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经营杠杆的特点
企业在运用经营杠杆理论时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一下:
一是与固定成本相关
经营杠杆作用的强度与企业固定成本相关。如果企业的固定成本较高,其边际贡献的大部分必须用于弥补固定成本。企业一旦达到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全部边际贡献都为经营利润。
二是接近保本点时,经营杠杆作用最大
企业达到其保本点之后,只要销售略增长,就会引起经营利润较大的增长。同样,如果企业接近其保本点,只要销售额略有降低,全部经营利润就会被抵消掉。
❷ 市场融资杠杆率过高是什么意思
融资杠杆过高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融资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资本,然后就可以借到高额的贷款。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看好一个项目,如果出5元钱,然后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动了100元的投资,杠杆20倍。这种情况下如果出风险的话,可以看到,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波及面越广。于是贷款方开始不愿意给这么高比例的杠杆出资,要求借款方多出资本金。
所以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2)经营杠杆率高的企业的特点是扩展阅读:
市场融资杠杆率过高的危害
1、过高的杠杆率、加上经济大环境的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和危害不言而喻,温州、绍兴等地不断有老板因无法还贷而跑路,企业因此而破产。这些贷款有来自于银行,也有来自于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这样的企业负债率肯定在100%以上。
2、资金的高杠杆在短期内快速推高股价和指数的同时,也隐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在高杠杆不能持续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高杠杆的资金就会迅速从股市撤退,从而引起股价和指数的急剧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时与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盘如影相随。
3、借助于高杠杆来投资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势很难具有持续性。更何况,各路加杠杆或拆借入市的资金中难免有违规或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存在,一旦强化监管,这类资金将不计代价撤离股市,加剧股市的大起大伏。
❸ 何为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有何作用简答
二、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2、经营杠杆的作用:
(1)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规模大的企业的固定成本很高,这就决定了其利润变动率远远大于销售变动率。业务t越高,固定成本总额越大,经营杠杆越大。企业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增加销售,就可以成倍获取利润。单位变动成本较高,销售单价较低,经营杠杆同样会偏大,利润变动幅度仍然大于销售变动幅度。也就是说,获得能力与利润增长的快慢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2)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在较高经营杠杆率的情况下,当业务量减少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率的倍数成倍减少.业务t增加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率的倍数成倍增长。这表明经营杠杆率越高,利润变动越剧烈,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反之,经营杠杆率越低,利润变动越平稳,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通常情况下,经营杠杆高低只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经营成果的好坏。在业务量增长同样幅度的前提下,企业的获利水平不同;但在业务量减少同样幅度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的下降水平也不同。无论经营杠杆高低,增加业务最是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
(3)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
通过计算企业的经营杠杆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利润以及销售变动率等指标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计算企业计划期的销售变动率来预测企业的销售!。这有利于进行较快的预测。与此同时,可以进行差别对待,针对不同的产品来预测不同的销售变动率,有利于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4)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
由于经营杠杆系数的高低代表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通常都通过计算经营杠杆的大小来进行风险分析。可直接用经营杠杆率及业务最变化率相乘来计算利润变动率,然后在基期利润基础上计算备选方案的预期利润,最后从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优的方案。这样便可获得一个最佳的经营决策,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经营杠杆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当销售收入减少时,经营杠杆会发挥消极作用,造成息税前利润比同期销售收入减少的速度更快,当销售收人增加时,经营杠杆会发挥积极作用,使息税前利润比同期销收入增长的速度更快。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其两面性。
二、财务杠杆是筹资管理中一个工具。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制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是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是否合理。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作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 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企业所适应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
❹ 航空公司属于经营杠杆度非常高的行业,为什么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
业务量Q、产品售价P、产品成本b、调整价格能力(p-b)、固定成本的比重。
在企业全部成本中,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较大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额就多,若产品量发生变动,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会随之变动,最后导致利润更大幅度的变动,经营风险就大;反之,经营风险就小。上述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诸因素中,固定成本的影响比重很重要。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
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
比率。经营杠杆系数=(p-b)*Q/[(p-b)*Q-a]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如果没有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系数就等于1,此时就没有杠杆效应。杠杆系数越大,说明利润不稳定性就越大,风险越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小固定成本大小决定经营杠杆度。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度就越高。
综上所述,航空公司,是一个固定成本极高且回收期较慢的行业,因此其经营杠杆度是非常
高的行业。
❺ 经营杠杆的作用
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假设甲、乙两企业有关数据如下(表一):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产品销量 10000件 10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 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 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税前收益 100000元 100000元
由表一可知,尽管甲、乙两企业成本结构不同,但是其实现的税前收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似乎成本结构对企业收益没有影响,然而,若甲、乙两企业的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却大不一样。
如甲、乙两企业销量分别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其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二):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产品销量 11000件 11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 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 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税前收益 120000元 130000元
显然,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
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或 =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
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
甲企业:DOL=(50-30)×10000÷100000=2(倍)
乙企业:DOL=(50-20)×10000÷100000=3(倍)
甲企业收益增长是其产品销量增长的2倍,也就是说,销量若增长10%,其收益将增长20%(10%×2);同理,乙企业的收益增长为其产品销量的3倍(即收益增长30%)。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
由经营杠杆率的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推导得:
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
从该公式计算的结果可知,企业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并且经营杠杆率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比重愈大,经营杠杆愈高;反之,经营杠杆率则愈低。所以,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对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仅能提供等额的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将经营杠杆率公式作如下调整:
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可见,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销量上升,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降低;反之,销量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生产能力扩大销售,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❻ 财务杠杠非常高的企业前三是哪些经营杠杆呢 还有财务、经营杠杠前三的行业分别是
企业不知道。就行业来说,财务杠杆最高的应该是房地产业吧。次之应该是基建行业吧。再次之貌似是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吧。经营杠杆我认为很难从行业上做排序吧。能力有限,只能这样回答了。
❼ 什么是杠杆企业
没有杠杆企业这一名词,但是根据经济学上“杠杆效应”等相关名词,可以推知杠杆企业的意思是指以小博大的企业,也就是指投入资本小于远小于收益的企业。财务杠杆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一种放大效应,当企业运用了负债,财务杠杆的效应就会显现。
但是负债并非越多越好,我们首先应该分析筹集资金后资金的利润率是否大于利息率,如果是,则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一种正杠杆的效应;反之,负债的运用会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每股利润,负债体现的是一种负杠杆的效应。
当然,这仅仅是对单种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行阐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筹资的渠道很多,财务杠杆效应往往是通过组合的筹资结构体现的。
(7)经营杠杆率高的企业的特点是扩展阅读:
杠杆企业的特点: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
3、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将发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获得更大的额外收益。这种由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额外利润就是财务杠杆利益。
4、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将发生负面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这些额外损失便构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❽ 三,究竟哪些企业杠杆率较高
由于杠杆率随刺激政策的乘数效应和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的缺陷,债务不断向国企集中,成为此轮杠杆周期的新特点。从贷款和债券数据方面看,我国企业部门债务的绝大部分来自国有企业负债,占80%左右。
根据财政部数据,国企营业总收入虽然从2008年的约21万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6.5万亿元,但利润增幅除2010年较大外,2013年仅达5.9%,而成本中的财务费用增幅却由2009年的3.2%迅速增长到2012年的33.5%,虽然2013年重新回落至8.6%,但2014年第一季度重又增长19.3%,财务费用增幅已经连续4年超过利润增长,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按照所有制,国有企业杠杆率较民营企业高;按照行业分析,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钢铁等部分行业是高杠杆、高债务风险的部分,需要分别解决。今天的债务形式和主体多元化,既有银行的表内也有银行的表外,还有信托证券保险债券融资、民间融资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当前企业债务中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债券,而且增长迅速,企业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偿还方式加剧了企业发生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当前我国企业的债务主要集中在贷款和债券方面。
从2008年以来企业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工业、材料、公用事业和能源等领域;从当前存量债务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主要分布在公用、铁路、矿产、运输、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从2013年各行业的杠杆率分布看,汽车及零部件、商业、生物制药、材料、运输等多个行业非上市企业的带息债务杠杆率都超过了50%。
❾ 什么是经营杠杆率
经营杠杆率也称经营杠杆系数。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它。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