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維護金融穩定應努力實現金融機構的

維護金融穩定應努力實現金融機構的

發布時間:2021-07-14 01:02:45

『壹』 如何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的最新相關信息

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如果把經濟比作萬物生長的大地,金融就是滋潤萬物的河流。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成為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引導得當,河水自可哺育一方,而如果不加約束,也可能帶來災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正是基於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

保障金融安全,前提是准確判斷大勢,精準識別風險隱患。總體看,我國金融形勢良好,金融風險可控,但也應清醒認識到,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依然較為復雜,金融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中的許多問題和矛盾轉移到金融領域,金融機構出現自娛自樂、脫實向虛的勢頭,金融風險呈集聚態勢。從國際看,國際經濟金融風險溢出不斷增大,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黑天鵝」事件頻現,影響全球經濟增長的一些不確定性,都有可能對我國金融安全形成沖擊。因此,防範金融風險,需要積極主動、耳聰目明,增強前瞻性。

防範金融風險,要堅持「守」。守住底線,才有底氣。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是金融體系功能正常發揮的基礎,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堅持底線思維,應做好應對金融市場各種不利局面和極端情況的思想准備、政策儲備和工作準備,對潛在風險隱患,要密切監測、早做預案,對已經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出手、有效應對。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非法金融活動一律禁止、非法金融機構一律取締,不忽視一個風險,不放過一個隱患。

防範金融風險,也要勇於「攻」。要以攻堅克難的姿態,靠改革推動風險防範。從深層次看,一些金融詐騙行為屢禁不止、違法違規案件時有發生,與我國金融體制未能更好適應金融業發展需要不無關系,而要想從根本上破除風險滋生和積聚的體制根源,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防範金融風險要標本兼治,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穩妥解決體制、機制和規制性問題,統籌協調、形成合力,深入研究並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現代金融特點、統籌協調監管、有力有效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

『貳』 求翻譯!關於金融穩定

"People's Bank of China Law,"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and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of functions, defined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o maintain financial stability can be taken by legal mean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adjustment function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ead office and branches set up a special financial stability functions. People's Bank of China head office established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ureau,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centre branc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ranch of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Department.
People's Bank of China head office for financial stability is the main ty: banking,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instr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sues, with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study the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lanning; risk assessmen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ic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the disposal of coordination risk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monetary tools of choi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entral bank to use the ultimate means of payment review, and participate in relevant agencies to withdraw from the market liquidation or reorganiza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cross-monitoring ; Contractors involves the use of the Central Bank paid the ultimate means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 restructuring plan the verification and review;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or disposal of assets related to the financial restructuring. Branche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capital city centre branch of the functions are: the area responsible for financial and regulatory bodie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ssessmen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risks jurisdic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ic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of policy measures According to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head office, involved in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other matters related to financial stability.
In 2004,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will continue to perform its functions effectively, taking various measures to safeguard China's financial stability. Mainly include: continue to implement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efforts to ensure a stable RMB exchange rate, for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to create a favorabl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ctive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improve the soundnes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perating in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uch as Strengthen the payment system and credit system, establish and improv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People's Bank of China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gencies and policy coordination; completion of the assessment of financial stability, 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to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Judgement,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叄』 貨幣金融學論述題

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做出用從緊的貨幣政策替代施行了十餘年的穩健貨幣政策。給中國的宏觀經濟發出了最強硬的信號。無論形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麼復雜,從總量上看,都表現為流通中的貨幣超過社會在不變價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勞務總量。提高利率可使現有貨幣購買力推遲,減少即期社會需求,同時也使銀行貸款需求減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則相反。央行還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直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加強信貸控制。如果市場物價上漲,需求過度,經濟過度繁榮,被認為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央行就會採取緊縮貨幣的政策以減少需求。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目前確定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備金、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再貼現、中央銀行貸款、公開市場,其餘的列入國務院確定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開市場通過央行票據、特別國債等工具大規模回籠貨幣的同時,目前市場預期最大還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備金。有專家稱,2008年利率將提高100個基點,存款准備金率將上調到15%以上,同時,央行將把商業銀行信貸年增速控制在13%內,以切段加劇流動性過剩的根源。

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正確傳導貨幣政策2008-12-28 19:28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國內經濟形勢嚴峻,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能源基地、糧食基地和老工業基地之一,直面挑戰同時更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目前在全國經濟增長回落情況下,黑龍江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增長11.5%,保持了上升態勢。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職能作用,引導全省金融機構積極應對危機,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一、加大對重大、重點工程的金融扶持力度,推進黑龍江省基礎產業建設不斷升級

積極發揮「窗口」指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有利時機,緊緊圍繞市場需求,重點對大型產業項目、「三棚一草」改造、「三供兩治」工程、道路交通、大型農業水利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勵各金融機構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二、加強對「三農」的支持與服務,加快推動黑龍江省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

努力發揮貨幣信貸政策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千萬噸鮮奶、五千萬頭生豬工程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發展能力,促進農村經濟加快發展。一是增加農業信貸投入。農貸投放增長速度要快於全部貸款投放增長速度。二是創新貸款抵押擔保方式,拓寬農民融資渠道。積極探索發展大型農用設備、林權等抵押貸款和應收貨款、股權、倉單、存單等質押貸款,進一步擴大農戶和農村企業申請貸款可用於擔保的財產范圍。三是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四是組織搞好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方式試點工作。

三、強化金融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推動黑龍江省民營經濟實力整體提高

要積極支持「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在信用評價、融資擔保、債券融資和信貸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不斷增強經濟活力。一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增長要高於上年。二是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三是簡化中小企業貸款審批程序,放寬中小企業貸款條件,降低中小企業貸款門檻。加大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合作力度。四是創新中小企業金融產品,探索多元化融資方式。

四、加大對消費信貸的金融開發力度,培育和鞏固經濟增長點,有效支持擴大內需

加強消費信貸業務開發推廣,促進拉動內需。加強與房屋、土地、保險、擔保等部門的協調合作,加大對住房消費信貸、汽車消費信貸、大額耐用消費品信貸的投放力度。加大消費信貸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支持改善民生。採取靈活多樣的信貸方式積極支持下崗再就業、大學畢業生創業、助學、農村泥草房改造等關系國計民生的有效需求。

五、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為促進經濟發展營造和諧的金融生態環境

一是積極主動、深入推進金融改革。深入推進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完善;推動地方銀行類法人金融機構改革重組和跨區域發展;規范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二是重點監測可能影響系統性金融穩定的區域金融風險。探索建立區域金融穩定監測體系和監測指標體系,豐富金融穩定監測評估手段,為原有的宏觀經濟金融分析方法提供有益和必要的補充。三是進一步強化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狀況進行實時監測、評估,准確識別和測量其風險狀況,有效控制金融系統風險。四是積極推進「誠信龍江」建設,營造和諧的金融生態環境。完善信用激勵和懲戒機制;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檔案、信用徵集、信用評級、信息通報、信用評級結果使用制度;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推進「誠信龍江」建設。

六、加強對經濟金融運行的監測、調研和分析,為宏觀調控政策制定提供決策參考

加強對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與預測,科學判斷經濟金融運行總體態勢。當前重點研究分析金融危機對全省經濟金融的影響,特別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完善人民銀行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以及企業之間的宏觀分析聯席會議機制,及時反饋經濟金融運行動態。加大對工業企業景氣、物價、銀行家問卷、全省重大重點項目建設、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走勢、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供需狀況的監測力度,調查研究經濟金融運行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上級決策提供依據。

七、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外匯服務水平,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大力推行外商直接投資外匯業務信息系統、出口核銷網上核銷系統,實現外商直接投資、企業境外投資外匯業務和出口核銷網上直接辦理;在依法行政的同時,兼顧政策的原則性和靈活性,進一步下放境外投資項目資金來源審查的審批許可權,支持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積極開發符合企業需要的外匯避險工具和服務,幫助企業提高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提高出口預收貨款可收匯額度和比例,通過貿易融資解決出口企業資金需求,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研究擴大全省結、售匯業務的構成范圍,為邊貿結算提供更便捷和全面的服務,進一步促進全省對外邊境貿易發展。

八、充分發揮人民銀行在金融服務中的基礎地位,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

進一步加強全省支付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金融支付環境。積極促進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盡快加入支票影像交換系統。積極採取措施,推動全省銀行卡產業快速發展。著力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擴大銀行卡受理范圍,拓展銀行卡產品和受理市場。進一步推進國庫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推廣由人民銀行面向社會直接辦理無記名國債兌付業務。加快財稅庫銀橫向聯網推廣工作,逐步擴大全省上線范圍,為納稅人提供快捷、安全的電子繳稅服務方式。積極與社保部門進行溝通,探索國庫辦理社保基金發放的具體措施和途徑,拓寬國庫直接支付領域。加強反洗錢協調機制建設和反洗錢監管力度。加強反洗錢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深度合作,強化溝通協調,共同防範洗錢、恐怖融資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貨幣發行管理,對糧食收購等急需的現金供應,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全省現金及時有效供應。

『肆』 為什麼說中央銀行具有維護金融穩定的天然職能

因為中央銀行以國家貨幣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的身份,通過金融手段,對全國的貨幣、信用活動進行有目的、有目標的調節和控制,進而影響國家宏觀經濟,促進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實現其預期的貨幣政策目標。

監督職能的主要內容:

(1)制定有關的金融政策、法規,作為金融活動的准則和中央銀行進行監管的依據

和手段。

(2)依法對各類金融機構的設置統籌規劃,審查批准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設立、業務范圍和其他重要事項。

(3)對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進行監督。

(4)管理信貸、資金、外匯、黃金、證券等金融市場,包括利率、匯率。

(5)監督檢查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清償能力,資產負債結構准備金情況。

(6)督促、指導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依法開展業務活動,穩健經營等。

(4)維護金融穩定應努力實現金融機構的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支付清算

(1)提供賬戶服務 在各國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的實踐活動中,中央銀行一般作為銀行間清算中介人,為銀行提供清算賬戶,通過清算賬戶的設置和使用來實現銀行間轉賬。

(2)運行與管理支付系統除了提供賬戶服務以外,中央銀行參與和組織行間清算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即是運行與管理重要的行間支付清算系統。一個穩定的、有效的、公眾信任的支付系統,是社會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銀行運行的支付系統通常包括賬戶體系、通訊網路和信息處理系統。

(3)為私營清算系統提供差額清算服務很多國家存在著多種形式的私營清算組織,而一些私營清算系統尚在實施差額清算,為了實現清算參加者間的債權債務抵消,很多清算機構樂於利用中央銀行提供的差額清算服務,後者通過賬戶進行差額頭寸的轉移劃撥,即可完成最終清算。

(4)提供透支便利中央銀行不僅運行管理整個支付系統,還以提供信貸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統的平穩運行。大額支付系統是中央銀行提供信貸的重點,尤其是當大額支付系統所處理的支付指令為不可撤銷的終局性支付指令時,中央銀行的透支便利更為重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銀行

『伍』 怎樣構建金融穩定,金融發展和公平交易的三元

當前金融亂象頻生,局部金融風險頻發,金融監管風暴頻繁,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牽動著各方神經。面對如此錯綜復雜的形勢,加快金融業改革已迫在眉睫。回顧過往,拋開部門本位主義,加強頂層設計,才能切實推進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縱觀當前金融業的矛盾與問題,建議從以下四大問題入手,全面規劃和設計金融體系和監管制度。
金融監管目標問題

近現代金融發展史,也是一部金融危機史,每一次危機,都使政府對金融監管的目標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監管基本上是雙目標:金融穩定與金融發展。金融穩定是國際慣例和共識,金融發展則是我國作為後發展國家特殊的國情需要。圍繞著雙目標,各金融監管機構在不同時期各有側重,特別是維護金融穩定,不管是在立法立規上,還是機構設置上都予以了重點鋪陳。
然而,近年來,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銀行、證券和保險業機構紛紛下大氣力挺進到針對個人財富管理的爭奪中,以股票、債券、基金、私募股權等基礎金融產品為標的,加上互聯網金融助力,個人面對強勢的金融機構和復雜的金融產品,往往淪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違規理財的受害者,並引發局部金融風險。目前中國人均GDP已接近8000美元,預計到2020年突破1萬美元,家庭和個人將有更大比例的財富從存款和房地產轉向復雜多樣的金融產品,對消費者的金融保護將越發突顯。
借鑒國際經驗,著眼於金融業發展趨勢,應將維護個人與金融機構間的公平交易、防範金融欺詐,作為金融監管目標的第三極,構建穩定、發展和公平交易的三元目標,唯此才能在金融立法、金融機構設置和金融市場秩序維護上,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體制和制度安排。
金融監管體制問題
2015年春夏之交的A股市場暴跌,將中國分業監管的痛點進行了全方位曝光,「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監管,既不能總攬金融市場的全貌,也不能適應洶涌擴張的混業經營現實。綜合而言,當前以機構主體為監管邊界的分業體制有以下弊端:
一是監整套利。以近些年急劇膨脹的資產管理業務為例,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針對實質相同或一致的業務,在合格投資者人數、投資門檻、募集方式、風險資本、投資范圍等方面,標准不一,約束不同,導致市場參與者廣泛借道監管偏松的機構或設計多層嵌套的產品實現跨部門、跨市場、跨機構套利。
二是監管真空。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資產證券化和私人財富管理四大新生事物強勢挺進中國金融業,四大新金融、新業態都橫跨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面對如此混業態勢,銀、證、保三會心態復雜,想管又怕管不好,最後的集體選擇是紮好自己邊界籬笆,而不管交叉空白地帶。由於監管空白,導致新金融野蠻生長,局部風險頻發。
三是監管盲區。現在對於2015年A股巨挫的一個共識是:場外資金利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各自規則,打通了監管壁壘,而監管部門又都是信息孤島,沒有一個監管部門能夠全流程、全鏈條地掌握入市資金的來源與集聚動態。這種監管盲區在「一行三會」以及外匯局之間的業務接頭地帶大量存在。
四是監管逆勢。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德、法、日等主要經濟體全面走向混業經營與混業監管,1999年美國柯林頓政府頒布《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全面結束對混業經營的限制。而當主要經濟大國從分業轉向混業時,我國卻於1992年、1998年和2003年相繼成立證監會、保監會和銀監會。隨著金融深化,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已不合時宜。
五是割裂市場。建設統一大市場一直是我國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目標和方向。然而,分業監管體制把分機構監管自動延伸為分市場監管,規則競爭、審批競爭,但又不互聯互通。
針對分業監管的不足,國內各界進行了廣泛討論。對此,筆者建議在體制改革設計上明確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一是權力制衡原則,不允許任何一家監管機構權力過大;二是混業監管原則,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監管體制需要順應發展趨勢;三是金融生產者和金融消費者雙保護原則,保護金融生產者穩定經營,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參與交易。
依據上述原則,在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和借鑒次貸危機後各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後,可供選擇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是充實央行兩項職能,即宏觀審慎管理職能、金融信息統計職能。為此,在央行內部增設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局,專司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識別、分析、監測與應對預案,制定逆周期資本、行業資本等宏觀審慎監管工具指標等;充實金融信息統計職能,明確所有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都有向央行報送金融信息的義務,明確央行統一制定金融行業的統計標准,明確央行是國家金融信息的統計歸口部門。
二是合並「三會」為「二會」,即調整合並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成立中國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金融消費者保護委員會。金融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范圍涵蓋所有金融機構和所有場內外、本外幣金融市場。可按五大板塊設置業務司局,即系統重要性金控集團監管板塊、銀行業監管板塊、證券業板塊、保險業板塊、金融市場板塊。金融業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監管范圍涵蓋所有與消費者發生的金融業務,包括存貸款、銀行卡、支付、理財等,都同時接受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的功能性監管。將現行「一行三會」內部的消費者保護局、銀監會打擊非法集資局等並入,從保護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財產安全、自主選擇、受教知情等權益出發,分清職責,並將信用評級機構和個人財富管理規劃咨詢服務納入監管范圍,成立金融消費者協會和財富管理行業協會。
金融法律問題
金融法律是金融制度的載體和保證。金融制度先進與否與金融立法密切相關,所謂國家金融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實質是金融法律的現代化。目前我國金融法律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一是法律線條粗獷。即使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計入,我國金融法律法規與美、日、德等金融發達國家相比,仍十分有限,至今期貨、外匯、金融衍生品等基礎性法律我國尚未制定。
二是法律法規內容不細致,實踐操作性不強。很多法律法規變成了監管部門的基本法,再由各部門制定規范性文件,法律法規才能落地。
三是立法過多體現監管部門的意志。由於金融業的復雜性和專業性,立法部門在權力邊界、法條表述粗細等方面常常擺脫不了監管部門的影響,甚至淪為權力法律化的工具。
四是法律更新遲緩。由於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快等原因,法律法規常常顯著滯後於金融發展現實,其結果要麼是抑制金融創新與發展,要麼是市場參與者不斷試探或挑戰法律與監管的底線。
解決金融法律問題需要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予以統籌考慮,包括立法機構人才的職業化、專業化等。當前為規范混業經營,亟待優先解決《證券法》和《信託法》的修訂與完善。
目前《證券法》修改在即,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強投資者保護等都為修法之必要,但更為迫切的是擴展「證券」的定義。近年來所謂的混業經營,除了金融機構跨部門持牌、跨行業經營外,更重要的是跨市場投融資,銀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圍繞理財業務,突入對方市場,開展全面競爭。業務類似,但依據的監管規則卻不同,導致監管套利盛行。
2017年我國《證券法》的修訂正在加快進行中,建議為混業經營、混業監管奠定法理基礎,至少將各類資產管理集合資金計劃列入「證券」定義。
《信託法》是另一部管理混業經營的基本大法,特別是在大陸法系國家。2001年10月我國《信託法》正式實施。目前《信託法》在內容和實踐上面臨幾大問題:一是將《信託法》狹義地局限為信託公司法,二是束之高閣,法院判例少,證監會、保監會怕引入《信託法》而踩了銀監會的「腳」,選擇視而不見,三是內容不適應金融業發展變化。
從國外經驗看,《信託法》規范的是財富管理制度,而不是一類公司業務,更沒有信託公司這種類型金融機構,各國通過《信託法》將「受人之託,代人理財」各方當事人的權責利進行了法律規范,尤其是對信託財產的隔離、受託人的義務進行了細致明確。當前我國財富管理市場亂象叢生,根本原因是《信託法》虛弱、虛置。
因此,建議盡快啟動《信託法》修改,將目前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管理的各類資產管理業務全部納入《信託法》的規范之下。著重完善信託登記制度、信託稅收制度、委託人忠義制度、公益信託制度等。
國有金融問題
目前,在國民經濟各行業中,無論是規模佔比,還是影響力,國有經濟在金融業中的統領地位都是第一的,而在金融業中,銀行業的國有經濟成分尤為突出,總資產佔比超過60%。
國有經濟占據金融業主導地位有利於宏觀調控,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有利於化解局部金融風險,有利於配合國家重大經濟戰略部署。然而,在獲得上述優勢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問題,集中可歸結為低效率。由於國有經濟銀行在法人治理結構上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導致其在資金投向上偏好國有經濟、在經營風格上過於強調穩健,在考核機制上缺乏長效激勵,其結果是銀行將大量低成本資金投向低效的國有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這些年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體現在民營企業,資產管理市場上混亂的通道業務和嵌套業務,其根源也是民營企業通過正規渠道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
過去的改革實踐證明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並不能解決國企效率低下問題,說到底,國企本質上是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國有大銀行之所以能從十幾年前「技術上破產」的境地走向今天的世界性金融巨頭,成功的秘訣是:政府剝離不良資產+政府注資+政府傾斜上市融資+政府長期高利差保護,政府的扶持發揮了主要作用,市場化能力有限。為此,建議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推動國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銀行業國有經濟改革需要加快步伐。
一是將幾家國有大銀行逐漸改造成國有資本佔主導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漸進、有序地將中投公司或匯金公司的注資通過市場化機制和手段置換為民營資本,國有資本佔比降至50%以下、控股權以上的第一大股東。
二是將中、農、工、建、交、郵儲六大銀行之外的國有股份制銀行改造成以民營資本為主、國有資本為輔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僅是重要大股東,不具有控股地位,更多表現為戰略性財務持有者。
三是加快民間資本開設中小銀行的審核步伐。中小銀行的市場定位是吸收本地存款、向本地發放貸款,類似於美國的社區銀行。政府對民間資本開設中小銀行的政策要透明、簡潔、便利化,門檻要求應僅限於:按照相對規范的股份制建立,產權清晰;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參加存款保險體系;市場定位明確。只要發起成立的企業符合上述要求,就應盡快批准從事銀行業。
四是深化國有大銀行企業制度改革。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推行更加市場化的管理層選拔方式,銀行董事會主席和銀行行長均應由董事會選聘產生。建立良性的管理層激勵,確保高級管理人員以股東利益為主要目標。在市場化選人用人的前提下,高管薪酬應完全市場化。
(作者系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客座教授)

『陸』 當銀行金融機構出現什麼困難,可能引發金融風險時為了維護金融穩定

當然可以。只不過與銀監部門監管的內容有所區別。人民銀行主要實施功能性監管;銀監部門主要實施業務性監管。而且與人民銀行的主要職能相關的工作都有監督權。

『柒』 求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歷年考試真題(法律類)

銀行從業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1】中央銀行

閱讀:18
銀行直通車 網站編輯

發表於
一鍵分享

一、中央銀行、監管機構與自律組織
(一)中央銀行
1.中國人民銀行成立的時間、行使央行職能的時間、地位的法律確定
(1)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於1948年。
(2)1984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
(3)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以法律形式被確定下來。2003年4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成立,中國人民銀行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責由新設立的銀監會行使。
2.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能
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3.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條規定了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黃金市場;等等。
(二)監管機構
1.我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成立時間、監管職責
(1)我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是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監會),成立於2003年4月。
(2)中國銀監會的監管職責:
①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並發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
②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
③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④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審慎經營規則;
⑤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等等。
2.中國銀監會的監管理念、目標、標准和監管措施
(1)監管理念
在總結國內外監管經驗的基礎上,中國銀監會提出了銀行業監管的新理念:管風險、管法人、管內控、提高透明度。
(2)監管目標
銀行業監督管理的目標是促進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維護公眾對銀行業的信心。銀行業的監督管理應當保護銀行業公平競爭,提高銀行業的競爭能力。
具體監管目標:
①通過審慎有效的監管,保護廣大存款人和消費者的利益;
②通過審慎有效的監管,增強市場信心;
③通過宣傳教育工作和相關信息披露,增進公眾對現代金融的了解;
④努力減少金融犯罪。
(3)監管標准
中國銀監會成立之初,提出了良好監管的六條標准,包括:
①能夠促進金融的穩定,同時又促進金融的創新;
②努力提升我國銀行業在國際金融服務中的競爭能力;
③對各類監管許可權做到科學合理,監管者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減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
④為金融市場上的公平競爭創造環境和條件,並且維護這種有序的競爭,反對無序競爭;
⑤對監管者和被監管者兩方面都應當實施嚴格、明確的問責制;
⑥高效、節約地使用一切監管資源,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4)監管措施
市場准入;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監管談話;信息披露監管。
(三)自律組織
1.我國的銀行業自律組織
中國銀行業協會是我國的銀行業自律組織,成立於2000年,是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
2.協會的宗旨
中國銀行業協會以促進會員單位實現共同利益為宗旨,履行自律、維權、協調、服務職能,維護銀行業合法權益,維護銀行業市場秩序,提高銀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提高為會員服務的水平,促進銀行業的健康發展。
3.協會的會員單位
(1)會員
凡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在華外資金融機構,承認《中國銀行業協會章程》,均可申請加入中國銀行業協會成為會員。
(2)准會員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銀行業協會,承認《中國銀行業協會章程》,均可申請加入中國銀行業協會成為准會員。
4.組織機構
(1)中國銀行業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會員大會,由參加協會的全體會員、准會員組成;
(2)會員大會的執行機構為理事會,對會員大會負責,在會員大會閉會期間負責領導協會開展日常工作;
(3)理事會閉會期間,常務理事會行使理事會職責;
(4)協會日常辦事機構為秘書處;
(5)協會的十一個專業委員會:法律工作委員會,自律工作委員會,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委員會,農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員會,銀團貸款與交易專業委員會,外資銀行工作委員會,託管業務專業委員會,保理專業委員會,銀行卡專業委會員,金融租賃專業委員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

『捌』 有關金融穩定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和國內外研究現狀

金融穩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分析
中央銀行履行金融穩定的職責能否順利實施和充分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整套較為完善的制度框架的確立及良好執行。按照西方經濟學家切納德等人的觀點,一國的金融體系要較好地發揮功能,適宜的宏觀經濟環境、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體制與健全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三項因素已被西方學界視為構成金融穩定的「三根主要支柱」。
在我國目前轉軌過程中的經濟金融格局下,除了上述三項因素應包涵於金融穩定的制度框架以外,健全和完善市場主體的適格性、市場交易和秩序的穩健性等制度架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具體而言,金融穩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可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市場主體方面、市場結構和秩序方面、金融調控和監管方面、市場支持保障方面和金融風險處置方面。
(一)在市場主體方面,我國已明確要建立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的金融機構仍然存在著產權主體虛置、公司治理欠缺、不良資產偏高、經營效率低下等問題,成為阻礙金融業快速發展的「痼疾」。在這方面,構築良好的資本結構、完善的公司治理等制度架構至關重要,關鍵是要建立多重的股權約束機制,形成有效的激勵、監督機制,解決好權責對稱問題。
(二)在市場結構和秩序方面,我國金融業存在著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等結構不均衡以及金融秩序不規范的情況,使金融業隱含著內在的不穩定性,極易產生較大的金融波動,進而通過市場間的關聯和互動,擴展到整個金融體系,最終釀成金融危機。在這方面,要注意放鬆金融管制,著力推進金融市場的改革和創新,確保金融秩序的穩定。要逐步建立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的良性互動機制,加強深層次的銀行與保險業的合作,構建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協調發展的制度 「平台」。
具體而言,要放鬆商業銀行進入證券市場、基金業、信託業等限制,構建合理解決證券公司融資需求的制度框架;推動資產證券化、貨幣市場基金等新興金融工具的規范化發展,規范引導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機制;建立和完善債券、外匯市場的做市商制度,改革強制結售匯制度,完善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有關制度;依法嚴厲打擊和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
(三)在金融調控和監管方面,要確立不同層次的制度安排來協調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的政策工具,以促進金融穩定目標的實現。(1)簽署備忘錄規定中央銀行、財政部和監管部門在維護金融體系穩定中的職責和法律地位,明確中央銀行對國家金融體系的總體穩定負責,財政部和監管部門也承擔一定的責任;(2)構建協調宏觀金融穩定與微觀審慎監管的制度架構,增強中央銀行的前瞻性宏觀分析能力,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水準;(3)加強協商溝通,建立健全各部門之間防範跨市場、跨系統金融風險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協調配合的制度框架;(4)運用適宜的貨幣政策工具來穩定金融體系,可包括短期利率、公開市場操作、窗口指導等;(5)逐步建立功能性監管的框架,運用適當的金融監管手段來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如審慎的市場准入監管、及時的監督糾正措施等;(6)加快金融穩定指標的設計和評估,構建金融風險的預警機制,加強對跨市場風險和系統性風險的監測和分析。
(四)在市場支持保障方面,我國需要將保證支付清算體系的安全提高到維護金融穩定的高度來認識。較好的市場保障制度是保持金融穩定的有力「緩沖器」。要建立和完善金融風險的補償機制,確立存款保險制度、證券投資者補償制度和壽險投保者補償制度,並注意防範道德風險,充分發揮市場約束的力量。
(五)在金融風險處置方面,要按照依法合規、適度有限、權責對稱等原則,構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制度架構來有效處置金融風險,以最大程度降低損失。應建立一套處置金融風險的長效應急機制和體系,明確其組織結構、決策部署和執行實施,預備多套風險預案;嚴格掌握標准,認真履行好最後貸款人的職能,明確提供流動性支持的規則「界限」,切實防範道德風險;完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法律框架,探索建立良好的金融機構破產制度框架,改善現有的對有問題金融機構進行風險救助的手段和措施;會同監管部門嘗試對金融機構進行風險類別劃分,逐步確立分類指導、有效監督和及時處置的制度架構。

閱讀全文

與維護金融穩定應努力實現金融機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港集團價值鏈 瀏覽:92
股東增持的st股票 瀏覽:932
股票什麼崗 瀏覽:313
公司理財第九版11答案 瀏覽:800
股票明細p 瀏覽:776
融資管理的啟示 瀏覽:28
傳智集團郭 瀏覽:675
威創股份金色搖籃 瀏覽:307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置實務pdf 瀏覽:556
2015股災做空股指期貨 瀏覽:630
盛行國際信託公司 瀏覽:407
台頭防水股票 瀏覽:961
期貨多頭資金多就漲 瀏覽:421
n岱美股份 瀏覽:188
浦發銀行向境外匯款 瀏覽:420
大同證券大智慧下載 瀏覽:485
幸福時貸金融服務外包北京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837
二輪生肖猴郵票價格 瀏覽:503
金融租賃公司可以做房屋抵押業務嗎 瀏覽:652
喜馬拉雅是哪個融資的 瀏覽:154