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有什麼影響
1、3你的說法是正確的
2.不能促進消費,因為利率上調後人們會增加儲蓄減少消費,這個替代效應比收入效應要大
4.銀行利潤不一定增加,因為銀行的收入和成本都上升了
=================================
3說的是「加強了對流動性的管理」,而不是「加強了流動性」,這樣說確實是對的,越冬的荷花1990可能理解錯了
② 經濟,金融,銀行。中央銀行「增加對金融機構的存款」和「增加對金融機構的負債」是一個意思吧表示什麼
增加存款等於調高銀行准備金率,增加對金融機構貸款等於增加對金融機構負債,不同的。
增加存款,本身提高准備金率,屬於央行宏觀調控,不是什麼業務,影響就是減少了市場流通貨幣,增加企業貸款難度,但是對個人存款利息有幫助,不利於銀行自身貸款業務。
望採納,謝謝
③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與經濟發展有什麼關系
maybe 不對,你姑且聽之。
存款主要是存款機構(商銀,合作社之類)的,他們充當信用中介,將存款借貸給實體經濟資金需求方,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所以這類金融中介在資金有效配置中的作用很大。存款余額大,說明可貸資金多,經濟發展理論上會好。但金融創新導致「脫媒」,銀行資金來源受到影響(都轉到股票,貨幣基金,共同基金等eg,余額寶),資金成本變大,傳統的銀行信貸業務受到沖擊,這對於主要依靠銀行作為資金來源的小企業影響會比較大,實體經濟就會受到影響。當然各方面因素吧,很難確切說會好或會壞。企業也不是非要靠銀行,商業票據市場什麼的,看發展吧。
④ 金融機構存貸款增加的原因有哪些
經濟好轉,盈利增加,央行發行貨幣,個別金融機構的風險偏好,特別是存款准備金率的變化等等均有可能。不知你從哪一方面來說!
⑤ 為什麼說 央行提高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 還有提高居民存款利率 對債券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當中央銀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減少,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會相應減少;反之,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時,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會相應增加。
名詞解釋:
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存款准備金率:
金融機構必須將存款的一部分繳存在中央銀行,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備金;存款准備金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額的比例則叫做存款准備金率。
打比方說,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 萬元。
央行決定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是對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旨在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也進一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可以相應地減緩貨幣信貸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⑥ 請問各金融機構的存款每年都在上升,是否意味著每年都在增發貨幣
你可以這樣認為。但發行貨幣很正常,因為經濟發展了,物質豐富了,收入增加了,就要有相應的貨幣供應。關鍵是不要超量發行貨幣。
⑦ 上半年金融機構存款增加9萬億,銀行最應該感謝的是誰
各部門對存款增長的貢獻情況
1、住戶存款
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了4.26萬億元,佔到了總增加存款的47.3%,是當之無愧的對存款增長貢獻最大的部門。這可能說明銀行上調存款利率還是起到了一定效果,要不然想要從住戶手上吸收到這么多存款還真得打個問號。不過住戶存款的增長也並不是很穩定,主要增加的月份是在2月和6月,分別增加了2.87萬億和1.09萬億,兩個月加起來接近4萬億,而在4月份時,還曾出現過1.3萬億的減少。所以銀行如果想要保持住戶存款的穩定增長,恐怕仍然是不能掉以輕心。
銀行存款
2、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雖然在金融機構的總存款中佔比不大,但對存款增長做出的貢獻卻不小。上半年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增加2.21萬億元,其對存款增長的貢獻率排第二,為24.56%。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之所以能做出這么大的貢獻,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恐怕還是出於銀行的不爭氣,讓自己的存款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給吸走了。然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再反過來把錢存進銀行。
3、政府存款
政府存款包括了財政性存款和機關團體存款。財政性存款應該算是銀行比較穩定的存款來源,不過財政性存款雖然不會出現突然大幅減少,但也不太可能出現突然大幅增加,上半年財政性存款增加了3878億元。機關團體存款表現就更好一些,上半年增加了1.81萬億。合計起來,政府存款上半年共增加了2.2萬億,對存款增長貢獻率為24.44%。
4、非金融企業存款
雖然非金融企業的總存款佔到了所有存款的31.4%,是金融機構存款的第二大來源地,但有這么高位置的非金融企業存款,卻沒能在存款的增長上好好做貢獻。上半年,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僅增加了2970億元,對存款增長的貢獻率最低,只有3.3%。然而,非金融企業雖然在存款增長貢獻上表現不積極,但在貸款增長的貢獻上卻表現十分積極,上半年增加的貸款有一半多都被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給拿走了。
由此看來,在對存款增長的貢獻上,銀行最應該感謝的還是住戶了。若非有住戶的頂囊相助,銀行的日子可就很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