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金融機構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5-26 09:21:33

① 消費者的義務有哪些

消費者的權利 :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 結社權;
獲得維權知識權;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權; 監督權;
同時消費者還要自覺盡履行的社會義務:一是維護社會公德的責任。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道德的消費者,在整個消費過程中應主動承擔起維護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促進社會風氣好轉等社會賦予的責任。
二是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的責任。作為合格的消費者不僅不要購買假劣商品,還應積極抵制假冒偽劣商品,抵制侵犯知識產權的盜版產品,積極參與對商品和服務的社會監督。同時對有可能發生的造假行為進行防範,不讓制假、售假分子有可乘之機。
三是投訴舉報的責任。如果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我們廣大消費者應積極勇敢的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主動向行政執法機關提供調查線索,或向廠家建言改進。以避免更多的消費者再次上當受騙,同時讓那些坑害消費者的黑心企業早日落馬。
四是依法維權的責任。我們遇到消費爭議時,應當文明理智、合理合法的主張自己的權利,盡量通過協商解決,只有合法的維權方式,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五是理性消費的責任。作為一名成熟的消費者,不要為所謂的免費使用、換季打折、幸運大獎等活動所迷惑。在消費過程中盡量到正規商家消費,盡量選擇自己熟悉或信譽度高且適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六是制止炫耀浪費的責任。作為現代消費者的我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應當養成科學、合理的消費習慣,對身邊那些揮金如土、炫耀擺闊的畸形消費,應主動抵制批評,為實現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擔起我們應盡的義務。
另外:
消費者是9項權利
1、 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人身安全權,二是財產安全權。人身安全權在這里是指生命健康權不受損害,即享有保持身體各器官及其機能的完整以及生命不受危害的權利。財產安全權,是指消費者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本身的安全,並包括除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務之外的其他財產的安全。

2、 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以及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3、 自主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權根據自己的消費願望、興趣、愛好和需要,自主地、充分地選擇商品或者服務。

4、 公平交易權: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是一種市場交易行為,如果經營者違背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原則進行交易,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5、 求償權:消費者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既可能人身權受到侵害,也可能財產權受到侵害。人身權受到的侵害,包括生命健康權,人格方面的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財產損害,包括財產上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指現有財產上的損失,如財物被毀損,傷殘後花用的醫葯費等。間接損失,指可以得到的利益沒有得到,如因侵害住院而減少的勞動收入或傷殘後喪失勞動能力而得不到勞動報酬等。

6、 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 知識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消費者獲得有關知識的權利,有利於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而且也是實現消費者其他權利的重要條件。特別是獲得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可以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效地尋求解決消費糾紛的途徑,及時獲得賠償。

8、 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 監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監督權消費者監督具體表現為: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權檢舉、控告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者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② 消費者有哪些義務

現實問題

李某購買了某組裝傢具,但是未按說明書的要求正確安裝,後傢具因錯誤安裝斷裂倒塌,將李某新鋪的實木地板壓壞,李某找到組裝傢具的商家要求退貨並獲得賠償,商家以其未按說明書正確安裝致使傢具受力不均勻而斷裂為由拒絕退貨並賠償,李某想不通。那麼,法律對此究竟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在享有上述權利的同時,還應當履行相應的義務,比如: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愛護商品,尊重經營者的勞動和服務;按照說明書正確安裝、使用和維護商品,按照服務規定接受服務等等。

李某在商家已經提供安裝說明書的情況下,仍然不按照說明書的規定進行安裝,致使該傢具斷裂的責任在李某,所以,李某不能因此而要求商家進行賠償,更不能把因其行為造成地板被壓壞的損失要求商家賠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三條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③ 銀行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

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是銀行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就是服務周到,保存你自己銀行卡的一切秘密

④ 金融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金融獲知權
金融獲知權是指金融消費者在接受一系列金融消費中,享有獲得與金融有關的必要的知識,包括服務內容以及其他相關信息的權利,金融經營單位負有為金融消費者提供真實知識或信息的義務。例如,要及時將國家法定利率標准和利息稅稅率等告知儲戶或貸戶,使他們心中有數,知曉自己的收益和付息情況;金融單位不得擅自隱瞞或降低、提高存貸款利率;遇到對轉賬、開戶、匯票結算等票據業務不懂的客戶,金融單位有主動提供信息咨詢的義務,金融消費者有權利知道這些相關內容。

金融消費自由權
金融消費自由權是此類消費者的基本權利,該權是指金融消費者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其意願自主選擇金融單位、證券營業部和保險公司等,消費方式、消費時間和地點均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不合理干預。

金融消費公平交易權
公平交易權是指金融單位、證券營業部和保險公司等在與消費者形成合同或形成法律關系時,應當遵循公正、平等、誠實、信用的原則,金融單位或機構不得強行向消費者提供服務,不得在合同或法律關系中制定規避義務和違反公平的條款。金融單位、證券營業部和保險公司等在收取工本費、服務費等用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價格正策,執行有關金融、證券、保險等收費標准。否則就是違規違法的,就是對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侵犯。
融資產保密權、安全權
確保存款、信用卡和股票等資產的保密安全尤為重要,這方面也最容易發生糾紛。例如:儲戶存款被冒領,貸款被挪用,股票被低價賣出,這些都是對金融消費者私人資產保密安全權利的侵犯。在金融消費活動中,資產保密權不受侵犯,是消費者最基本的一項權利。金融單位、證券機構和保險公司等有義務採取一切有效措施,包括按法律規章和操作程序辦事,防止事故發生,保證提供安全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環境。

金融消費求償求助權
金融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如果發生私人財產被不法侵犯等事件,有權依據合同規定向對方請示賠償,如得不到滿足,有權請示法律援助、聘請法律工作者為自己代理訴訟,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享受金融服務權
金融消費者有權享受銀行和信用社對破(損)幣的無條件的兌換服務,有權享受金融、證券和保險機構提供的休息、降溫、保暖、茶水、咨詢等文明優質服務。

⑤ 金融消費者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九大權利,分別是:

1.悉真實情況權。即消費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的過程中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2.自主選擇權。即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商品的品種、服務方式及其提供者應有充分選擇的餘地;二是對於選擇商品服務及其提供者應有自由決定的權利而不受強制。

3.身財產安全權。即消費者享有在購買商品如果人身、財產受到威脅。

4.交易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公平合理、計量准確無誤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

5.法求償權。求償權是指在當權利、資源等因個人或集體而遭受侵害、損失的時候,所具有的要求賠償的權利。

6.得知識權。即消費者「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7.建立消費者組織的權利。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有權要求國家建立代表消費者利益的職能機構;二是有權建立自己的組織,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8.監督批評權即消費者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特別是消費者有權參與國家消費政策和相關立法的制定,並對其實施加以監督。

9.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⑥ 以下哪些屬於銀行應該對消費者履行的主要義務

遵守相關法律銀行向銀行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應當遵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銀行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相關法律、法規。銀行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對銀行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所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交易信息公開。銀行必須以明確的格式、內容、語言,對其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向消費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確保消費者在購買銀行產品或者接受銀行服務前已知曉並理解相關風險。
妥善處理客戶交易。銀行對消費者購買銀行產品或者接受銀行服務的申請,應當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拒絕消費者有關申請的,應當及時告知消費者,並向其說明理由。
交易有憑有據。銀行提供銀行產品或者銀行服務,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消費者出具合法的交易憑證或者服務單據。
保護消費者信息。銀行在收集、保存、使用、對外提供消費者信息時,要嚴格遵守法律規定,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消費者銀行信息的保護,防止信息泄露和濫用,確保消費者信息安全。
妥善處理投訴。銀行應當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指定專門機構負責消費者投訴處理工作。對消費者的投訴,應認真調查,弄清事實,依法處理,並在規定時限內告知消費者處理結果。

⑦ 消費者應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履行的社會義務:一是維護社會公德的責任。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道德的消費者,在整個消費過程中應主動承擔起維護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促進社會風氣好轉等社會賦予的責任。
二是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的責任。作為合格的消費者不僅不要購買假劣商品,還應積極抵制假冒偽劣商品,抵制侵犯知識產權的盜版產品,積極參與對商品和服務的社會監督。同時對有可能發生的造假行為進行防範,不讓制假、售假分子有可乘之機。
三是投訴舉報的責任。如果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我們廣大消費者應積極勇敢的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主動向行政執法機關提供調查線索,或向廠家建言改進。以避免更多的消費者再次上當受騙,同時讓那些坑害消費者的黑心企業早日落馬。
四是依法維權的責任。我們遇到消費爭議時,應當文明理智、合理合法的主張自己的權利,盡量通過協商解決,只有合法的維權方式,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五是理性消費的責任。作為一名成熟的消費者,不要為所謂的免費使用、換季打折、幸運大獎等活動所迷惑。在消費過程中盡量到正規商家消費,盡量選擇自己熟悉或信譽度高且適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六是制止炫耀浪費的責任。作為現代消費者的我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應當養成科學、合理的消費習慣,對身邊那些揮金如土、炫耀擺闊的畸形消費,應主動抵制批評,為實現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擔起我們應盡的義務。

金融機構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一)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內雙方的約定不得容違背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金融機構不得單方變更合同義務。 (二)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時,應公平合理地安排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得設置違反公平原則的交易條件,損害消費者權益。 (三)金融機構在收集、保存、使用消費者個人金融信息時,應當嚴格遵守有關規定,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確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泄露和濫用,不得侵犯個人隱私。 (四)金融機構必須以明確的格式、內容、語言,對其提供的金融產品或者金融服務,向金融消費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確保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務前已知曉並理解相關風險。 (五)金融機構對金融消費者購買金融產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務的申請,應當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拒絕金融消費者有關申請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人,並向其說明理由。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對消費者的主要義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都含基金嗎 瀏覽:750
控股信託的銀行 瀏覽:124
北京大通電子交易所 瀏覽:268
成都文德證券 瀏覽:933
洛陽銀行鄭州融資 瀏覽:415
國外匯來技術服務費如何結匯 瀏覽:296
股票中的財務杠桿 瀏覽:304
今日金股票 瀏覽:830
出租房付的傭金計入什麼科目 瀏覽:990
長江石化成品油價格 瀏覽:101
財政部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631
存貨隨匯率發生變動嗎 瀏覽:920
人民銀行匯率證明 瀏覽:451
東阿三寶阿膠最新價格 瀏覽:850
關於投資理財的論文3000字 瀏覽:482
英大匯通融資租賃排名 瀏覽:54
光大證券816事件 瀏覽:431
2013年韓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30
調出融資融券後 瀏覽:379
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結算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