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货铜的价格走势跟什么有关
影响铜现货价格的因素:
1、铜的供需关系
根据供需原理,当铜的供给大于需求时,铜价下跌,反之则上涨。表现铜的供需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铜的库存,交易者不可不重视。
2、全球宏观经济
铜是重要的原材料,其需求量与全球经济情况息息相关。简单来讲,当经济景气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
3、主要产铜国与消费国的政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资源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铜及铜制品的平均出口税率远大于进口税率。近两年随着国内铜供求的基本平衡,国家逐步降低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
4、铜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总之,影响现货铜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状况,二是供需关系。无论是库存、利率,还是原油价格、汇率变化等引起的铜价变化,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两个方面之内。
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对于铜的炒作和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浓,这也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影响未来铜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不懂的可以找相关的老,师ǫǫ4851349 29。这样好做一些。
Ⅱ 影响现货铜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2019 年铜市场关注几大焦点:废铜进口、矿供应恢复、海外消费复苏
MI增速与房价指数的关系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阶段性投放越多,对于铜价格也有一定正向意义。
如果需要更加细致的可以找我
Ⅲ 现货铜的价格主要受什么影响
影响铜价格的因素有这些:
1.铜的供需关系
根据供需原理,当铜的供给大于需求时,铜价下跌,反之则上涨。表现铜的供需关系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铜的库存,交易者不可不重视。
2.全球宏观经济
铜是重要的原材料,其需求量与全球经济情况息息相关。简单来讲,当经济景气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
3.主要产铜国与消费国的政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资源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铜及铜制品的平均出口税率远大于进口税率。近两年随着国内铜供求的基本平衡,国家逐步降低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
4.铜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影响现货铜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宏观经济状况,二是供需关系。无论是库存、利率,还是原油价格、汇率变化等引起的铜价变化,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两个方面之内。除此之外,金融市场对于铜的炒作和衍生品的需求越来越浓,这也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影响未来铜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更多的可以关注一些市场资讯,爱宝盆
Ⅳ 哪些因素会影响铜的价格走势
影响铜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供求关系: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美国铜期货指数周线图
进出口政策、关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资源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铜及铜制品的平均进口税率为2%,近两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国家逐步降低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从而使国内国际铜价互为影响。
国际上相关市场的价格:例如LME、COMEX价格影响
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变化
铜的生产成本: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成本为1400-1600美元/吨,湿法炼铜成本为800-900美元/吨,近年来使用湿法炼铜的总产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达200万吨左右,到20世纪末,湿法冶炼约占总产量的20%左右。
国际对冲基金基及其他投机金的交易方向
有关商品如石油、汇率等价格的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
Ⅳ 铜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因为铜文化在我国古代历史是最悠久的。
我国最早的铜也就是所谓的青铜,
古代人民利用铜的价值铸造刀剑。
制作饰品,不但彰显了中华的贵族气质、这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
使用铜饰品,体现了我国的古代文化与内涵、使家居更加富有古代韵味彰显贵族。
[只代表个人想法] 抄袭的请注意!!!
Ⅵ 铜价受什么影响
供求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
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 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铜原料的进口关税2%,出口关税5%。
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
消费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纪90 年代后,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 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 IBM 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这些变化将不同程度地影响铜的消费。
铜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铜的生产成本包括冶炼成本和精练成本。不同矿山测算铜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20 世纪90 年代后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
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综合现金成本约为62 美分/磅,湿法炼平均成本约40 美分/磅。湿法炼铜的产量目前约占总产量的20%。国内生产成本计算与国际上有所不同。
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最近十年的铜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们的规模较大,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主要进行战略性长线投资。另一类是短线基金,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一般在几千万美元左右,靠技术分析进行短线操作,所以又称技术性基金。
尽管由于基金的参与,铜价的涨跌可能出现过度,但价格的总体趋势不会违背基本面,从COMEX 的铜价与非商业性头寸(普遍被认为是基金的投机头寸)变化来看,铜价的涨跌与基金的头寸之间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而且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并具有“先知先觉”,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
相关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
原油和铜都是国际性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它们需求的旺盛与否最能反映经济的好坏,所以从长期看,油价和铜价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快慢有较好的相关性。正因为原油和铜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就出现了铜价与油价一定程度上的正相关性。但这只是趋势上的一致,短期看,原油价格与铜价的正相关性并不十分突出。
如果说油价从不到10 美元上涨到20 美元左右是价格的合理回归,更是经济复苏的表现的话,那么油价的回升应该是与铜价的上扬是一致的,因为都是经济见底回升所带动的。但如果油价上涨到一定的水平后,大家关心的不是经济复苏,而是担心油价的飚升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经济衰退,从而导致需求的总体下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铜的需求)以美元标价,而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货币均实行浮动汇率制。随着1999 年1 月1 日欧元的正式启动,国际外汇市场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足鼎立之势。 由于这三种主要货币之间的比价经常发生较大变动,以美元标价的国际铜价也会受到汇率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1994-1995 年美元兑日元的暴跌和1999-2000 年欧元的持续疲软及2002-2004 年美元的贬值中反映出来。
根据以往的经验,日元和欧元汇率的变化会影响铜价短期内的一些波动,但不会改变铜市场的大趋势。汇率对铜价有一些的影响,但决定铜价走势的根本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汇率因素不能改变铜市场的基本格局,而只是在涨跌幅度上可能产生影响。
Ⅶ 美元贬值对铜价格有什么影响
影响很大,美元贬值不仅仅对铜,对所有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大宗商品的价格都有正面影响,即美元跌,价格涨.
Ⅷ 影响现货铜价格走势的因素有哪些
供需关系、宏观经济、汇率波动、生产成本。这几个方面都会造成影响。
Ⅸ 请问美元下跌是如何使铜和黄金等价格上涨的
黄金、美元与石油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三者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同时这三者也是世界经济“晴雨表”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多数投资者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少人只是简单地知道一些表象,并不十分清楚地了解其中的缘由。笔者这里试图深入分析黄金、美元、原油三者之间关系的由来,以便帮助投资者对全球宏观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把握。
一、黄金与美元的负相关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黄金的价格以美元计价,受到美元的直接影响,因此,黄金与美元呈现很大的负相关性。
首先,美元的升值或贬值将直接影响到国际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黄金价格的变化。从黄金的需求方面来看,由于黄金是用美元计价,当美元贬值,使用其他货币购买黄金时,等量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黄金,从而刺激需求,导致黄金的需求量增加,进而推动金价走高。相反,如果美元升值,对于使用其它货币的投资者来说,金价变贵了,这样就抑制了消费,导致金价下跌。
其次,美元的升值或贬值代表着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美元升值,说明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增强,从而增加对美元的持有,相对而言减少对黄金的持有,从而导致黄金价格下跌;反之,美元贬值则导致美元价格上升。例如: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这段时期由于其它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投资黄金,投资者大规模地撤出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经历了连续20年的下挫。而进入2001年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元兑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汇率迅速下跌,投资者为了规避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开始重新回到黄金市场,使黄金的走势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点。2002年以来,美国经济虽然逐步走出衰退的阴霾,但受到伊拉克战争等负面影响仍使得经济复苏面临诸多挑战。2003年海外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尽管美联储试图采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来削减贸易赤字,但这种方法似乎并不奏效,美元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大量资金外流到欧洲和其它市场。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更是将美国金融危机推向了高潮,美元加速贬值,黄金投资的规模也出现创纪录的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美元与黄金的负相关性是从长期的趋势来看的,从短期情况来看,也不排除例外情况。如2005年便出现了美元与黄金同步上涨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出现的政治和经济动荡:一体化进程由于法国公投的失败而面临崩溃的危机,欧洲经济一直徘徊不前,英国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和倒退,原本应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的欧洲央行由于美元与欧元利差拉大的羁绊而左右为难,只能勉强维持现行利息水平,英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而调低利率,欧元和英镑因此而受到市场抛售,投资者短期内只能重新回到美元和黄金市场寻求避险,推动了美元和黄金的同步走高。
二、黄金与石油的正相关关系
黄金与石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通常是正向变动的。石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上升,石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下跌。
首先,油价波动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国经济走势直接影响美国资产质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美元升跌,从而引起黄金价格的涨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当油价连续飙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随即调低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高油价也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通胀预期逐步升温,继而推升黄金价格。
在黄金、石油、美元这三者的关系里,黄金价格主要是用美元来计价,石油也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搭建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双双脱离了与美元的固定兑换比例,出现了价格大幅飙升的走势。三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动之中隐藏着相对的稳定,在表面稳定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变动。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区别。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黄金与石油按美元计价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黄金平均价格约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价格为20美元/桶左右。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平均为1盎司黄金兑换约16桶石油。这一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1盎司黄金兑换约30桶原油。不过,随后原油由于供应紧张,价格大幅攀升,同期黄金却出现相对滞涨,截至目前,1盎司黄金仅能兑换约12桶石油的水平。从目前石油与黄金的兑换比例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上升空间。
三、美元与石油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和美元两大支柱,其依赖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又通过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应,掌握了石油的价格。长期来说,当美元贬值时,石油价格上涨;而美元趋硬时,石油价格呈下降趋势。
四、从三者关系看黄金价格走向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金、石油与美元这三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金由牛市转为熊市尚言之过早,这是因为:
首先,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黄金非可再生资源,供给的增加呈下降态势,而需求却不断攀升,价格必然不断上升。
其次,由于石油与黄金价格的同向变动关系,世界经济对石油的耗费量日益扩大,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黄金价格同方向变动;另外,从历史上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来看,目前每盎司黄金兑换石油桶数较低,黄金价格应该有上升空间。
最后,尽管近期美元出现反弹,甚至有投行认为美元或将逆转持续多年的弱势格局,但美元的反弹是建立在次贷危机扩散到欧洲的基础之上,美国经济无论是次贷危机的源头—房地产市场,抑或是金融市场,都并未出现明显转机,滞胀以及双赤字是摆在美元反弹头上的一把利剑。目前的市场环境与2005年相似,欧元区经济陷入困境,美元尽管基本面较差,不排除投资者在抛售欧元的情况下,回到美元和黄金市场寻求避险推动美元和黄金同步走高。
同为商品的同当然和黄金、原油也是正相关的关系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Q我
Ⅹ 人民币升值了,对国内国际的铜价有什么影响
根据人民币升值预期角度来分析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从汇率平价角度来看,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那么将引起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格有所趋同,即以人民币标价的国内商品价格将逐步向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商品价格靠拢,国内商品价格自然会承压,而相反会提振国外商品价格,两者是靠拢的
从国际“热钱”流向的角度来说,因对人民币升值具有强烈预期,“热钱”会大量流入中国来“赌”这个趋势所带来的高利润,届时如果其大量投资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将提振国内商品整体价格。综合来看,这两个方面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即一个是利多国内商品价格,一个是利空国内商品价格。
我国每年都会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精铜、废铜及铜精矿,而结算价格是按照美元来计价的,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将对进口环节产生较大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铜进口成本及进口盈亏走势图,其中笔者圈住的地方所反映的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及升值之后对铜市进口套利的影响情况。按照笔者的计算,在2008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这段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0.78%,导致铜市国内外现货比价大幅上升8%,期货比价大幅上升5.5%。而在12月5日至2009年5月5日这一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1%,当时铜市的现货比价和期货比价反而也有所上升,分别为0.56%和8.32%。如此来看,依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贬值来简单考量比价有所偏颇。实际上,国内外铜市比价在2009年4月底至6月底之间才开始了明显下滑,而6月底之后则进入了低位徘徊格局。因此,总结出两点结论:
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不会立刻反映在进口原材料的比价方面,而往往是提前;
进口原材料的比价肯定会受到升值影响,但这个影响是滞后、缓慢且持续的。以铜市为例,在人民币实质对美元升值5个月之后,国内外铜市的比价才开始反映出来,认为这一方面是由贸易商因汇率波动产生观望心理所致,另一方面也由于同一时间存在的“热钱”涌入所导致的输入型通胀掩盖了两个市场实际的比价变化,因为这种输入型的通胀能够推高国内铜价,从而一定程度滞缓了国内外铜市比价下挫的进程和速度。
实际上,这段时间里人民币不但在数日内就完成了一波对美元的贬值过程,而且在之后半年时间里都持续了对美元的升值过程。因此,看上去两者貌似没有关联,但比价在半年后受到升值影响而下挫,使得进口成本迅速提高,抑制了进口盈利空间。所以,从汇率平价理论的角度,是能够证明汇率变化对进口比价乃至进口盈利的影响的,只是因为国际“热钱”的原因而滞后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