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外包產業是什麼
金融服務外包financial service outsourcing
金融外包是指金融企業持續地利用外包服務商(可以是集團內的附屬實體或集團以外的實體)來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擔的業務活動。外包可以是將某項業務(或業務的一部分)從金融企業轉交給服務商操作,或由服務商進一步轉移給另一服務商(即「轉包」)。金融外包始於二十世紀70年代的歐美,證券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節約成本,將一些准事務性業務(如列印和存儲記錄等)外包。到了90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術升級的推動下,金融外包主要集中在IT領域,涉及整個IT行業。據統計2005年整個IT行業的支出中有45%為外包支出。近年來,盡管與IT相關的外包仍佔到全球外包業務的三分之二左右。但在金融外包領域,隨著離岸外包和整個經營過程外包BPO(bussiness-process outsourcing)業務的崛起,外包安排的日漸復雜,金融企業從外包中獲得的利益大大提高,金融外包也成為國際外包市場的主流。隨著我國金融領域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競爭的日益激烈,國內金融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根,必須了解國際金融外包動態,借鑒國外金融外包的經驗,把現有的資源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綜述:
全球金融服務機構越來越多地將原先自行承擔的業務轉交外包服務商完成。監管當局進行的行業調研顯示,金融服務機構已將相當一部分的業務外包出去,外包的安排也日漸復雜。
金融服務機構通過外包,可以將風險管理及合規等職責轉交給不受監管且能進行離岸操作的服務商進行運作。
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服務機構如何能對所負責的業務及風險控制保持信心?如何能知道自己的業務是否遵循了監管要求?當監管當局質詢時,這些機構又怎樣能表明自己確實在按章辦事?
為回答上述問題並指導受監管的金融服務機構(受監管實體),聯合論壇成立了一個工作組為外包制訂高級指引原則。
本文對有關主要問題及風險做了詳細說明,並闡述了作為參考標準的高級原則。這些原則適用於銀行、保險及證券業。每個行業的國際委員會可根據這些原則制定更為詳細和有針對性的規定。
目前外包日益成為降低成本及實現戰略目標的手段。其中涉及到的領域包括:信息技術(如應用開發,編程及解碼)、專業運作(如某些金融、會計領域, 後台業務及處理、管理活動)、執行合約功能(如客服中心)。行業報告及監管調查表明,在金融公司安排外包的過程中,其它公司(包括公司集團內的相關公司及服務商)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個受監管實體的職能與業務可通過多種方式來執行,有關職能可拆分為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後台支持與分銷等。如果各種職能的實施地點不同,但仍由本實體內部的部門來負責,則此類情況就不屬於外包。該實體應在常規風險管理框架內防範有關風險。
當前更為復雜的外包安排不斷涌現。在每種安排中,無論服務商是否受到監管,但都要受到聯合論壇原則的約束。
各種行業及監管報告指出,外包涉及風險轉移及管理方面(多與跨境業務相關)的問題。各行業與監管當局認為,受監管實體越來越多地依賴外包業務,可能會影響到其管理風險及服從監管要求的能力。另外,監管當局還擔心:受監管實體採取適當措施管理風險及遵守監管要求的能力,可能因外包而難以有效向監管當局表明。
在外包業務引起的這些問題之一是對外包業務的過分依賴會嚴重影響到受監管實體的可持續性及其履行客戶責任的能力。
受監管實體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降低風險:制定全面與清晰的外包政策、建立有效風險監管流程、要求外包公司制定應急計劃、協商達成合理的外包合同、分析服務商的財務與基礎設施狀況。
監管當局能夠通過以下措施減少外包過程產生的問題:在評估單個公司時充分考慮業務外包情況、在分析系統風險時要考慮服務商的風險集中問題。
監管當局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受監管實體如何能保持強有力的公司治理。監管當局也擔憂業務外包會影響受監管實體履行監管義務。除非市場與監管當局的影響聯合起來形成有效的約束力量,否則隨著金融行業對外部服務商依賴程度的加深及IT技術的迅速發展,業務外包可能導致系統性問題。
定義:
外包是指受監管實體持續地利用外包服務商(為集團內的附屬實體或集團以外的實體)來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擔的業務活動。
外包可以是將某項業務(或業務的一部分)從受監管實體轉交給服務商操作,或由服務商進一步轉移給另一服務商(有時被稱為「轉包」)。
受監管實體將外包的高級原則運用到具體的外包業務時,應考慮以下問題:第一,應根據外包業務對受監管實體業務的重要性來應用。第二,外包實體與服務提供商之間的附屬關系或其它關系。當需要對附屬實體運用外包原則時,可做適當修改,使其體現出集團內部外包業務風險的差異。第三,服務商是否受獨立監管當局的監管。
按此定義,外包不包括購買合同。此處「購買」被定義為:從供應商取得服務、貨物或設備,但買方不轉移與客戶有關的財產權信息或與其商業活動相關的未公開信息。
受監管實體是指由監管當局授權從事受監管活動的機構。本文提出的原則即是針對這樣的實體。
外包服務商(或稱服務商、第三方),是指代表受監管實體承擔外包業務的實體。
監管當局是指所有授權受監管實體從事任何受監管業務並對該業務進行監管的機構。
金融外包發展趨勢 :
金融機構將業務外包已有多年歷史。例如自1970年以來,證券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節約成本,將一些准事務性業務(如列印及存儲記錄等)外包。
二十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術升級的推動下,外包交易的規模已相當可觀並涉及整個IT行業。
隨後,外包出現在人力資源等更多的戰略領域。同期出現了一種名為「業務處理外包(BPO)」的新形式,是一種點到點(end-to-end)的商業鏈外包。在BPO中,金融機構與服務商的關系也由傳統的服務提供轉變為戰略合作。
外包的另一個趨勢是 「離岸化」,即將業務外包到境外。許多跨國公司試圖通過建立離岸交易及服務中心來提高本機構整體的效率。金融機構除將業務外包給服務商外,也會把一些業務交由海外附屬機構來完成。
表1列出了在印度從事外包業務的若干金融機構及其人員規模。
表1 在印度從事外包業務的若干金融機構(2003)
2. 金融外包公司工作總結
服務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3. 金融外包服務公司都做什麼業務
第一類:銀行外包服務公司業務
凡是銀行非核心的業務銀行都有可能外包給金融外包服務公司,現在外包的業務內容包括:
1、憑證影像化處理人員外包(也包括信用卡、歷史檔案的憑證影像化掃描和補錄人員外包)
2、業務集中處理人員外包
3、個人貸款助理人員外包
4、電話銀行呼叫中心人員外包
5、軟體開發人員外包
6、安保人員外包(包括保安、監控中心值守人員外包)
7、現金清分、整點人員外包
8、ATM機清機加鈔人員外包
9、清算人員外包(包括同城票據交換等人員外包)
10、大堂經理、大堂助理、大堂引導員人員外包
11、信用卡銷售人員外包
第二類:證券、保險等的外包服務
這一類主要集中在票據影像化處理人員外包及呼叫中心人員外包,其他如保安等由於規模小,一般有物業公司承擔,少專業外包。
4. 外包服務里的金融流程服務外包,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呀
我就是做這個的,目前杭州從事離岸金融流程外包的企業還不多,但是整體金融外包市場卻很成熟,這塊未來會發展很大。
5. 如何注冊金融外包公司
想要注冊金融外包公司的話,公司的注冊流程跟普通公司的差不多,只是在注冊資金這一方面可能有點要求。所以最好是找代理公司問問清楚。以下是公司注冊的流程。
1、 核名(做好這一步就准備去工商局開始核名,可以去現場核名或網上紅盾網核名。如果失敗就得再想幾個名稱。)
2、 租房(最好在注冊地址的寫字樓租一間辦公室,若是自己在附近有廠房或辦公室的話也可以)
3、 編寫「公司章程」(可以找專業的人寫,也可以在工商局的網站下載「公司章程樣本」,進行修改後,所有的股東簽名)
4、 到工商局現場辦理營業執照,帶齊以下資料:
(1) 公司設立申請書(可以在當地工商局網站下載)
(2) 公司章程(可以在當地工商局網站下載)
(3) 董事法人見識任免書(可以在當地工商局網站下載)
(4) 總經理任免書(可以在當地工商局網站下載)
(5) 全體股東法人身份證原件;
(6) 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公司注冊流程及費用的第一步已列印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5、 憑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到專業到專業刻章店刻印公章、財務章,正規的章是到公安分局備案過於刻章卡的;(1到2個工作日)。
6、 去銀行開立公司驗資戶:所有股東帶上自己入股的那一部分錢到銀行,帶上公司章程、工商局發的核名通知、法人代表的私章、身份證,用於驗資的錢、空白詢證函表格,到銀行去開立公司賬戶,你要告訴銀行是開驗資戶。開立好公司賬戶後,各個股東按自己出資額想公司賬戶中存入相應的錢。銀行會發給每個股東繳款單,並在詢證函上蓋上銀行的章(2014年3月1號後注冊公司新政策已實施可省略此步驟)
7、 核定稅種
來自廣州發業
6. 金融類服務外包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
外包公司一般是指在某一技術或某一服務上的一個支撐公司,也就是說給正規公司想要版開一些拓展業務的項權目,只是這個正規公司還沒有這樣專業的人員或是部門,所以會想到把這個項目外包出去。
金融業類的服務外包,一般是工作如下:
一,做網路市場;
二,做售後服務,如在此平台投資的老顧客,進行後續的維護工作;
三,做另外市場的營銷工作。
可以從以上三點考慮,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的行業找此類服務。
7. 從銀行跳槽去金融外包公司怎麼樣比如銀雁的行政,管理崗位,實在不想干銀行了
銀雁公司詐騙求職者威脅求職者人身安全,華興銀行隨意辭退毫無誠信
通過2輪面試,1輪筆試,提交3遍簡歷資料,推掉其他工作崗位,銀雁公司要求自費體檢,去華興銀行從事工作,期間認真工作,並無大問題,在試用期又通過一次筆試,實際操作業務幾秒處理好一筆,上百筆業務處理速度很快,准確率百分之百。
可是半個月後華興銀行以不合適為由隨便編個理由辭退我。我又沒出什麼問題為何隨意辭退。我要求看後台數據展示我的處理速度和准確率華興銀行又不給看,實際操作演示華興銀行又不看。直接就是要辭退。要是覺得不合適,為何我面試了2輪,筆試一輪,都通過了,這2家主動要錄用我呢?
以員工培訓為由把我騙至銀雁公司,威逼我簽離職協議,我不簽,他們非法限制我活動,不讓我下樓。最後只有報警,警察才帶我下樓。
這根本就是詐騙。
銀雁公司就是強盜詐騙式的人販子公司。華興銀行就是可以隨意辭退,強制辭退毫無誠信的銀行。
這些全是真實發生的事件,都有證據記錄可循,警察派出所出警也可以作證。
領導組長業務也不熟,考我知識點還說普通代理(非監護人)開戶可以櫃面代理開網銀,不可以非櫃面代理開網銀。這就是錯誤的好嗎?
自己業務都不熟還能做組長,還能評價別人。
我當時沒說什麼,一笑了之。現在到這種情況就吐槽一下吧。網上的拖也很多,相信各位網友也能分辨真偽。
請各位人才三思這兩家公司。免得找份工作被人各種套路各種騙人身還受到威脅。跳槽變裸辭。前途變成走投無路。
8. 金融服務外包是干什麼的通俗易懂的說啊,不要復制
金融服務外包就是幫金融企業做一些低水平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比如說錄入類專,語音類,憑證屬整理類的事情。金融企業自己做吧,要場地要人要設備,有點得不償失,因此就出現了專門做金融服務外包的企業,術業有專攻嘛。這樣別人能賺到錢,金融企業也降低成本。
金融外包financial service outsourcing是指金融企業持續地利用外包服務商(可以是集團內的附屬實體或集團以外的實體)來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擔的業務活動。外包可以是將某項業務(或業務的一部分)從金融企業轉交給服務商操作,或由服務商進一步轉移給另一服務商(即「轉包」)。
金融外包始於二十世紀70年代的歐美,證券行業的金融機構為節約成本,將一些准事務性業務(如列印和存儲記錄等)外包。到了90年代,在成本因素及技術升級的推動下,金融外包主要集中在IT領域,涉及整個IT行業。據統計2005年整個IT行業的支出中有45%為外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