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企領導先進事跡材料
接上面。
學習王忠和同志,要學習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的排頭兵精神。王忠和同志在職工大會上提出「職工向領導班子看齊,領導班子向我看齊」,「從我做起,向我看齊」的口號,並自覺接受職工的監督,對制定的規章制度首先自己遵守,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潔身自好,不以權謀私,為幹部職工作出了表率。侄兒想找個好工作,侄女畢業後想進煙草系統當聘用工,都被他秉公擋在了門外;在執法檢查中,對所有零售戶一視同仁,就連自己的親戚朋友也不例外;業務交往中收到的禮品、禮金如數登記上交;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仍交代妻兒不要給組織添麻煩。這就是一個共產黨員的無私情懷。黨員幹部的形象關繫到一個黨的存亡,一個執政黨的形象,更關繫到一個國家的發展和興衰。我們的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更應該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對自己嚴格要求,嚴格約束,帶頭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帶頭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清正廉潔的模範。
學習王忠和同志,要學習他勤儉節約、以單位為家,「公司現在還困難,還得勤儉節約」的艱苦奮斗精神。公司上下、兄弟單位的工作人員,甚至許多領導都說王忠和有點兒「摳門」,當然不是說他吝嗇,而是誇他精打細算的當家人精神。他出差在外,不住高檔賓館,而是住條件差、價格便宜的普通旅社,甚至住每晚20元一間的小旅社。在上海住院動手術期間,他讓醫生少開進口葯,少開貴重葯,不給單位增加負擔。灌雲煙草發展了,經濟效益上去了,幹部職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王忠和卻依舊如故,始終保持著勤儉節約、不追求奢華、不貪圖享樂的艱苦奮斗的作風,這種作風不僅反映了一種生活方式,更反映出了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體現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同樣,在江蘇省煙草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艱苦奮斗精神、愛企如家的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應該進一步提倡並發揚光大,每一位共產黨員應該自覺加強黨性鍛煉,提高對艱苦奮斗長期性的認識,真正把艱苦奮斗轉化為自己的堅定意志和自覺行動。
江蘇煙草系統的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王忠和同志的先進事跡,切實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動中,落實到各級領導幹部當好人民公僕的實踐中,扎扎實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為江蘇煙草率先跨入全國煙草強省行列做出貢獻。
向世濤同志現任重慶市萬州區局(分公司)局長、經理、黨組書記, 1987 年至 1998 年先後任巫溪、巫山縣局(公司)局長、經理、黨組書記。該同志在部隊先後 8 次立功受獎,從事煙草工作後被行業和地方政府 10 余次評為先進工作者, 3 次被評為萬縣地區優秀企業家。他從部隊復轉後激情投入煙草創業,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勤於積累,學會了企業經營管理之道,先後搞活 3 個煙草企業,被業內人士譽為「治企能人、扭虧專家」。出任巫溪縣煙草公司經理時,經過 3 年努力,使長期虧損的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調任巫山縣煙草公司經理時,經過奮斗,當年補虧 659 萬元, 4 年為企業創造了 2500 萬元所有者權益;晉任萬州分公司經理後,率領片區煙草員工開拓進取、負重拼搏,整頓規范煙草市場經濟秩序,關停了五橋、巫溪 2 個計劃外煙廠,完成了國家重點移民項目萬州 30 萬擔打葉復烤工程建設任務,組建成立了萬興煙葉有限責任公司,按期關閉了萬州煙葉復烤廠;卷煙銷售年均增幅達 22.4% ,超過重慶煙草同期整體發展速度,並彌補虧損 2500 萬元,消化庫存煙葉 8 萬擔。特別是在 2002 年初,他出任萬州區局(公司)法人代表後,主動適應煙草體制調整,正確對待職務升降,面對企業「五合一」後員工多、攤子大、成本高、包袱重、管理難的現狀,同員工激情創業,爭先創優,當年就卷煙銷售大增長,品牌結構大提高,經濟效益大攀升的良好發展趨勢,企業實現稅利 1676 萬元,並獲得文明單位、網建聯動、專銷先進單位等 27 塊獎牌。 2003 年,萬州煙草在他的帶領下,發揚「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又創造了低成本運行、高結構銷售、農網現代物流、專銷緊密結合的網建特色,企業被重慶市局樹為片區樣板、重慶先進。
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珍惜黨組織對他的信任和員工對他的擁護和支持,把企業的發展和員工利益作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勤儉持家,艱苦創業,勇於開拓,拼搏進取,團結帶領職工隊伍精心經營,為萬州煙草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楊俊同志現任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副局長、副總經理,從事煙草工作20多年,盡管崗位發生多次變化,但他從未離開過土壤、離開過煙農、離開過煙葉,始終堅持聯系基層、聯系職工、聯系煙農。他在領導崗位上,一年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時間在基層、在田間地頭,尤其是在貴州省 煙葉生產形勢十分嚴峻的形勢下, 在省局(公司)黨組的領導下,帶領全省幹部職工知難而進,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精心組織生產布局調整和壓縮煙葉庫存工作。他身先士卒、深入細致地做好煙區各級政府工作,加大生產布局調整力度,嚴格按計劃種植,嚴格履行收購合同;不辭辛勞地與銷售人員跑市場、跑銷區,拜訪客戶,拓寬銷售渠道、擴大銷量、加快貨款回籠。他為扭轉貴州烤煙生產被動局面嘗盡了酸甜苦辣,品足了求人難的滋味。通過幾年的艱辛努力,貴州省煙葉庫存居高不下的局面得到扭轉,資金周轉困難有了極大緩解,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2002年,全省商業煙葉庫存下降到62萬擔,比1998年減少了498萬擔,基本實現了合理庫存;追回了三分之二的煙葉貨款,全省煙草商業煙葉貸款余額比1998年減少了38億元,兌現了兩億五千多萬元煙葉收購「白條」,改寫了貴州省煙葉收購打「白條」的歷史。
為徹底扭轉貴州烤煙生產被動局面,實現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楊俊同志經常苦苦思索,探索貴州烤煙生產發展思路、方式和方法,宣傳說服教育幹部職工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作風,營造科技種煙的氛圍。他十分重視行業內的生產管理技術培訓,努力使技術培訓網路化、制度化。為此,他經常到基層煙草站(點)講課,深入煙農家中和田間地頭傳授烤煙生產先進適用技術,全省培訓的烤煙生產技術人員和煙農已達 200餘萬人次。
多年來,他始終堅持把煙農看作衣食父母,始終把煙農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煙農之所想、急煙農之所急,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只要是涉及到煙農利益的事,他哪怕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想法解決好。他始終遵循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利關,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造福一方的為官之道,不圖個人私利。下基層,不住高檔賓館、不吃上檔次的宴席;到煙站,就住在煙站,職工吃什麼他就吃什麼,與基層的幹部職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