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析基於供應鏈金融中物流企業的地位與作用
http://www.csyg.net/wuliulunwen/gongyinglian/20091010/8084.html
你可以看看著篇文章,這篇主要比較簡單的介紹了國內現在比較流行的幾種供應鏈金融管理的模式!本人以是在摸索中希望對你有幫助!
『貳』 金融科技在供應鏈金融創新中的應用有哪些
企業應收賬款的數據往往能直接反映企業的生產銷售規模、企業效益、財務狀況等等版信權息,與企業的發展和存亡息息相關。而近年來,全國各行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使處於債務鏈中的企業無法正常經營、舉步維艱,甚至走向破產倒閉。所以,做好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非常重要的問題。究竟該如何監控應收賬款發生以及如何處理企業的不良債權?從法律角度在預防應收賬款風險、合法手段追收賬款、取證等方面都需要注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產生很多應收賬款,甚至發生欠款糾紛,企業可能因此遭受損失。雲圖供應鏈金融,深耕供應鏈金融領域多年,幫助眾多中小企業實現供應鏈融資,其根據實踐經驗,詳細分析企業商帳催收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希望能夠給企業做到防患於未然有所幫助。雲圖@供應鏈金融%算是不錯的。關注「雲圖金融」每天獲取供應鏈金融干貨。
『叄』 物流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1、客戶,接收、借貸、抵押和使用資金的對象;
2、主人,提供資金、使用資金、運作資金,獲得盈利的莊家。
具體來說,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是下面這樣的,都是圍繞物流企業再轉。
A、供應鏈金融」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把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將資金注入上下游企業,並通過對供應鏈的風險監控來控制金融風險(這就是所謂N+1+N模式)。金融機構就改變了以前只專注於固定資產評估的做法,轉而關注整個供應鏈和實時交易的評估,使得更多的中小企業能夠成為銀行的客戶。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 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系,提升供應鏈競爭能力。
B、在「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下,處在供應鏈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的支持,資金這一「臍血」注入配套企業,也就等於進入了供應鏈,從而可以激活整個「鏈條」的運轉;而且藉助銀行信用的支持,還為中小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商機。
C、在中國市場上,供應鏈金融已經度過了概念之初的生澀,正在被銀行、物流公司和有資金需求的中小型企業所重視。在貨幣政策從緊、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國外經濟環境突變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的融資形勢日趨嚴峻,對相關銀行融資和其他金融服務更為迫切。在此背景下,眾多銀行紛紛開發眾多針對國際貿易、汽車、工程機械、石油等行業供應商和經銷商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目前,中外資銀行紛紛搶占供應鏈融資市場,早先供應鏈融資市場主要由渣打、花旗等外資銀行壟斷,逐漸中資銀行也開始推廣供應鏈融資服務。供應鏈融資的高速發展,正成為貨幣緊縮背景下各家中資銀行的新增盈利點。2008年上半年,光大銀行供應鏈金融融資額將近2000億元。
D、中小型物流企業如果能和物流園區共同承接質押監管業務,那申請成功的概率就很大。有了物流園區的參與或擔保,銀行就可以規避風險,放手參與業務了。這恐怕也將成為物流地產商的一個新的盈利點。
3、物流金融相關服務和風險:
A、科學評價自身實力,量力而行: 目前,我國物流市場仍處在粗放經營階段,物流企業起點低,發育慢,「小、散、差、弱」的現象還比較嚴重,初級物流服務多,高端物流服務少;單一物流服務多,一體化物流服務少。大部分企業仍然在離散的物流功能上過度同質競爭,而在供應鏈管理的需求分析、模式創新、運作執行和管理控制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難以滿足上下游企業對供應鏈服務的要求。因此,物流金融服務目前只適合在具備較強的資產規模和經營實力、擁有全國范圍內的倉儲監管網路和現代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規范化和標准化的品牌服務、具有物資銷售資質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中開展,中小物流企業要對物流金融風險進行科學評估,結合自身實力,綜合考慮是否可以開展物流金融服務以及服務深入物程度。
B、風險保留: 對於不可避免的風險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以預防。 1)計提損失准備: 根據相關財稅制度,計提一定比例的風險損失准備,在質物的市場價值低於融資額時,除通知融資企業增加質物外,以損失准備金抵補質物損失。 2)實行風險保證金制度: 根據融資期限的長短及質押融資的比例,預交風險保證金,以承擔質物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當市場價格下跌到預警線時,按協議規定通知融資企業增加質物和保證金;如果出質人超過融資期間,則以風險保證金抵充融資額或質物變現的差額;如果出質人按期歸還,則退還保證金。
C、風險轉移: 通過一定的方法、措施,出讓一部分風險收益,將物流金融的業務風險部分或全部地轉移給別人,從而達到了降低業務總體風險的目標。
1)物流風險基金: 從事物流金融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建立合適的風險損失補償基金,來分攤風險損失。就是物流企業面向出質人,對每筆融資業務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合適的「風險補償金」,形成物流風險基金,對於物流業務中發生的風險損失,由物流風險基金承擔的賠償責任。與由物流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相比,由物流企業自我保險,物流風險基金能更好地避免物流企業因投保而在物流作業中不負責任的道德風險。
2)物流金融保險: 物流風險伴隨業務全程:運輸、裝卸搬運、倉儲、流通加工、包裝和配送過程和信息服務。物流保險作為物流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保險公司針對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整合相關險種,為物流企業提供一個能夠涵蓋物流鏈條各個環節的、完整的保險解決方案,如物流綜合責任保險,使保險對象可以擴大到物流產業每個環節(比如物流公司、貨運代理公司、運輸公司、承運人、轉運場、碼頭和車站等);通過在綜合責任險中對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責任、保險金額(賠償限額)、保險期限、保險費等各項保險要素進行明確約定,保險公司在創新自身和增加利潤的同時,也幫助到物流公司防範金融風險。
(我掌握的就這么多,希望幫到你。)
『肆』 物流金融與供應鏈金融有什麼區別
物流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有什麼區別?
從定義、運作主體、運作模式來看二者區別
物流金融:
1、定義。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這些資金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託、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
2、運作主體。從定義可以看出,物流金融主要涉及三個主體:物流企業、金融機構和貸款企業(客戶)。貸款企業是融資服務的需求者;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為貸款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三者在物流管理活動中相互合作、互利互惠。
3、運作模式。根據金融機構參與程度的不同,物流金融的運作模式可分為資本流通模式、資產流通模式及綜合模式。其中資本流通模式是金融機構直接參與物流活動的流通模式,包含四種典型模式:倉單質押模式、授信融資模式、買方信貸模式和墊付貸款模式;資產流通模式是金融機構間接參與物流活動的流通模式,其流通模式有兩種:替代采購模式和信用證擔保模式;綜合模式是資本和資產流通模式的結合。
供應鏈金融:
1、定義。供應鏈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側面)。指銀行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和其他結算、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及時收達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活融資服務。(簡單地說,就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為某供應鏈中一個或多個企業的融資請求提供服務,它的出現避免了供應鏈因資金短缺造成的斷裂。在具體融資過程中,物流企業輔助金融機構完成整條供應鏈的融資,供應鏈金融模式不同其參與程度也不同。由於面對整條供應鏈的企業,金融機構易於掌握資金的流向及使用情況。
2、運作主體。供應鏈金融主要涉及三個運作主體: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其中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是融資服務的需求者,金融機構為融資服務的提供者;物流企業僅作為金融機構的代理人或服務提供商為貸款企業提供倉儲、配送、監管等業務。
3、運作模式。從風險控制體系的差別以及解決方案的問題導向維度,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模式分為存貨融資、預付款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採取的標准範式為「1+N」,即以核心企業「1」帶動上、下游的中小企業「N」進行融資活動,「+」則代表兩者之間的利益、風險進行的連接。
此外,服務對象、風險等也有所區別
『伍』 目前供應鏈金融參與的物流企業有哪些
推薦你看下中國第八屆物流與供應鏈金融高峰論壇,裡面有相關參加企業的介紹,比較集中,看往屆也可以
『陸』 物流金融相對於供應鏈金融的優勢都有哪些呀
物流金融術語供應鏈金融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