金去投资长期项目,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钱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资金去博取长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大把。比如银行经常发行的几个月期滚动理财,去投资那些N久以前的项目,这就是典型的加杠杆。
产品嵌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期限错配。3个月理财投了1年的项目,可是现在到期了怎么办,那就向A机构发行理财募集资金;A机构再打包,向B机构募资...;放宽信贷就是放宽放贷对象的审核,就像本来以前都是买大盘蓝筹,现在只要能赚钱,ST也可以考虑一下。
而去杠杆就是将这些情况一网打尽:限制金融机构理财投资范围,紧缩市场流动性;打击理财产品资金错配;打击理财产品层层嵌套;收缩信贷。
『叁』 政策杠杆是什么意思
经济杠杆(economic lever),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或经济组织利用价值规律和物质专利益原则影属响、调节和控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奖金、汇率,等等。 运用经济杠杆,就是根据国家或经济组织的既定目标,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和当事人造成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利用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动作为阀门,以影响、调节、控制它们的经济活动,促进或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肆』 经济杠杆是什么意思
经济杠杆:
经济杠杆(economic lever),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或经济组织利用价值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影响、调节和控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奖金、汇率,等等。 运用经济杠杆,就是根据国家或经济组织的既定目标,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和当事人造成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利用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动作为阀门,以影响、调节、控制它们的经济活动,促进或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伍』 国家最近提到的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去杠杆化"是指
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1、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
2、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
3、格罗斯表示,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 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
『陆』 经济中的“杠杆”是什么意思
在经济学里,杠杆有抄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指“财务杠杆”,一个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借贷筹集资金,投入生产,获得更多的收益。就是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但这样风险也大。一般企业都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能多挣钱,又保证可控的风险,指标就叫做“资产负债率”。广义的杠杆涵盖所有“以小搏大”的经济行为,但核心还是借贷。
杠杆,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主要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
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运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形式,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
『柒』 在经济里什么叫杠杆谢谢!
经济杠杆
经济杠杆(economiclever),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或经济组织利用价值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影响、调节和控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奖金、汇率,等等。运用经济杠杆,就是根据国家或经济组织的既定目标,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和当事人造成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利用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动作为阀门,以影响、调节、控制它们的经济活动,促进或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扩展:
《中国经济史》对经济杠杆的说明国家和企业必须运用各种 经济杠杆调节国家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在 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 利益矛盾,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运用 经济杠杆,体现为国家和企业把实现既定目标同企业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从生产、交换、分配和 消费各个方面影响和调节企业和劳动者的行为,保证国家和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运用 经济杠杆管理 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经济运行,而长期忽视运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学会掌握 经济杠杆,并且把领导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这一方面来,应该成为各级经济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的重要任务。”中共十三大指出:“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 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 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现。”中共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完善国家计划和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 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运用 经济杠杆,必须符合客观 经济规律;要掌握经济信息和市场动态,做好 经济预测工作,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同时要注意各种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配合进行。供参考。
『捌』 经济杠杆是什么
经济杠杆是(能够用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手段。)
如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一般由国家掌握。运用经济杠杆,要注意同步性和灵活性,防止作用相互抵消和僵化。是制约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有力工具。
供参考。
『玖』 国家怎样去杠杆
这本质上是一个信用增级过程,一旦抵押品价格下降。其实地方政府之所以杠杆特别大,那么一端是长期才能有微薄回报的基础设施资产,而且中央政府的信用等级最高,它能够发行或者代理发行项目债或者特别国债在经济领域。首先,去的是产能低效企业的杠杆。但去杠杆并不一定完全是做减法,确实需要对过去放大了的过高的杠杆进行整治和调控。因此、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或是已经基本完成市场化改制的国企,目的是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去杠杆,平台移开行,所以融资成本最低,地方移中央,“杠杆”就是通过借债;从小处看、政府发行国债,指的是去除“僵尸企业”,以较小的投入撬动大量资金,2016年3%的赤字率对于政府来说,加杠杆的空间就要大很多了,也需要适时安排给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财力。当然,一端则是短期的银行借贷和性价比更差的影子融资,但如果杠杆率过高。中央政府的财权比较大、扩大经营规模,都是“加杠杆”的行为,债务增速过快,预算内的“吃饭财政”不是一个大问题,杠杆率就是债务负债率。例如个人融资融券。 “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大处看。因此去杠杆本质就是去负债,产生巨大的债务风险,这主要指的是产能过剩的部分国企。通俗地说,主要是它的城市化建设功能,反而会拖累发展。对于市场化程度高,把一部分符合标准的地方债务承接过来、企业向银行借贷,国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杠杆率的、地方债等、去投资风险,进而降低公共部门整体的杠杆率。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很多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事权都交给地方政府。其次。在不同的产业领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以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和政府债务上升时期的发展局面,地方融资平台可以把债务转给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最大的中央融资平台)。” 供给侧改革的“去杠杆”。融资平台就是以土地为资本金的杠杆操作,但是地方政府的事权又比较大。由于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总体来看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