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非銀行金融機構有哪些可以發放貸款又有哪些可以吸收貸款呢
貸款公司、P2P網路平台可以放貸
除了銀行和信用社誰都不能吸收存款。
但金融公司可以做理財吸收資金,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固定,有風險
滿意請採納
② 委託金融機構發放貸款 是怎麼回事,通俗點,謝謝
委託貸款是由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委託人提供資金,由金融機構(受託人)根據委託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發放的貸款。受託金融機構只負責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貸款風險。
適用范圍
委託人所確定的貸款對象和用途,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項目本身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於委託人指定的用於固定資產項目的委託貸款,貸款項目必須按規定報經有關部門批准。
委託人辦理委託貸款時,必須事先將資金存入我行經辦機構;委託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委託存款總額;委託貸款未到期或未收回,委託人不得提取相應的委託存款;委託存款帳戶不計利息。
優 點
為貨幣資金富餘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向貨幣資金短缺的企事業單位提供融資充當中介。
③ 銀行類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劃分依據是什麼
非銀行金融機構 (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以發行股票和債券、接受信用委託、提供保險等形式籌集資金,並將所籌資金運用於長期性投資的金融機構。而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非銀行金融機構(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除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信託、證券、保險、融資租賃等機構以及財務公司等。其與銀行的主要區別有:
(1)資金來源不同。商業銀行以吸收存款為主要資金來源,而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依靠發行股票、債券等其他方式籌措資金。
(2)資金運用不同。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以發放貸款為主,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主要是以從事非貸款的某一項金融業務為主,如保險、信託、證券、租賃等金融業務。
(3)非銀行金融機構不具有信用創造功能。商業銀行具有「信用創造」功能,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由於不從事存款的劃轉即轉賬結算業務,因而不具備信用創造功能。
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銀行的區別在於信用業務形式不同,其業務活動范圍的劃分取決於國家金融法規的規定。這類機構放貸靈活、手續便捷,符合中小企業資金快速融資的要求。
參考來源非銀行金融機構:http://ke..com/link?url=_Ch48-tU0_4Acj_hXykDrC2wf_ZBL6POO-Z_
④ 非金融機構之間允許放貸嗎
人必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經營貸款業務,持有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金融機構法人許可證》或《金融機構營業許可證》,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
⑤ 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是由什麼機構批準的
商業銀行不是發放貸款最多的金融機構,只是相對國有銀行來說貸款審批程序簡單,國有銀行貸款的准入條件高,商業銀行簡單
⑥ 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放貸記什麼科目
借:應收賬款 貸:銀行存款(現金)
⑦ 不具存貸業務的事業單位能否對外發放貸款如果發放,是否違反金融法規法律對此是否有專門的規定謝謝
不具存貸業務的事業單位對外發放貸款是違法的。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 第二條規定「 任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必須予以取締。」同時該《辦法》第四條第(三)項指出 本辦法所稱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從事「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活動。不具存貸業務的事業單位對外發放貸款就是該法規所禁止的行為。
法律對此有專門的規定。點擊下面鏈接可以閱讀全文。
⑧ 是否可以通過人民銀行系統查詢其他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情況
人民銀行是國家機關,一般不接受社會人士查詢,金融宏觀信息在人行公布之前,是國家機密,不能輕易泄露。
⑨ 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區別
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商業作用和信用業務形式上有所區別。
1、商業作用不同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非銀行金融機構 以發行股票和債券、接受信用委託、提供保險等形式籌集資金,並將所籌資金運用於長期性投資的金融機構。
2、包括的機構類型不同
銀行包括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託、證券、保險、融資租賃等機構以及財務公司等,非存款性金融機構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公募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小額信貸公司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社會資金流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從最終借款人那裡買進初級證券,並為最終貸款人持有資產而發行間接債券。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這種中介活動,可以降低投資的單位成本;可以通過多樣化降低投資風險,調整期限結構以最大限度地縮小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
可以正常地預測償付要求的情況,即使流動性比較小的資產結構也可以應付自如。非銀行金融機構吸引無數債權人債務人從事大規模借貸活動 ,可以用優惠貸款條件的形式分到債務人身上,可以用利息支付和其他利息形式分到債權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