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政府干预汇率的手段

政府干预汇率的手段

发布时间:2021-09-17 22:06:52

1. 5政府对汇率变化的干预方式有哪几种

主要有政策干预和市场干预两种。政策干预包括放松或者收紧货币政策,放松货币政策会加大本国货币的贬值压力,收紧货币政策有利于本国货币升值。市场干预就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买入或者卖出本国货币。

2. 央行通过什么手段干预汇率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对付投机者的四大法宝是:

  1. 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本国货币或美元或其它货币 。

  2. 提高本国货币的利率。

  3. 收紧本币信贷,严防本国货币外流 。

  4. 发表有关声明。各国中央银行通过以上的措施,使得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者的融资成本大幅提高,迫使它们止损平仓,铩羽而归,以使汇率回到合理的水平。

    以上四种方法,尤以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短期效力最为明显,往往是汇率剧烈波动的原因。

3.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有哪些 各有什么影响

我国经济主要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宏观调控又主要分为财政、货币、行政.税收.信贷、汇率、优惠、制裁等政策措施。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适时改变市场货币政策。

4. 国家用怎样的手段来控制汇率

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按干预的手段来分,可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分,可分为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按干预策略分,可分为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砥柱中流型干预和非官方盯住型干预。按参与干预的国家分,可分为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 追问: 那再麻烦你解释一下那些干预方式的含义把 回答: 根据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可以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 直接干预是指政府自己直接入市买卖外汇、改变原有的外汇供求关系从而引起汇率变化的干预。
“中和干预”又叫冲销式干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对外汇干预进行冲销和不进行冲销的影响有以下四种:当中央银行购入国外资产,但不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货币供给同时增加,中央银行的国内资产不变;当中央银行购入国外资产,并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增加,国内资产减少,国内货币供给不变。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但不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货币供给同时减少,中央银行国内资产不变;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并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则增加,国内货币供给不变。
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允许其买卖外汇而改变国内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无论资本是否完全流动,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经济影响是相同的。

5. 中央银行是怎么干预外汇,干预的手段有哪些

外汇波动成因很多 如本国利率造成的资本流入 本币流失 或者过外投机者大量建仓后的集中抛售等 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采取调整利率 收缩信贷等政策 或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通过柜面交易买卖 和官方言论等也是干预的手段

6. 国家干预汇率升降的手段有哪些

干预汇率是对本国货币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欧洲会,日本经常干预,美国也在干预汇率,就是能不能干预的动的问题!所以这件事情上所做解释也无意。尤其在金融危机时代,为了保证经济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干预汇率是极为正常的一件事。众所周知 日元是公认干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汇储备在这里就不将了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美元在贬值我们为什么要买国债,这事多国家经济的另一种保护措施,我们是在美国经济不好的时候有损失但是同另一个方面我们会有巨大的收获!
里面牵扯太多,只能说到这些!

7.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方式有哪些

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可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

(1)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化。例如,外汇市场上美元对日元的汇价大幅度下跌,日本中央银行想采取支持美元抛出日元,美元成为它的储备货币,而市场上日元流量增加,使日本货币供应量上升,而利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抵消外汇买卖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日本中央银行可在国内债券市场上抛债券,使市场上的日元流通量减少,利率下降的趋势因此而抵消。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债券和国际债券的相互替代性越差,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的干预就越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2)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反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得到这样的信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要发生变化,或者说预期中的汇率将有变化等等。一般来说,外汇市场在初次接受这些信号后总会作出反应。但是,如果中央银行经常靠“信号效应”来干预市场,而这些信号又不全是真的,就会在市场上起到“狼来了”的效果。1978年至1979年卡特政府支持对美元的干预,经常被认为是“狼来了”信号效果的例子。而1985年西方五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广场饭店声明”立刻使美元大跌,就经常被认为是“信号效应”成功的例子。

所谓改变政策的外汇市场干预实际上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转变,它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而听任国内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朝有利于达到干预目标的方向变化。例如,如果马克在外汇市场上不断贬值,德国中央银行为了支持马克的汇价,它可在市场上抛外汇买马克,由于马克流通减少,德国货币供应下降,利率呈上升趋势,人们就愿意在外汇市场多保留马克,使马克的汇价上升。这种干预方式一般来说非常有效,代价是国内既定的货币政策会受到影响,是中央银行看到本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离均衡价格时才愿意采取的。

判断中央银行的干预是否有效,并不是看中央银行干预的次数多少和所用的金额大小。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由于这些因素对外汇市场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或者说,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至少可能使这种短期的扭曲提前结束。

第二,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而中央银行之所以坚持进行干预,主要是可能达到以下两个目的:首先,中央银行的干预可缓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跌势或升势,这样可避免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过分冲击;其次,中央银行的干预在短期内常会有明显的效果,其原因是外汇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这种突然出现的政府干预。这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时间来重新考虑其货币政策或外汇政策,从而作出适当的调整。 3、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发展

从1973年到现在,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经常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直接干预,其中较大的联合干预约有5次,成功和失败的兼而有之。对1976年—1979年美元弱势的干预 在经过1974年至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以后,美国的经济仍处于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的处境。卡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利率在上涨,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涨得更快,外汇市场因此开始不断地抛美元,使美元的汇价一路下跌。面对美元的跌势,卡特政府决定干预外汇市场。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项反通货膨胀的计划,但由于对美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明确的表示,美元反而在外汇市场上狂泻。面临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压力,德国和日本两国的中央银行被迫进行不改变自己政策为前提的大规模干预,买美元抛本国货币,但收效甚微。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 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入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现在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工业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如果大批资本流入德国,则德国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汇价就会上升,而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势必会流向该国。

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变化的相关性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产业配置和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大量外流,导致本国货币汇价下跌时,或者当人们预计本国货币的汇价会下跌,导致资本外流时,这个国家的产业配置和物价必然出现有利于那些与对外贸易有联系的产业的变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可分为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和无法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两种。前者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出口和进口,后者如某些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当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时,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部门的物价就会上升,如果这一部门工资的上涨速度不是同步的话,追加这一部门的生产就会变得有利可图,出口因此也会增加,但是从国内的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就会从非贸易产业流向贸易产业。如果这是一种长期现象,该国的国民经济比例就可能失调。因此,工业国家和中央银行是不希望看到本国货币的汇价长期偏离它认为的均衡价格的。这是中央银行在本国货币持续疲软或过分坚挺时直接干预市场的原因之一。

资本流动与外汇市场变化的相关性对国民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在于,大量资本流出会造成本国生产资本形成的成本上升,而大量资本流入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长期资本投资。美国从80年代初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美元汇价逐步上涨,而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美联储)在1981年和1982年间对外汇市场又彻底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西欧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在欧洲货币的汇率不断下跌时,被迫经常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并一再要求美联储协助干预。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外贸政策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而出口问题在许多工业国家已是一个政治问题,它涉及到许多出口行业的就业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选民对政府态度等许多方面。任何一个中央银行都不希望看到本国外贸顺差是由于本国货币的汇率太低而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因此,中央银行为这一目的而干预外汇市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8. 如果中国政府干预人民币汇率,会从哪方面下手

简单说:调节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存贷款利率、控制税收、调整政府财政支出和公开市场操作等。
主要是控制流通中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让人们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人民币作为货币的基本作用,而不是作为投机品来投机炒作,防止国外热钱的流入,
目前我国受国内国外双重压力的影响,逼迫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因此需要国家政府对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势头加以控制。

9. 政府通过哪些手段来降低汇率,有人帮我详细解释一下吗

理论上
美国一件商品价格是P1,中国价格是P2,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E有:P2/E=P1。要不然就存在套利机会。例如,以前人民币便宜,美国人就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来购买商品,再运到美国卖,就可以获利。那么,中国买到美国的产品多了,美国国内产品就生产的少了,出于保护美国生产业的需要,美国会要求人民币升值。
实际上
以前我们是紧盯美元的管制式汇率政策,外汇全在银行。企业出口很方便,把所得货款通过银行换成人民币拿进来就行了。可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就要审批,规定限额等等。那么,自然我国外汇储备就会很多了。
汇改后是一篮子货币的开放制度,有一定管制。首先,开放制度就是个人可以自由的买卖外汇,管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管制。其次,一篮子货币的意思是人民币汇率不仅要看美元,还要看多种货币。为什么要一篮子呢?个人认为是有泰国前车之鉴。如果仅仅盯着美元可能被国际炒家钻空子,而一篮子货币就能防止这种可能。

现在人民币升值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根据平价理论,中国人民币汇率水平本来就有被低估的空间;2、由于人民币有进一步升值预计,所以很多人将美元换成人民币来套利;3、中国投资环境理想,政局稳定,因此国外投资多,促进升值。

总之,在开放的经济中,汇率是“看不见的手”能动调节的结果。汇率波动表现了买卖方的博弈。人民币升值短期可能会影响我国经济水平,但我相信长期上升值肯定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与政府干预汇率的手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异能用杠杆炒期货的全部小说 浏览:999
华鑫期货ctp 浏览:738
瓦愣纸上市公司 浏览:575
今日小米股票价格走势 浏览:580
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心得体会 浏览: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电话 浏览:483
开发性金融机构 浏览:82
代客理财和私募基金 浏览:264
中保利现货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浏览:499
一看就懂的银行理财 浏览:486
三一重工沪股通持仓 浏览:893
正骨水股票 浏览:786
科陆充电价格 浏览:948
新杠杆基金 浏览:288
银行票据理财骗局 浏览:496
美咖啡期货c价 浏览:620
四川信托天府聚鑫3号 浏览:460
青海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837
信托公司2016校园招聘 浏览:902
深圳前海元铂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