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央行金融機構本外幣收支信貸表和人民幣收支信貸表中的本外幣的人民幣的區別是什麼
本外幣=人民幣+外匯*匯率,也就是說是人民幣和外匯摺合成人民幣數據的合計數。而人民幣數據,只是單純的人民幣,不包含外匯數據。
本外幣和人民幣的數據來源,主要來源於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外匯的資產負債表,以上兩者通過會計指標向統計指標的轉換,最終成為可以看到的信貸收支表。
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除去存款, 金融債券,境外金融機構同業存款後的數字。應該包括比如所有者權益,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利息,長期應付款和金融負債等等項目。
由於本外幣信貸收支表中,已經不包括外匯占款,具體原因不明。所以在負債方也要減去相同的金額,所以其他一欄為負數。對於同業存款和流通中現金,在合並報表時能夠抵減的項目都已經抵減,所以本表中看不到人民幣同業存款和商業銀行持有的現金數。
Ⅱ 人民銀行全口徑存款包含哪些內容
人民銀行「全科目」,這個沒有聽說過,一般各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經過處理匯總成為「XX市(省)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即包括了所有金融的所有數據,其中,人民銀行的財政存款和金融機構的財政存款等科目匯總成為「財政存款」總項。
(2)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擴展閱讀:
如何填寫:
(一)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等項目,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各總賬科目的余額直接填列;有些項目則需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二)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如「應付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應收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計算填列。
(三)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賬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如「長期借款」項目,需要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長期借款後的金額計算填列。
Ⅲ 查詢信貸規模
我認為本外幣的加總比較合適,體現更全
Ⅳ 截至2009年全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是多少
根據央行報統計報表,2009年 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按部門分類)
1.住戶貸款 Loans to Households 81786.90
其中(1)消費性貸款 Consumption Loans 55333.65
其中:短期消費性貸款 Short-term Consumption Loans 6377.85
中長期消費性貸款 Medium & Long-term Consumption Loans 48955.79
這個」個人中長期消費性貸款」,應該就是住房貸款.即使不是,比例至少也在95%以上吧.
Ⅳ 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
是積數,不是流量
Ⅵ 關於央行「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的兩個問題
你在哪看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啊
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9S03.htm
我看的存款項下是
一、各項存款
1.企事業單位定活期存款
(1)活期存款
(2)定期存款
2.儲蓄存款
(1)活期儲蓄
(2)定期儲蓄
3.委託及信託存款
4.其他存款
二、對國際金融機構負債
三、其他
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http://www.pbc.gov.cn/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9S03.htm
和貨幣供應量表中
都有流通中的現金數據
Ⅶ 關於央行公布的金融數據
媒體上所說的是一些基本的數據,像
CPI -1.8% 8月11日
PPI -8.2% 8月11日
固定資產投資 32.9% 8月11日
消費品零售總額 15.2% 8月11日
工業增加值 10.8% 8月11日
進出口 -19.4% 8月11日
貿易順差 -12.4% 8月11日
新增貸款 33.9% 8月11日
房價 1.0% 8月10日
PMI 53.3% 8月04日
你說的那些系統統計數據還沒有,過一段時間就有了!!!
Ⅷ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產,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利潤總額以及佔全國的比例(最好是2010年底的數據)
自己去看吧,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有,很全面的。各年度的都有。
欄目是:調查統計
有兩個:一個是「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 一個是「中資全國性四家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
比我在回答要全面得多。
給一個中國人民銀行的網址:http://www.pbc.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