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杠杆原理的小制作
简易天平的制作方法http://www.eol.cn/zui_xin_dong_tai_2434/20060323/t20060323_145265.shtml
② 物理实验杠杆结论怎么写
某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设计了一份探究性实验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含支架)、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a
。
探究假设
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实验方案
设计
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
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
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
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
数据记录
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
动力f1
(n)
动力臂l1
(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论证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d
。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
1)a、b、c
b、螺母
c、0.1
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读取力臂)(3)记录数据只有一组,应多测多记几组数据
(你自己想一下吧)
③ 小王和小赵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当杠杆如图1所示时,小王就想开始挂钩码.小赵提醒他,
(1)由图1所示可知,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A、由图2所示可知,左端=3G×3L=9GL,右端=2G×4L=8GL,左端>右端,小王松手后,杠杆不能平衡,左侧下沉,故A错误;
B、两侧钩码都向支点移动一格,左端=3G×2L=6GL,右端=2G×3L=6GL,左端=右端,杠杆可以平衡,故B正确;
C、如果在右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左端=3G×3L=9GL,右端=3G×4L=12GL,左端<右端,杠杆右侧下沉,杠杆不能平衡,故C错误;
D、如果在两侧钩码下都增加一个钩码,左端=4G×3L=12GL,右端=3G×4L=12GL,左端=右端,杠杆可以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1)左;水平;(2)B;D.
④ 杠杆平衡实验报告单怎么写 要有实验目的 原理 器材 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解到设计实验探究的科学思想。
2、获得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3、能够理解杠杆平衡状态的基本含义。
实验器材:杠杆、支架、一盒钩码、固定在杠杆上的挂物环、弹簧测力计。
实验要求:1、会组装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使其能灵活地绕支点转动,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使杠杆水平静止。
第二步、先在支点左侧,20cm处挂一个0.5N的钩码,试一试需要在指点的右侧10cm处挂几个钩码,能够使杠杆再一次水平静止,杠杆水平静止后,将实验所测数据填入实验记录的表格内,将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作为动力F1,则F1=0.5N,动力臂L1为20cm,F1×L1=10
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1N,阻力臂L2为10cm,F2×L2=10
(改变钩码的位置和钩码的个数,再做一次实验,)
第三步、将支点左侧,距支点5cm处,挂3个钩码,试试看,在支点右边15cm处,需要挂几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再次水平静止。
待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记录表格内,动力F1,F1=1.5N,动力臂L1为5cm,F1×L1=7.5,作用在杠杆右侧的力为F2,F2=0.5N,阻力臂L2为15cm,F2×L2=7.5.
第四步、通过两次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结论:a、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匀速转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静止时的位置不一定是在水平位置。
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附表: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M) 动力×动力臂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
⑤ 怎么做个关于杠杆的科学小模型
(1)取一根长宽适中的均匀薄木条,从木条中点开始向两端画上等间距刻度线。在中点处钻一个孔,用细线将木条悬挂在支架上即成一杠杆。如果悬后不水平,则可在翘起端绕上金属丝(或卷上胶布、粘上橡皮泥)调成水平。
钩码可用装有细砂的青霉素药瓶代替。
(2)在薄木条的中心挖一圆孔,圆孔内嵌进一段玻璃管。在支架上钉一锉成夹劈形的铁钉,将玻璃管套在铁钉上,再将杠杆调平衡即可。
(3)也可直接用学生的刻度尺(学生尺),放在三棱木块的棱上代替杠杆,用相同质量的硬币(或棋子)代替钩码进行实验,,效果也很好。
⑥ 物理:关于杠杆原理的小制作
蜡烛跷跷板!这个很好玩,也很简单。
详细情况,你可以网络视频!
⑦ 关于物理小制作:杠杆
1,零刻抄线在秤空载时秤砣的位置
2,其他袭刻线可以用五分硬币的侧边(厚度)等比例确定
3,我没时间做
注意:弹簧秤用来测量秤砣的质量
秤砣用药瓶装沙子制作
另外一个药瓶确定杆秤的
量程。
称盘吊点到挂钩距离占秤杆全长 最好成整数比例
便于计算。
用五分硬币厚度用来确定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