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5 2015 年 10 10 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靑蒿素而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
屠呦呦是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故选B.
㈡ 预防疟疾的药物
怎样预防疟疾
1.什么是疟疾?
答:疟疾就是打摆子,也叫瘴气。热地方最容易得这种病。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答:疟疾是被蚊子叮咬而传染的,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答: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答: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答: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答: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答:一般至少要服5~8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
答: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天伯喹一起治疗。
9.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疟疾?
答:预防疟疾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蚊子叮咬。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预防疟疾。
10.怎样防止蚊子叮咬?
答:正确使用蚊帐和帐屏、涂趋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都是防止蚊子叮咬方法。
预防疟疾用什么药?
预防疟疾除搞好灭蚊、防蚊工作,根治病人外,对于疟疾高发区或爆发性流行区的全体人员和外来人口,在整个流行季节定期服用以下预防药:
息疟定[处]:每周一次,每次25毫克口服;或每次50毫克,两周服一次。对于孕妇和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伯氨喹[处]:每周一次,每次13.2毫克口服。对于孕妇忌用;对于有肝、肾、血液系统疾患及糖尿病者慎用。
以上两种预防疟疾药,在流行季节无特殊情况不宜中断,离开疫区后,宜继续应用一个月后,方可停药。
㈢ 有效的抗疟药物分为几类
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
乙胺嘧啶口服吸收好,一般与氯喹同服,每隔10~14天口服一次,年长儿童或成年人每次25毫克,同时加氯喹0.25~0.75克,小儿减半?
主要用于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伯氨喹1岁内小儿总量1/2片,2岁3/4片,3~5岁1片,6~10岁2片,13岁以上3片,每日将总量分为2~3次口服;共服一周?
主要控制发作的药物
奎宁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主要用于杀死红细胞内的裂殖体?氯喹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药,起效快毒性小,对耐氯喹的红细胞内裂殖体有杀灭作用?
对于耐药疟疾?凶险型疟疾和一般疟疾的根治现多采用联合用药,不但可以增强药效,还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保护易感人群?首先是防蚊,还可以服用药物预防,乙胺嘧啶,防疟一号片?二号片?三号片,也可以服用醋酸硝喹片,每日25~50毫克,每半月服一次?
㈣ 用了类固醇、抗疟疾药,停止用药7天了,打狂犬疫苗,对疫苗抗体有影响吗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您的问题,在服用了类固醇药物期间,肌注的狂犬疫苗针剂,考虑是可以的。同时不影响到疫苗产生作用的,也不会影响到抗体的产生。
意见建议:建议积极治疗,在注射期间禁止服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为宜
㈤ 抗疟药的研发历史是怎样的
17~18世纪,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疟疾流行。因为没有找到特效药,致使不少人丧命。那时的疟疾就像现在的癌症一样令人可怕。
可是,生活在另外半个地球上的南美印第安人,却有很灵的办法对付疟疾。他们用一种树皮煮水喝下去,常常是药到病除。这种树被称作是拯救人们的“生命树”。印第安人订有一条禁规:谁也不准向外泄露这个秘密,否则就把他当众砍死。
那个时候,美洲大陆已在开发,去美洲创业谋生的人日益增多。相传有一位西班牙伯爵带着他的夫人也去了南美洲,不幸夫人染上了疟疾,在她生命垂危之际,有位叫珠玛的印第安姑娘给她送来了树皮汤。伯爵夫人喝了以后,不久病就痊愈了。从此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伯爵夫人回国前,珠玛把这个秘密偷偷地告诉了她。她极小心地把这种树皮带回了西班牙。后来,这个秘密逐渐传开了,那时凡是去南美洲的人都把这种树皮当作珍宝带回欧洲。
渐渐地,这种神奇的树皮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纳尤斯最先对这种树皮进行研究,发现这种树根、茎和皮之所以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含有一种叫喹啉的化学物质。不久,植物学家们根据植物的分类学,把这种树称为“鸡纳树”。化学家们发现,在鸡纳树的根、枝、干及皮内含有25种以上的碱。1820年,有两位化学家从鸡纳树皮内取得了两种最重要的碱,即辛可宁碱和金鸡纳碱,它们都是类似于喹琳的化合物。
19世纪的美国,不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鉴于美国没有鸡纳树,而疟疾仍时有发生,因而美国皇家学院希望能够用人工方法制取治疟药。最先进行这种尝试的是著名化学家霍夫曼。霍夫曼是德国人,当时,被美政府邀请到美国皇家学院任教。
1856年,他让助手柏琴从苯胺出发合成能治疗疟疾的金鸡纳碱,但没有成功。
后来,化学家才知道,合成像金鸡纳碱这些喹啉类化合物是相当艰难的。直到1944年,武德华得与多灵两人,经过8步反应,才完成了金鸡纳碱的全部合成工作。
金鸡纳碱对于像当年在美国流行的那些恶性疟疾的疟原虫具有迅速杀灭的效能,但是对于人类普通的疟疾,只有抑制作用而无杀灭效能。因此,在50年代,苏联化学家们又研究出一些新的抗疟药,如扑疟喹啉、氯喹啉等。这样,人类便能在工厂里“种植”这种神奇的树木了。
㈥ 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http://..com/question/135510.html
㈦ 屠呦呦提取了什么作为抗疟疾的药物
A、RNA是DNA转录而来的,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故疟原虫的细胞核内含有RNA,A错误;
B、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壁,疟原虫是原生动物,没有细胞壁,B错误;
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疟原虫是真核生物,具有染色体,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C错误;
D、疟原虫是真核生物,疟原虫有细胞核、核糖体,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