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機構體系一般由哪些類型的金融機構構成
監管機構:如中央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等;
投資銀行:中國如中信證券,中金等等;
投資基金:如華夏基金等;還有一些對沖基金;
信託公司:如深國投,上國投等;
商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等。
② 金融的主要機構包括哪些
金融業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企業,它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證券業、租賃業和典當業。
金融業具有指標性、壟斷性、高風險性、效益依賴性和高負債經營性的特點。指標性是指金融的指標數據從各個角度反映了國民經濟的整體和個體狀況,金融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壟斷性一方面是指金融業是政府嚴格控制的行業,未經中央銀行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允許隨意開設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指具體金融業務的相對壟斷性,信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四大商業銀行,證券業務主要集中在國泰、華夏、南方等全國性證券公司,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風險性是指金融業是巨額資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單位和個人,其任何經營決策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效益依賴性是指金融效益取決於國民經濟總體效益,受政策影響很大。高負債經營性是相對於一般工商企業而言,其自有資金比率較低。
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地位,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優化資金配置和調節、反映、監督經濟的作用。金融業的獨特地位和固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本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對此有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經濟的穩步增長和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③ 金融行業的組成
金融包括幾大塊:證券、銀行、保險。現在也有人把基金也算在內,但嚴格說基金應屬於證券的
④ 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
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 (1)現代銀行的產生和特徵 最早的金融機構是貨幣經營業,而後演變產生現代銀行。 銀行是金融體系的主要環節。現代資本主義銀行形成的途徑:①由早期高利貸性質銀 行轉化而成;②由資本家合股建立的股份銀行。現代銀行具有不同於貨幣經營業的特徵。 早期的現代銀行都是商業銀行,而後從其中分離出另一類型銀行--中央銀行。 (2)金融機構體系 金融機構體系,是指一國金融機構按照一定的結構形成的整體。 各國金融體系各有特點,一般都包括以下三類環節:商業銀行;中央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 (3)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建立 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建立途徑:在各解放區銀行的基礎上組建中國人民銀行,沒收官僚資本銀行,改造民族資本銀行,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由此形成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心的"大一統"金融機構體系。 (4)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改革 大體經歷了如下三個階段:①高度集中的金融機構體系;②多元混合型金融機構體系。③中央銀行制度下的金融機構體系。
⑤ 金融的構成要素
金融市場有以下幾個主要構成要素:
①市場參與者;
是指參與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而形成證券買賣雙方的單位。
1、政府部門: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2、工商企業:即是籌資者,也可能是資金供應者。
3、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主要有存款性金融機構、非存款性金融機構、中央銀行。
4、個人:是市場上的資金供應者。
②金融工具;
是在信用活動中產生,能夠證明金融交易金額、期限和價格的書面文件。
金融工具的特徵:
1、償還性:是指債務人必須歸還本金以前所經歷的時間。
2、流動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變為貨幣而不致遭受損失的能力。
3、風險性(安全性):是指購買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預期收益所具有的風險程度或其安全的保障程度。
③金融交易的組織方式。
是指進行金融交易所採用的方式。比如在固定場所進行的有組織的集中交易方式。
一個完備的金融市場,應包括四個基本要素:
(1)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居民、外商等等,即能向金融市場提供資金,也能從金融市場籌措資金。這是金融市場得以形成和發展的一項基本因素。
(2)信用工具。這是借貸資本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如各種債券、股票、票據、可轉讓存單、借款合同、抵押契約等,是金融市場上實現投資、融資活動必須依賴的標的。
(3)信用中介。這是指一些充當資金供求雙方的中介人,起著聯系、媒介和代客買賣作用的機構,如銀行、投資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商和經紀人等。
(4)價格。金融市場的價格指它所代表的價值,即規定的貨幣資金及其所代表的利率或收益率的總和。
⑥ 金融機構里有哪些組成部分
金融是指貨幣資金的融通,可分為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這兩種資金融通方式的版區別在於
有否金權融機構介入,沒有則為直接金融,有則為間接金融。金融機構是指專門從事貨幣信用活動的中介組織。我國的金融機構按地位和功能可分為4大類:
第一類,中央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類,銀行。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
第三類,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及股份制的保險公司、誠實信用合作社、證券
公司、財務公司等。
第四類,在境內外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
以上各種金融機構相互補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金融機構體系。
⑦ 求金融單位幾項構成
我國金融機構的組成體系及業務
金融即貨幣資金的融通或資金餘缺調劑.我國目前金融機構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商業銀行為主題的多種經營機構並存的金融體系.
1.商業銀行及其業務
我國商業銀行包括傳統的四大國有銀行以及改革後成立的全國或區域性股份制銀(華夏,光大,招商,交通,民生,浦發,廣發)以及廣大農村城市信用社.商業銀行是以贏利為目的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特殊企業,安全性,流動性,贏利性是其經營原則.其三大業務是:
(1)負債 (存款,拆借,向中央銀行借款,其他)
(2)資產 (貸款,貼現,投資,其他)
(3)中間業務 指為客戶辦理的支付結算及其他委託代理事項所提供的各種金融服務.
2.中央銀行及職能
(1)貨幣發行銀行 (2)銀行的銀行(3)政府的銀行(4)金融監管銀行
3.政策性銀行及業務
長期以來對於那些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風險大,但事關國民經濟全局,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的資金供給,以前都由人行委託各商業銀行辦理,但隨著經濟發展這一做法已嚴重製約者商業銀行的市場化改革.於是成立以下國家政策性銀行.政策性金融有多種稱謂,如國家金融,政策金融,制度金融,特殊金融,財政投融資等.政策性金融是一種特殊的資金融通行為.它是在一國政府的支持與鼓勵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對象,以優惠的存貸款利率和條件,直接或間接為貫徹,配合國家特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而進行的一種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它是一切規范的政策性貸款,一切帶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資,擔保,貼現,信用保險,存款保險,利息補貼等一系列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的總和.
(1)中國開發銀行(以國家重點建設為對象如能源,交通,基礎設施,支柱產業等資金的供給)
(2)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農林牧業的開發,糧,棉,油等農副產品的收購以及財政支農資金的下撥)
(3)中國進出口信貸銀行(成套機電設備及零部件,紡織品,緊缺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出口等業務的資金的供給)
4. 金融性公司及業務
(1)投資公司:是以代人理財為主要經營內容,以受託人的身份經營現代信託業務的金融公司.
(2)證券公司:是專門經營有價證券的發行,轉讓以及代理業務的金融機構.
(3)基金管理公司:是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證券投資基金,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對股票,債券等證券進行分散投資,以謀求投資風險盡可能降低和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一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經濟條件下,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進行剝離和處置的暫時性的金融機構,是一種過渡性的金融機構.在我國主要有:華融,信達,東方,長城四家公司.
(5)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是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是通過收取保險費來籌集資金來源的.由於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遠遠超過它的保費支付,因而聚積起大量的貨幣資本.這些貨幣資本比銀行存款往往更為穩定,是西方國家金融體系長期資本的重要來源.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業務主要是長期證券投資,如投資於公司債券和股票,市政債券,政府公債,以及發放不動產抵押貸款,保單貸款等.
⑧ 金融機構包括什麼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版行等各類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信權托投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