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清朝有没有股票
清朝有股票,招商局发行过股票,国外的股票也进入过国内,在一些洋行发行过
⑵ 中国股市中最老的股票时那几只
您好,最早上市的的八只股票如下:1.600653,申华控股 2.600655豫园商城 3.600654,飞乐股份 4.600602,广电电子 5.600656,ST方源 6.600651,飞乐音响 7.600652.爱使股份 8.600601,方正科技
⑶ 关于老股票
1.现在都没有上市的股票,有点玄乎了,你可以在网上查查这个公司的情况.
2.如果他们的是股票帐户的话,你可以用.
⑷ 清王朝就已经有股票了吗,谁推出的
清王朝在接连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痛击之后,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总理衙门的带动下开启了一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工企业的近代化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洋务运动主要靠有能力和实力的汉族地主在地方推行,其中执牛耳者当属。李鸿章可谓是涉猎了近代工业的方方面面,同样中国的第一只股票的发行也是在他的推动之下完成的。
招商局原始股的股价定在了每股1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一股6000元人民币,不愧为泱泱大国第1股。10年之后,轮船招商局的股票股价被炒到了美股265两白银,相当于现在人民币接近16万元,可谓天价。这么高的股票价格居然还有人在买,可见当时清朝人炒股甚至比当代人还要疯狂。基于此制度优势,轮船招商公司很快成为了近代中国创办的规模最大企业,之后在清政府贷款的支持之下,居然以222万白银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成为了亚洲首屈一指的居于垄断地位的航运公司。
⑸ 60年前老古董股票值多少钱
你好,首先恭喜你发财了!如果你有60年前的股票就值钱了!中国股市现在才成立二十多年!
⑹ 解放前的老式股票现在的价值
这个基本没价值,人家不认。除非当古董收藏
⑺ 中国的股市究竟是清朝就有了还是90年开始才有查资料是90年才开始计点,那为什么清朝的时候也有股票
清朝有股票
从90年代开始的是A股,沪深交易所
⑻ 清朝第一张股票叫什么什么时候发行的
李鸿章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
“裱糊匠”的比喻道出了他的无奈与自责。
其中最能代表李鸿章成就的是留存至今的两个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任命中国人为领导,聘请外国技师,主要任务是模仿生产西方的船只兵器,所以受国外的影响更大。
轮船招商局作为民用的服务企业,则是纯粹的华人企业,它的章程里特别规定,不接受外国资本,采取洋为中用的股份制形式,组织结构上更先进。这种模式,包括一些具体组织生产的方式,一直为后来的民族工业所袭用。
从细节和局部上看,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清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我们这里不作探讨,但作为一个从小饱读四书五经、在“君子耻于言财”的封建传统环境中成长的政治官僚,能大胆引入股票这一现代金融工具,比起1993年股票在中国登陆后,一些视之为洪水猛兽的经济学家们不知高明了多少。
1872年,同治皇帝批准李鸿章的奏折,正式同意成立招商局。此时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赏穿方龙补服,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
这份引起朝廷上下,特别是满族王公非议的奏折已在慈禧太后案头搁了十年,若不是李鸿章“毅然必行之事,破群议而为之”,恐怕要拖到猴年马月了。
奏折是批了,头疼的事还在后面,因为老佛爷“准奏”后面还有一句话,“朝廷手头上也紧,你自个儿想法子去吧。”
这叫政策照给,资金自筹。
当晚李鸿章找来造船界巨子朱共昂,即后来的招商局董事长,商量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两人先按官场习惯相互兜圈子,尽量摸清对方态度,最后不约而同提到一个人:容闳。容闳是清政府首批官费留学生,著有《西学东渐记》,他计划以股份制形式创办造船厂,并拟列《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这是中国最早模仿西方股份制筹组股份公司的设想,章程报到总理衙门后由于多方掣肘未能通过,但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着这份章程两人反复酝酿并形成一致意见:按此法进行。
于是,轮船招商局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发行股票面向社会筹集资本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号称“中华第一股”。
⑼ 清朝的股市最后是如何崩溃的
在中国,股票市场出现在现代银行之前,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开始在上海问世。之后,在中国洋务运动的驱动下,第一只华商股票——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底开始交易。接下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现代工业企业、矿业企业相继发行股票。1881年,外国商人创办了上海自来水公司,其股票供不应求。同年,原本乏人问津的轮船招商局股票价格也开始上涨,100万两的额定资本全部招足,而原本的100两一股也在1882年时达到了260两的高位。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报》所评论的:“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该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如何,竞往附股。”就是说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么的,是蒸蒸日上还是面临倒闭,总之你敢发我就敢买,还不如今日去欧美扫货的中国土豪,起码认认驴包。
于是大起大落的刺激来了。1883年10月,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导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当时,矿业股票暴跌,形同废纸,其他原本信誉良好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也是一落千丈。于是股市崩盘,股民血本无归,纷纷上天台思考人生。介入股票投机和承做股票抵押的钱庄也纷纷倒闭,一度空前繁荣的股票市场变成了夜晚的菜市场——热闹过后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