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行貨款 資金迴流
但從現實情況看,目前縣域郵儲銀行農戶小額貸款業務的開展面臨著一些制約因素,尚未有效發揮郵儲資金對「三農」的「輸血」功能。
據對大連市金州區郵儲銀行小額貸款開辦情況及農村金融需求狀況的調查,郵儲銀行存貸比僅為4.15%,農戶小額貸款發放金額佔小額貸款發放金額的比重為27%,與農村實際需求相去甚遠。
調查表明,以下因素制約了郵儲資金支農惠農作用的發揮:
產品設計不對路。現有涉農小額貸款種類主要包括農戶聯保貸款和農戶保證貸款,每個農戶貸款的最高限額為5萬元,貸款期限為1個月至12個月。還款方式包括一次還本付息法、等額本息還款法、階段性還款法。其中,一次還本付息法(期限3個月)為到期後利隨本清還款,等額本息還款法(期限1年)按月還本付息,階段性還款法(期限1年)為前3個月只還利息,從第4個月開始按月還本付息。在沿海地區,從事海水養殖、設施蔬菜種植的農戶生產資金缺口往往高達數十萬元,且海水養殖生產周期較長,未到收益期即開始還本付息。因此,目前郵儲銀行農戶小額貸款在額度、期限、償還方式等產品要素方面與農戶實際需求沒有達到充分契合。
資金成本難以承受。目前,郵儲銀行農戶小額貸款自上而下執行統一固定的年利率(15.84%),縣域郵政儲蓄銀行無利率上下浮動許可權。橫向比較,郵儲銀行農戶小額貸款利率遠遠超過了其他金融機構向同類客戶發放同期限貸款的利率,與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一年期貸款利率相比高出5-7個百分點。郵儲小額農戶貸款的還款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貸款實際利率。
信貸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縣域郵儲銀行在成立之初,根據「人隨業務走」的原則劃轉人員,此後雖然陸續採用公開招聘網羅人才,但是同其他銀行類金融機構相比並不具備吸引人才的優勢,造成金融專業人才匱乏,信貸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信貸實際工作經驗,對農村金融市場需求難以做到及時把握,對信貸業務風險的判斷、控制難以做到客觀、精確,對業務拓展造成很大制約。
鑒於上述瓶頸因素,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推動品牌建設。郵儲銀行品牌定位要清晰,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形象口號和廣告語,明確其服務人群和市場功能定位,打造深刻的品牌印象,充分發揮品牌力量。在品牌推廣方面,宣傳要做到多元化、全方位,充分利用公益活動、各類媒體、專項活動以及營業網點進行品牌宣傳。
加快產品創新步伐。信貸產品創新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緊密結合當地農業特色。信貸人員首先要適時深入農村、農戶,調查摸清其生產周期、資金缺口等情況,加強對潛在客戶群的分析,根據不同細分市場的不同需求,與現有信貸產品的現實做法進行對照,結合實際需求分析評價,找出應該創新突破之處,設計、開發、推廣更適合農村信貸需求的小額信貸產品。
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要盡快改革目前自上而下的貸款利率定價制度,建立健全適應利率市場化的、符合實際的利率定價機制,擴大利率定價靈活度。在大力拓展農戶小額貸款、形成規模效益、適當降低貸款利率的基礎上,給予基層行一定的貸款利率定價權。
提高人員業務素質。目前,郵儲銀行提高信貸支農水平迫切需要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一是要多渠道、多方式加強業務培訓。建立健全小額貸款的一整套培訓體系,加強對領導層和信貸人員各個層級的培訓,尤其要加強崗位培訓,通過有效的培訓來轉換員工舊有的「只存不貸」的思維模式,幫助員工在業務制度、貸款營銷、盡職調查、貸中審核、貸後管理等各個環節全方位提升信貸管理水平。二是採取走出去的方式,強化業務培訓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❷ 貸款資金迴流是什麼情況
資金迴流就是將已買的東西,重新賣出,所獲得的資金,資金迴流快這樣才能更好使用資金開發新的項目。
資金回收風險產生的原因: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的產生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
外因表現為企業所處的大環境,即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財政金融政策的影響,在市場經濟下,出於更多地佔有市場和擴大 銷售的競爭需要,信用被廣泛採用,信用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貸款「三性原則」: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這是商業銀行貸款經營的根本原則。
貸款安全是商業銀行面臨的首要問題;流動性是指能夠按預定期限回收貸款,或在無損失狀態下迅速變現的能力,滿足客戶隨時提取存款的需要;效益性則是銀行持續經營的基礎。
例如發放長期貸款,利率高於短期貸款,效益性就好,但貸款期限長了就會風險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動性也變弱。因此,「三性」之間要和諧,貸款才能不出問題。
❸ 房屋抵押貸款資金迴流
被騙了吧。是代扣協議吧!是不是幫你贖樓,再抵押~
❹ 如何判定貸款資金迴流
資金迴流就是將已買的東西,重新賣出,所獲得的資金。
資金迴流快這樣才能更好使用資金開發新的項目。
需要資金迴流的一般原因:
(1)企業現金流太少,
(2)未來還本付息的壓力大;
(3)國家的政策等等。
需要資金迴流的一般過程:
(1)提高信用條件;
(2)催收應收賬款等等。
(4)金融機構貸款資金迴流檢查方案擴展閱讀:
資金回收風險產生的原因
1、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的產生受內因和外因的影響。
2、外因表現為企業所處的大環境,即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財政金融政策的影響。在市場經濟下,出於更多地佔有市場和擴大 銷售的競爭需要,信用被廣泛採用。信用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另一方面加大了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加大了壞賬的可能。另外在財政金融雙緊縮時期,整個市場疲軟,產品銷售困難,企業間三角債嚴重,資金回收困難。
3、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產生的內因取決於企業決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這種風險,是企業可調整控制的因素,只要企業制定相應的控制管理對策,就能在擴大銷售的同時,降低回收風險。
❺ 信貸資金的流向風險及防範措施
根據相關規定,銀行在做貸款時需要嚴格遵守以下幾點:
1、加強准入管理。在授信環節,做到科學核定總量、明確區分種類、嚴格遵循許可權;在用信環節,做到深入調查、詳細審查、充分審議、嚴格審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條件和管理措施;在審查環節,探索建立獨立審查制度、審查合議制度、審查咨詢制度以及審查監理制度。對正常貸款,以加強維護和深度開發為主,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信用便利;對關注貸款,密切關注不利因素的變動趨勢,確保擔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戶資產變現、對外融資、改制重組、經營改善等時機相機退出;對可疑貸款,果斷、依法強制清收。
2、加強預警監控。風險預警是防範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實現「多渠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實現「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准確性。
3、加快信貸調整。市場經營條件下常盛不衰的企業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貸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在客戶退出上,要切實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事實風險退出向潛在風險退出轉變。前移風險關口,動態跟蹤各類貸款遷徙變化趨勢,提高對發展趨勢的預見性。二是由被動性退出向主動性退出轉變。統籌規劃,盡早打算,通過催收、核銷、審批控制等手段,主動壓縮規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風險高的企業貸款余額。三是由戰術性退出向戰略性退出轉變。信貸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掌控好節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4、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發現營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范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准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5、培育合規文化。要注重培育客戶經理良好的職業操守,做到始終不越思想道德這條「防護線」,始終不碰規章制度這條「警戒線」,始終不違犯法律這條「高壓線」。要注重建立與合規文化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傳遞一種信息,即:獎勵那些善於發現風險、揭示風險、規避風險的員工,懲罰那些違反貸款規則、製造貸款風險、不顧貸款風險的員工,切實在內部形成一種「不以效益為由簡化貸款程序,不以發展為由變通規章制度,不以同業競爭為由放寬准入條件」的良好氛圍。
❻ 銀監會怎麼查貸款流向
銀監會想要查詢貸款流向的情況下,一般會要求貸款人出示貸款使用證明,比如貸款的用途,使用的發票等等,這樣才能查詢到貸款的具體流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