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下列關於農村金融服務的表述正確的是

下列關於農村金融服務的表述正確的是

發布時間:2021-05-26 06:44:05

❶ 下列關於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結構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 期末無余額 B 增加記借方 C 增加記貸方 D 減少記貸方

C-增加記貸方。

因為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其記賬規則與同在資產負債表右邊的負債一致,所以貸方表示增加。

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按照源和構成的不同可以再分為投入資本類,所有者權益賬戶和資本積累類所有者權益賬戶。

投入資本類所有者權益賬戶主要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

資本積累類賬戶主要有:盈餘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等。

應計入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還有庫存股和一般風險准備。

(1)下列關於農村金融服務的表述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所有者權益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與損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與損失,是指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其中利得是指由非日常活動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損失是指由非日常活動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❷ 信用社金融類復習資料

1、農村信用社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農村信用社是由轄區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入股組成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26724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存款的11.6%;各項貸款余額19585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的11.5%。其中,農業貸款余額8615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農業貸款余額的86%。農村信用社正在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

2、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答: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增加收入,需要在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其中資金的投入在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目前情況看,資金投入主要是三個渠道:一是農民自己對生產活動本身的投資;二是增加財政資金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其他有關補貼;三是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在這三個方面,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投入佔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在60%以上。而統計數字表明,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中,農村信用社的資金佔到8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已達到90%。

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99年以來,為適應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農村信用社積極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大力推廣信用農戶、信用村鎮等評定活動,大大簡化了農民貸款的手續,方便了農民貸款,也使農民的貸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擾多年的農民貸款難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至2003年年末,全國有32 225家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占機構總數的94.8%,有18 553家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聯保貸款,占機構總數的54.6%。2003年當年,全國有6 217萬農戶獲得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佔有貸款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農戶數的64%,佔全部農戶數的28%。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商業銀行大量撤出在農村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任務更加艱巨,作用更加凸顯。

3、為什麼國務院決定進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

答:農村信用社作為主要服務「三農」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多年來盡管在改革體制、改善管理、改進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與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經營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適應,在管理體制、產權制度、風險防範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影響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作用的發揮,需要通過不斷地深化改革,在發展中逐步予以解決。

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問題十分重視。1997年以來,國務院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國務院領導同志也親自考察農村信用社工作,並作重要指示。2003年以來,中央明確提出,農村信用社改革的總體要求是「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強調要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改進農村金融服務,不僅關繫到農村信用社的穩定健康發展,而且事關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大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西南北差異較大,各地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水平很不一樣,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的要求也不相同。雖然農村信用社改革已經研究論證了很長時間,並且也在局部進行了多方面的試驗,但是,對於如何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如何因地制宜地改革農村信用社的產權結構,如何選擇確定適應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服務要求的農村信用社組織形式等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試驗。特別是這次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兩個重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責權利關系的調整,情況復雜,政策性強,必須積極慎重、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因此,國務院決定選擇部分省(區、市)進行試點,在認真實踐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開。

4、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答:根據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服務提出的新要求,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宗旨,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加快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農村金融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更好地支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5、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答:做好深化改革試點工作,必須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1)必須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原則。農村信用社不同於其他金融機構,無論其所有權結構和管理模式如何改革,其經營的方向必須堅持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都要有利於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農民的增產增收。偏離了這一方向,就背離了改革的宗旨和目標。

(2)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改革試點中,要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在產權制度設計、組織形式選擇等方面,不搞「一刀切」,而要結合各地不同情況,實施區別對待,分類指導。

(3)要堅持按市場經濟的發展取向進行改革。農村信用社是我國建國後最早成立的金融機構之一,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必然留有較重的計劃經濟的烙印,因此,農村信用社改革更要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明晰產權關系,改善法人治理結構,使農村信用社真正成為能夠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機構。

(4)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通過改革,要明確監督管理體制,切實發揮省級人民政府、國家監督管理機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以及農村信用社各個方面的積極作用,落實風險防範和處置責任。

再給你些試題
1、一般來講,凡是農戶較大額度的生產和經營貸款,生產有保障、產品有市場、風險可控制的,都可採取( )的貸款方式,這種貸款可以( )、周轉使用,也可以採取( )的辦法。
2、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社員享有( )和( )。
3、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具有( )的企業,經營業績良好的,按期足額歸還銀行貸款的,最近( )年連續盈利的,年終分配後,凈資產達到全部資產的( )的,可以向農村合作銀行投資入股,但投資的累計金額加企業其他投資的累計金額不得超過本企業凈資產的( )。
4、農村信用社是由轄內( )、( )和( )入股組成的( )地方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5、專項票據正常兌付期限為( )年,但在特定條件下可以提前或推遲兌付。專項票據到期時,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貸款比例未達到相應的兌付條件時,人民銀行可推遲兌付期( ),但在該期限內( )。農村信用社認購專項票據後,其資本充足率和不良比例指標連續( )經考核達到專項票據條件的,人民銀行可選擇提前贖回。
6、股份制的特點是「( )」,適合於市場經濟發達、商業化程度高的地方,是一種( )聯合。
7、農村合作銀行單個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農村合作銀行股本總額的( ),本行職工的持股總額不得超過股本總額的( ),職工之外的自然人股東持股總額不得低於股本總額的( )。
8、農村信用社應本著( )\( )的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根據工作需要選擇確定農村信用社省級管理機構。具體形式可選擇( )、( )、( )。
9、違反( )規則、資本充足率低於( )、存在風險隱患的農村信用社,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
10、申請專項票據時,資本充足率=( )。

二、不定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是正確的,請選出來,並將序號填在答題表內。每題3分,共30分。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股金證應在明顯位置以入股須知的形式對社員(股東)應了解的事項加以說明,下面表述正確的有( )。
A、根據盈利情況,按規定向社員(股東)分配紅利,並對入股股金支付利息。
B、社員(股東)入股前應詳細閱讀農村信用社或農村合作銀行章程,知曉社員(股東)的權利、義務。
C、社員(股東)退股應符合章程中規定的條件。
D、社員(股東)以其所持股金為限承擔農村信用社或農村合作銀行風險,但不負民事責任。
2、除傳統的存款、貸款、匯兌結算等服務外,農村信用社還可以向客戶提供( )等業務。
A、信息咨詢 B、代客理財 C、代收代付
D、代理保險 E、證券及其他銀行業務
3、下列是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用途有( )。
A、種植業、養殖業等農業生產費用貸款;
B、農機具貸款; C、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貸款;
D、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等貸款;
E、加工、手工、運輸、商業等個體工商戶貸款以及其他貸款。
4、下列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的條件正確表述的為( )。
A、注冊資本金不低於5000萬元人民幣,資本充足率達到4%;
B、設立前轄內農村信用社總資產10億元以上,不良貸款比例15%以下;
C、發起人不少於1000人,有具備任職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業務工作經驗的高級管理人員;
D、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5、農村信用社可以實行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全轄農村信用社統算,賬面資金能抵債;
B、基層農村信用社自願;
C、縣(市)聯社有較強的管理能力;
D、統一法人後股本金達到1000萬元以上,並使核心資本充足率在任何時點不低於4%。
6、國家對農村信用社的扶持主要有( )。
A、財政補貼 B、資金扶持
C、稅收優惠 D、利率政策
7、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計劃包含的內容有( )。
A、2003年年末基本情況;
B、制定計劃前股本金及不良貸款變動情況;
C、需進一步增擴股金及降低不良貸款數額的測算情況;
D、增資擴股和降低不良貸款的進度安排及措施等內容。
8、向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入股的條件有( )
A、向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入股可以以貨幣資金或實物資產、債權、有價證券等形式作價入股;
B、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不得與工商企業以換股形式相互入股;
C、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社員(股東)可以以自有資金入股,也可以向金融機構貸款入股;
D、各級人民政府也可以用財政資金入股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
9、關於貸款展期的正確描述是( )
A、每筆貸款只能展期一次;
B、每筆貸款最多隻能展期兩次;
C、展期期間利率為原貸款利率;
D、短期貸款展期可超過原貸款期限;
E、中長期貸款展期期限不超過原貸款期限的一半且不超過3年.
10、《貸款操作流程》從信貸管理的角度,信用社將客戶分為( )。
A、個人類客戶;
B、自然人客戶;
C、農業經濟組織客戶;
D、企業類客戶。
三、判斷題(請將判斷結果填在題前括弧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如錯誤,請將錯誤的地方修改在下方的橫線上,每題1.5分,錯誤的判斷正確得0.5分,修改正確的得1分,共15分。)
題例:2002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件》,並選擇了浙江、吉林、江西、山東、四川、陝西、貴州、江蘇等8個省開展了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
( × )
2002年6月——2003年6月 四川——重慶

1、在農村信用社風險處置過程中,銀監會具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處置農村信用社發生的突發性支付風險。 ( )

2、改革後,農村信用社監督管理體制將形成「國家宏觀調控、加強監管,省級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落實責任,信用社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總體框架。 ( )

3、農村信用社黨的關系可實行省委領導下的系統管理,也可以實行屬地管理,地方黨委要加強對農村信用社黨的領導,做好農村信用社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 )

4、省級聯社的高級管理人員由省級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組織有關部門推薦,並經人民銀行核准任職資格後,按規定程序產生,領導班子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也由省政府負責。
( )
5、一個縣有20個信用社,其中12個信用社資不抵債,資不抵債數額為100萬元,8個信用社資能抵債數額為40萬元,該縣應獲得的扶持資金數額為100萬元,兩個資能抵債社同樣享受資金扶持政策。 ( )

6、在中央銀行資金扶持方式上,改革試點縣(市)可實行「一縣兩制」,即可選擇專項借款方式,也可以選擇專項票據方式。 ( )

7、實行統一法人體制的農村信用社資本充足率達到4%便可申請中央銀行專項票據。 ( )

8、當年盈利的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在未全部彌補歷年虧損掛賬或資本充足率未達到規定要求前,分配現金紅利應嚴格限制分紅比例。 ( )

9、投資股退股原則上應在當年年底財務決算後辦理,在年底財務決算前辦理退股的,不支付當年股金紅利。 ( )

10、農戶聯保貸款的期限根據借款人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周期確定,一般不超過五年。 ( )

四、簡答題(每題3分,共15分)
1、農村信用社實行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的意義是什麼?

2、簡單來說國家給農村信用社政策扶持的目的是什麼?

3、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重點需要解決哪兩個問題?

4、哪些人可以向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

5、如何深化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

五、論述題(第一題12分,第二題13分,共25分)
1、請具體論述專項票據和專項借款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2、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什麼,談談你本人如何立足崗位支持和推動如皋信用社的改革與發展?

❸ 農村信用社面試問題

1、你是哪裡人呢?
農信社面試常見問題分析:希望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
回答示範:我來自xx地,不過很多人說我看上去像xx地人,因為我父親母親都是xx地的,他們都是二十多歲的時候從xx地搬遷到xx地來的(不能只簡單回答問題,應簡單描述情況,或簡述對家鄉某方面的熱愛)。
2、你有什麼愛好呢?有空的時候喜歡做什麼?
農信社面試常見問題分析:除了緩和氣氛外,還想通過喜好判斷其個性。
回答示:說實話,我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愛好,有朋友來的時候去打打保齡,一個人的時候看看電視、在網上聊聊天什麼的,平時學業忙,很難發展一個特別的愛好(這類回答暗示考生性格積極方面)。
3、你會說英語嗎?
農信社面試常見問題分析:潛台詞是我們要求你會說英語!
回答示範:聽力沒有任何問題,不過講得不太好,喜歡看美國大片,覺得很震撼。大學里確實缺少練習,看來英語對這份工作很重要?我可以報個英語培訓班,加強一下(一定要立刻把自己所有會講的,少得可憐的幾句電影台詞說幾句,再爛都要說!)。
4、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農信社面試常見問題分析:考生所闡述的優點,是否為職位所需的素質(禁止撒謊)。
回答示範:我的優點是表達能力強,而且樂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校上課總是踴躍發言,還參加過演講比賽;在工作崗位上,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對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如果我們愛一份工作,一定會獻計獻策讓它更好(精選與所申職位最吻合的優點)。
5、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農信社面試常見問題分析:惟一對策就是真誠暴露自己的弱點,只要這個弱點不是所申職位的"致命傷"。
回答示範:我覺得我有時候會過分在意別人的感受,比如不會直接表達不同意見,覺得會讓對方丟面子,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快速有效地開展工作。我希望自己能夠逐漸學會更加爽快,對人對事更加直接。
6、你為什麼想到xx農信社來工作?
回答示範:說實話,對於我們這些學金融的應屆畢業生來說,能進xx銀行都是夢寐以求的。而且,通過你們的careertalk和我們自己了解的信息,xx銀行是一個有挑戰、有evaluation的地方,我覺得挺適合我,因為我是那種喜歡壓力的人,有壓力,才會有業績。

❹ 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題答案

您好,中政申論專家很高興能夠為你解答,
一、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績,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概述「給定資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20分) 要求:緊扣給定資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計分要點: 「給定材料」反映的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發展模式不合理,應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主要表現在:第一,從工業方面來看,①我國工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兩頭在外,中間製造」的模式,即簡單低效的加工製造業模式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阻礙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②缺乏自主創新能力;③重工業在經濟中所佔比例較小,難以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知識依賴型的轉變。
第二,從糧食方面來說,我國糧食問題也比較突出。①人口多,耕地少,消費快速增長。②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農資價格漲價;③農業中的科技含量低,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種田慾望降低,大量耕地閑置;④以糧食為原材料的加工產業不發達,且部分產業有被外國集團控制的趨勢等等。
計分分項: 要點=15/條理=3/語言=2/
該題總分: 20
--------------------------------------------------------------------------------
2 三、本題僅限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 1. 「給定資料5」對內地省區「歡迎沿海地區產業專業」的口號提出質疑,請對他進行分析,談談你的見解。(20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條例清楚,不超過300字。
計分要點: 「歡迎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是我國內陸某些地區人們的呼聲,這反映了內陸地區對擺脫落後、發展經濟的信心與渴望。在一定時期內,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確實能帶動內陸經濟發展,為人民謀福祉。但長遠來看,這並不是實現沿海地區經濟進一步可持續發展的好思路,也不是促進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好對策。
我國經濟正處於重要的轉型期,傳統的低效加工製造業模式使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結構老化,成為中國經濟新發展的「瓶頸」。如果內陸地區將沿海的產業喜悅「迎進家門」,短暫的發展之後,「東莞模式」所引發的困境將會在內地重演。因此,要推動全國的經濟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是明智之舉。
計分分項: 觀點=3/要點=12/條理=3/語言=2/
該題總分: 20
--------------------------------------------------------------------------------
3 2. 某學術團體為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就我國糧食問題召開研討會,在關於解決問題對策的討論中,有人發表了「四點對策」: 其一,建議加大農業投入,以使糧食產量滿足人類不斷增加的需求,我國糧食生產有很大潛力,只要持續加大農業投資,我國的糧食產量就不僅完全可以在長期內滿足國內需求,而且可以保證出口。 其二,建議科學地分配全球糧食,近年隨著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顯,石油價格上漲,一些國家把糧食加工生產成生物燃料。當歐美一部分人填滿他們油箱的時候,很多人正為如何填飽他們的胃而苦苦掙扎,要優先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科學地解決全球有限糧食合理分配的問題。 其三,建議大力倡導糧食節約,據某市場調查顯示,該市飲食行業及單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費大米14克,每天浪費大米多達7000公斤,如果在全國調查,糧食浪費一定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要厲行節約,這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的重要保證。 其四,建議切實加強國際合作,發達國家國際組織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相關政策和指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向受到糧價攀升沖擊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近期緊急糧食援助,並對如何促進發展中國家在長期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給予切實幫助。 這「四點對策」,內容上,表述都存在問題,請指出這份「對策」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修改意見。(20分) 要求:1. 明確提出存在哪些問題; 2. 寫出相關的修改意見( 包括寫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3. 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計分要點: 2.(1)加大農業投資未必一定能解決我國糧食問題。因為加大農業資金投入,注意投資方向和投資效率,要多投資建設關系農業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項目。而且要解決我國糧食問題,還需要其他的措施,例如創新農村產權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民的種田慾望等等。
(2)要科學的分配全球有限的糧食資源,讓一些國家將用於生物燃料生產的糧食優先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解決糧食問題要優化糧食資源在全球的分配,更要加大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從而滿足人類的需求。
(3)糧食節約是解決糧食問題的思路之一,但是本對策沒有提出具體的實施措施。要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在全社會形成「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的意識和風氣,節約糧食從點滴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
(4)依靠國際組織和發達國的幫助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問題。糧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為此發展中國家要加大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自力更生,自主解決,實現主要農產品基本自給,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糧食問題。
具體的內容參考中政申論網。
中政申論網:http://www.zzshenlun.com/
一品公務員網:http://bbs.gwy1.com/forum.php
中政行測網:http://www.zzxingce.com/

❺ 農村金融的農村金融

農村金融的准確定義是研究和解決農村金融發展問題的首要前提。文獻分析發現,雖然農村金融在我國歷史悠久,但「『農村金融』作為一個概念被廣泛運用,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事」。並且長期以來,在「金融,即貨幣資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觀[i]基礎上,「農村金融」的內涵似乎只要給「金融」冠以「農村」就能自然地被定義出來。
事實上,我國既有「農村金融」概念就是這樣生成的[ii],即「農村金融就是農村的金融」(見編者注)這種看似簡單明了,實際卻是望文生義、同意反復的定義,不僅掩蓋了農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為獨立範疇存在的邏輯基礎,而且,存在兩個明顯問題。 一是「農村的」指向不明
是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還是存在於農村地理空間的?還是從屬於農村經濟主體的?還是冠以「農」字招牌的?還是在農村從事業務活動的?還是其他兼而有之的?等等這些,其內涵含糊不清。
二是對「金融」的理解流於形式
不僅忽視了「對金融的定義,傳統金融理論和現代金融理論是有區別的」,「存在從不同視角對『金融』所進行的規范性的論證」,其表述林林總總,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無普遍被接受的統一的理論界定」的事實。
而且,沿襲了主流金融觀—「金融,即貨幣資金的融通」,只是概括了金融活動的外表,卻將其本質隱藏起來的形式化定義。「有『望文生義』之嫌」,沒有深刻地認識到:「金融的實質其實並不是資金的借貸」,而是「財產(Property)的借貸或財產的跨時(Intertemporal)交易活動」,「『金融』就是信用轉讓」的金融本質屬性。顯然,僅依此形式化的定義,難以把握「農村金融」的內涵,更難以進一步透視出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本質和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要義。 「農村金融」的本質蘊藏於農村金融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之中,其定義實際上是不同歷史背景下的農村金融現實,在人們觀念上的反映。依據這一哲學認識,聯系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實際,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導致上述缺陷的原因在於:1978年開始的中國農村改革,是在沒有觸動整體經濟和金融體制背景下自發進行的,農村改革取得成功後,改革的重心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便在政府主導下,轉向了城市和工業。雖然,伴隨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我國農村金融改革也從未停止,但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強烈驅使,農村金融改革始終沒有能擺脫計劃經濟時期,工業和城市傾斜發展戰略下,農村金融外生於農村經濟,改革的目標只是暫緩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村經濟矛盾的被動局面。
從而致使研究和認識「農村金融」的範式,最終沒有能跳出計劃經濟和城鄉「二元」金融背景下,基於傳統貨幣銀行理論形成的,以「農業」為對象,以信貸為特徵,以人為認定身份、依靠行政手段賦予職能為標准,以地理意義上的農村金融機構為載體的機構範式(Institutional paradigm)。從而直接導致了「既有文獻,對於農村金融問題的關注,特別是對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問題的分析,大多著眼於農村金融機構視角」,認為「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足」,農村金融功能的發揮,必須在現有機構框架下,賦予其功能,進而通過其行為績效判斷其功能實現的效應,即遵循機構--功能--行為績效的分析範式。 「並從構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角度試圖對農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問題進行具體求解」,再一方面,導致了將農村金融機構的界定等同於農村身份的人為 定。致使那些只有「農村」之名,而無「農村」之實,甚至有悖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機構,也被認定為農村金融,導致農村金融政策缺乏有效的實施和傳導載體,農村金融功能無法具體落實。
此外,還人為地加劇了城鄉金融分割的「二元」結構,農村金融職能被人為地限制在只有「農村」身份,而不一定具有相應意願和能力的金融機構范圍內,致使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畫地為牢,金融機構間的市場競爭有失公平。結果是農村金融機構和政府之間存在嚴重的「道德風險」和「機會主義」,農村金融市場出現「逆向選擇」,農村金融機構非農化傾向和農村金融資源外流嚴重,農村金融功能被弱化。可以說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理論和實際工作的一系列問題,都與「農村金融」缺乏科學界定有關。因此,選擇恰當的視角和範式,科學界定其內涵十分必要和迫切。

❻ 下列關於支票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多選題

ACD。

《票據法》第四章第八十二條規定:「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B項錯誤,現金支票既能支取現金,也可以辦理轉賬。《支付結算辦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支票上印有現金字樣的為現金支票,現金支票只能用於支取現金。

(6)下列關於農村金融服務的表述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支票記載事項分類:

(一)絕對記載事項:表明「支票」字樣;無條件支付委託;確定的金額;付款人名稱;出票日期;出票人簽章。是票據法規定必填的記載事項如欠缺某一項記載事項則該票據無效。

(二)相對記載事項:付款地(如果支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則付款地為付款人的營業場所);出票地(支票上未記載出票地的,則出票人的營業場所、住所、經常居住地為出票地)。是指票據法規定應當記載而沒有記載,如未記載可以通過法律規定進行推定而不會導致票據無效。

(三)非法定記載事項:支票的用途;合同編號;約定的違約金;管轄法院等等。非法定記載事項並不發生支票上的效力。

❼ 下列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D

A.期末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入投資收益(計入資本公積)
B.期末公允價值小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產減值損失(計入資本公積)
C.處置時,應將持有期間因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轉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投資收益)

❽ 信用社面試一般會問幾個問題呢

在信用社面試中,一般會問2至4個問題。
一般會問的幾類問題:
一、自我認識類
問題:「請簡單的做一個自我介紹」,「你為什麼報考?」等。
自我認知包括兩部分內容:自我介紹和求職動機,這兩部分內容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系,准備的時候不可偏廢。一方面,自我介紹中有求職動機。因為向考官介紹自己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說明自己是適合這個職位的,所以其中會涉及彰顯自己強烈的求職意願的內容,這就是求職動機;另外一方面,求職動機中有自我介紹。
二、人際關系類
問題:「你的人際關系怎麼樣?」、「平時如何處理你的人際關系?」
銀行工作涉及面廣,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是否具有較好的人際交往意識和溝通能力,直接影響到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因必須具備較強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與協調能力,努力協調處理好身邊的人際關系和各種矛盾。只有這樣,才能順利開展工作,愉快勝任工作。考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一是要掌握好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二是靈活運用我們提供的答題「公式」。
三、計劃組織類
問題:「如何組織一場會議?」等。
例如經常考查的主題之一會議類,就要求考生對會議怎麼樣組織,怎樣展開工作協調工作,安排好參會人員,計劃好時間,地點,經費物資等等,以及會議過程當中有哪些要注意的要點,同時對會議下面的更加細化的類型也要有所了解,主題報告有什麼樣的特點,參觀學習會有什麼樣的特點。對這些內容要有清晰的了解,熟練的把握,要有靈活的處理方式,分清主次矛盾,解決突出問題,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眾多的考生當中脫穎而出,展露光芒。
四、社會現象類
問題:「針對某個社會現象的看法」、「對某個政策的解讀」等。
這類題型的答題思路是:1、是什麼:這件事的立場,對於社會、政府、部門或人民群眾意味著什麼,以及對你自己的意義。2、怎麼看:找事件主體及相關主體(為什麼這么看,也就是分析原因:社會、部門及個人。習俗,氛圍;制度和規范;知識、經驗能力及思想境界認識不足);3、怎麼辦:順藤摸瓜 (應用工具:政治理論水平解讀政策;專業能力找出方法,制定對策;貫徹落實相關措施。回到社會,要取得應有的效果。發動和組織群眾,宣傳,促進,保證取得效果)。4、表態。
五、壓力危機類
問題:「在工作中面對壓力怎麼處理?」等。
在結構化面試考試中,情景處理類的應急應變型題目和諸葛亮當年運籌帷幄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設置一個特殊的公務工作情景,給被測試者某一特定角色,處理各種事務及各種問題和矛盾。
六、聯想演講類
問題:「針對某一話題進行一個簡單的演講」等。
在農信社面試中,演講類題目考得其實不是很多。一般作為結構化面試中最後一個問題出現。並且因為准備時間過短,難度過大,往往不能較為客觀地考察出考生真實的能力,逐漸面臨淘汰。只是一些對口才要求較高的崗位,有可能會繼續採用。

閱讀全文

與下列關於農村金融服務的表述正確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控股信託的銀行 瀏覽:124
北京大通電子交易所 瀏覽:268
成都文德證券 瀏覽:933
洛陽銀行鄭州融資 瀏覽:415
國外匯來技術服務費如何結匯 瀏覽:296
股票中的財務杠桿 瀏覽:304
今日金股票 瀏覽:830
出租房付的傭金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990
長江石化成品油價格 瀏覽:101
財政部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631
存貨隨匯率發生變動嗎 瀏覽:920
人民銀行匯率證明 瀏覽:451
東阿三寶阿膠最新價格 瀏覽:850
關於投資理財的論文3000字 瀏覽:482
英大匯通融資租賃排名 瀏覽:54
光大證券816事件 瀏覽:431
2013年韓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0
調出融資融券後 瀏覽:379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