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实验中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杠杆的平衡条件

发布时间:2021-09-17 10:22:53

❶ 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1、2位置施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当施加的动力垂直于杠杆时,动力臂最长,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一定,
∴此时的动力最小,
∴从位置1移动到2的过程中,动力F先减小再增大.
故选D.

❷ 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a)所示的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1)如图(a)所示的状态,左低右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2)如图(b)所示的状态,左低右高,可以将右端钩码的位置向右移;
(3)使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4)该实验小组只做了一次实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5)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故答案为:
(1)右;
(2)右;
(3)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
(4)不能得出实验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5)错误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单位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❸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

解(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偏高,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
(2)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第三个钩码的下方,即左侧的力是三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2个×3格=3个×n格,n=2;即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
(4)不能得出探究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5)杠杆在水平位置的方案好;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进行实验,力臂不在杠杆上,不方便测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故答案为:(1)左;(2)D;(3)2;(4)不能;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5)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同时又可以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❹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首先要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1)如图1所示,杠杆平衡后,下面哪种

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把杠杆挂在支架上以后,若重心不在支点上,则杠杆使用时杠杆的重力会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为避免这一点,可让重心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时,杠杆又可以在任意位置平衡.由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能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1)解:钩码个数×格数可代表力×力臂.
A、左边:4×2,右边:3×3,右边下倾.
B、假设移1格,左边:3×3,右边:2×4,左边下倾.
C、左边:3×4,右边:2×6,杠杆平衡.
D、左边:4×2,右边:4×3,左边下倾.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C选项的操作中,杠杆可以平衡.
(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什是0.1N,根据指针位置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N;
由图可知,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之间的关系是L1=2L2,因为FL1=GL2,所以G=

FL1
L2
=1.9N×2=3.8N;
当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由竖直向上改为bc方向时,动力臂L1将减小,而阻力G及阻力臂L2均不变,根据F=
GL2
L1
可得拉力F将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水平;(1)C;(2)1.9;3.8;变大.

❺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线和【弹簧测力计】等。在实验前,要先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若在实验过程中,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便于从杠杆上测出或读出力臂的长度】

❻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杠杆平

(1)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本身才与竖直方向下的重力方向垂直,此时的力臂正好在杠杆上,是杠杆的长度,测量起来非常方便,同时,重力作用线过支点,还可以消除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每只钩码的重力G,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s,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2G×2s=nG×s,解得,n=4,则在杠杆b处应挂的钩码数是4个;
(3)斜向下拉,力臂变小,力变大.
(4)反向延长动力的作用线,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4;
(3)大于;
(4)如图所示

❼ 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恰好沿着杠杆的方向,便于测量力臂;
杠杆左端偏高,则应将右端或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①第1次实验中:F1L1=F2L2=1.5N×10cm=15N?cm;
L2=

F1L1
F2
=
15N?cm
1N
=15cm;
第2次实验中:F1L1=F2L2=1N×20cm=20N?cm;
F2=
F1L1
L2
=
20N?cm
10cm
=2N;
(2)第3次实验中,拉力的方向向右倾斜,拉力的力臂不等于20cm.
故答案为:(1)水平;力臂;左;(2)①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0 1 15
2 1 20 2 10
3 1 20 1.5 10
②动力臂测量错误.

❽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如图,左边为2个钩码,钩码所处位置为A点2格,所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应将右面的一个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3)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左;(2)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3)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4)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阅读全文

与实验中杠杆的平衡条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率怎么算的 浏览:750
08年危机后汇率 浏览:568
异能用杠杆炒期货的全部小说 浏览:999
华鑫期货ctp 浏览:738
瓦愣纸上市公司 浏览:575
今日小米股票价格走势 浏览:580
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心得体会 浏览: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电话 浏览:483
开发性金融机构 浏览:82
代客理财和私募基金 浏览:264
中保利现货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浏览:499
一看就懂的银行理财 浏览:486
三一重工沪股通持仓 浏览:893
正骨水股票 浏览:786
科陆充电价格 浏览:948
新杠杆基金 浏览:288
银行票据理财骗局 浏览:496
美咖啡期货c价 浏览:620
四川信托天府聚鑫3号 浏览:460
青海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