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杠杆五要素
支点O,
动力F
动力臂L1
阻力F2
阻力臂L2
不明追问。
② 杠杆的特征有五要素,分别是什么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力臂:从支点到施力位置之间的最短距离
③ 作出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杠杆的支点。(用字母O来表示,如图中的O点)
(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称为动力。(用字母F1来表示,如图中的力F1);
(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称为阻力。(用字母F2来表示,如图中的力F2);
(4)动力臂:从杠杆的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动力臂。(用字母l1来表示,如图中的力l1);
(5)阻力臂:从杠杆的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阻力臂。(用字母l2来表示,如图中的力l2)。
参见下图: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④ 寻找杠杆的五要素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叫动力和阻力。
实际上自然界只有力就好像自然界只有昆虫,无所谓益虫或者害虫一样。
动力和阻力是根据人的意志来判断的。为了完成我们的工作所主动付出的力一般就是动力。和这股力对抗的力就是阻力(或者说工作本身就是阻力)。
动力,动力的作用点和支点比较好找。比如开瓶器,手握的地方就是动力点,手发力就是动力,支点就是开瓶器开平过程中不动的那个点。(就是卡住瓶盖顶部的那个点,卡住瓶盖下沿的那个点会动的)垃圾桶也一样,手开盖的地方就是作用力和作用点,桶盖的轴就是支点。
相反阻力和阻力作用点相对难找一些。一定要先认识到阻力是什么造成的,才好分析阻力的作用点在哪里。比如开瓶器,剪指甲,都是以造成物体形变为目的,那么指甲的拒绝断裂,瓶盖拒绝变形(实际是为了打断分子间化学键所付出的力)就是造成阻力的原因,那么阻力一定是发生在和这些物体的接触点上,也就是指甲刀的刃和卡住瓶盖下沿的那个点。
垃圾桶的目的是打开垃圾桶,所以阻力就是因为垃圾桶盖得重力造成的。那么理论上可以认为重力的作用点来源于桶盖的中心。(虽然实际上是均匀分布在桶盖上。这里不分析脚踩式的那种家庭垃圾桶,因为那个实际上是一组杠杆会复杂很多。)
手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东西,他能干的事情太多。所以设置的条件也就非常重要。
比如用手拎东西,那么阻力就是东西的重力(这时往往忽略手臂自身的重力),作用点就在拎东西的那个点上。如果是抬手,那么阻力就是手本身的重力,作用点也就是手臂的重心。如果大臂动,支点就是肩,如果小臂动,支点就是肘。如果都动,那么就又是一组杠杆,分析起来又有困难了……
总之关键点不在于分析作用点本身,而在于明白何为动力,何为阻力。明白了这些,用常识就明白这些力的作用点了。
⑤ 杠杆的五个要素
首先你要了解杠复杆这个概念制: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那个“固定点”就是杠杆最重要的是“支点”。其他4个要素:动力(让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阻力臂。
两个力臂都是支点到力方向的垂直距离。。。。。。手写给分吧
⑥ 杠杆五要素
杠杆五要素是: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2、阻力:专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属F2来表示。
3、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4、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6)了解杠杆需要知道他的五要素扩展阅读:
1、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2、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3、杠杆原理 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4、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