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統計管理規定的第二章
第十條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統一管理金融系統全國性統計報表,並負責金融系統全國性統計報表的制定、頒發與撤銷。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行負責監督、檢查轄區內金融機構執行統計報表、統計數據管理制度的情況。
第十一條金融機構總行(總公司、總局)管理本系統金融統計報表,並負責系統內全國性定期統計報表的制定、撤銷,但須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備案。
第十二條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可以制定地區性統計報表,但須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備案;金融機構省分行(分公司、分局)可以制定本系統地區性統計報表,但須報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備案。中國人民銀行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下分支機構和金融機構省分行(分公司、分局)以下分支機構不得制定地區固定性統計報表。但在徵得上級部門同意後,可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地區臨時性統計報表。臨時性報表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
第十三條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金融機構總行(總公司、總局)、省分行(分公司、分局),在遵循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統一規定的統計項目、統計指標下,可增設必要的統計項目、統計指標。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根據金融管理的需要,可要求轄區內金融機構增設必要的統計項目、統計指標和附表、統計台賬和原始統計記錄。
第十四條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嚴格控制臨時性統計報表的制定和印發,減少臨時性統計報表的數量。
第十五條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統一的金融統計標准,以保障統計調查中採用的指標含義、計算方法、分類目錄、調查表式和統計編碼等方面的標准化。
第十六條中國人民銀行向各金融機構收集統計數據由中國人民銀行統計部門歸口管理,各金融機構內設部門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的與中國人民銀行統一金融統計指標(全科目統計指標)相關的統計數據由各金融機構統計部門歸口管理,以保證統計數據的准確和一致。
第十七條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機構統計部門要加強對金融統計資料和統計電子化資料的管理,建立健全金融統計資料的審核、整理、交接和存檔等管理制度。
第十八條對違反國家統計法律、法規和本規定製定印發的統計報表和統計調查表,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機構統計部門有權拒絕填報。
第十九條全國范圍或地區性統計調查,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各金融機構共同進行;各金融機構本系統的統計調查,由各金融機構負責組織。
Ⅱ 電子化移交是什麼
通過電子化程序操作完成實現查勘定損、照片收集、資料整理、審核及照片錄入、移交等工作
Ⅲ 請問有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電子書嗎
有,你自己搜搜看把http://www.05sun.com/downlist/s_283_2.html
Ⅳ 請問,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怎麼樣,待遇發展如何
1:季度獎金 2000以上
2:半年獎金 6K起
3:年終獎 根據級別 1。5W起吧
4:公積金等基數不高,但不是按最低走的,工作年限多,交的高
請參考
Ⅳ 金融電子化與電子金融有什麼區別
金融電子化是指採用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提高傳統金融服務業的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實現金融業務處理的自動化、業務管理的信息化和金融決策科學化,從而為客戶提供更為快捷方便的服務,達到提升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電子金融就是網路技術與金融的相互結合。從狹義上理解,網路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務提供者的主機為基礎,以網際網路或者通信網路為媒介,通過內嵌金融數據和業務流程的軟體平台,以用戶終端為操作界面的新型金融運作模式;從廣義上理解,網路金融的概念還包括與其運作模式相配套的網路金融機構、網路金融市場以及相關的、監管等外部環境。 它包括:電子貨幣、網路銀行、網上支付、網路證券及網路保險等。
Ⅵ 電子化移交資料採集員是做什麼的
就是資料員,負責把實體資料製作成電子版的!
比如實體資料有一份文件,電子化移交資料員
必須把這份文件掃描或者拍著,製作成電子版的!
最後刻錄成光碟 交給上級或者業主單位!
Ⅶ 電子化移交錄入員是做什麼的
技能都是邊工作邊學習,公司有安排培訓就更容易上手了。最主要是面試的時候表現得更自信一些。
Ⅷ (跪求)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現狀和發展目標
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金融電子化建設始於20世紀70年代。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人民銀行牽頭成立金融系統電子化領導小組,制訂了金融電子化建設規劃和遠期發展目標。總體設想是「六五」做准備,「七五」打基礎。「八五」上規模,「九五」基本實現電子化、信息化,這一發展過程由低到高,覆蓋了M構架模式的所有層次。 目前已經取得的階段成績,主要包括: (1)我國銀行系統的傳統櫃面業務已基本實現計算機處理。截止到1999年底,我國銀行系統已擁有大中型計算機近700台套,小型機6000台套,PC及伺服器50餘萬台,自動櫃員機(ATM)2,8萬台,銷售點終端(POS)近23萬台。我國銀行系統電子化營業網點數已達14萬個,約占網點總數的92%以上。(2)人民銀行經過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以北京主站和無錫備份主站為核心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和經濟發達縣的金融衛星通信網路。(3)在支付與清算方面,以全國金融衛星通信網路為基礎,完成了同城自動化清算、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證券交易清算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等應用系統的建設,實現了主幹自動化支付系統建設的基本目標。(4)人民銀行聯合全國12家商業銀行共同組建的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已開通運行,NOSETPKI和SET系統已發放實驗證書和正式證書。(5)自1997年以來,國有及商業陸續推出網上銀行,開通了網上支付、網上自助轉帳和網上繳費等業務,初步實現了在線金融服務。
(1)加強金融電子化的規劃和管理,制訂金融電子化的行業規范,對現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改變現行的軟體開發方式及硬體采購體制。按照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根據幾年來我國金融電子化實施的經驗,對現行的系統進行更新、改造和完善,以建立我國新的金融電子化體系。首先由中央銀行提出基本的網路互連要求。在借鑒國際標準的前提下,結合我國銀行經營、管理和決策及本文為全文原貌未安裝PDF瀏覽器下載安裝原版全文 風險防範等的實際需要,盡快制定我國金融系統的網路互連介面標准、銀行業務信息傳輸格式標准、與銀行卡工程相關的業務和卡片技術標准、與中央銀行執行貨政策相關的信息採集標准、中央銀行進行監管的業務需要標准、商業銀行開展網上業務和電子商務的相關標准和計算機審計標准;然後,由各家銀行自行決定自身系統的建設方案、建設原則、網路拓撲結構和設備選型等;最後,由中央銀行負責協調好各銀行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個由支付事務處理系統、銀行管理信息系統和銀行決策支持系統三個層次的互相聯系的全國金融電子化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硬體設備的購置應有統一規劃,並實行政府采購制度。購置計算機硬體設備的原則是:應根據軟體的需求來選配計算機硬體設備:選配計算機硬體設備應具有優良的性能價格比,供貨商應具有可靠的技術支持和優良的售後服務。(2)加強協作,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及網路的安全防範能力。為滿足金融業務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需要,加快集中式數據中心的工程建設。比如。將過去分散的、功能較弱的、以業務自動化處理為主的單一計算機系統改造為功能強大的集中式計算機應用系統,將原來鬆散的管理、分散的經營通過網路技術集中起來,構造企業級的集中管理、集中監控的系統,充分利用數據倉庫技術,將分散的信息變成集中的信息,使孤立的信息變成相互聯系的信息,使一些潛在的原始的數據變成現實的經過加工的信息,使無價值的數據變成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實現金融企業經營資源的優化配置,減少決策的盲目性,提高了應用系統的整體效能。(3)加強金融監管,盡快制訂與國際協調一致的電子金融法規。電子商務時代,電子金融是在全球范圍內運作的,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國際社會系統工程,它涉及面廣,內容復雜。金融行業在不斷進行業務模式的創新、不斷對業務實施電子化改造的同時,更要加強對金融監管方面的研究、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標准,以提高國家的金融風險防範和資金管理水平。立法時應借鑒國際電子金融法規,與國際電子金融法規協調一致。同時還應加強傳統金融法律的完善與調整。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留有餘地。(4)促進金融企業的重組、兼並,加強與外資銀行的交流與合作。只有大銀行才有能力裝備耗資巨大的計算機系統,小銀行需要聯合起來或依附於大銀行。金融企業進行兼並重組,集銀行、投資、保險於一身,成為金融界的超級服務商,一方面能削減分支機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增加高技術投資的規模效益。增強整個企業的競爭力。(5)加快培養或引進優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金融電子化的實現依賴於優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我國應該多途徑、多渠道地培養或引進優秀的金融科技及管理人才,包括M1、M2、M3各層次特別是與M3層相關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