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降低金融機構的准備金率不利於防止通貨膨脹呢
首先講一下何為「金融機構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稱為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 存款准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資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這一部分是一個風險准備金,是不能夠用於發放貸款的。這個比例越高,執行的緊縮政策力度越大。存款准備金率變動對商業銀行的作用過程如下: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反之,亦然。
打比方說,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萬元。
在存款准備金制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准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備金制度有利於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隨著金融制度的發展,存款准備金逐步演變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貸款供應量加大,直接的影響就是市場貨幣量增加,對於經濟的通膨是嚴重的影響。會造成市場原物料和消費品價格增高。不利於抑制通貨膨脹。
2. 怎樣才能控制通貨膨脹
(一)控制需求。
通貨膨脹的一個基本原因在於總需求超過了總供給。因此,治理通貨膨脹首先是控制需求,實行緊縮型政策。緊縮型政策是當前各國對付通貨膨脹的傳統手段,是迄今為止運用得最廣、最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內容包括緊縮型財政政策、緊縮型貨幣政策、緊縮型收入政策等。
1.緊縮型財政政策。緊縮型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削減財政支出和增加稅收的辦法來治理通貨膨脹。削減財政支出的目的是通過限制支出而減少政府的需求,從而縮減總需求。其措施主要有:減少國家基本建設和投資支出,限制公共事業投資,削減政府各部門的經費支出,減少社會福利支出等。增加稅收主要是增加企業與個人的稅收,增稅以後,企業與個人收入減少,從而降低投資水平與消費水平。
2.緊縮型貨幣政策。緊縮型貨幣政策又稱為「抽緊銀根」,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貨幣供應量過多。因此要降低通貨膨脹率,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減少流通中貨幣供應量的辦法來實現。具體措施包括:
(1)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出售政府債券,回籠貨幣,減少經濟體系中的存量。
(2)提高利率,如提高再貼現率、貼現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銀行存款利率等。利率的上升促使人們將更多的錢用於儲蓄,從而使消費需求減少,利率的上升使投資成本上升,對投資需求也有抑製作用。
3.緊縮型收入政策。緊縮型收入政策是對付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內容是採取強制性的手段,限制提高工資和獲取壟斷利潤,抑製成本的提高,從而控制物價的上漲。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內容:
(1)工資管制。工資管制的辦法主要有四種。第一,道義規勸和指導。即政府制定出一個工資增長的指導線,供企業參考,但政府只能規勸、建議,不能直接干預。第二,協商解決。即在政府幹預下使工會和企業就工資問題達成協議。第三,開征工資稅。對增加工資過多的企業徵收特別稅款。第四,凍結工資。即政府強制性地將全社會工資或增長率固定,不能隨便上漲。
(2)利潤管制。指政府以強制手段對可能獲得暴利的企業利潤實行限制措施。利潤管制的辦法有管制利潤率,對超額利潤徵收較高的所得稅等。此外,有的國家還通過制定一些法規限制壟斷利潤,以及對公用事業產品直接實行價格管制等。
(二)增加供給。
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社會的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治理通貨膨脹一方面要通過緊縮型政策減少總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加總供給。主要措施有:減稅以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意願和勞動生產率,增加企業的投資願望,從而帶動總供給的增加;減少政府對企業的限制,讓企業更好地擴大商品供給;鼓勵企業採用新技術,更新設備和調整產業結構。
(三)調整經濟結構。
由於引起通貨膨脹的一個原因是經濟結構的失調,所以治理通貨膨脹的一個方案是調整經濟結構,各產業部門之間保持一定比例,避免某些產品如糧食、原材料等供求因結構失調而推動物價上漲。
(四)其他反通貨膨脹措施
1.強調性的行政干預。這種措施主要為一些經濟不太發達的國家所採用。其內容主要有:強制性停建一些工程項目,整頓市場流通,實行部分商品的經營壟斷,實行消費品的憑票供應等。
2.保持經濟低速增長。由於經濟的高速增長往往伴隨著通貨膨脹,近些年來,各國政府面臨兩種選擇;或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同時保持較高的通貨膨脹率;或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甚至以經濟的衰退來壓低通貨膨脹率。不少發達國家往往選擇後者。
3. 中央銀行怎樣通過三大職能抑制通貨膨脹
減少貨幣發行、提高利率、減緩匯率升高的步驟。
4. 簡述中央銀行如何利用法定存款准備金制度調節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中央銀行利用法定存款准備檢制度調節。
當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時,調節方式,如果是通貨膨脹,國家要對自不管是哪個方面?國家要對資金加強管理,市場加強調解。
通貨緊縮它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下跌。對於通貨緊縮,就必須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比如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貨幣政策方面就是要降低存款利率,增加貨幣發行量。
(4)金融機構怎麼調節通貨膨脹擴展閱讀:
通貨膨脹: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緊縮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一種經濟現象,是指在經濟相對萎縮時期,物價總水平較長時間內持續下降,貨幣不斷升值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持續小於社會總供給。
5. 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如何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調節
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幣制混亂;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擴大或緊縮銀行信貸,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應量。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銀行採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6. 調高存款准備金率怎麼會抑制通貨膨脹呢
銀行的功能就是吸收存款之後放出貸款,但是央行規定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都放出去,需要保留的部分就是存款准備金。
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是說明銀行所能貸出的款項少了,從而派生出的貨幣就少了。知道銀行派生貨幣的功能么?派生出的貨幣額=原式發行的貨幣/存款准備金率~~調高准備金率就是派生出的貨幣額少了哦~~~
所以調高存款准備金率不是調高存款額,也不是調高發放款,而是央行不讓商業銀行借出過多的貸款了,也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少了。
流通的貨幣少了,自然能夠應對通貨膨脹啦。
但是一般情況下,一國的央行很少使用這種方式來調節通貨膨脹, 因為這樣的方式對商業銀行的運作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可能引起滯漲。中國這樣的連續調高准備金率實在是很少見,日後應該會有不好的影響。
說的淺顯了一點哦~~希望能幫到你哈~~~
7. 中央銀行如何抑制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由於社火上貨幣總供給大於總需求 導致物價普遍持續上漲 造成了本位幣貶值 這種貨幣不均衡的經濟現象叫通貨膨脹
中央銀行3大職能
發行的銀行----壟斷發行人民幣
通過發行的多少 來控制通貨膨脹 如果需求
國家的銀行----代表國家管理指定執行財政收支政策 管理國庫 服務於國家
通過總結上一年度的財政赤子來確定下一年的預算
銀行的銀行----不經營其他普通商業銀行的業務 也不和他們發生業務往來
只是服務與金融機構 保留他們的准備金 提供信譽和
清等中間業務 做為他們的最後貸款人
當然中央銀行也通過存款准備金率 再貼現綠政策
公開市場業務的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和直接間接貨幣政策以及
道義勸導手段等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來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