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擅自批准設立非法金融機構

擅自批准設立非法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3-08-10 13:50:47

㈠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的條件有什麼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所謂金融,即貨幣資金的融通,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設立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根據《 商業銀行法 》和有關銀行 法規 的規定,設立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按照規定的程序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或者有關分行發給《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始得營業。凡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開業或者經營金融業務,構成犯罪的,以本罪論處。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達到 刑事責任年齡 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即對單位判處 罰金 ,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相應 刑罰 。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直接故意,間接故意或過失都不能構成本罪。這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設立金融機構應當經過批准,擅自設立屬於違法的行為,亦明知自己是在私自設立金融機構而仍決意設立之,並希望發生金融機構擅自設立成功的危害結果。至於設立的目的,則是為了牟取非法利潤。如果設立後又從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進行集資詐騙等犯罪活動的,則又牽連觸犯其他 罪名 ,如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 集資詐騙罪 等,這時,應按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擇一重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法 》第一百七十四條【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 】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擅自設立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 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批准文件罪 】偽造、變造、轉讓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經營許可證 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㈡ 非法金融機構

法律客觀: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所謂金融,即貨幣資金的融通,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總稱。金融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運動過程,各種機構和人員參與其間,宴答兆因此必須形成一定的法律秩序,否則,混亂不堪的金融活動就會對國民經濟產生嚴重的破壞作用。金融活動都是通過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來進行的,銀行等金融機構擔負著籌集融通資金、舉正引導資金流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調節社會總需求等重任,是聯結國民經濟的紐帶,必須掌握在國家的宏觀控制下。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設立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根據《商業銀行法》和有關銀行法規的規定,設立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按照規定的程序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或者有關分行發給《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始得營業。凡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開業或者經營金融業務,構成犯罪的,以本罪論處。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相應刑罰。本罪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密切聯系,研究確定彼罪時,要結合本罪的說明進行聯系分析。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直接故意,間接故意或過失都不能構成本罪。這就是說,行為人明知設立金融機構應當經晌租過批准,擅自設立屬於違法的行為,亦明知自己是在私自設立金融機構而仍決意設立之,並希望發生金融機構擅自設立成功的危害結果。至於設立的目的,則是為了牟取非法利潤。如果設立後又從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進行集資詐騙等犯罪活動的,則又牽連觸犯其他罪名,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等,這時,應按牽連犯的處罰原則擇一重罪處罰。

㈢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認定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認定標准:1、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2、犯罪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3、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設立金融機構應當經過批准,擅自設立屬於違法的行為,亦明知自己是在私自設立金融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 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認定標准:

1、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2、犯罪主體,既可以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3、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設立金融機構應當經過批准,擅自設立屬於違法的行為,亦明知自己是在私自設立金融機構而仍決意設立之,並希望發生金融機構擅自設立成功的危害結果。

4、客觀方面表現為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設立商業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擅自批准設立非法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的 瀏覽:750
08年危機後匯率 瀏覽:568
異能用杠桿炒期貨的全部小說 瀏覽:999
華鑫期貨ctp 瀏覽:738
瓦愣紙上市公司 瀏覽:575
今日小米股票價格走勢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心得體會 瀏覽: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電話 瀏覽:483
開發性金融機構 瀏覽:82
代客理財和私募基金 瀏覽:264
中保利現貨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瀏覽:499
一看就懂的銀行理財 瀏覽:486
三一重工滬股通持倉 瀏覽:893
正骨水股票 瀏覽:786
科陸充電價格 瀏覽:948
新杠桿基金 瀏覽:288
銀行票據理財騙局 瀏覽:496
美咖啡期貨c價 瀏覽:620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 瀏覽:460
青海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