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貸政策是什麼
信貸政策,是中央銀行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和投資政策,並銜接財政政策、利用外資政策等制定的指導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的政策。
中國目前的信貸政策大致包含四方面內容:
一是與貨幣信貸總量擴張有關,政策措施影響貨幣乘數和貨幣流動性。比如,規定汽車和住房消費信貸的首付款比例、證券質押貸款比例等等;
二是配合國家產業政策,通過貸款貼息等多種手段,引導信貸資金向國家政策需要鼓勵和扶持的地區及行業流動,以扶持這些地區和行業的經濟發展;
三是限制性的信貸政策。通過「窗口指導」或引導商業銀行通過調整授信額度、調整信貸風險評級和風險溢價等方式,限制信貸資金向某些產業、行業及地區過度投放,體現扶優限劣原則。四是制定信貸法律法規,引導、規范和促進金融創新,防範信貸風險。
B. 我在網上辦了貸款,可把銀行卡號填錯了。他說錢被凍結要我打解凍資金請問要解凍資金嗎他們還說如果不處
央行發布的《2012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2.99萬億元,同比增長15%。房地產貸款余額1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報告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回升。
去年末,主要金融機構及主要農村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外資銀行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1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季度末高0.6個百分點;全年增加1.3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17.4%,比前三季度高2個百分點。
年末,地產開發貸款余額8630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季度末高5.1個百分點。房產開發貸款余額3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4個百分點。個人購房貸款余額8.1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季度末高
C. 什麼是信貸擴張
要想准確的了解這個概念,就要先了解信貸和信貸的政策:
信貸是從屬於商品貨幣關系的一種行為。具體是指債權人貸出貨幣,債務人按約定期限償還,並支付給貸出者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動。信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信貸是指以銀行為中介、以存貸為主體的信用活動的總稱,包括存款、貸款和結算業務。狹義的信貸通常指銀行的貸款,即以銀行為主體的貨幣資金發放行為。
信貸政策,是中央銀行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和投資政策,並銜接財政政策、利用外資政策等制定的指導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的政策。信貸政策的制定應遵循扶優限劣的基本原則,其主要目標是為了改善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x信貸政策包括信貸緊縮政策和信貸擴張政策:
信貸緊縮:是指經營貸款的金融機構提高貸款標准,以高於市場利率水平的條件發放貸款,甚至不願發放貸款,從而導致信貸增長下降,信貸資金難以滿足社會再生產的合理需求的現象。
信貸擴張:是指金融機構放寬貸款的標准,以低於市場利率水平的條件發放貸款,從而導致快速信貸增長,以滿足社會投資的需求,促進經濟的增長。
D. 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了哪裡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E. 信貸擴張是什麼
要想准確的了解這個概念,就要先了解信貸和信貸的政策:
信貸是從屬於商品貨幣關系的一種行為。具體是指債權人貸出貨幣,債務人按約定期限償還,並支付給貸出者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動。信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信貸是指以銀行為中介、以存貸為主體的信用活動的總稱,包括存款、貸款和結算業務。狹義的信貸通常指銀行的貸款,即以銀行為主體的貨幣資金發放行為。
信貸政策,是中央銀行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和投資政策,並銜接財政政策、利用外資政策等制定的指導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的政策。信貸政策的制定應遵循扶優限劣的基本原則,其主要目標是為了改善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x信貸政策包括信貸緊縮政策和信貸擴張政策:
信貸緊縮:是指經營貸款的金融機構提高貸款標准,以高於市場利率水平的條件發放貸款,甚至不願發放貸款,從而導致信貸增長下降,信貸資金難以滿足社會再生產的合理需求的現象。
信貸擴張:是指金融機構放寬貸款的標准,以低於市場利率水平的條件發放貸款,從而導致快速信貸增長,以滿足社會投資的需求,促進經濟的增長。
F. 信貸寬松是什麼意思
信貸寬松:是指金融機構放寬貸款的標准,以低於市場利率水平的條件發放貸款,從而導致快速信貸增長,以滿足社會投資的需求,促進經濟的增長。
信貸政策,是中央銀行根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和投資政策,並銜接財政政策、利用外資政策等制定的指導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的政策。信貸政策的制定應遵循扶優限劣的基本原則,其主要目標是為了改善信貸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G. 國進民退是什麼原因
1998年,中國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國有企業大量出現虧損、倒閉和職工下崗的情況,由於國有經濟當時所佔比重還比較高,所以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隨後,中央提出了國企三年改革脫困的計劃,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就是「抓大放小」,國有經濟收縮到壟斷行業和更具優勢的競爭領域,用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的話說,當時是「國退民進」的格局。這種在經濟布局上順勢而為的調整構成了中國經濟走出低谷的一個重要體制基礎。
2003年國資委成立後,要求央企進入行業前三名才能避免被淘汰,這使得央企必須要不斷擴張、收購、兼並,這就表現出「國進民退」。
(7)河北省金融機構貸款投向擴展閱讀:
「國進民退」的說法站不住腳:
1、「國進民退」本身就是很不靠譜的說法,它錯誤地把國企與民企置於對立面,錯誤地認為國企與民企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簡單回顧過去幾十年我國經濟發展歷程可知,國企民企共進局面屢見不鮮,而且一些壟斷性國有行業中民企的身影越來越多,民企唯一尚未進入的就剩下部分涉及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的領域了。
2、十九大在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同時,均明確強調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其實,深化國企改革,本質上是要促進我國結構轉型、提升增長效能,重要手段就是逐步削弱國企壟斷程度,並引入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混改。
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環保督查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後淘汰的是過剩產能,擠壓的是高耗能、高污染企業。
短期來看,由於原材價格上漲,國企利潤改善幅度的確好於民企;但從中長期看,最終能存活發展下來的肯定是有競爭力、有責任感的企業,這點無關國企還是民企。
H. 中國人民銀行做什麼業務的
1、監督稽核
銀行法是進行銀行監管的法律基礎。銀行監管的目的在於確保銀行體系的活力,通過監視各銀行機構的信用和流動性,保護存款人利益。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在中國的金融改革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分析定期報告和現場稽核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跟銀行監管密切相關的是對支付系統的監管,中央銀行有責任維護國家支付、清算和結算系統的正常運行,中國人民銀行一直致力於開發它擁有的支付系統,並跟其他銀行機構密切合作,使這些金融機構運行的支付系統更加高效和更加安全可靠。
中國人民銀行正在改善其在支付系統中密切監視各銀行日間頭寸的能力。
2、支付處理
中國人民銀行為各銀行提供支付處理服務,結算大額和零售支付交易。人民銀行運行的2000多家同城清算所對所有的同城跨行支付和大部分行內支付業務進行清算和結算處理。紙憑證異地跨行支付在過去曾通過同城清算所先進行跨行清算和結算。中國電子聯行系統處理異地跨行支付和行內大額異地支付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支機構為商業銀行各級分支機構提供結算帳戶服務。此外,還為一些政府機關、事業團體開設結算帳戶,提供支付服務。例如,郵政儲匯局也在人民銀行開立結算帳戶。
中國人民銀行不允許帳戶出現隔夜透支,因為大多數交易採用批處理方式在日終結算,所以日間透支的概念實際上不適用。但電子聯行系統除外,在此系統中,支付指令發出之前,其帳戶內必須有足夠支付的資金。
除了結算通過人民銀行支付系統辦理的支付交易以外,結算帳戶還用來結算其它支付系統產生的凈額頭寸,如商業銀行系統的電子資金匯兌系統。
3、信貸服務
信貸政策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要求,對金融機構信貸總量和投向實施引導、調控和監督,促使信貸投向不斷優化,實現信貸資金優化配置並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實施信貸政策是中國人民銀行的重要職責。
I. 普惠領域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如何
7月24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季末低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貸款投向呈現以下特點:
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速提升。6月末,本外幣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86.20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季末高0.4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5.19萬億元,同比多增7668億元。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放緩。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季末高0.1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2%,佔比比上季末高0.1個百分點。
住戶消費性貸款增長持續回落。6月末,本外幣住戶貸款余額44.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比上季末低1.2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6萬億元,同比少增1721億元。其中,本外幣住戶消費性貸款余額34.47萬億元,同比增長21.1%,增速比上季末低2.3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2.94萬億元,同比少增453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