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开放分类包含“定义”的词条:求大神帮助
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定义】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它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贷款到期,借款... 1千字 2008-4-7 渡边惠子 控制 控制的定义 控制 kòngzhì[control;command] 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是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经济学中控制的定义 控制... 6千字 2008-4-7 yangguo83 音乐 英文名称: Music 【音乐定义】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 28千字 2008-4-6 泾铸 磁流体 磁流体(又称磁性液体、铁磁流体或磁液),是由强磁性粒子、基液(也叫媒体)以及界面活性剂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种稳定的胶状溶液。该流体在静态时无磁性吸引力,当外加磁场作用时,才表现出磁性。 用纳米金属及合金粉末生产的磁流体性...
❷ 中国在那些核心技术方面领先世界
要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新浪,搜狐,网络都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 的操盘手 、London Stock Market 伦敦股票市场的操盘手、东京股票市场、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操盘手, 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操盘手用上下一代键盘、标准配置的力反馈键盘;送到Coordinating Committee, COCOM 巴黎统筹委员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und,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Midland Bank,Ltd. 米兰银行 、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联合银行;装到法国香榭丽舍(香榭里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香榭丽舍大道(Champs-Elysées)、拉德芳斯(La Défense)大街柜员机上、装到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林荫大道(Park Avenue)大街柜员机上、装到日本银座大街和日本东京都新宿大街 Shinjuku Odori Shopping Street柜员机上、装到意大利米兰和佛罗伦萨大街柜员机上、装到英国伦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 和剑桥大街Cambridge streer柜员机上。
将中国独步全球的下一代键盘安装在中国载人航天器上。
应当在每年4月份广州乐器展览会;5月份北京乐器展览会;10月份上海乐器展览会上展示;应进军2010年上海国际博览会;消费电子展CES;为2009年建国60周年华诞献礼;在每年的德国汉诺威信息展览会;每年10月5日至9日(日内瓦当地时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有“电信奥运会”之称的ITU World 2010(世界电信展);每年8月份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上展出,这是社会责任。
最顶尖的键盘?
独步创新的键盘?
独创性的键盘?
最具有前瞻性的键盘?
原始创新的键盘?
最昂贵的键盘?
功能最全面的键盘?
手感最好的键盘?
打电玩打游戏机得分最高的键盘?
世界上反应最灵敏的键盘?
保密性和加密性最好的柜员机ATM键盘?
最前卫最有发展性的键盘?
使用键盘的喜好与品位、键盘的设计和生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题目,找出现有产品的实质缺陷,就是工艺、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商业眼光的综合体现。
从合理中找出问题,提出在现有环境条件下确保实现的改进,提出切实可行的结构和加工方法,就是真本事。
最好的是独立自主设计的,是整体创新。
要清楚地认识到,传统钢琴有着不可克服的缺陷。
钢琴的器乐学科 学历以及学位
不跨过以上台阶的学位、论文、商品、展品,就是将真金白银变成渣子的腐败。就是打击科技创新,就是点金为石头,化神奇为腐朽,误人子弟,亵渎课酬;
要杜绝能干的不准干,不能干的干大事
为什么弹钢琴的时候反应很慢?怎么改变?
传统钢琴本身就有延迟,就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下一代键盘已经完全跨越了这个障碍。你目前的认识只是在个体自身技巧的层面。
钢琴中变调是什么意思啊?
楼上所说的是乐理上的变调,钢琴在物理意义上没有改变。
以后高档的钢琴(不是说电钢琴),就具有物理上变调和自动调音的功能
最高级的是本人积淀了30年,在30年前就提出而设计制造的力反馈键盘,没有摆锤。没有摆锤而产生类似于摆锤的手感,就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
珠江钢琴集团产量世界第一,聘请的外国专家净收入每天一万元人民币,距离这个门槛有几个数量级别!!!!!!!!!!
中国人的钱都喂狗去了!!!!!!!!
目前最顶级的电钢琴是用摆锤的,在键杆末端加摆动锤子,每个键的摆锤质量不同。
普通电钢琴是用键杆末端加配重的,,每个键的配重质量不同。
❸ 国庆节资料,急求啊!!!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将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近代国家的这种庆典就是对外显示力量,因为它们大多是在争取独立,政治革命,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诞生的,需要通过这种力量的显示,以增强国民信心.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3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的两次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网络)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
❹ 磁流体概念股票有哪些
磁流体概念股应该也算超导概念股中的。
主要有汉缆股份、永鼎股份、综艺股份、百利电气、科达股份、宝胜股份等。
❺ 一星期坏了七块主板,谁能跟“海”斗
用好点的电源,比如世纪之星的黄金武士什么的,单位的机器都是7×24小时工作,没出过问题
注意机器整体的通风
回答者:CD沙皮 - 助理 三级 8-13 22:50
可在PC附近放置一些干燥剂之类的东西,生石灰石,木炭都可以,这些都是比较廉价和实用的.^_^多少可以吸走一些湿气
回答者:独孤星魂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13 22:51
电源就有全汉.再加上我楼上所说的.这样可以比较好.
回答者:bnajj77 - 助理 三级 8-13 22:52
必须采用防水的电脑,这种电脑军方比较多,好像神舟出过一种防水的笔记本电脑,可以联系一下,潮气太大,一般的电脑肯定不行的。
回答者:fly1800 - 助理 二级 8-13 22:53
你单位要配置专门的机房才行.换电脑是暂时的解决方法.
回答者:rggz - 助理 二级 8-13 23:10
最好别用普通pc,而用工业级产品,可以考虑NC
回答者:dgqb01 - 举人 四级 8-13 23:10
可以考虑NC
回答者:banbanshu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8-13 23:24
用制冷设备分离内外空间.
1,彻底隔绝机器空气流通,封闭所有通风孔和缝隙,必要时用胶和漆,屏面与机器接口使用橡胶密封圈或密封胶.
2,每台机器投资一套液冷设备,小型冰箱内胆就可以.制冷部分挂在机内面积要大,必要时要有风扇对吹.外部散热自己看情况解决.
3,注意内部制冷部分.如果空气隔绝效果不好,要针对内部制冷部分做好排水设计.
如果是你们公司自己组织,估计每套设备要再投资500元左右,找修冰箱的买压缩机就行了.如果是外包,买新的,每套1500左右.
回答者:k4me - 进士出身 九级 8-13 23:58
这根本不是电源的问题,再好、再过硬的电源,放到这种潮湿的地方也没有人敢保整不会短路,烧毁!!不用多长时间,机箱电路板都会生锈!!!
问题根本不是电脑本身的问题!!!这根本就是物理安全问题!
防水电脑也得透气吧,短暂的浸水可能没问题,可那是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的环境中啊,电脑也得“呼吸”的!!!
谁敢保证潮气不进入机箱内!!
放干燥剂,恐怕效果不会很好!如楼主所描述的,潮气会很大!在这种环境下,这些东西效果不会太明显!
要解决就要彻底解决环境!!
是否可以搭建透明玻璃空间,将电脑置入,当然空间可能要大些,至少可以容纳多人,不能过小,在其中安置空调,以彻底解决潮湿问题!!!!
回答者:qasdei - 试用期 一级 8-14 01:30
把水抽干!
回答者:jianyutong - 秀才 二级 8-14 01:39
建议在附近开个火电场
回答者:lin851115 - 魔法学徒 一级 8-14 05:35
进空调房玩PC 买几箱旺旺饼干 狂吃 把里面的干燥剂留着 贴满机箱内壁
回答者:令堂是我杀的 - 秀才 二级 8-14 05:52
都不错
回答者:bzsukui321 - 助理 二级 8-14 07:36
天天放火
回答者:艾弗森II - 经理 四级 8-14 07:48
坏了就坏了你再换嘛!你家的机器吗?不是就不要管,用工家的钱换
回答者:艾弗森III - 助理 三级 8-14 07:52
跟馆里的鱼商量一下,说说情,让他们马上适应陆地生活,然后你们单位变成动物园就OK了!~~~~~~
回答者:鬼鬼爱吃人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14 10:03
同上!!!!!!!!!!!!!!!
回答者:蓝天上的乌云 - 童生 一级 8-14 11:23
用全封闭式机箱?
回答者:daiqing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14 11:58
吃旺旺的那个方法不错 HOHO~~~~
回答者:247006233 - 试用期 一级 8-14 12:59
触摸屏电脑吗?没办法,只能离水远点!
回答者:匿名 8-14 15:27
跟鱼商量的那个方法不错
回答者:牛肉火锅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8-14 17:32
把电脑从鱼馆搬到自己家里就解决了.
回答者:513843222 - 助理 三级 8-14 18:16
还是他吗的有钱!象我这样坏一块,就把电脑搬家去了!
回答者:虫子肥肥 - 助理 二级 8-14 18:43
回答者:qasdei - 试用期 一级 8-14 同志的意见最实际
回答者:甘州八声 - 助理 二级 8-14 21:19
同意 回答者:k4me - 进士出身 九级 8-13 23:58 的答案
唯有此法才能解决问题 连旺旺都出来了 大家不要跟着起哄了 楼主是来解决问题的!!
回答者:lijinze8 - 经理 四级 8-15 06:20
1 [2] 下一页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觉得其实有两类:
1 改善电脑的运行环境
2 更换防潮电脑,比如一些特殊军用电脑
第一种则需要隔离外部环境。提供与外部潮湿环境隔离的干燥环境,装上湿度计,用空调等设备来降低湿度。可以把电脑机箱与外部隔绝,这个方法需要检查密封度,一旦密封不成功,电脑受潮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可以把房间隔绝。
第二种比较容易根本解决,采用封闭式机箱给电脑内部一个隔绝的内部环境,但成本也可能很高。市面上有一些不用风扇的电源,比如全汉就有。不过密不透风的主机没有水冷设备是难以解决散热问题的,没有良好把热量散发出去的封闭式机箱无疑是颗定时炸弹。
特别是你们政府机关单位一般都会用高频低能的奔腾4(D),赛扬4(D),功耗高,发热很高。
主要成本是,封闭式机箱+水冷设备。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电脑千万不要防在地板上,否则很容易受潮。
回答者: allyouget - 高级经理 七级 8-15 09:01
SUP 698 精益型集成制造LIMS及复杂模具G3P产品技术推广
内容为:1)模具产品的G3P(从虚拟创意性产品CAD设计→模具三维立体造型→虚拟制造,虚拟装配(根据条件)→直接生成数控代码→加工出合格产品);2)新产品的反求工程,实用型快速成型,实用型企业制造资源规划系统;3)最终在某一企业实现一个精益型集成制造系统。拟转让或合作。
SUP 8108 HC-1型手持计算机
该机具有低功耗、加固性好、密封性强等特点,适于野外恶劣环境使用;将通用操作系统集成在该类机器中,具有高级语言开发环境、有线无线通信功能、容错功能等,集计算机与通信为一体,运行可靠,通用性强,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拟转让或合作。
SUP 13216 通用的应用系统安全管理软件
该软件特点是:1、独立于具体应用系统;2、可选用用户角色和用户级别两方式之一,控制用户对模板的访问;3、用户可以利用该软件提供的功能来扩充和加强安全管理;4、该软件是一个企业级的安全管理工具,可同时管理多个子系统的安全工作。 该软件用角色和级别两种方法对系统进行管理,方便了用户使用。拟转让或合作。
SUP 14966 三维电脑雕刻机
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完全由电脑控制的全自动的工艺生产设备,它把计算机作为工作站,将由各种途径产生的二维或三维图形雕刻在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上。其性能和控制技术达到国外产品的同等水平,并可以成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拟转让或合作。
SUP 15785 汉字显示电梯控制专用计算机
该计算机对电梯计算机或外部线路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汉字显示。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均能及时找到故障点。方便维修,加快了维修速度。特点:1.16位电梯控制专用计算。2.汉字显示电梯运行情况及各种故障。3.抗干扰性高,可靠性高。4.不须用户编程序,设定参数容易。5.60层以下集选控制。6.单梯,双梯并联,多梯群控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15837 虚拟仪器集成系统
只要将该系统的硬件插卡插入计算机的扩展槽中,再加上相应的应用软件,则计算机就变成一部多项功能的智能化测试系统,除保持计算机原有的一切功能外,还兼有数字存贮示波器、FFT频谱分析仪、集成电路测试仪、智能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及高精度频率计等功能。拟转让或合作。
SUP 15952 激光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特征的身份鉴别设备
该设备具有人手特征数据采集和识别系统。该设备由激光扫描获取三维数据的装置以及带图象采集卡和IC卡读写器的计算机组成,并编写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该设备的识别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控制功能,鲁棒性和稳定性好,可做身份鉴别的多步判别。拟转让或合作。
SUP 16071 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和CATV视频服务系统
本课题是面向实用化、基于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和CATV的视频点播服务综合应用系统。其核心是依据数字视频广播标准的PC视频服务器,采用NT Cluster技术和TS软复用技术,作为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局端节目存储、播控设备,有非常好的性能价格比;用户应用服务系统具有网络环境适应能力,管理功能实用,接口开放,依据用户要求和技术发展可以便捷地升级与扩充。本课题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拟转让或合作。
SUP 17142 具有移动通信功能的手持电脑HPC
功能:(1)彩色液晶显示;(2)手写输入;(3)语音识别功能;(4)内建式麦克风;(5)简易操作功能键设计;(6)用功能快速键设计;(7)信息提醒装置;(8)扩充插槽(Compact Flash Slot;(9)红外线传输装置;(10)Bluetooth传输装置;(11)有线通信装置;(12)无线通信装置;(13)寻呼接收机;(14)设置SmartCard(IC卡);(15)GPS装置等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17578 穿戴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解决了如下问题:1.解决了穿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性研究。2.提出了基于System-on-Chip的穿戴计算机体结构的设计技术。3.构成了穿戴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子系统。4.研究了动态数据组网的技术。5.研究了动态数据管理技术。6.剖析了linux操作系统。研制成功"穿戴计算机演示样机"HWP-1两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拟转让或合作。
SUP 18867 嵌入式密码计算机
本项目是我校和有关单位共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安全个人电脑。命名为"嵌入式密码计算机"。该产品通过密码管理委员会批准。安全功能:(1)采用智能卡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2)具有嵌入式硬件模块的主板;(3)数据加密;(4)数字签名;(5)操作系统安全增强;(6)虚拟专用网络技术VPN;(7)完善的密钥管理。拟转让或合作。
SUP 18914 高性能低功耗微型电脑penpal(220mhz)
penpal的设计和样机经过了审查鉴定。Penpal是一个灵活的电脑平台,充分考虑到性能的扩充而采取模块化设计,可以衍生出无数的通用和专用产品。Penpal具有笔记本电脑所无法胜任的应用,以可用五号电池为电源;便携只不有几盎司重,笔记本电脑尺寸的几分之一,价格是笔记本电脑的几分之一。拟转让或合作。
SUP 1760 GDX92 型工业大屏幕显示系统
它是以5 × 8LED发光二极管点阵块为基本显示器件,以80 × 32点为基本单元,屏幕尺寸任意组合的智能化电脑联网型动态联网型动态图文显示系统。它可以实时地显示工业厂矿、生产现场检测仪表、分析仪表对生产过程参数的检测数据。系统硬件部分由下述六个子部分组成:主计算机、显示部分、主控部分、辅控部分、通信部分、模拟数据采集部分。拟转让或合作。
/SUP 9961 PC-Ⅰ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演示实验仪
特点:1、物理模型直观、清晰、醒目耐用。2、计算机的硬件部件之间采用分色排线联接、硬件实物主要有系统主板、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组成。3、仪器可模拟硬件系头各类故障现象。4、演示仪还备置一台隔离电源变压器,以保证实验用电安全。5、演示仪采用铝合金框架结构,可方便地调整演示主板的高度以取得最佳演示效果。拟转让或合作。
/SUP 9962 PLC-Ⅰ型可编程控制系统实验仪
特点:1、该仪器可靠性高,直观性强。2、将编程器、中央处理器、电源、输入输出组件及被控制系统合为一体。使用灵活、仿真效果好。3、该实验仪形象逼真,富有动感。4、仪器面板造型美观大方,携带方便,适合于学生的分组实验和课堂演示。三、主要技术参数:电源电压:AC 220V;功能:≤50W;输入点数:12点;输出点数:8点。拟转让或合作。
/SUP 10060 电脑充绒机
本机功能:将羽绒料仓中的羽绒定量、准确、自动、连续地充填到羽绒被套或羽绒服中,实现了从送料、称重、传输、充填过程智能化。指标:全自动充绒:劳动强度低;全封闭传送:净化劳动环境;充绒重量设定范围:0-9999任意设定;充绒误差:小于±1%符合国家出口标准;充绒速度:1500克/4分(1500g/4min);自动校准:动态计量,自调整功能。拟转让或合作。
/SUP 3670 TJX型剑杆织机纬纱电脑选色器
该电脑选色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与织机联装方便,寿命长,维修容易。织造时,在不改变挡车工原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而使操作更加简单。主要技术指标:(1)最多可八色选纬,适合各种车速剑杆枳机。(2)色织布花型设计从键盘输入。(3)能为消除停机痕而设置不同程式的空纬。(4)织造或停机时能显示必要的纬纱信息。等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5180 计算机辅助跟踪窄间隙自动焊机
特点:(1)双丝、熔敷速度达5kg/h以上;(2)气保护,无需清理;(3)超低焊接线能量(≤5kJ/cm),接头的塑、韧性损伤极小;(4)引用表面张力过渡(STT)技术,可使用100%CO2气体保护;(5)可全位置焊接;(6)常有基于面阵CCD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辅助实时跟踪系统;(7)既可用于制造位置,也可用于安装位置;等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11960 PH值电脑监控仪
本仪器由单片微机、结构先进的PH值发送器、PP40打印机、自动冲洗装置等组成,是一种多功能、远距离在线连续监控PH值的新颖监控仪器,该仪器可实现PH值自动检测、打印,并进行超限声光报警;能予置自动冲洗,自动打印时间及上、下限PH值;实现PH传感器的自动冲洗,还有实时钟功能。拟转让或合作。
/SUP 11482 全电脑化多通道超声检测仪
该设备是研制"电脑化多通道管材超声探伤-测量系统"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主要性能:通道数,6个(可扩展);超声频率范围,0.3-25兆赫(-3BdB);脉冲重复频率,50-20,000PPS(并行);模数变换频率,100兆赫。仪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总体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拟转让或合作。
/SUP 11497 电脑化多通道管材超声探伤-测量系统
用于精密管材超声检测的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检测装置。可发现最小达0.03mm的缺陷,标准伤检测可靠性为100。可同时测量管材的外径、内径、壁厚、圆度等参数。测量分辨力1微米,8小时内稳定度±2微米,超过国外同类系统水平。全系统包括机械装置、自动控制、温度控制和超声检测装置等部分。拟转让或合作。
SUP 18914 高性能低功耗微型电脑penpal(220mhz)
高性能(220mhz)低功耗微型电脑penpal平台是世界上首先达到该水平的微型电脑。其应用于可涉及业务人员旅行随身携带的办公工具;收发传真,上网咨询,信息查询,文件记录,电子邮件等;在公司单位,可用来作为网上智能终端进行系统联网操作;可用于智能型物业管理,使住宅智能化;等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19165 OPENFIRE军用笔记本计算机
技术特点:胜任各种恶劣的军事及自然环境:防雨,抗震,防尘,耐高低温,耐湿防盐雾,低电磁电导辐射,方便夜间使用,易于维修升级(完全模块化),符合各种军标,并且公司可按用户要求裁剪或设计硬件和软件。应用范围:陆、海、空三军,公安,消防,矿山作业,地质考察,海上油井,水文探测及其他。合作开发。
SUP 19917 笔记本工作间站
SUN MICROSYSTEM以UNIX作业系统搭配SPARC RISC处理器,其系统之稳定与可靠,实乃网际网路理想之产品。目前在UNIX系统的领域中,SUN工作站无论在技术上、市场上,皆为领先者工作站相较一般PC,在技术上更为高阶。如今公司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将SUN SPARC工作站简缩为笔记本,成为极为理想的网际网路产品。拟转让或合作。
SUP 20785 一体化电脑
一体化电脑是本公司新推出的一种创新PC产品。产品采用全内置一体化设计,充分体现商用电脑和家用电脑、台式PC机便携机的融合,市场前景广阔。拟转让或合作。
SUP 21101 可穿戴计算机
可穿戴计算机是一类超微型、人-机"紧密结合与协同"的可穿戴移动信息系统,是继PC机、笔记本和掌上电脑之后的新一代计算机。可穿戴计算机在体系结构、功能、形态及使用方式上迥然不同于现在流行的移动计算装置(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和更广泛的用途。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军事、娱乐,乃至日常生活等各种领域。拟转让或合作。
SUP 20786 一体计算机
一体化加固计算机具有导航定位、显示功能的一体化加固计算机;能够在振动、冲击、颠震、低温、高温、湿热和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可靠地工作,适合于车载、机载和舰载等多种恶劣环境下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拟转让或合作。
SUP 24320 嵌入式容错工业控制机
嵌入式容错工业控制机是利用了雄厚的军用计算机技术力量及资源,开发出的多种类型的工业控制机。其类型有:PC总线式工业控制机。配有软/硬盘驱动器接口及显示器接口,并配有电子盘系列卡,多种I/O卡、数据采集卡、加速卡、智能通讯卡、并有支持多机系统的软件包,可组成紧耦合式多机系统。拟转让或合作。
SUP 24403 光电颗粒分析仪
DLY-95系列光电颗粒分析仪器由主机、计算机、打印机和专用分析软件组成,可自动控制分析并输出试样小于某粒径的重要百分比、重量频率、平均粒径、中数粒径、比表面积等参数,图形显示,快速方便准确。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泥沙颗粒分析,也可以对土壤、水泥、陶瓷、化工粉体、金属粉未等分析。合作开发。
SUP 3016 一种回波到回波式声速测量仪
超声波频率可选为0.5-5.0MHz(固体或液体)、30-100kHz(液体)两档。前者的测量灵敏度为5ns,后者的测量灵敏度为50ns。可自动地高精度测量声速,不需人工调节,适用于自动化仪表的开发、教学、科研及声学仪器的标准。拟转让或合作。
SUP 26551 MSD型微波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MSD谱仪采用微波边振自检、低频小调场、慢扫描磁场、锁相放大、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因而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紧凑、小型轻便、调试方便、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性,并且具有检测生物活体、矿石、宝石等大块样品的独特优点。拟转让或合作。
SUP 27124 经纬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JW-CIMS)工程
特点:(1)实用性好;(2)覆盖面广;(3)创新性强;(4)集成度高;(5)效益显著。应用领域:JW-CIMS可为其它企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技术和方法,其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合作开发。
SUP 27393 采用西门子PCS7系统的废纸脱墨工程
废纸脱墨工程PCS7控制系统以西子PLC(S7-400)为核心,采用冗余方式运行。主机采用CPU414-2,双电源,双CPU同步运行,两个CPU之间通过PROFIBUS电缆连接,实现用户程序同步运行及存储器的镜像,使得在用CPU出现故障时,备用CPU自动实现无扰动切换。拟转让或合作。
SUP 27682 LCT-5016液晶器件参数综合测试技术及设备
该测试仪将液晶盒间隙测试、电光特性测试、视角特色测试、液晶分子预货角、扭曲角测试和材料(如彩色滤光膜等)的色参数测试综合于一体,一机多用,在综合性方面有独特之处,用计算机控制测试过程和数据处理,自动给出测试结果,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拟转让或合作。
SUP 27508 单线接触式存储钮扣及其识别技术多用途的台式核磁共振
单线接触式存储钮扣简称TM卡,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冲击、不怕压、不怕折、不怕水、不怕磁场,工作稳定、可靠性高。TM卡内有一个全球唯一的卡号,该卡号不能复制,安全性极高。根据使用要求,TM卡内除卡号外,还有数据存储单元,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保持10年以上信息不会丢失;其内部还有加密单元,以增加安全性。拟转让或合作。
SUP 27892 GZDW系列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
该电源柜主要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电气化铁路等重要直流用电场所,作为断路器分合闸、继电保护、自动控制、灯光和音响信号、事故照明电源等。它具有稳压、稳流、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益高、输出纹波及谐波失真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拟转让或合作。
SUP 28110 基于PC机的控制器整机开发
"基于PC机的控制器整机开发"是基于工业PC机和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发出应用于4种型号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为后续定型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控制器的主要性能及技术指标是:1、控制器计算机系统采用工业级PC计算机。2、基本16-32通道的I/O能力,并可扩展。3、具有与外部计算机通信的能力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28123 数据手套CAS-Glove
当用户带上数据手套时,计算机通过A/D采样板和信号调整电路对各个传感器进行采样,即可将用户手的姿态和动作信息传递给计算机,从而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该数据手套的主要应用包括:虚拟现实系统、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三维游戏娱乐系统、计算机手语识别系统等。拟转让或合作。
SUP 28130 增值税防伪税控发票智能导入器
该产品对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申报和认证所需录入的各项数据和符号,一次性扫描输入就能全部录入并自动识别。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智能适度高、操作方便、安装简单、实用等特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拟转让或合作。
SUP 28233 平行螺管超导磁流作组合式磁流体海水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螺管形超导磁流体海水推进器,其中置于低温容器中的超导磁体由偶数个互相平行的单元螺管磁体组合而成,相邻单元螺管磁体内的磁场方向相反,每个单元螺管磁体的中心温孔中有一个螺管邻平行单元螺管磁体的磁力线相耦合,致使中心温孔中的磁场得以增强,组合磁体的漏磁大大减少,有利于解决磁屏蔽和提高能力。拟转让或合作。
SUP 28592 BH-3000型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
BH-3000型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是集激光扫描、精密机械、电子控制以及计算机接口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设备,直接将计算机整页图文数据通过32路激光二极管扫描的方式记录到CTP银盐扩散印版上。它缩短了制版工艺过程和提高了制版质量,实现了制版无软片化。拟转让或合作。
SUP 28949 星座模拟器使用技术
星座模拟器由系统工作站、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和PC终端控制系统所组成,它可以通过工作站内置的几种简单轨迹,施加不同类型与量级的误差源,产生GPS和GLONASS在不同时间和轨迹上的射频信号,供仿真使用。拟转让或合作。
SUP 29107 嵌入式80386FX开发板及BSP
作为用户应用系统的CPU板。作为386EX应用原理样机、设计、开发新的应用系统,嵌入式386EX开发板及BSP包括了一般应用系统的最基本的部分和最核心的技术,为用户解决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监控和应用软件运行调试两个最棘手的难题,用户只需以此机为样板,设计解决应用程序算法和专用接口问题,就可以顺利地开发出新的应用系统。拟转让或合作。
SUP 29194 RCS-915微机母线保护装置
装置的保护板、管理板在硬件上完全独立,保护板完成所有的保护算法,波形记录及报文后台通信功能;管理板作为独立的总启动元件。装置采用了以工频变化量为基础的自适应阻抗加权式母线差动保护,具有高速度、高灵敏度、高抗TA饱和能力。拟转让或合作。
SUP 30281 DUT-3000系列数据采集模块
该产品以单片机为核心,将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热电偶等)的输出信号或电流、电压信号经过调理转换成数字量,通过RS-485总线及标准通信协议将数据传送给主机,也可以通过隔离异步并行输出接口将数据传送给各种PLC或嵌入式设备。应用范围:工业企业自动化系统,DCS系统,现场总线系统。拟转让或合作。
SUP 31250 ACS-37GJB15抗恶劣环境计算机
该机采用独创的专利防震随技术内置驱动架以保护硬盘数据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免受损害。机箱外壳采用带防震橡胶的全航空铝外壳设计。硬质阳极氧化表面工艺形成抗静电和EMC及EMI屏蔽体,紧密强固、轻便。一体化的主机结构形式,各安装拆卸面进行叠加重合的密封处理,可有效避免潮气、盐雾、沙尘等恶劣环境。拟转让或合作。
SUP 31289 G6102智能卡掌上电脑
该电脑提供了功能丰富的软件接口、硬件资源和方便实用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G6102系列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数据可用SAM卡进行实时热备份,即便设备损毁,数据亦不会丢失。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保险、身份认证、物流、消费等行业。拟转让或合作。
SUP 31529 系列商用电脑
该系列电脑专门为中小企业用户及SOHO办公等商业用户而设计,采用主流配置,一切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力求满足商业用户稳定,简洁,高效的需求。该系列电脑既可适用普通拨号上网,又可适用多种主流宽带接入方式。同时,适用于长城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结合服务器和AP(无线网络接入点)即可实现无线办公的网络环境。
SUP 31534 平板电脑
采用VIA公司Eden笔记本用低功耗高性能的CPU处理器,,支持手写输入、95%以上的手写识别,内置MODEM、以太网接口,多用途PCMCIA插槽支持无线上网,4个USP接口,锂电支持4小时连续工作,红外接收发射等等产品特性。合作开发。
SUP 31550 家庭数码港
数码导航(1)一键启航:只按一键,即可启动各种数码应用;导航式操作,勿需复杂烦琐的过程。(2)数码经典应用:影音工作室:您通过视频盒可以将家中摄像机、录像机、电视机方便连接家庭数码港,在家自制"好莱坞"电影。拟转让或合作。
SUP 31576 汽车电脑
它可以使驾车者个性化语音命令对其进行方便的语音控制,拨通移动电话或用电脑目录系统直接接通受话者;通过无线上网接收天气情况、新闻报道、股票报价、电子邮件等等。在驾车途中对不熟
❻ 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届获奖情况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
时间 获奖人及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 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 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嗪诱导体
1903年 S . A .阿伦纽斯(瑞典人) 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 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 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 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 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 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 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 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 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 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 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 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 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 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 (英国人) 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 (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 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 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 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
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 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 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
F.贝吉乌斯 (德国人) 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 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
I.J. 居里(法国人) 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 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 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 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W. M. 斯坦利(美国人)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 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
K.阿尔德(德国人) 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
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
R.L.M. 辛格(英国人) 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 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 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 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 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 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 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 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
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
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
G. 波特(英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M. 艾根(德国人)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 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
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 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 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 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
G. 威尔金森(英国人) 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 (美国人) 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 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 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 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 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 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
G. 维蒂希(德国人) 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 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
F. 桑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
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 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 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 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
H.A.豪普特曼(美国人)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
李远哲(中国台湾人) 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
1987年 C.J.佩德森、
D.J. 克拉姆(美国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J.M. 莱恩(法国人)
1988年 J. 戴森霍弗、
R. 胡伯尔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H. 米歇尔(德国人)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 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 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 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 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 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 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 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
M. 莫利纳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F.S. 罗兰(美国人)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
H.W.克罗托因(英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R.E.斯莫利(美国人)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
J.E.沃克尔(英国人)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J.C.斯科(丹麦人)
1998年 科恩( Walter Kohn) 发展了一套量子化学方法理论,分析分子的性质和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
波普( John Pople)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 使“运用激光技术通过化学反应观测原子在分子中的运动”成为可能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间 获奖人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 W.C.伦琴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1902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P.塞曼 荷兰
1903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4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5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7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9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4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5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21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5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6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8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9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2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孙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1947 E.V.阿普顿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1948 P.M.S.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C.F.鲍威尔 英国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1951 J.D.科克罗夫特 英国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 爱尔兰 蜕变的研究
1952 E.M.珀塞尔 美国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F.布洛赫 美国
1953 F.塞尔尼克 荷兰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
1954 M.玻恩 德国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 德国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1955 P.库什 美国 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 美国 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1956 W.肖克莱 美国 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 美国
J.巴丁 美国
1957 李政道 美国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
杨振宁 美国
1958 P.A.切连柯夫 前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 前苏联
I.Y.塔姆 前苏联
1959 E.萨克雷 美国 发现反质子
O.张伯伦 美国
1960 D.A.格拉塞尔 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国 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 德国 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
1962 L.D.朗道 前苏联 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维格纳 美国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
M.G.迈耶 美国 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J.H.D.詹森 德国
1964 C.H.汤斯 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苏联 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罗夫 前苏联 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
1965 R.P.费曼 美国 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 美国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莱 法国 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
1967 H.A.贝特 美国 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
1968 L.W.阿尔瓦雷斯 美国 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 M.盖尔曼 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
1970 H.O.G.阿尔文 瑞典 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 法国 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971 D.加波 英国 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
1972 J.巴丁 美国 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 美国
J.R.斯莱弗 美国
1973 B.D.约瑟夫森 英国 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
江崎岭于奈 日本 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I.迦埃弗 美国 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1974 M.赖尔 英国 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
A.赫威期 英国 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
1975 A.N.玻尔 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B.R.莫特尔孙 丹麦 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国
1976 B.里克特 美国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
丁肇中 美国
1977 P.W.安德孙 美国 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
J.H.范弗莱克 美国 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国
1978 A.A.彭齐亚斯 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 美国
P.L.卡皮查 前苏联 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
1979 S.L.格拉肖 美国 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S.温伯格 美国
A.L.萨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罗宁 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 美国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国 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 美国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
1982 K.威尔孙 美国 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
1983 S.钱德拉塞卡尔 美国 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 美国 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1984 C.鲁比亚 意大利 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 荷兰
1985 K.V.克利青 德国 量子霍耳效应
1986 E.鲁斯卡 德国 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 瑞士 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H.罗雷尔 瑞士
1987 J.G.柏诺兹 美国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 美国
1988 L.M.莱德曼 美国 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M.施瓦茨 美国
J.斯坦伯格 英国
1989 N.F.拉姆齐 美国 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 德国 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 美国
1990 J.杰罗姆 美国 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H.肯德尔 美国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纳 法国 液晶基础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国 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
1993 J.泰勒 美国 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L.赫尔斯 美国
1994 C.沙尔 美国 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尔 美国 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 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F.雷恩斯 美国
1996 戴维.李 美国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奥谢罗夫 美国
R.C.里查森 美国
1997 朱棣文 美国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K.塔诺季 法国
菲利浦斯 美国
1998 劳克林 美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斯特默 美国
崔琦 美国
1999 H.霍夫特 荷兰 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荷兰
历届获奖情况
历年生理学医学奖
历年生理学医学奖
时间 获奖人及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 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 R.罗斯(英国人) 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麦人)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 未颁奖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 未颁奖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国人) 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发现血型
1931年 O.H.瓦尔堡(德国人)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谢林顿
E.D.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 T.H.摩尔根(美国人)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 G.R.迈诺特
W.P.墨菲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G.H.惠普尔(美国人)
1935年 H.施佩曼(德国人)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 H.H.戴尔(英国人)
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 G.多马克(德国人)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C.P.H.达姆(丹麦人) 发现维生素K
E.A.多伊西(美国人)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厄兰格
H.S.加塞(美国人)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莱明
E.B.钱恩 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H.W.弗洛里(英国人)
1946年 H.J.马勒(美国人) 发现用X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年 C.F. 科里
G.T.科里(美国人) 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B.A.何赛(阿根廷人) 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 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 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年 E.C.肯德尔
P.S.亨奇(美国人) 发现肾
❼ 关于祖国建国60周年来的成就或发展论文
一、艰苦创业
1、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简称航委)正式成立,聂荣臻任主任。在聂帅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专家和一批军政干部、15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陆续集聚北京,成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国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中国的航天事业诞生了。
2、引进技术,学习消化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苏联给我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1956年10月原苏联先提供了两发供教学用的P-1模型导弹,1957年12月又提供了两发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P-2及一套地面设备,同时还向我国提供了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图纸,派遣了技术专家和导弹操作使用人员。
在原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开始了P-2导弹和C-75地空导弹的仿制工作,开始进行导弹研制基地、发射基地的建设,还组建了教导大队,学习导弹操作使用技术。
这期间,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国航天事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建设强大国防的决心也毫不动摇。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己仿制的液体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一举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近程弹道导弹。同年9月,上海机电设计院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发射成功。
4、小结,开局成功
国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设10个研究室,1957年重组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时,相关科研院所不断加入国防部五院管理体系,充实完善了科研体系,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1958年成立,1963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机电工业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国防部五院归口管理)、通信兵部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1958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导弹试验训练基地(1961年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国防部五院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导弹、火箭、卫星及相关系统领域,具有独立研究、研制、试验能力和条件的研究院体系。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设及其成绩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开局成功,为完成更大的历史任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配套发展
1、“八年四弹”与导弹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发展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由七机部统一组织和管理航天事业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生产。
1965年3月,七机部《关于地地导弹发展规划》获得批准。这就是“八年四弹”的发展规划,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改进的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四种液体弹道导弹。这一规划在执行中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进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实现。这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东风2号甲中近程导弹携带着自己制造的核弹头精确命中目标,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为打破霸权主义核垄断作出了巨大贡献。
2、航天三线,新基地新创业
六十年代中期,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的指示,航天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后方基地建设。广大航天职工从一线大城市来到三线深山僻壤,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20年风雨坎坷的努力奋斗,建成了航天三线基地。
3、东方红一号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卫星研制工作受到较大冲击。为了加快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建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卫星研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转播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喜悦。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多级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测控技术,这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4、小结,历史性的飞跃
七机部成立后,体制建设继续充实,技术体系继续完善,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仍然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了西方强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的技术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飞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两极世界格局下,航天事业作为国防事业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国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处于和平和发展的进程环境里,航天事业面临转型。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8605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