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改对发电企业有什么好处
电改主要是为了节省电力传输成本以及提高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对于发电企业和用电大户,他们将是新电改最直接的受益者,特别是那些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企业、区域性电力平台等都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1、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对于集团公司而言,改革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当前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能还会更多一些。对此,我们必须早做准备,积极应对,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在改革中抢占先机,推动集团公司在改革大潮中稳步前行。
2、当前国家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还在修订完善中,未来可能还要出台更为详细的实施细则。我们要密切关注改革动向,紧密联合其他发电集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发电企业的改革诉求,努力争取有利于发电侧的相关政策。
建议国家加强对电能直接交易的监管。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开展直接交易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双方能够自主谈判协商确定电量和电价,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特别是要杜绝地方政府搞优惠电量强制摊派行为。同时建议国家设定直接交易电量价格的浮动范围,避免产生恶性竞争。
3、建议国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由于风电、太阳能发电、气电等清洁能源成本高、电价高,并不适宜参与电能直接交易,将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建议国家提前考虑和安排可再生能源的电量消纳问题,一方面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保障政策,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电力用户使用一定比例的清洁能源电量。
建议国家在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后再将售电侧放开。如前所述,在当前电力运行模式下放开售电侧毫无意义,建议国家在核定输配电价后再将售电侧放开,并且建议电网企业逐步退出售电业务,仅收取“过网费”,这样才能在售电侧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建议国家核定合理的输配电价。
4、建议国家不要采取平均销售电价扣除平均上网电价的简单方式核定输配电价,而应委托第三方对电网企业的投资和成本进行核算,按照覆盖成本、微利的原则,核定合理的输配电价,给予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时更大的议价空间。
建议电力调度和交易机构采用中央垂直管理模式。如果将来改革要求电力调度和交易机构独立于电网企业,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各区域的调度和交易机构采取中央垂直管理模式,避免其成为地方政府利益调配的载体。
㈡ 什么是电力市场交易
电力市场交易分为电力批发交易和电力零售交易。电力批发交易是指发电企业与售电公司或电力大用户之间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的电力交易活动的总称。现阶段,是指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大用户等市场主体通过双边协商、集中竞争等方式开展的中长期电量交易。电力零售交易是指售电公司与中小型终端电力用户(下称“一般用户”)开展的电力交易活动的总称。
㈢ 新电改方案的主要内容
由国家发改委综合改革司等部门牵头编制的新电改正式上报。依据上报的电改方案,将不会拆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企业,而是将其公用事业化,电网企业只能用过网费来维持运转而不能再“吃差价”来盈利。
能源局牵头制定的新电改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新方案以电网逐步退出售电和大用户直购竞价上网为主线,以及电网的财务和调度两者择其一独立。
在大用户直购电改革方面,建立多买多卖的电力市场,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绕过电网自主交易,并拥有自主选择权。核心是电价的市场化,其最终目的都是打破电网公司在电力交易中对发电公司的单一买家地位和对电力用户的单一卖家地位,实现电力交易市场化,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
新电改方案从售电侧改革起步是折中的结果,在此前的课题申报阶段,有关部门的改革思路不一致,如果电网只保留输配权,发电方和用电方直接交易,电价完全市场化,多年来一贯形成的国家定价局面将被改变。最后意见统一后确定先放开售电价交易。在剔除电网的过网费,电力完全市场交易后,发电企业只要成本能覆盖,电价的下调是可以预见的,具体来说,购电价有下降空间,而售电则不好说。
2015年10月19日,媒体记者从相关职能部门获悉,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区域综合试点方案将在近期落地,而贵州、云南两地有望成为国内首轮获批的省份。与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不同,贵州和云南的综合试点为国内首轮,而且内容涵盖输配电价、电力交易、售电侧和跨省跨区电力交易。
有关专家认为,云南、贵州两地电力富余需外送,综合改革意愿强烈。从国家层面考虑,云、贵电源结构丰富,竞价上网、电力交易、跨区配置等试点更具试点意义,改革阻力也相对较小。
实际上,此轮综合试点呼声已久,此前各省区角逐颇为激烈,云南、贵州也被认为是“实力选手”。按照新一轮电改积极稳妥、分布有序推进的原则,输配电价改革先后确定深圳、蒙西、湖北、安徽、宁夏、云南、贵州等七个省区进行试点。
㈣ 新电改对上市公司有什好处
“对于发电企业和用电大户,他们将是新电改最直接的受益者,特别是那些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企业、区域性电力平台等都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1、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对于集团公司而言,改革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当前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能还会更多一些。对此,我们必须早做准备,积极应对,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在改革中抢占先机,推动集团公司在改革大潮中稳步前行。
2、当前国家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还在修订完善中,未来可能还要出台更为详细的实施细则。我们要密切关注改革动向,紧密联合其他发电集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发电企业的改革诉求,努力争取有利于发电侧的相关政策。
建议国家加强对电能直接交易的监管。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开展直接交易时,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双方能够自主谈判协商确定电量和电价,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行为,特别是要杜绝地方政府搞优惠电量强制摊派行为。同时建议国家设定直接交易电量价格的浮动范围,避免产生恶性竞争。
3、建议国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由于风电、太阳能发电、气电等清洁能源成本高、电价高,并不适宜参与电能直接交易,将在未来的电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建议国家提前考虑和安排可再生能源的电量消纳问题,一方面继续实施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保障政策,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电力用户使用一定比例的清洁能源电量。
建议国家在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后再将售电侧放开。如前所述,在当前电力运行模式下放开售电侧毫无意义,建议国家在核定输配电价后再将售电侧放开,并且建议电网企业逐步退出售电业务,仅收取“过网费”,这样才能在售电侧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建议国家核定合理的输配电价。
4、建议国家不要采取平均销售电价扣除平均上网电价的简单方式核定输配电价,而应委托第三方对电网企业的投资和成本进行核算,按照覆盖成本、微利的原则,核定合理的输配电价,给予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直接交易时更大的议价空间。
建议电力调度和交易机构采用中央垂直管理模式。如果将来改革要求电力调度和交易机构独立于电网企业,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各区域的调度和交易机构采取中央垂直管理模式,避免其成为地方政府利益调配的载体。
㈤ 新电改背景下发电厂怎么
新电改对发电厂其实没有什么影响的。主要对针对电老虎有影响的。激活一些售电公司。
国家发改委酝酿10月底前在全国所有地区开展输配电价测算,明年择机出台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办法》将,明确准许总收入和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核定的具体意见。
电力体制改革是市场主体的利益再分配,涉及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等。新电改选择“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并未对输配电领域进行拆分,电力调度机构未独立;侧重于对输配电垄断环节的监管,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管制,并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
从改革方案的设计看,最大亮点是改变电网盈利模式,电网重新定位为公共服务机构;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后,未来供用电模式将大幅改变;发电企业也将改变指令性、计划式的生产模式,向市场寻找生存空间,市场竞争形成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国内电价水准下降的预期加大。
新电改方案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技术特性定位电网企业功能。改变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为一体的状况,电网企业主要从事电网投资运行、电力传输配送,负责电网系统安全,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按国家规定履行电力普遍服务义务。
按照电改思路,售电主体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电力市场购电,包括向发电企业购电、通过集中竞价购电、向其他售电商购电等。鼓励售电主体创新服务,向用户提供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和用能咨询等增值服务。具体可查看《2015-2020年中国售电公司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
未来,售电机构既可以来自于发电企业、电网公司,也可以是独立的民营企业。他们的利润来源,可以来自于批发和零售电量的差价、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等。有测算显示,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通过用户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带来2分钱的利润空间。
随着改革的演进,电网不再是唯一的售电主体。国家将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在满足一定的技术、安全、环保、节能和社会责任要求下,培育多元化售电主体,激发电力市场活力。
电力行业发展呈现上升态势,在政策继续力挺下,未来能源互联网、电力设备、储能市场、节能减排产业将有巨大发展机遇,正泰电器、林洋电子、特变电工与南都电源等将获利好。
㈥ 结合我国新一轮电改谈谈中国电力市场水平结构模式
“交易机构相对独立”:
第一,“相对独立”起码要是一种“独立”,是应与“完全独立”相对应、相对比的,它应更接近“完全独立”而不应接近“不独立”“假独立”;
第二,这种“独立”是相比于目前状态的独立、是相比于作为电网企业内设机构的独立,因此从电网企业中走出来是基本要求;
第三,相对独立的“交易机构”依然要是一个交易机构,它的房屋、设备甚至人员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与电网企业有一定纠葛,但其基本职能、机构、编制、财务等在第一时间应是完整而独立的;
第四,相对独立的“交易机构”只有依托公权力才可能实现与电网企业之间的独立,政府应通过法规规章等正式形式为交易机构赋权,明确其行业公共机构的属性,并拥有干部人事管理权;
第五、保证交易机构的完整性,顺利完成此项改革任务,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整建制划拨”5字,即将电网企业现有的三级交易机构直接整体独立出来。
——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电网企业在内部所推行的调度/交易分开,本身早有弃车保帅的思想准备与组织准备,交易机构整建制划拨是它们能够承受并且有把握实施的;反之,如果在人家都不怕你来拿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如果还畏缩不前,就实在没有一点儿改革的样子、政府的样子啦!
总之,在电网企业保留了独买独卖业务结构的情况下,所谓“交易机构相对独立”的风险很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失去其独立性,反而成为公权私用固化垄断集团利益的帮手。
㈦ 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和电改试点的区别
中国新一轮电力改革综合试点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继贵州、云南之后,山西省将成为下一个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月1日,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山西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复函》,表示同意山西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发改委要求山西省根据《山西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制定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组建、售电侧改革等专项试点方案,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与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不同,电改综合试点涵盖范围更大,涉及输配电价、电力交易、售电侧和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贵州省、云南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成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之一。
与贵州、云南一样,山西省也是中国的能源大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中国煤炭大省,山西省目前正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中。“一煤独大”的畸重型产业结构,限制了煤电铝等资源优势(2088.661, 8.45, 0.41%)的发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亟需通过改革激活省内和省外市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山西省公开的电力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电力装机6305万千瓦,居全国第八位。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1113.5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7%。全社会发电量2643亿千瓦时,居全国第六位,外送电量82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三位。这些电力资源为山西实施电力体制综合改革奠定了基础。
作为电改综合试点,山西省明确电改的首要重点和路径是理顺电价机制。要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分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分步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妥善解决电价交叉补贴,配套改革不同种类电价之间的交叉补贴。
第二大重点是拓展省内和省外两大市场。省内,进一步激活用电市场,提高电力消纳能力,在现有大用户直接交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和交易规模;省外,向国家争取外送通道建设和电量配额政策,完善省际沟通合作机制,推进跨省跨区电力交易,融入全国电力市场体系,不断扩大晋电外送规模。
第三重点是实现三个规范,即规范交易机构的运营,完善其市场功能;规范市场化售电业务,明确售电主体范围和准入标准;规范自备电厂管理,将自备电厂纳入统筹规划,实现与公用电厂公平参与优选等。
对于电改的目标,山西省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5-2017年,目标是电力行业市场化体系的初步构建,提出到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量达到全社会用电量30%。
在第一阶段内,要完成电力市场框架方案设计,输配电价核定,基本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由市场形成,完成相对独立交易机构的组建和交易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完善电力直接交易机制等内容。
第二阶段则为三年或更长时间。目标是电力市场化体系全面建成。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基本完善;形成健全的电力市场监管规则体系;工商业领域电力直接交易全面放开;形成发电侧、售电侧主体多元、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等内容。
㈧ 什么是电力交易中心
国家电网公司三级电力交易中心于2006年10月全部完成组建,是国家电网公司归口负责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组织和电力市场服务等工作的职能部门。
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职责,统计分配电力电量,统计发供电企业需求量,联系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直接交易分配交易地区及交易电量。
(8)新电改电力交易所扩展阅读:
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发电,跨省、跨区域的电力交易将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益,区域电力市场研究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有较大差别,其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电源结构、电力需求水平也有较大差别。
因此,区域电力市场的建设应因地制宜,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市场组织模式和价格机制。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的基本模式是区域统一市场和区域共同市场区域共同市场的基本特点是保留省级电力市场,省级电力市场的市场主体进行跨省电力/电量交易。在区域统一市场模式中,取消省级电力市场,各省发电企业在区域统一平台上竞价。
区域统一市场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但是我国当前的电力体制以省为实体,除了东北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采用区域统一市场模式还存在较大困难,预计初期将以区域共同市场的形式展开工作。
㈨ 发电公司,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国家电网,电力调度中心,电力交易中心这六个名词什么关系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华中电力市场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在描述市场基本竞争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对华中区域发电企业的利益调整,以及发电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巨大挑战。提出了发电企业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应采取的精细化管理、电力营销等积极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力体制,2002年国务院出台《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初步实现厂网分开和电力企业重组后,全面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实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成为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点。2005年4月,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月度市场模拟竞价,拉开了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序幕。2005年7月和11月,华东区域电力市场和南方电力市场相继启动模拟运行。今年3月,华中电监局公布了华中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华中电力市场改革开始启动。
一、华中电力市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目标
华中电力市场建设分三个阶段目标组织实施。第一阶段,建立区域统一的电能交易平台,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区域内参与竞争的发电企业电量竞争上网;第二阶段,逐步扩大参与竞争的发电企业范围,增加电能交易品种,完善市场功能;第三阶段,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电价改革的逐步到位,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所有具备条件的发电企业和用户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并适时开展电能金融合同交易,最终形成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电力市场。
二、华中电力市场的基本竞争态势
(一)华中电力市场供求总趋势
根据华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当前华中电网用电增长实际,按照中负荷水平预计,2006年华中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达4895亿千瓦时,其中统调电量3752亿千瓦时;至2010年,华中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达6584亿千瓦时,平均年增长7.6%,统调电量5263亿千瓦时,平均年增长8.8%。从电力供给方面看,2005年底华中电网统调发电装机容量8233万千瓦,其中水电3450万千瓦,占统调装机容量的41.9%,火电4783万千瓦,占统调装机容量的58.1%。“十一五”期间,华中电网将逐年投产发电装机容量共7173万千瓦,其中水电2730万千瓦,抽水蓄能320万千瓦,火电4123万千瓦。06年预计新投产2105万千瓦,07年1918万千瓦,大量新建机组的投产,将大为缓解电力供需形势,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已初现端倪。
(二)发电侧竞价机制及竞争态势
华中电力市场竞争机组执行两部制上网电价,容量电价由电力监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水、火电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决定。售电方在年度、月度和日前交易中的中标电量按实际报价结算。随着市场环境由政府核定电价向两步制竞价上网转变,发电企业也必须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更低的可变成本在市场上赢得竞争力。依据2005底装机情况,华中电网竞价电厂(机组)容量合计4912万千瓦,占全部统调发电装机容量的59.7%。其中,竞价水电厂总容量1249万千瓦;竞价火电机组总容量3663万千瓦。湖北电网统调发电装机容量为2422万千瓦,其中参与市场竞争的水电装机容量249万千瓦;火电机组容量706万千瓦;竞价电厂(机组)容量合计955万千瓦,占全省统调装机容量的39.4%,整个华中电力市场发电侧初步呈现有限制的中等程度竞争态势与格局。
(三)发电侧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策略
电力市场改革形成的竞争态势将不可避免地提高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发电企业必须以电网供需形势为导向,对用电侧的用电需求和发电侧的供应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要把握峰谷时段和丰枯季节电网供需形势的变化。根据年度市场、月度市场、日前市场、发电权转让市场和双边市场等不同市场的特点,合理分配进入不同市场的电量比例。在不掌握竞争对手准确成本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政府核定电价和社会平均成本推测竞争对手的成本,在全面效益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竞争策略。
三、华中电力市场改革对域内发电企业的利益调整
(一)两步制竞价模式对水电比较有利
根据《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容量电价以区域电力市场内参与竞争的各类发电机组平均投资成本为基础制定,容量电价=K×(折旧费+财务费用)/(可用容量×年可用小时数)。2005年底华中电网内竞价机组平均造价为4904元/千瓦,其中水电平均造价7666元/千瓦,火电平均造价3956元/千瓦,那么即使考虑水电、火电折旧年限的差异,水电的容量电价亦高于火电容量电价。即便是相同的容量电价标准,由于水电可用小时与利用小时的比值大于火电,按实际上网电量将容量电价折算为上网电价,水电将从容量电费中获得更多的补偿,电量价格竞争时,有更多的报价策略可供选择。
除此之外,水电上网电价和运营成本方面都明显低于火电,亦使水电在竞价上网时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华中电网内水电总体上网电价低于火电,以电厂所在省市的平均利用小时所得的发电量为权重,加权平均上网电价是332.8元/MWH,其中水电288.8元/MWH,火电344.5元/MWH。尽管水电的建设成本高于火电,但运营成本却远低于火电企业。当前,水电平均运营成本为40—90元/MWH,而火电则高达200元/MWH左右。因此,对大多数水电企业来说,竞价不会影响其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但是,清江隔河岩和高坝洲电站,以及在建的水布垭水电站,由于承担了较多的防洪、通航等社会功能,总体造价偏高。三大水库总库容90多亿m3,防洪库容10多亿m3;水道航运升船机投资20多亿元,虽然将基本不通航的清江变成270KM的黄金水道,使300t的船舶可从长江直达恩施,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类非经营性资产若不能从容量电价中得到合理补偿,势必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竞价上网后湖北发电企业市场份额缩小
华中电网六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电源分布结构不平衡,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传统计划分电模式下,发电资源不易转化为有效的实际电能。华中电力市场运作后,由于价格规律的作用,省间电能的流量、流向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省间电力资源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省(市)电量平衡的变化和省内利益的调整。电能资源的流向主要是从上网电价较低、销售电价较低的省份流向销售电价高、购电电价承受能力强、购电报价高的省份。湖北竞价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352.67元/MWH,仅略低于江西平均上网电价355.01元/MWH,远高于华中地区平均上网电价332.82元/MWH和重庆平均上网电价303.68元/MWH,即使考虑电网公司对跨省电能交易的输电费,湖北发电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会被省外电厂挤占。
(三)成本较低的发电企业将获得竞争盈余
各竞争主体的中标状况与电力需求形势、参与竞价机组的报价策略、竞价机组最高发电利用小时数的限制、输电价格机制、输电网络阻塞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在供略大于求的华中电力市场,机组利用率整体回落,市场边际电价将有所降低,成本相对较高的电厂成为市场的边际电厂,电量分配将更多的流向低电价、低成本机组。市场采用实际报价结算,除边际电厂外,各发电企业为获得较高的利润,具有提高报价的趋势,成本较低的企业将获得竞价盈余。假如各竞价机组电量电价按照核定电价扣除同一容量电价后报价参与竞争,由于历史原因单位装机造价高,核定电价亦较高的鄂州电厂将成为边际电厂,在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但是,鄂州电厂煤耗和标煤单价均略低于省内同类型机组,可变成本相对较低,若市场合理划分火电机组容量电价,解决电力市场改革中的搁浅成本问题,避免能耗低、环境污染较小的发电企业市场份额被挤占,则鄂州电厂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高。
(四)大机组难以得到竞争效益
华中电力市场建设初期,竞价主体限定为装机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统调水电厂和单机容量在100MW及以上常规统调火电机组,其它机组仍处于计划分电模式。竞价上网只是大容量机组之间的直接竞争,而大小机组之间还未形成竞争。这可能导致高效率大容量机组负荷率低甚至作为备用的局面,机组产生的消耗远远超过设计合理能耗,而高耗能小机组利用小时数偏高,拥有大容量机组的发电企业反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达不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由于市场规则限制了参与竞争的范围,无论技术经济性能还是环保效益都占有明显优势的大机组不能凭借自身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小机组不能被挤出市场,大大减缓了发电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目前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甚至部分地区装机出现一定富余,正是电源结构调整的大好良机,应尽早关停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腾出竞价空间,为高效大容量机组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总体上说,华中电力市场实行两步制电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电侧的竞争压力,避免发电企业之间过大的利益调整。在市场初期,虽然湖北省能源集团主要发电企业单位装机造价偏高,导致折旧和财务费用较高,发电成本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若能争取到合理的容量电价补偿沉淀成本,则仍可凭借较低的可变成本保持应得的市场份额。不过,随着市场的稳定运行和逐步开放,容量电价将逐步市场化,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将越演越烈,湖北省能源集团必须抓住市场初期的缓冲机会调整资产结构,通过多种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为全电量单一制竞价创造有利条件。
㈩ 新电改电力企业营销部的去留
老夫断言,这次电力改革后,电价一定会上涨,很多私人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优质服务才行,而优质服务必须建立再良好的营销战略基础上,不盈利还服务个鸡八!用户设备故障,目前配电网是拨95598免费服务的,小到空气开关大到变压器和电缆设施全免费,民用电5毛6一度。当民营配电网和售电网进入市场,一定会抬高运营成本服务成本而提高电价的,如同国际油价下跌,而油并没降多少一样。 猪锣们天天盯着电力工人的钱包,好象跟电力人员深仇大恨似的,烟草垄断没人放屁,水厂停水没人放屁,燃气管道故障停运,没人放屁!停电了,从公务员到拾荒者都叫嚣这为啥停电,实话好象电力公司故意搞破坏停电似的,记住,将来用谁的电,就找谁服务,私营老板会比现在电力公司服务的更好,因为私营老板会猛收服务费的!等民营售电了,现在的电力部门优质服务会成为记忆,到时候喊爷爷也没人免费服务,全有尝服务了,这才是国际接轨的目的目标!欧洲人工作有小费的!
不改革说电力垄断,改革了嫌电价上涨,民粹主义,有不要钱让你白用电的事吗?难怪二战时汉奸比侵略者多,都想占便宜!劳资等着民营老板卖电,5元一度也不奇怪,不服自己发电撒!改革就是收拾天下叼民的,猪被宰了还喜欢的冒泡!喊电力垄断的都想不掏钱白用电的自私鬼,改革后电费必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