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有的杠杆是水平平衡有的杠杆是倾斜平衡
在具体的一个杠杆中,其支点的结构都是能使杠杆处于自稳定的结构。回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答有外力产生一个新的力矩,破坏掉原来的平衡条件,使杠杆产生倾斜,则在这个倾斜过程中,杠杆的自稳定结构会产生支点微移、力臂重量的重新分布等,从而产生一个抵消外力的力矩,这个叫自平衡力矩。
自稳定结构在最大倾斜处产生的最大自平衡力矩叫这个杠杆的稳定范围。
杠杆每倾斜1度,自稳定结构所产生的自平衡力矩叫这个杠杆的稳定度。
稳定度的倒数叫这个杠杆的灵敏度。
比如,当杠杆在左侧增加一个小砝码,则左侧力矩增加,杠杆左倾,锥形支点与杠杆的接触处微小左移(或由于支点位置在水平杆的上侧,左倾时重心右移,可等效支点左移),左侧力臂减小,左侧力矩减小,右侧力臂增加,右侧的力矩增加,这个左右两侧力矩差就是自平衡力矩,与外加小砝码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
随倾斜角度增加,自平衡力矩增加,当自平衡力矩与小砝码产生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就在这个倾斜角度稳定平衡。
如果小砝码太大,产生的力矩大于杠杆的稳定范围,则这个杠杆产生倾覆,杠杆结构破坏,这时的状态就不能用杠杆平衡的公式进行计算了。
㈡ 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就是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这是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遇阻力臂的乘积,既F1L1=F2L2
㈢ 杠杆的平衡条件,就是有个公式是什么来着
杠杆原理 亦称“杠来杆平衡条件”。源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㈣ 杠杆平衡的原理
杠杆原理就是“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版和阻力)权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4)杠杆平衡和有趣的平衡扩展阅读: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杠杆平衡
㈤ 什么是杠杆平衡状态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当杠杆静止或做快慢均匀的转动时.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㈥ 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回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答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5)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保持平衡
㈦ 杠杆平衡
1.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注意:
① 静止包括水平静止和倾斜静止;
② 杠杆匀速转动,也是一种平衡状态。属于“动平衡”。即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高中将学习和研究。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为:F1•l1 = F2•l2;或F1/F2=L2/L1。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㈧ 杠杆平衡是什么意思
杠杆平衡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杠杆静止不动,二是指杠杆匀速转动。但一般情况是指杠杆处于水平位置而静止不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